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斗以南一人而已 > 第二十章 别张一军 (3)

北斗以南一人而已 第二十章 别张一军 (3)

作者:北侠伊凡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2 02:47:53 来源:笔趣阁

老族长阅历深厚,自信此事反常就必定有古怪。他深吸口气,稍稍组织语言,开口说道:“两位东家既帮咱村修堤坝;又请农闲临工,使村民不用离开家乡便能在家门口赚得工钱,增加收入。天底岂有如此便宜的事情?”

“王家村有两百余户,一千多村民。这个规模在盐官,甚至是海宁都能属大村。在大爷爷的教导下,一应村民以诚相待、淳厚朴实,敬老爱幼、童叟无欺、和睦相处,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李秦张口说。

老族长听着李秦说了一大段给他脸上贴金的话,心想肯定是出自县令大人之口,不觉暗喜。语气也稍为放软,口中谦虚几句“过誉,过誉!”

伊凡接话道:“选中贵村,一则王家村位于钱江与运河交汇之处,无论是出海或是北往镇江、建康皆路及此地,占尽地理优势。二则大爷爷在村内威望极浓,村民都以大爷爷唯命是听。三则此处乃是八郎土生土长之地,与各村民都是藤连瓜的关系,能最大程度限制技术外泄。

倘若此次我商行与贵村合作得好,商行会从盈利中抽取部份修复加固王家村全段堤坝。往后长期合作,我商行会每年捐出钱粮资助贵村开办族学。族学不仅教儒学,还会对数、理、自然等分科而教。

正所谓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读书不是为孩子将来要考取功名,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读书主要是让孩子明理,让孩子们不局限于死读书,读死书;而是成为各行各业的栋梁之才。”

老族长闻言,不禁陷入沉思:“王家村田地贫瘠,人却多得出奇。青壮丁为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往往背井离乡出外务工。

这几十年间,全村人就只有自己的亲孙子八郎识字知书。如今眼前这两位小东家承诺捐助兴建族学,说不准将能改变村中孩子的一生,王氏宗族或许便能因这个决定在往后数十年间声名大振!”

王族长沉吟好久向李伊二人深深作得一揖道:“老夫会尽全村之力办好两位东家所交待的事。”

“小子谢过大爷爷。”伊凡上前一步还礼“适才听大爷爷让大奶奶做榛子粥,村中有种榛子吗?”

“不瞒伊东家,先祖在村子北面留有一大片榛子林。这榛子树可谓满身是宝,夏秋两秋所产的榛果能榨油食用,且出油高;又能充当副食,既美味又能饱肚。榨油后的油粕又可以充当猪饲料或是地里的肥料。而榛叶能养蚕,榛木则可以制作手杖、伞柄等物……若非祖先福荫,估计每年至少有半村子人解决不了温饱呢。”

伊凡听得族长所说,搓手问道:“不知这榛子油多少钱一斤?”

“我朝民众多以麻油、猪肉等用作食用。榛子油在外面还卖不出价钱呢。”老族长苦笑道。

“敢问李公子,在杭州西市一斤麻油及一斤猪油各值几何?”伊凡侧身向李秦发问。

李秦稍加思索说道:“猪肉估莫三、四文一斤,麻油恐是猪油售价十倍。”

“大爷爷,待明儿您安排村民将榛林未采的榛子也给采下来榨油,另帮按三十文每斤收集村中各家各户的榛子油,越多越好……”

不知不觉,已至戌末亥初时分。众人在用过榛子粥后以不打搅老族长休息为由告辞。

在回码头的路上,王八郎依然在前打着灯笼引路。李秦轻拉伊凡,故意落后几步低声问道:“伊兄适才与老族长提及商行赚取的每一个钱,每一锭银都是为朝廷募取兵勇、改良军械,以作备战用。伊兄是从何处打听得此机密的?”

“小爷会察颜观色。你现在的表情是否想说——连皇城司都不知道的机密,我怎地会打听到呢?其实我适才是顺着李公子的官位编的。”伊凡望着李秦目瞪口呆的模样,笑着说“不会是我瞎编都给说中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