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全真道统玄门正宗 > 第一百四十五章 太原惨剧,立国为金

大周靖康元年八月,经过一年多的围城攻打,太原没有半点援兵,太原守将王禀与知州张纯孝,面对断粮的情况下依然坚持了一个多月,但终究无力回天,被粘汗所破。

太原城破之时,城中已然是一副人相食的惨像。

尽管大势已去,王禀依然率领饥饿疲惫的士卒坚持巷战,背负着供奉于太原祠庙中的周太宗御容突围出城,金兵全力追赶,身中数十枪的王禀投汾河自尽。

漠北骑兵得到王禀的遗体后,粘汗破口大骂,命令士卒策马踏为肉泥以泄其愤。

城破之后,太原三十余名当地官吏壮烈殉国,金兵屠城报复,在饥饿中幸存的太原百姓几乎被屠杀一空

太原知州张孝纯则是自杀不成,被粘汗俘虏带回云中。

太原城破前三个月时,魔门便通报天下,正式立国,以金帐大汉完颜阿骨打,即皇帝位,国号为金,都会宁府,建元‘收国’。

而此时的山东玄元宗等正道联盟,依然被魔门围困,动弹不得。

大周国都,汴梁城。

本来两百余万人的汴梁城,此时已然显得颇为萧索,有门路逃到南方之人在这半年之中,已经陆续离开,而剩下的都是些贫苦百姓,即便去了南方也没法生活,只能咬牙留了下来。

再加上太上皇赵诘眼看局势日益衰败,又有金国建立之事,吓得带着亲信临幸江南,在南方另立小朝廷,留在汴梁的人便更少了,全城已经不足百万人口。

如今的汴梁成了一个空盒子,而天子赵楷也成了一个空有名义的背锅之人,面对绝境赵楷竟然爆发出了一些明君气象。

一面在朝臣中选了一个名为宗泽的老臣,任命为磁州知州,河北义兵都总管,全权负责河北收拢溃兵,招揽义士,统领整个河北的军事之权。

宗泽为人刚直豪爽,沉毅知兵。到任后,积极修复城墙,整治兵器,招募义兵,广集粮饷。

不到半年便召集起了三十万大军,虽然其中鱼龙混杂,但是在宗泽手下依然表现出了不俗的战力。

金国留在HD与邢台的两万余精兵,被其逼的大战十三次,而宗泽也凭着兵马数量连胜十三次。

而金国正在忙碌立国之事,也没精力去管宗泽,还真让其将金国兵马全部赶回了保定一线,将沧州都收复了回来。

一时之间宗泽名声大振,眼看摇摇欲坠的大周,竟然奇迹般的好似回过了一口气。

而三十万大军的后勤压力,对如今的汴梁来说根本负担不起,而江南本来能运送到汴梁的一部分财赋,也被如今身在杭州的太上皇所截取。

这令得汴梁更加的雪上加霜,而赵恒也在如今的宰相何栗的建议下,写了一封书信给太上皇赵诘,信中言辞诚恳,先是大篇的说了一些父子情谊。

而后笔锋一转,在最后则说起了如今宗泽连战连胜,已经稳住了局势,而自己才智浅薄不能担当大任,恳请赵诘回来汴梁复位皇帝。

而且这书信还不止发了一次,一月至少了发过去三四封书信,还咬牙挤出一些金银,带着一起送给了太上皇身旁的宠臣。

也不是赵诘是不是被江南的烟雨迷了眼,过了一个多月后还真就摆驾准备回汴梁。

而在赵诘回到了汴梁之后,刚刚有了些起色的大周,便开始慢慢又滑入了深渊。

赵诘满心欢喜的回到汴梁准备重新接过皇位,然后便直接对金国称臣,只要自家权位不失去便一切好说。

可是这位太上皇也没想到,自己儿子在自己不在汴梁的这半年多竟然收了不小的民心,才一入皇宫便被软禁起来。

只是这位太上皇也不是吃素的,拿准了赵恒不敢弑父,即便被软禁了也能沟通内外。

而赵恒的所有心思也开始与赵诘争权之上,对于河北的形势也在不顾及了。

两人便一直这般在汴梁皇宫之中斗法,都恨不得对方立刻便死,也对对方怕的要死,两人连吃个饭都要好几个太监宫女尝过之后,半个时辰才敢吃下。

而朝中百官也分裂成了两派,一派是保皇派,一派是复位派,两派之中又分为投降议和派和主站派,整个朝廷一片乌烟瘴气,那些有抱负的,想做事也做不了,只能陷入这无尽的党争之中。

