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幸福武侠 > 第十二章 藏经洞

幸福武侠 第十二章 藏经洞

作者:啃魂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3:16 来源:笔趣阁

老族长这番话包含信息非常多,像‘破碎虚空’秦朝只在黄易先生的玄幻小说中看过,而‘武道’,由普通搏斗术晋入‘道’,甚至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怎么看都是老族长在讲神话故事。

秦朝没觉得怪异。

老族长的话虽然玄,可在《江湖史传》中已经有了些记载,而且他秦朝既然能重生来到这世界,听到破碎虚空,跳出这方天地又有何为异。

“愿意吗?”老族长盯着秦朝。

秦朝也瞪着大大的眼睛看着老族长。

忽然。

秦朝咧嘴笑了。

“好了,族长爷爷,您如果没有其他事,小朝要去玩了。”秦朝脆声说道。老族长一怔:“朝儿,别胡闹!爷爷跟你说大事。”秦朝眼一翻:“我说族长爷爷,我们都是有头脸身份的人,给双方都留点面子好不好,为什么非要说穿呢?这事不就明摆着的吗,族长爷爷你想连蒙带哄,连吹带唬,忽悠小朝哥,可也不打听打听小朝哥是什么人,那是忽悠的祖宗,你能忽悠得了吗?学文就是习武,还当真以为小朝他很惊讶么?我那是配合你演戏的,这话我第一耳听到就知道是故弄玄虚的。”“你这孩子!”秦老族长瞪圆着眼哭笑不得。

“爷爷可真没哄骗你。”

“好了,别开国际玩笑了。”秦朝一转身,就要往梯子上走。

老族长连拉住他:“孩子,先别忙着走,爷爷问你,如果爷爷没跟你开笑,你愿意学文么?”秦朝眨着大眼睛看着老族长:“这个回答没有任何意义,学那些字,背那些诗文,读那些没劲的仁义道德文章,就是为了习武,族长爷爷,你觉得真能忽悠得了我?小朝哥拒绝无用回答,除非……”

“除非什么?”

“除非能拿出证据。”

“证据?”老族长一皱眉。

秦朝眯着眼一笑:“族长爷爷,我问你,始皇一统天下,秦之前,可有武?”

“你还知道秦始皇?”老族长先是诧异看了秦朝一眼,才说道:“有!”“那孔子之前可有内功功法?老子之前可有?”秦朝又追问。“亦有!”“那更之前,周朝可有?商可有武?商之前的殷可有武?仓颉造字之前可有武?”秦朝连声追问。

老族长更是怪异的看着秦朝,秦始皇一统天下,春秋战国之前有周八百年,周之前是商,商之前是殷……这些历史别说八岁孩子根本不知道,就连大人老者知道的也极少。“怕是私塾里的先生说露嘴了,这孩子记忆好,都记在心上了。”老族长心中点头。

“孩子,我知道你的意思,可我让你学文,不仅仅是识字。”老族长眯着眼睛,“识字,背四书五经,通读儒家经典,最重要的是让你们能够熟练使用文字这种工具。”

“你知道内功是怎么来的?”

“你问我周可有武,殷商可有,仓颉之前可有,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他们也有内功功法,可那些都是极粗浅的内功,那时最好的功法,甚至都不及我秦家五虎断门刀功法的百分之一威力。”

老族长说到这里眼中精光一冒,双眼仿佛猛虎一般紧紧盯着秦朝道:“武道真正的大繁荣,是在文字出现之后。”

秦朝一点头:“文以载道,小朝哥懂的。”

“不是你想象那样!”

老族长哼了声,继续沉声道:“你以为文字能把武功功法记载下来,能让更多的人学到武,所以武学才繁荣?”

秦朝装作一愣,不是这样么?

“错!”

“你想的完全错了!”老族长眼中闪着光芒,“文以载道,这没错,可载的……他不是武道,而是‘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秦朝看向老族长。

“三坟就是远古三皇留下的遗著。”老族长沉声说道,“而五典,是上古五帝的学问,九丘是民间杂七杂八的学问,记的都是残篇,至于八索,则是依远古天皇的《河图洛书》分化演化出来,《总八索》共有三本,它们是《归藏易》、《连山易》以及《周易》。”

“《河图洛书》?《周易》?”秦朝眨了眨眼。

老族长说的什么《归藏易》、《连山易》秦朝听都没听过,可《河图洛书》、《周易》的大名却是如雷贯耳,《周易》就是前世的《易经》,里面一些内容秦朝知道一点点,可这,与武功真没关系。

“《周易》为儒家所重!”

“《连山易》为道家所重!”

“《总归藏易》为佛家所重!”

“《九丘》残篇则是诸子百家所重!”

“可他们……描述的要么是宇宙运行,要么是天地自然,要么是修仁尚义,崇德敦礼……总之,绝不是武道。”老族长说到这,微微一笑,看向旁边祖宗灵位处,“来,孩子,爷爷先带你看看我秦家的藏经地‘白虎洞’。”

“秦家藏经处?”秦朝眼睛一亮。

少林藏经阁,慕容家的还施水阁,王家的琅擐玉洞,天龙八部中很多武林家族都有藏经阁,而这种藏经阁藏的大都是武学秘芨,而秦家……秦朝忽然有些激动期待。

“跟我来!”

