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全真道统玄门正宗 > 第一百五十章 下南阳,收荆州

全真道统玄门正宗 第一百五十章 下南阳,收荆州

作者:微风起时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4-01 05:04:47 来源:笔趣阁

李玉将所有宗室资料看了一遍,不得不放弃了原先的想法,这些宗室大部分都是太祖一脉,已经上万年没有沾过皇位的边了,重立皇帝也是吃力不讨好的事。

不但不能以此迅速接收江南,还要在自家头上立个祖宗,李玉也是李成义从小带到大的,哪里会如此愚蠢?

到了六月底,李靖也带着大军回了关中,李玉自然满面春风的为大军庆贺了一番,然后与李靖、李孝恭、李旦、李诙等不是心腹便是兄弟的十余人,一直秘密的讨论了十余日。

没人知道众人讨论了些什么,便是李建成和李三郎等亲子,也没法知道众人说了些什么。

待得众人最后一日疲惫的从唐国公府出来之后,李靖和李诙便秘密的一人往西,一人往南而去。

李玉也将关中事务丢给了弟弟李旦暂时处理之后,便独自一人前往了终南山。

终南山重阳宫,许道平本来一直在闭关,消耗与龙树菩萨争斗所得,突然被弟子陈德复唤醒。

许道平知道自家弟子为人稳重,不是天大的事儿,不可能来打扰自己,便也没有多询问,便从闭关之地回到了重阳宫。

李玉已经在重阳宫中等待了一个多时辰,面上虽然平静,但从其有些微微颤动的手腕来看,其内心恐怕早就已经风起雷涌了。

许道平听了李玉所言,虽然说得比较隐晦,但也知道了其心中所想,许道平本就没甚忠于大周的思想,自然不会视其有何不妥。

在许道平前世所教育的想法来看,天子本就不该是一家一姓所把持,既然你自家没能耐,改朝换代自然也成了必然。

李玉说完之后,便双手放在身前,恭敬的立在下方。

许道平正在沉思其所言,是否能有成功的可能,没有立刻回答,倒是让李玉有些喘喘不安了。

过了片刻许道平注意到李玉呼吸有些重后,这才发现有些不妥,笑道:

“国公不用如何客套,先坐下再说吧。”

李玉勉强的笑了笑,拱手谢了一声后,这才坐下。

许道平看其坐下后,沉咛片刻才缓缓说道:

“此事不难,太白齐掌教乃是真正的修道之人,对于俗务并不感兴趣,便连太白事务也基本放权给了弟子,蜀中之地只需贫道一封书信便可,汉中也是同理,至于西域...”

许道平停顿了片刻后才继续说道:

“西域之地比较复杂,拜火教自有教义,且人种也差别不小,想要直接统治西域恐怕有些不现实啊!”

李玉听了许道平之言,心中大喜连忙说道:

“多谢祖师,西域之地只要能够站在关中一方即可,弟子没敢妄想。”

许道平摇了摇头道:

“既然想要立国,你必然想要将都城立于长安,西域之地对于关中的重要,应当不用贫道多言,没有西域的关中便如缺了一腿,是万万不妥的。”

李玉苦笑一声,拱手道:

“弟子自然知晓其中利害,只是无法可想。”

许道平点点头,沉思片刻后说道:

“西域之地想要如中原一般统治,有些不现实,不过只要你自家心胸够宽广,能够一视同仁,想要将西域化为助力,也不算多难,至于拜火教霍真君处,便由贫道为你亲自走一趟吧。”

李玉又惊又喜,连忙拜道:

“多谢祖师,弟子实在不知该如何感谢才好。”

许道平笑了笑挥袖一拂,便有一道清风将其托起,拜不下去。

“如要感谢贫道,以后好好对待百姓便可,需知民如水,君为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大周为何落到如此下场?”