便在这一片纷纷扰扰之下,宗泽在河北一直蒙头发展,待得靖康二年的时候,已经号称有了百万大军,令的金国的目光也不得不放一些在其身上。

而此时的金国也已经梳理完成了立国之事,灭周的议桉又自开始被提出。

金国刚刚立国,各种规矩甚少,即便完颜阿骨打身为皇帝也经常被手下大将拍桌子,故而效率甚快,灭周提议才刚刚提出,没过两日便已经商议完毕,由完颜阿骨打亲自发出命令,开始第二次灭周之战。

靖康二年一月中旬,金国皇帝阿骨打任命完颜宗望为东路军主帅,完颜阇母为副元帅,率兵十八万,依然从河北往汴梁前进。

西路军则仍是完颜宗翰,也就是粘汗为主帅,完颜希尹为副帅,而完颜希尹也就是大名鼎鼎的谷神,辽东汉人‘时令爱’为谋主,率兵十五万从山西太原往汴梁前进。

而还有一路则是由完颜娄室亲自率领,最为精锐的五万骑兵,到河洛集合当地驻守的完颜昌等,一共二十万人前去封堵潼关。

此次金国准备之充足,要远远胜过宣和七年第一次灭周的准备,零零总总连着辅兵民夫等加在一起,已经出动了超过两百万人,这也已经是金国全力而出了。

金国如今虽然占领的中原北方大半疆土,人口也不算少,但毕竟占领时间不长,民心未曾归复,并不能发挥出最大的战争潜力。

这五十多接近六十万战兵,基本都是漠北和辽东的老底子。

便在金国准备出兵之时,经过三年多的拉锯,吐蕃在陇右已经开始势穷。

而这些年里,关中军里也涌现了不少将才,其中最为秀出的便是李靖、李神符,而这位副帅李靖如今也成了真正的主帅。

其人用兵大胆,骑兵来回穿插,如天马行空一般,让人无法捉摸,而且极为擅长大兵团作战,几十万人在其手中,指挥的如同自家手掌一般灵活,如此才情即便是许道平也深感不如。

如今吐蕃便是被这位李大帅打的进退不能,其实早在几个月前吐蕃便送来了求和书了,只想退回高原,只是这位李大帅不同意罢了。

用其话来说,吐蕃贼心不死,如不能一次将其打痛,这隔上几年来这么一次,即便关中不怕,也着实恶心人,最少也要留下吐蕃大军一半人,让其在十年内不敢窥视关中。

此话也得到了包括许道平在内的所有军中高层的认可,而得到支持的李靖也不负所望,将吐蕃大军尽数逼到了一角,粮道也被李靖切断,如今已经半个多月没有颗粒粮食运入吐蕃大营了。

吐蕃大营之中,龙树菩萨也深感无力,即便其智慧通天,但是兵法这玩意不是智慧高便玩得转的,其虽然能看出李靖的种种用兵之法,但却没法化解,即便说于吐蕃将领听了,众人也只是一头雾水,不知道李靖种种作为是为何?

