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 > 第一百三十八章:父子齐心

天色晦暗,连绵大雨不断,道路断绝。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啊。”刘禅不禁感慨。

互市之事,他已经确切地交代了糜威,是时候回蜀中。

只可惜天公不作美,行军队伍赶上了大雨,泥泞的道路令人崩溃。

刘备静心地坐在王辇中,压抑着低沉的嗓音道:

“阿斗,坐过来,与为父说说话。”

刘禅挪动了位置,向刘备致意道:“父亲。”

刘备目视阿斗,目光中带着慈祥之色。

“阿斗,你认为何人可为南阳太守?子龙还有大用,孤想将他调回。”

地方官吏的任命,一直以来都是刘备与诸葛亮筹谋,诸葛亮不在,也是与法正商议。

随着刘禅展露出来的韬略,已经获得了刘备的认可。

伴随着年纪的增长,刘备的精气神也被逐日消磨,他已经有意无意地让刘禅参与到政务中来,准备倾心培养。

身为储君,文治武功要齐头并进。

刘禅从容道:“公安守将王平,可为南阳太守。”

王平?

刘备愣了一下,他完全没有考虑到此人,按照他原先的计划,是打算将刘封安排至南阳,接替赵云。

后来转念一想,觉得应该询问刘禅的意见,这才有此一问。

“王平啊。”刘备口中呢喃着。

作为军中新晋的将领,王平的战绩的确稳健。

江东水师奇袭公安时,是王平果断出战,与五溪蛮共同击退了吕蒙。

后来,江东陆逊率数万精锐,攻打公安,数量十倍于守军。

王平没有依靠任何外力,守住了城池。

此时刘备尚且不知道陆逊的才能,这可是江东四大都督之一。

王平接连抵挡住了江东两位都督的进攻,实力、才能自然能够胜任。

“莫非父亲心中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刘禅询问道。

“不错。”

“你觉得你大兄如何?”

刘备不假思索地应答,父子二人亲密无间。

“大兄之能,在于锐意进取,可为先锋,可为大将。若论守城,还是王平略胜一筹。”

“最重要的是,父亲要考虑叔父的感受。叔父一生狂傲,曾说了一些不好的话,难免会传到大兄耳中。”

刘禅点到即止,关羽坐镇荆州,力挺刘禅,的确看不起刘封。

将他们二人安排到一地为将,难免会激发矛盾。

“为父竟然忘了此事,多亏阿斗的提醒,险些酿成祸端。”

刘备一拍额头,露出恍然之色。

刘禅思绪缜密、考虑周全,刘备欣慰道:“既然如此,便以王平为南阳太守。糜威在荆州之战中,表现也很不错,孤该如何封赏?”

刘备这么问,很明显是为刘禅培养一些亲信了。

只不过刘禅并没有轻易接话,轻声道:“此事由父亲决定即可。”

糜威已经贵为一地郡守,继续封赏只能担任刺史了,但以他的年纪、资历,很明显不能胜任。

亦或者将他调遣至成都,重新委以重任。

这些安排,短时间都不太可能。

刘备见刘禅没有搭话,笑了笑道:“阿斗,你是孤的儿子,汉中国的世子,没必要如此避嫌。”

在刘备看来,刘禅是提拔了王平,自然不能继续提拔糜威,否则这样显得贪得无厌。

实际上刘禅对糜威是另有安排,互市还需要他操持。

“父亲放心,以糜家的忠诚,怎么可能在乎这些小小的恩典。只要糜家不忘初心,汉室必然不会辜负他们。”

“不错,咱们刘氏重情重义,有恩必报。”刘备赞同道。

接下来,父子二人又继续商讨了一些国家大事,刘禅通过了种种考校。

时光匆匆,原本以为只要稍等几天阳光便能出来,蜀道通畅。

没想到这一等,竟等出了法正身体抱恙的消息。

诸葛亮谨小慎微,善于守正,适合主内。法正擅长出奇,暂思经算,睹事知机,适合领兵。

刘备即刻带着刘禅,前去探望法正。

看着病榻上脸色苍白的法正,刘备急步走了过去,关切地询问道:

“孝直,身体如何了?”

“王上,只是小病罢了,无足轻重。近日来阴雨连绵,正浑身有些不适罢了。”法正有气无力道,他强撑着身体起起,半靠在榻上。

“太医已经开了处方,坚持服用即可痊愈,王上无需担心。”

法正又不充了一句,让刘备放下心来。

眼看二人叽叽喳喳地交谈起来,刘禅便询问了一番法正的侍从,亲自前去熬药。

半个时辰后,刘备突然想起刘禅,却不见人影,暗暗有些生气。

“阿斗呢?孤让他一起来拜访孝直,他去了哪里?”

