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扼元 > 第八百二十七章 大王(下)

扼元 第八百二十七章 大王(下)

作者:蟹的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01:06:56 来源:笔趣阁

一个军政集团崛起之初,最是艰难,到了不断击败强敌,势力渐渐膨胀,能挟裹愈来愈大的经济、政治利益,便有各种原本不相干的人如百川赴海,或者表达善意。这些人一旦从中获得回报,又会产生更大的热情,如此反复,整体的利益便如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越来越吸引人。

正所谓,时来天地皆同力,只要在军事上头不遭遇重大挫折,一个势力越过这临界点以后,路其实是越走越宽,越走越容易的。

这种局面,很难在政务或军务处置的结果上直接反应出来,但在实际的过程中,又处处都能感受到。

比如定海军与南方陆路接壤最久的淮东一带。

定海军与宋国的贸易,最初是通过海上开展的。三年前消灭了红袄军,囊括整个山东东路以后,定海军的地盘与南朝宋国就已经接壤了,但两家的贸易依然以海贸为主。

定海军控制区域的最南方,海州各地虽遍布盐沼湖泊,并不至于交通断绝。陆上贸易之所以不如海贸兴盛,缘于两個方面。一来,宋国方面连着几任的淮东安抚使和地方官都有能力,御下甚严,故而沿淮关防纵有漏洞,大体能保持着应有的作用;二来,从陆路往山东运输,毕竟不如海运便捷,淮南的私商巨贾大都以扬州为据点,他们就算参与和北方的贸易,也大都选择把货物装船,顺江出海。

只有某些时候,北方粮价高企的时候,淮南本地的粮食产出,才会通过运河,经北面楚州枢纽,然后直接在涟水一带交付。

这个路线直穿过宋国设在淮南的重重军事防御体系,想要走通,沿途文武都要打点,丝毫不能厚此薄彼。过去一年里,曾任宝应知县的贾涉贾济川,便凭着往来周旋的手段,成了商贾和官员之间的中人。

商贾作成生意自不消说,官员从他手里得了好处,乐得眼开眼闭;据说中都那边,还有大人物将贾涉当作眼线,藉以了解北方军情。当然最重要,也是最让人眼红的,还是他自己。

贾涉不止在其中赚得盆满钵满,还得了史相爷的青睐,一跃为淮东制置副使,全权负责与定海军的勾兑,并统筹淮东各地钱粮,用以筹建新军。

他官运和财运两亨通,和北方强邻勾兑的结果倒也不差,那定海军不止和大宋这边配合得严丝合缝,战场厮杀也凶恶异常,真就一口气推平了开封朝廷。当然,也不是没有人酸溜溜的说,定海军的胜利太过轻易,倒像是史相殷殷切切地为他人做了嫁衣。

一个多月前,从临安城又传来消息,说贾涉身边那个突然冒出来的长子贾似道,其实是定海军中的有名人物李云假扮的。那李云是北方周国公的全权代表,专程南下与史相商议合作灭金。

专程传讯之人,本来的意思是暗示扬州这边,这贾涉的背景实在过于复杂,绝不能让他再这么欢脱周旋下去了。只不过终究贾涉是史相一手提拔起的人,话若说得太明白,有伤史相的名声。

贾涉自然听到了风声。他倒也识相,当即交托了公务,回家闭门肃客。

可这消息传到外界,起初引起了一些混乱,最终却在扬州城里引起了完全相反的效果。本地无数官员豪族脑筋一转,俱都想到,那定海军派到临安的全权代表,在中都城里都是横着走的当红权贵,却认了贾济川当爹!这代表什么?

代表贾济川不止是史相的亲信,也在北方定海军真正吃得开!

这样一条粗得不能再粗的大腿,此时不抱紧,更待何时?错过了眼前的机会,下辈子都见不到这样一条大腿了!

也有谨慎之人偷偷劝说,以为如今北面局势正当天翻地覆,很多事情云山雾罩,全然看不准,万一咱们站错了队,恐怕不止与后继的生意有碍,说不定还会招惹朝廷,危及身家性命。

但这种劝说,几乎全都遭到了嗤之以鼻。

什么?贾济川闭门谢客?听说,上头怀疑他和北面的关系不清不楚?咱们不妨等一等,看看情形再说?

你糊涂啊!贾济川他老人家这是谦虚!是韬晦!但他……咳咳,他又不是真的胸襟广阔之人,说不定他这会儿就在家中奋笔疾书,一条条的记着有谁不去奉承哪!

再说了,和北面的关系不清不楚,有什么问题?