待得李靖布置完善之后,众人明白了其中的厉害之时,已然到了回天乏术的时候了,如此情况怎能不让龙树菩萨懊恼。

而且这几年来不止是关中将领得到锻炼飞速成长,便是许道平因为基本每月都要与龙树菩萨争斗,慢慢的开始熟悉了元神手段,如今龙树菩萨也有些压不住许道平了。

如今两人往往斗上十天半月的也无法决出胜负来,种种逆境让得龙树菩萨心力交瘁。

yyxs.la

如今大军又被李靖阳谋所逼,陷入了生死之地,而吐蕃将领除了一个撤兵,就没了其他办法,而且连怎么撤兵也说不出个一二三来。

龙树菩萨看着在大营外不远处游弋的关中骑兵,摇头叹息一声,心中只觉得疲惫至极。

随着大营之中粮草越来越少,吐蕃大军再也无法再在大营之中龟缩下去,只能乘着还有余力,赶紧突围。

而李靖早就等待着这一刻了,吐蕃大营刚有动静便被李靖收到了消息,各种军令从帅帐之中传向全军各处。

关中大军也开始随着军令而动,主力大军开始逼近以三万陌刀手为主力,四万弩手在两万大盾枪兵的护卫下结成弩阵,两翼各有三万多骑护卫。

外围还有有八万轻骑兵分成十六队,将战场周围十里方圆尽数遮掩,只有退回高原的方向没有骑兵游弋,这也不过是围三缺一罢了,只要吐蕃大军逃遁,自然有骑兵尾随追杀,直至将其追杀殆尽。

接近二十万大军的主力逼近到了吐蕃大营里许范围,便停了下来,吐蕃大营之中,被大军这么一逼也不敢轻举妄动,只能眼巴巴的看着主帅,而吐蕃大相面对李靖大军的布置也无能为力,只能暂缓突围之举,

李靖也不着急,时间拖得越久,对于已方来说便越是有力,每过一天,吐蕃大军全军覆没的几率便大上一分,吩咐了大军原来休息之后,李靖便带着亲兵护卫,在军中巡视。

大军全面占优,许道平也不闲着,在吐蕃大营上空释放出强横气息之后,龙树菩萨也自从大营之中来寻许道平。

两人经过了三年上百次争斗之后,竟然也养出了些默契,也真让人哭笑不得。

不到片刻正在休息的关中大军,便听得九天之上有巨大的雷音传来,时不时的还有巨大的光焰爆发,众人也都习以为常,没有丝毫吃惊之色,毕竟这般场景每隔十天半月的,总得来上那么一次,区别也只是动静大小罢了。

时间缓缓流逝,吐蕃大营之中,兵力虽然一直在集结,但就是不见其突围,只以营寨为依靠防御。

李靖看其模样便知道其是想夜间突围,笑了笑后对着身旁的亲兵将领说道:

“行俭看这吐蕃想要夜间突围,我等该如何应对?”

这李靖的亲兵将领姓裴名行俭,是李靖在关中都督府中同僚裴仁基之子,今年不过十七的年纪,便做到了主帅亲兵营校尉之职,虽然有自家父亲的助力,但也是少年英才了。

裴行俭想了想后回道:

“这吐蕃大军想要夜间突围,肯定是畏惧我关中弓弩犀利,想用夜色来遮挡,这自然不能说不对,但这吐蕃主将也不知道为何都打了这么多年仗,还如此呆板?”

“夜色虽然能将弓弩威力降到最低,但我等何必要用弓弩破敌,晚上行军艰难,我等只要用骑兵一路跟随骚扰,这吐蕃大军在十几万骑兵的窥视下,能不崩溃便也极难了。”

“待得天明之后,担惊受怕一夜的大军如何能有战力?我军只需要一个冲锋,没有营寨依靠的吐蕃军,恐怕立时便要崩溃。”

说着说着眼看李靖一脸笑意的摸着三尺长须,不由得脸色一红,拱手道:

“大帅见笑了,这只是末将一点愚见。”

李靖笑了笑道:

“分析的很好,行俭只当老夫护卫实在可惜了,本次老夫便也行私一次,着你统帅本部亲骑三千,作为前锋破敌,待得此战之后,老夫亲自为你举荐。”

裴行俭听闻李靖言语之后,便陷入了狂喜之中,要知道此战到了此时,其实已经是十拿九稳了,只看能有多大战果罢了。

一军主帅的亲兵是看统帅多少兵马,从一千人到五千人不等,李靖如今统帅着接近三十万人马。亲兵数量也自是最高配的五千人。

如今将护卫自身的大半骑兵交给裴行俭统领,其中栽培之意,非极为看好而不能,更不用说如今名声大振的李靖亲自举荐,其中分量便是李玉也要好好掂量掂量的。

裴行俭激动的有些说不出话来,反复只是拱手作揖道:

“末将多谢大帅栽培...末将多谢大帅栽培。”

李靖笑着阻止了裴行俭,递给其一块令符,笑道:

“还愣在此处做甚,还不快快前去准备?”

裴行俭结果令符又自感谢了一番,这才拍马前去集合兵马,准备大展身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