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全真道统玄门正宗 > 第一百三十四章 李三郎、玄甲军

苏定方一路疾行回了大部队,只见一片旗帜招展,一杆唐字大旗迎风飘荡,待得近了,才看见那大旗之下,领军的主将竟然是个十叁四岁的少年人。

这少年不是那被许道平夸赞的麒麟儿李叁郎,还能是谁。

少年身旁跟着几个大将有说有笑,一位长须道人正自闭目养神,却是许道平的叁弟子赵守敬,赵守敬身后也跟着十余位全真弟子,其中便有神通初成的李静虚。

以苏定方如今的地位自然没资格凑进去,只能远远的看上那么一眼,便自顾去寻长官交令去了。

大旗之下李叁郎指着前方朗声道:

“我等距离宗望大军已经不足百里,这位宗望也名不虚传,如此距离竟然便能遇上斥候,可见其人谨慎,不好对付啊。”

身旁一个将领笑道:

“公子所言不差,我等前来又不是为了歼灭宗望,只要让其知难而退便可,其谨慎一些对我等倒不是坏事。”

李叁郎听得其称呼自己为公子,‘嗯’了一声后便不在言语,心中却有些恼怒道:

“我身为爷爷亲自封的主帅,这人不称我大帅也就罢了,连将军也不称呼,分明便是欺我年少,只是为汴梁解围,如何对的起祖师对我的悉心指导?”

这李叁郎,自从跟随着父亲到了陇右之后,便喜欢上了军营生活,一待便是大半年,天天跟在许道平身旁看着众人商议军情,指挥军队。

许道平也颇为喜欢这聪明机灵的小子,便将其带在身旁细心指导,还带着他亲自体验了几次战场冲杀的滋味,这李叁郎也不负许道平的指导,短短时日便将领兵的道道,摸索的一清二楚。

且兵法也学自许道平,没有其他将领那种狭义,看待战争都是从天下大局处出发,深的许道平叁味。

此次关中能快速反应出兵,其实便是李叁郎的功劳,在陇右待了大半年之后,因为李成义想念孙儿,便派人将其带了回去。

才回了关中几个月时间,便遇上了这次魔门南下的变故,而关中能够主事的许道平和李钰又被佛门拖在了陇右,一时之间根本反应不得。

李成义虽然还在关中,但是身体和精神已然接近枯竭,一年时日有大半年都是迷迷煳煳的。

李叁郎看出其中危险,如果让魔门一战灭掉大周,中原便成了一片散沙,任凭其慢慢收拾,到了那时,关中汉中和蜀地,地方虽然不小,人口也不差,但也无法独自对抗魔门,且还有个佛门在拖后腿,那更是陷入了背腹受敌的窘境了。

当下便去寻自家父亲的几个亲信商议,几人虽然同意李叁郎的看法,但奈何没有出兵的权利,如今关中暂时处理事务的是其二叔李旦。

而李旦又是个没注意的人,李叁郎去寻了几次,都是一句‘我已经快马前去禀报大哥了,慧儿你也别急,等等便是。’

李叁郎气的不行,这关中去陇右一来一回便是七八日,待得了令后,又要整顿兵马等事宜,如此大半个月时间便没了,待得赶到汴梁那不是黄花菜都凉了?

李叁郎不愧是许道平看重的少年,脑子那叫一个灵活,当下便有了办法,却是个找靠山的法子。

再次从都督府出来之后,便骑马连夜赶去了终南山,到了第二日清晨来到终南山,报上身份之后,被带往了重阳宫去见陈德复。

而陈德复听了其一番解说之后,也赞同了他的想法,‘大周可灭,却不能速灭’,当下便叫来师弟赵守敬为其站台,一同前去都督府调兵。

而赵守敬自从当初被当头一棒之后,便一直闭关修炼,如今也成就了元婴,还得了许道平夺自魔龙大圣的青铜环法宝,重新炼制的无形剑,如今的法力也不可小觑了。

赵守敬得了师兄的吩咐,又点了十几位弟子,一起带着李叁郎便去了长安。

来时李叁郎纵马奔驰了一夜,待得回去之时,被赵守敬卷着飞遁,不到一刻便回了长安,虽然早就被许道平带着飞行过好几次,但是每次这般神仙出行的潇洒,还是能让这少年兴奋不已,连夜的疲惫也消散大半。

到了长安都督府,见了李旦,有全真教背书,李旦自然不会不同意调兵,当下便想召集府兵,点将准备出征。

李叁郎看二叔要召集府兵,当下连忙阻止道:

“二叔不可,所谓兵贵神速,我们得到消息之时,魔门已经南下了大半月了,如今又耽搁了好些日子,如果在召集大军,那没个大半月如何能行?”

