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 > 第一百四十六章:突发事件

孟琰,南中豪族孟氏出身。

邓方对其赞不绝口,称他心怀汉室,可为助益。

“孟琰与孟获可有关系?”刘禅询问道。

“其中的渊源已经解释不清楚了,不过末将听到一些消息,孟氏原为南蛮的一支,后来积极学习大汉的知识,逐渐演变成大姓豪族。”

“孟氏分为益州郡孟氏和朱提郡孟氏,想必两家一定有所关系。”

邓方初来南中,并不是十分了解南中大姓的演变。

“孟氏的确是南蛮出身,与汉人联姻后,仰慕汉人的文化,逐渐摆脱了一些陋习,被南中大姓所接纳。”爨习补充了一句。

这也是孟氏之所以在汉人、南蛮都有威信的原因,孟氏的地位相当于西凉的马氏。

马腾、马超都具有一定的羌人血统,因此能够号令羌人。

“麻烦邓都督将孟琰召来。”刘禅沉吟道。

南中错综复杂的关系,不是刘禅短时间内能够捋清的。

但有了爨习、李恢等人的帮助,汉中国对南中地区有了一定的把控,不至于两眼一抹黑。

等到孟琰抵达邛都,刘禅派遣李恢前去迎接,并顺势召开了针对南中的会议。

“南中四郡自古以来,都是大汉的领土。为了维持四郡的稳定,需要诸位齐心竭力。”

“禅在此谢过诸位!”

刘禅一拜,众人纷纷回礼。

“不知公子需要我们做什么?”孟琰好奇道。

“禅收到消息,有人要对南中不利,南人有不稳的迹象。”

“为了稳定南中的局势,禅需要诸位做到以下几点。”

刘禅将一个个锦囊,交到众人手中。

邓方、孟琰负责牂牁郡。

爨习、李恢负责益州郡。

糜芳、焦璜负责越嶲郡。

“尔等只要做好充足的准备,等待命令即可。”刘禅嘴角勾起,露出深邃的笑意。

爨习心神一颤,一股磅礴的大势,正笼罩着南中。

南中的格局将因此而改变,如果爨家能够利用好风向,起飞并非难事。

他与李恢相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睛里的凝重。

“诸位都回去安排吧,尽量小心谨慎,不要惹人生疑。”刘禅叮嘱道。

“遵命!”众人异口同声道。

等到他们离开后,唯有邓芝留了下来,沉吟道:

“公子,这些人都是大姓出身,万一走漏了消息,如何应对?”

“父王健在,我汉军整装待发。纵使整个南中地区都乱了,也能以最快的速度镇压。”刘禅信心十足。

汉中国已经不是从前国力衰弱的地方势力了,完全有实力与曹魏政权掰手腕。

南蛮之所以会反,是因为历史上关羽葬送了荆州精锐,夷陵之战葬送了益州精锐。

留给诸葛亮的家底不够多,因此平定南中花费了极大的精力。

现在汉军不仅军势强盛,武器、装备也远超以往。

汉中王刘备尚在,政权极其稳固。

南蛮只要不是脑袋被驴踢了,就不会在这种时候起兵。

反倒是刘禅选择主动出击,计划将南中的动乱镇压在萌芽之中,彻底将这块土地化为汉中国北伐的动力。

因此,只要满足几个条件,这场战斗对于汉室而言,就是有利的。

第一,以极快的速度平定叛乱。

第二,镇服、威慑南中的野心家,将他们掌控的利益重新分配。

刘禅的目标是收编南中的势力,组建出一支为汉室而战的军队。

“无当飞军”是时候问世了。

官府具有绝对的优势,这些大姓又怎么可能看不清形势。

除了为刘禅所用,他们没有任何的晋升途径。

难不成真以为南中可以颠覆汉中国?

现在刘禅反倒是担心越嶲夷王高定不敢发动叛乱,他要是真的怂了,会打乱刘禅的计划。

因此,他必须提早做出安排,将高定是否背叛的时机,掌控在自己手里。

高定将是最佳的棋子!

而真正引爆的契机,刘禅已经准备好了。

他将糜芳找来,准备秘密叮嘱,完善自己的计划。

“参见公子!”糜芳抱拳道。

“叔父无需多礼,今日找叔父来,是为了了解矿场的情况。”刘禅淡然道。

糜芳一怔,这事不是过去了吗?

怎么又提。

“公子,矿场的事已经按照您的意思处理过了,难道您还有不满意的吗?”

“非也,叔父能够照做,禅很欣慰。”

刘禅解释了一句,接着道:“矿场之中,可有心怀不忿者?”