老族长向左踏了三步从祖宗灵位的间隙间穿过,来到那神龛后面,秦朝眼睛微微一眯,神龛后面墙壁上挂着一幅画,有半丈高,画尾竟然直接落地,是一幅气势雄浑的白虎下山图。

“这白虎画,可不仅仅是画,看好了,是这样开门的。”

老族长伸手按在那白虎的两只眼睛上,用力一推,整幅画缓缓移动了,却是一扇石门。

“进来!”

一入洞,老族长就点燃了洞壁上的火把,三个火把一燃起,顿时整个洞亮堂起来,青砖铺地,四周洞壁涂着黄泥,秦朝向洞中瞧去,眼睛一下瞪大。

“这么多书?”

眼前的洞有四间房那么大,里面一排排摆着约十多个书架,架子上堆满了卷着的锦帛,十多个书架,三间房大,在前世就是一个小图书馆,小书店。

可这是北宋的古代呀……

“哈哈!”老族长一笑,脸上都是自豪,“我秦家藏经阁,论大小都差不多比得上皇家藏书阁了,不过你也不要太惊讶,这里有很多是没用的,还有一些都是幅本之类的。”老族长举着一个火把,走到第一个书架前,秦朝也走了过去,只见架子上每一阁尽头都贴着张黄小纸,上面写着小字。

“这便是我秦家历代收集起来的书籍。”老族长拿起一卷锦帛,摊了开来放在旁边桌子上。秦朝连看过去,上面竖排写着方寸繁体小字,并没有标点逗,看了几眼,读起来很是生涩。“你读不懂的。”老族长笑说道,“它是战国时期的书籍,原卷是竹简的,后来才抄在锦锻上,而这里……”老族长一指右边一个书架,“这里的书记载的文章原本出自什么年代,谁都弄不明白,总之很古远,更不是我们能轻易读懂的。”

秦朝随意转了两圈,翻了几个书卷,发现每一卷都非常难看懂。

“看这里……”这时老族长忽然拿起一卷锦摊了开来。“嗯,这……”秦朝看着那上面的字,嘴都微微张了开来,上面文字像是在画抽象线型图,一些能认出像是‘鸟、虫、鱼’,可很多根本就是鬼画符。

“你可认识?”老族长询问。

秦朝微一沉吟,随即摇了一下头,老族长顿时眼睛都笑眯了:“这些字,是远古字,天下能识全的几乎没有,你要认识才怪。”

秦朝眼睛一眯,说道:“这原本是写在兽骨龟壳,或者铭器上的吧?”

老族长怪异的瞥了秦朝一眼。

“没错,就是写在骨壳上的,你这孩子怎么看出来的?”老族长怪异问道,随即一笑,“这都是殷商墓地出土的文字,我们破译了几个字,可大部份根本就破译不出,只能留待后人努力了。”

秦朝表情古怪,秦家一个古代武林世家,居然想破译甲骨文。

“这一洞书卷虽多,但都是没经整理过的,读起来晦涩难懂,真正要学东西,要去的是白虎洞内洞。”老族长沿着架子往里走。

“还有一个洞?”

秦朝连跟上,最里面角落有一扇门,一推开,里面居然点着灯。

“咦?书然来了?”

一个人影从洞口走了出来,一身长袍青衣,啦擦的灰白色胡须,是个面容清硕的老者,这老者一眼看到秦老族长身旁的秦朝,微微一怔。

秦朝也是一愣。

“经爷爷!”秦朝连叫道,心中也有些疑惑。

秦家寨多怪人,可要说最怪的,最让人看不懂的,秦书经算一个,可以说寨中族人从未见他显露过武功,而且总是一身儒生长袍进入宗祠正堂,便如消失了一样长年到头不见人,寨子里很多年轻一辈的,尤其是小孩子甚至都不知道怎么称呼这位老人。秦朝也是记忆好,见过一次,听人讲过一次就记得名字,这才知道老者的姓名。

“娃娃你是……”秦书经疑惑看着秦朝。

老族长笑道:“他是秦盛朝。”

“秦盛朝?”秦书经更疑惑了。

“这孩子他爹是秦乐刀,我秦家乐字辈第一好汉,他娘是刀玉凤,镇南王妃的亲妹妹。”老族长连说道,秦书经才露出恍然神色:“好像有点印象,哦对了,那个‘一乡二里共三夫子’的对联,把周不同赶走的那个调皮娃娃就是叫秦朝吧?那对子对得好,秦朝娃娃,你当时是对了七十三个下联,现在可还记得?”

“书经!”老族长连叫道。

秦书经这才醒悟:“族长你带着他来这,难道……。”

老族长点了点头。

“那好,孩子,进来吧。”秦书经让出道来。

这个洞约二个房间大小,摆了七个书架,不仅有锦帛,还有纸书。

“孩子你现在也识得不少字。”老族长将一卷书放到秦朝面前,秦朝一打开,依然是繁体字,没标点逗,读起来有点生涩,可秦朝细读下,还是读懂了里面的意思,那是描述蜃楼、风、雨、雪等自然现象,这里将这些自然现象归于上天鬼神操纵。

“再看这一卷!”老族长又随手放了一卷书。

却是一本描述的是日月星辰规律的书,规律描述没太大的错误,可解释理由同样荒谬。

而后——

生老病死!

潮涨潮落!

忠孝仁义!

……

全是描述世间万物的书,这便如同是一个小型百科书库,唯独没有小说和武功。

(谢谢‘卓月无敌’打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