没有问题!这是好事啊!北面是金国也好,周国也罢,我看怎么着都比大宋要凶恶些。自大宋南渡以来,和北面关系不清不楚,便是最好的护身符,最好的进身之阶!

何况与贾济川关系密切的,不是行将就木的大金,而是新生的大周!本来这贾涉的官运有三分,我看这会儿已经烈火烹油,往九分十分上窜了!

什么?大周是汉儿建国,其首领姓郭,明摆着与大宋有碍?

我看你不是糊涂,是蠢,蠢透了!你须是忘了,当年是谁攻进了东京汴梁!难道大金国的那些女真人便与大宋无碍?北方城头旗帜无论怎么变幻,总是与大宋有碍的。别忘了当年本朝太祖说过,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既然如此,北方这凶横邻居无论姓完颜还是姓郭,用得着你操什么闲心?总不见得你姓赵?总不见得,你祖上是大宋官家?总不见得,定海军拖欠了我们的货款?

“可是,咱们终究是大宋的子民……走私赚钱也就罢了,若真去勾搭这等……”

“咚!”

劝阻之人还要再说,终于惹得家主不快,一记龙头杖敲在头顶。

这家主名唤谢国明,乃是个白手起家的厉害商贾,生意遍及淮南和海上,去年里靠着粮食贸易,他的收入高达十万贯以上,家产在扬州本地都能排行前十。

只听他厉声道:“什么叫走私赚钱也就罢了!伱给我想清楚,什么叫走私赚钱也就罢了!”

自开禧北伐失败之后,边民骸骨相枕,国家膏血无余,大宋的财政从此捉襟见肘。可是北面既然招惹了强敌,军费不能缩减,还要不停增加,以至于朝廷岁入六千八百万贯的十之**,都投入在军费这个无底洞。

另一方面,大宋对内的财源早就挖掘殆尽了。这些年除了正赋以外,朝廷和各地官府还新设了各种名目繁多的额外征收。

诸如加耗、支移、脚钱、折变、头子钱、牛皮税、义仓税、进际税、印契税、和买绢、折帛钱、经制钱、总制钱、月桩钱、板账钱、身丁钱等等,名目不下五十余种,总额合计,落在看普通百姓身上的负担比正赋多出十倍不止。这还不包括盐、酒、茶等大宗货品上头的巨额征收。实在手头紧张了,官府还有预征和和籴两项杀手锏。

饶是如此,朝廷用度不足的局面依然一年严重过一年,所以不得不依赖印刷会子,以解燃眉之急。

比如行在会子,如今三界并行,一界多达四千七百万贯。前年时候地方上一贯会子已经值不得铜钱二百。最近听说,朝廷又要造两淮交子,一界以二百或三百万为计。

史相如此滥发会子,本来这些会子早就应该成为废纸,整个大宋的货币和财政彻底崩盘,也是指顾间事。

可是去年以来,会子的价值居然有所回升。行在那边,如今一贯会子值得七百文,地方上也值得三百五十文到四百文。币值既然恢复稳定,从朝廷到普通百姓,全都如溺水之人被硬生生拖出水面,吸到了救命的新鲜空气。

大宋军民这几年里心心念念最紧要的,就是会子不能贬值,辛苦积攒的家当不能化为乌有。如今会子不仅没有贬值,还升值了,民间的怨气立即随之消解,而执政之人所承受的压力,也减轻了许多。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好事?难道是因为史相在临安指手画脚,秤提平抑?当然不是。

这局面的产生,完全是因为大宋和北方定海军乃至高丽国的走私贸易金额,在这两年里骤然膨胀到了天文数字。巨额的物资,包括大宋紧缺的马匹和人参等珍贵药材不断输入大宋,而涉及的诸多交易环节,又自然而然地积淀了巨量的会子,从而一举挽救了大宋濒临崩溃的财政!

“所以,我们的生意愈是兴隆,与大宋愈是有利!我们才是大宋的忠臣!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宋!”

谢国明奋臂疾呼,振聋发聩:

“而贾涉川,便是指引我们为国尽忠的明灯!贾涉川不能倒!贾涉川也不会倒!我们非得和他站在一起才行!来人啊,赶紧备上厚礼……不不,光是金银绢帛怎么行?尔等的格局小了!立即打开后院密库,取出我珍藏的龙涎香来!拿最大的那一块!还有那块东坡居士传下的沉香山子,也带上!”