“其中固然有修炼之人的因素作祟,但最主要的还是失去了民心的结果,以后如你也像赵诘父子一般,那灭亡也是迟早之事。”

李玉连忙说道:

“祖师放心,弟子绝不会如此,如我李家后人出了这般货色,那也是天命不在我李家了,改朝换代便也应当。”

许道平点点头没有再说这些,开始仔细询问了李玉等人准备如何开国。

李玉如今也彻底放开,话语之中也没了先前的隐晦,仔细为许道平说了众人商议的战略。

许道平听完之后,也不得不承认众人的计划已经算的上完美了,如果一切顺利用不到三十年便能统合天下。

看来众人也是早有谋划,并不是头脑一热,许道平也自放心不少,毕竟开国不是小事,单靠一腔热血是万万不能成事的。

许道平写了两封书信盖上法印之后,交给了李玉,眼看天色已暗,许道平也留李玉在终南山过了一夜,到了第二日这才顺路将李玉带回长安。

许道平如今修为日益精深,即便没有门人加持修为,从长安到龟兹也不过三四个时辰罢了。

霍真君近年已经慢慢开始将教务交给自家女儿打理,自己则经常闭关修炼,恐怕也是上次西域大战之时,深感自家修为不足,并没有能力守护家业。

许道平来到龟兹并没有刻意收敛气息,到了霍真君这般境界,有陌生气息进入百里范围之内便会有所感应,更别说许道平如今境界已经不下其分毫,在霍真君的感应之中,便如大日一般耀眼。

许道平刚刚入城,霍真君便一脸微笑的等在城门不远处,故人相见许道平也心中欢喜,忙快行几步后与霍真君相互见礼。

霍真君一脸含笑的拉着许道平的衣袖,一路来到了一个僻静的院落,小院幽静,里面的陈设也颇为简单。

两人在院中石桌旁坐下后,先是互相询问了对方的境况,又聊了些修炼上的问题,待过了差不多一个来时辰后,许道平才说出了来意。

许道平先为其讲解了一番如今的天下大势,如今大周接近灭亡,而魔门金国刚刚立国,正是最为强盛之时。

玄元宗等正道联盟虽然还在山东坚守,抵抗曹芳,但许道平却极为不看好,如今想要继续在神州界待下去,不步入天河剑派后尘,便只能靠自己奋起。

霍真君听完之后,沉默良久才叹息道:

“道友所说无差,此事在下答应了。”

许道平看着霍真君的样子,也知道其在担心什么,两人关系再好,如今毕竟涉及道统,许道平也不好多说。

许道平年少之时,还有将全真发扬光大,一界独尊的心思,如今随着年岁渐长,道行渐高,也自明白了水满则溢,月满则亏的道理,一家道统如果没有其他思想的注入,迟早便会慢慢腐朽。

在其称霸天下之时,便是其衰落之日。

在许道平离开西域第四日之时,李诙也再次回到了龟兹西域都护府中,李诙和黄韬密谈了一夜之后,第二日便一同前往王宫之中,拜访了圣女霍丝丽。

霍丝丽已经得到了自家父亲的吩咐,自然不会为难二人,事情办得顺利,一路的疲惫也缓解了不少,李诙在都护府休息了两日,这才再次启程回了关中。

却说李靖一路秘密往南,到了蜀中之后,又转道往荆州而去,李靖有一弟子,姓候名君集。

如今正在荆南路总管手下当了个指挥使,如今驻扎在江陵,负责一面的城防,也算有些权力,李靖此行目的便是这个弟子。

侯君集看到自己老师也自是惊讶不已,侯君集本就自命不凡,一直认为是因为自家出身平凡故而得不到重用,而李靖经过经过陇右大战之后,已经名扬天下,这位弟子便也想起了这老师,时常写信给李靖,抱怨一番自家处境。

李靖也是个人精,如何不知道这个弟子突然来信频繁的用意,知道其如今正在荆州任职之后,便留了个心眼,与其虚情假意起来。

侯君集好歹也是个指挥使,缺勤个一两日自然不是什么大问题。

和手下说过一声后,便热情地拉着李靖往家中而去,侯君集一路热情,不动声色的试探李靖到此的目的。

李靖只是一路微微浅笑,并不接茬,反而与他说些师徒之情的话语。

侯君集也知道自家这位老师历来便极为谨慎,看试探不出之后也不以为意。

两人回到家中,侯君集吩咐下人置办了一桌酒菜,两人一边喝酒,一边说了些往事,待得酒过三巡之后,侯君集直接问道:

“老师专门来到江陵,应当不是来看望我这不成器的弟子吧?有何事老师直说便可,难道还信不过自家弟子吗?”