“回王上,公子正为尚书令熬药。”陈到恭敬地回答道。

法正瞳孔一缩,似乎非常意外,思绪翻涌。

刘备抚髯笑道:“原来如此。”

他心中的愠怒一扫而空,等到刘禅灰头土脸地将熬好的汤药送进来。

刘备亲自为法正喂药,细心地吹一吹,体贴入微。

“王上……王上……还是让臣自己来。”

法正激动地想接过,却被刘备一晃手腕避开。

“孝直,你是为了汉室奔波劳碌,落下此等病根。孤照顾你是应该的!”

“谢王上!”

法正感动得热泪盈眶,就连口中的汤药都变甜了。

此等恩宠,古今未有啊。

汉中王世子熬药,汉中王亲自喂药,法正可以吹一辈子了。

这也奠定了法正在汉中国的地位!

张苞十分不解,低声询问道:“公子,您不是看不起法孝直吗?”

当初孟达之所以如此猖獗,和法正关系密切有一定的联系。

正是因为有法正的撑腰,孟达做事才能肆无忌惮。

法正也需要扶持一位掌控兵权的亲信,一同入蜀投靠刘璋,后又一起投靠刘备的孟达,是最合适的人选。

当初孟达部几千人,刘备一个士卒都没动,全都交给孟达指挥。

这就是信任。

但是,孟达被刘禅所斩,法正心中怎么可能没有芥蒂。

“法孝直的品行没法和老师相提并论,但他对汉室的确有功,在作战的时候,没有因为私仇,与我作对。”

“若他病亡在此,是汉室最大的损失啊!”

刘禅的深明大义,令张苞醍醐灌顶。

匡扶汉室,是刘氏父子最高追求,法正能够提供帮助,那他必须得活着,活下去。

在接下来的几天,刘备经常来找法正叙话。

天空终于放晴,万道光辉降下。

法正的身体也逐渐恢复,一天比一天有精神。

“王上,咱们该赶路了。”陈到提醒道。

“孝直的身体还没有好,再等几天。”刘备瞥了陈到一眼。

就是这一等,刘备又收到了诸葛亮的催促文书。

国不可一日无君,汉中国不能没有汉中王啊!

刘备脸都绿了,埋怨道:

“这孔明,处理政务不是处理得好好的吗?”

“将近两年时间,成都都没有出乱子,非要急这几天,是孤对他的信任还不够,因此来考验孤吗?”

刘禅知道刘备在说气话,但依旧安慰道:

“老师必是遭受了朝中非议,父亲当以国事为重。”

“不如让儿臣留下来照顾先生,父亲先回国处理政务。”

法正听到这些话,神色很明显有些尴尬,沉声道:

“在下只是暂时病了,又不是身患绝症。得王上和公子悉心照顾,身体逐渐痊愈,乘坐马车赶路有何不可?”

“法某虽然没有上阵杀敌,但长期居于军旅,没有如此娇贵。”

于是,车队继续前进,途径夷陵正准备入蜀道,却突闻汇报,前方有百姓阻路。

原来汉中王的车架停留多天,被宜都郡百姓知悉,他们自发地集结为汉中王送行。

官道上人头攒动,密密麻麻都是送行的百姓。

刘备策马而出,由甲士开道,却阻挡不了百姓的热情。

“大王,能不能不走啊?”

“是啊,荆州需要汉中王,需要汉中王啊!”

无数的百姓蜂拥而至,热情洋溢地望着刘备。

“大王减免了我们的赋税,是我们的恩人啊。”

“天下大乱,各地贼寇巧取豪夺,唯有汉中王为我们百姓伸张正义,汉室之幸,天下百姓之幸啊。”

刘备不断地挥手,向百姓们示意,听着百姓们发自肺腑的话,他心潮澎湃,一抹滚烫的泪珠,滚滚流下。

“汉中王刘备在此立誓,一定会平定天下,结束乱世。”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

刘备慷慨激昂,引来山呼海啸的呐喊。

“汉中王!”

“汉中王!”

排山倒海的气势,席卷而起,滔滔不绝。

“吾之志,即阿斗之志。阿斗说过的话,孤亦铭记于心。”刘备内心愈发坚定。

乱世之中,百姓只求温饱,若是连这一点要求都无法满足,何以面对汉室列位先贤?

刘禅望着犹如汪洋的人群,一股满足感狂涌而来。

蜀汉都是理想派,为了大志而驱策。

一次次失败的北伐,使得理想渐行渐远。

这一世,刘禅要率领心怀汉室有识之士,开创出新的仁德之世。

区区江东,区区曹魏,还不能阻挡他前行。

诸侯的“大争之世”,又如何抵得上刘氏父子“为万世开太平”的决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