当下这谢国明亲自带队,几个亲信子侄辈一齐出动,赶往贾涉的住处。

要说贾涉也不容易,他年前刚到扬州赴任的时候,听说把半辈子攒下的钱财都给了儿子贾似道,让他去临安挥霍了。所以在扬州的头两个月,因为手头紧,只能在官舍里栖身。

但两三个月后,他就抖了起来,翻手变出巨资,在城里置了大宅。

生活恢复了优渥,他的派头到没有跟着见长,还是很乐意成天与各种人物厮混。谢国明投了名帖之后,立即就被仆役殷勤引入,走得还不是侧院偏门,而是经过正院三进,直入后头的花园。

花园的规模自然也是宏大,曲折道路所经,先有弄水轩,再有探春亭、四景堂,接着是通津桥、芳流苑、钓鱼庵、种竹斋、采药圃、浇花亭。

这片建筑之后,道路于扶疏花木中逶迤衡直数百步,才到贾涉日常起居的排云堂。那“排云”两字,还是贾涉亲笔所书,不知为何,写得仿佛杀气腾腾,又仿佛怨气十足。

排云堂后,过重波轩、天光台,才到贾涉用来接待亲密友人的见山台。这一路上所经所见,固然极尽山水之雅、林萝之韵;登临见山台上,更是一院胜景,顾览可得。

此刻的见山台上,足有二三十人围绕着贾涉,谢国明凝神一看,全都认得。俱都是淮南极具实力的富商巨贾,背景深不可测的那种。

他们一个个地面露恭维的笑容。再看他们身后,一处处案几上珠光宝气,摆了能吓死人的珍玩珠玉。光是品相极好的龙涎香和沉香,就有不下七八块!

“老谢,你也听到消息了?来得倒也不慢。”一名较熟悉的商贾笑问。

什么消息?我一点风声都没听到!

谢国明心中惊疑,脸上却立即显出一副心有戚戚的神情,然后坐在下首。

身处垓心的贾涉凝视了谢国明两眼,向他点了点头,环顾众人道:“总而言之,北方局势就是这么简单。周国公的武威,天下无人可及,大金的旧疆域,很快就会全数落入周国公的掌握。既然周国公治下的百姓数量倍增,领地倍增,南北两朝的生意往来规模,很快就会比先前倍增甚至更多。我预估的具体数字,方才已经说过了,各位心里记得就行,不要轻易外传,以免引发惊诧。”

众多商贾都道:“贾老爷放心,这等机密,打死我们也不外传。”

贾涉背着手,往来踱了两圈,继续道:“海上的贸易,自有上海行出面,那是周国公、史相爷还有南北两边许多要人都参了股本的大商行,过去数月里的收入简直就如金山银海。可咱们的手短,勾搭不着,也没资格去勾搭。”

见众人的表情悻悻,他呵呵一笑,又道:“但诸位也不必太过遗憾……”

“贾老爷,怎么讲?有什么说道?”好几人急切发问。

“海上的贸易,已经做大了。但南北之间的陆上贸易,才刚刚开始。老样子,大宋这边的官府的规矩照旧,咱们底下做生意的规矩另起炉灶。不过,须得遵照周国公的意思,参照海上的规矩,同样设立一个专门的商行,负责兑换金银货币,纳算交引、钞引,进而对整个的贸易加以管理和调度。”

说到这里,贾涉看看身边的商贾们,压低声音:“这座新的商行,依然会有周国公和史相爷两家参与,不过,为了感谢南北两边的有力人士,也预留了足够的份额出来。”

商贾们一阵躁动,又恐打断了贾涉说话,强自压住情绪,听贾涉道:

“关于这座新的商行,就在五天前,师宪……嘿,李云在临安,和史相爷另外谈出了一个决断。诸位都晓得,上海行的本据在大宋的明州庆元府,分行在大金的天津府和大宋的福州。对等起见,这座新商行的本据,则会放在天津府,另外,会在大金的开封府和大宋的扬州两地,开设分行。我今天要问,诸位可有乐意参与新商行的集资,并在扬州分行里,兼任某一职位的么?”BIqupai

说到这里,商贾们团团围坐的人群里,忽然咣当乱响。原来是谢国明推开了桌椅,直接跪伏在地:“小人愿意!愿意!小人出四十,五十,不,一百万贯集资!”

口中这般嚷着,他手脚并用向前,扑住了贾涉的大腿:“小人对周国公一片忠心,天日可鉴!还请贾老爷体谅我这片赤诚,给我一个机会!”

谁也没想到,最晚到场的谢国明最是积极,而且反应快到了这种地步。当下其余的商贾纷纷大跳,再度涌上前去,围着贾涉没口子开价。

终究商贾所想,只是赚钱罢了。周国公能够让他们赚钱,而且赚到前所未有的大钱,周国公便是他们致以忠诚的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