李靖没有回话,只是笑了笑,又为其斟满一杯酒,抬手示意了一下。

李靖倒是沉得住气,倒是侯君集颇为急躁,将斟满酒的杯子抬起,一口而尽。

侯君集如今虽然也算是个不大不小的军官,但其心中却过得颇为苦闷,每日看着这些上司都觉得只是一些废物,而自家却每天要听这些废物的指挥,心情如何能好?

李靖看起模样,也知道火候差不多了,将杯中的酒轻轻的喝了一小口,澹澹开口道:

“毛毛躁躁是成不了大事的。”

侯君集面色一红,拱手道:

“让老师见笑了。”

待得酒足饭饱之后,侯君集将下人打发离开,李靖这才说道:

“大周将亡,李公欲要继承天命,君集如何看?”

侯君集面色通红,好似被美酒熏醉了一般,单膝跪下拱手道:

“老师尽管吩咐,弟子无有不应。”

李靖拍手叫好,挥手让其上前,两人声音轻微的开始商议起来,侯君集不住点头,恰到好处的露出敬佩之情。

靖康二年七月十三日,江陵城,西城指挥使侯君集发动叛乱,荆南总管府措不及防,被侯君集带兵包围,不到一刻总管府便被攻破,城中高官尽数被擒,侯君集拿到总管兵符,召集军将之后大开府库。

上下军士都得了赏赐和承诺,顿时军心归复,侯君集也完成了以五百人夺取七万余人驻守的重镇,虽然是内部叛乱,但也足以称得上古今少有了。

李靖在帮助侯君集夺取江陵之后,便快马返回关中,侯君集得了江陵重镇,也不继续往外攻击,只是一心在城中整顿兵马。

襄阳城内的荆湖路转运使唐介得到消息之后,顿时大惊失色,江陵位置极为重要,乃是扼守长江天险的重要之地,万万不能丢失。

当下便派了下属官员带着金银财物,准备招安侯君集,这位唐大人还以为这只是一场普通的将士叛变,还用以前的老手段来处理。

按照计划侯君集本来没想去理会这位唐大人,只要占住江陵好好整顿兵马便可,等关中出兵南阳之后,自家再从南方向北攻打,关中从北向南,拿下荆州可以说是板上钉钉的。

不过如今这位唐大人送来如此大礼,侯君集自然不会不接下。

经过半月的整顿,侯君集施展各种手段之后,已经能大致掌控江陵的兵马。

白虎堂中,侯君集一脸笑意的将来招安的官员捆了,从其身上搜出招安的书信之后,便以此书信为引子,半月之内便连破十余城,将整个荆南都占了下来。

八月一日,李靖回到武关大营之后,来不及修整,立马便带着大军杀出武关,一战便占了南阳,二战便取了宛城,有此两座巨城为支点,整个南阳盆地已经入了关中的掌控之中。

而侯君集也是连战连胜,一战便将襄阳来的五万援军尽数歼灭,大周转运使唐介眼看襄阳背腹受敌,心中恐惧之下,丢下襄阳之后,便带着家卷逃之夭夭,从此之后便音讯全无,倒是后来有人在南方见过与之相似的一个老道士,也不知是不是其人。

九月十八,李靖与侯君集在襄阳城下汇合,李靖一方只有不到十万人,而侯君集横扫荆州之后,收编的军队已经多达三十万。

侯君集正是志得意满之际,心中也生出了其他念想,只是在观看了第一关中军攻打襄阳的威势之后,心中的那点小九九也随之烟消云散了。

这十万大军虽然不是最为精锐的玄甲军,但也是百战精锐,一拉出来便和南方这些安逸惯了的兵卒有着天壤之别,其中的杀气凌然,便是隔着几里地也能感应的清清楚楚。

襄阳也算是南方有数的大城了,只是一日试探性的进攻,便在关中军手下显得摇摇欲坠,看的侯君集眼皮子直跳,当晚便独自一人赶往关中大营去与恩师商议军情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