糜芳犹豫了半晌。

“还请叔父如实回答。”刘禅肃声道。

“每个地方都有几个刺头,矿场自然也不例外,他们一直以来,都在和官府对着干。”糜芳答道。

“很好,叔父现在立即将他们逮捕,关押起来。”刘禅眼神中闪烁着厉色。

糜芳心神一震,惊呼道:“这是为何?公子不怕矿场的蛮夷聚众反叛吗?这些刺头在蛮夷中颇有威望。”

就算是糜芳,也不会彻底得罪他们,给他们安排轻松的监工工作,以蛮夷管理蛮夷。

这也是糜芳的策略之一,他行事虽然莽撞,但是绝对不傻。

“抓的正是这些有威望的人,你随便找他们的茬,关押起来。”

“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特殊的手段,将他们心中的怨愤扩大。”

刘禅说得这么清楚了,糜芳怎么可能不明白。

干好事不容易,干坏事还不简单?

“公子这是要逼反高定?”糜芳震惊道。

利用这些人煽动越嶲羌,然后一网打尽。

糜芳喜欢!

这计划足够刺激。

“不。”

刘禅意味深长地瞥了糜芳一眼,没有直接说明白。

一切尽在不言中。

“公子放心,末将一定办妥此事。”糜芳兴奋地提高了声调。

“记住,不要让这些人提前逃脱,明白吗?”刘禅叮嘱道。

“遵命。”糜芳告辞后,立即前去安排。

刘禅的手段,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幸好他没有决定与刘禅为敌,否则不知道怎么死的。

“公子,要不要禀告王上,提前派遣军队驻扎南中?”张苞迟疑道。

“禀告父亲可以马上去做,派遣军队就算了。南中空虚,才能壮他们的胆。”刘禅运筹帷幄道。

高定聚集了大量的越嶲羌,声势越来越浩大。

但他不敢轻举妄动,忌惮白袍军,颇有些骑虎难下的意思。

高定两次派遣使者与郡守焦璜谈判,都没有获得太好的结果。

这一次他不装了,点名道姓要与焦璜背后的大人物谈判。

焦璜只能向刘禅汇报,扰得刘禅烦不胜烦。

现在他根本不适合出面。

“公子,高定一催再催,您不如见他一面,好平定此事。”焦璜道。

“若是高定亲自前来,与他相见又有何妨?他只是派遣使者前来,就想让我出马,不觉得脸大吗?”刘禅拒绝了焦璜的提议。

“可是长此以往,蛮夷的怨气必然会加重,高定很可能维持不住。”焦璜忧虑道。

“维持不住就不维持了,他们真敢背叛汉室,王师一定不会放过他们。”

刘禅完全没有理会此事,为了躲避焦璜的纠缠,跑去勘探南中的地势。

“邛都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吗?”刘禅询问道。

“听说邛都外的邛池不错。”张苞回答道。

于是,刘禅亲自前往邛池游览,让焦璜拖住高定的使者。

出了邛都,道路的状况变得极其复杂,山道崎岖蜿蜒,泥泞不堪。

刘禅深吸一口气,感到了无比地轻松和惬意,最少不需要经历各种勾心斗角了。

处理政务,简直不是人干的事。仗着先知先觉,他还能做出有效的安排。

等到历史被彻底改变,他如何才能在这场大势中,立于不败之地?

刘禅茫然了,陷入无边的沉思之中。

汉室如今占据着益州、荆州两地,势力获得了发展。

但接下来的发展路线,就比较艰难了。

按照诸葛亮的隆中对,往后应该是北伐中原,彻底奠定汉室的地位。

然而,北伐真的如此简单吗?

江东孙氏,将成为最大的障碍。他们已经不是从前可以依托的盟友的,反而会成为拖后腿一样的存在。

汉中国还没有足够的实力,能与曹魏、江东共同作战。

这是一条艰险的道路!

刘禅沉思间,带着一干侍卫行走于幽静林间,光影斑驳。

等到了阳光辉煌处,他这才豁然开朗起来。

山谷清新,林木滴翠。

风度翩翩、器宇轩昂的少年郎望着眼前浩瀚的大湖,有一股莫名的冲动。

蓝天白云,暖风习习,人间仙境也不过如此。

“如此瑰丽山河,必须属于大汉。”

“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等到汉室中兴,大汉的铁骑将会向天际蔓延……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刘禅心潮澎湃,僻静的山野最能修心养性。唯独心中的大志,永不磨灭。

“可惜此处没有舟船,不能游湖。”刘禅遗憾道。

“这有何难?曹操能建铜雀台,彰显文治武功,公子何不建一座邛楼,为大王立碑证绩?”张苞笑道。

这倒是提醒了刘禅,岳阳楼之类的景点,也是可以安排的,说不定还能成为一段佳话。

等到夕阳西下刘禅回城,途中遇到了策马而来的关兴。

他急声汇报道:

“公子,不好了,王上病倒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