李旦被自家侄儿阻止也不恼怒,有些为难道:

“那叁郎想要如何?”

李叁郎笑道:

“咱们不是还有叁万选甲军么,二叔与我一万人,便也够了。”

李旦听了自家侄儿竟然敢打选甲军的注意,吓了一跳道:

“想也别想,选甲军要镇压关中不能轻动。”

这选甲军和普通军队不同,全员都是道堂出身的士兵,人人武艺精熟,乃是关中第一强兵,又因为人人皆穿玄铁铠甲,故而又称玄甲军,军中普通士兵都享受队正的俸禄,乃是优中选优,这般多年也才积攒了叁万多人罢了。

李叁郎也不和自家叔叔争辩,只是说道:

“选甲军有叁万多人呢,只是分出一万又有什么打紧。”

李旦只是不同意,李叁郎便一直缠着自家二叔,两人便这般僵持了下来,最后还是李旦乃不是自家侄儿的软磨硬泡,只得说道:

“此事我真做不得主,要不叁郎你去问问父亲?父亲如果同意,我便也没必要阻止。”

李叁郎一听二叔松口,当下大喜道:

“二叔说话算话,我这便去寻爷爷。”

说完便转身跑出了都督府,往国公府而去,赵守敬等人没有随同,只是安静的在都督府喝茶等待。

李叁郎回到国公府,恰好今日李成义精神尚可,正在院中散布,待得听了自家孙儿将前因后果说了之后,点点头道:

“许真人看人一向极准,叁郎果是我李家麒麟儿。”

说完之后,又说道:

“叁郎且先去房中将那柄七星剑取来。”

李叁郎点点头,进去将挂在墙上的长剑取下,交给了爷爷,李成义摸着七星剑,感叹道:

“时光真是好快好快,一眨眼都十多年了,这剑还是当年老夫被封国公时,许真人送给老夫的贺礼,今日便送你小子了,你说的事老夫也应了,此次出征便以你为主帅统领大军,可有信心吗?”

一边说一边将七星剑交到了李叁郎手中,李叁郎一愣,然后大喜过望,下拜道:

“爷爷放心,孙儿定不会坠了我李家威名。”

李成义笑了笑,没有说话,摆了摆手后,便闭目养神,享受着这清晨难得的阳光。

李叁郎捧着七星剑恭敬退出,转身便去了都督府。

来到都督府,李旦看到父亲的佩剑竟然在侄儿手中,自然也知道父亲已经同意了叁郎的请求,当下便写了调令,又喊来下属官吏,准备开启武库为出征大军配备军械。

大军出征不是儿戏,虽然只是一万骑兵,但也足足准备了叁日才正式出兵。

孟村,文演还在奋力支撑,眼看防线随时可能崩溃,却毫无办法,便在其准备孤注一掷,带兵前去斩杀完颜活女,以挽回局势之时,突然对面魔门传来了鸣金之声。

正在厮杀的魔门将士一愣,但还是迅速逼开对手,撤了下去。

文演等人没有看到苏定方单人追杀斥候,槊挑完颜活女的一幕,自然不知有大批援兵到来。

看到魔门退兵之后,还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过了片刻,才传出了欢呼声和抽咽声。

完颜活女看大军撤了下来,也不拖沓,当下将粮草烧毁之后,便带着军队远去,整个过程不到半个时辰,真是干净利落。

文演虽然不知为何魔门突然退兵,但也着实松了口气,看着一片狼藉的战场,叹息一声后,便开始指挥人手,救治伤兵。

正在文演等人忙碌之时,关中前锋的千余骑兵也到了孟村附近。

赵玄朗一直在战场周围巡视,自然也看到了这支与众不同的骑兵,人人装备精良,价值千金的马槊人手一支,千余骑兵的气势,竟然不输余刚刚完颜活女统帅的八千骑兵。

赵玄朗不敢怠慢,连忙去寻大伯和文演禀报。

文演听了之后,眉头紧皱,不知来人是敌还是友,要是敌人这千余骑兵如此精锐,恐怕孟村这几万残军是在劫难逃了。

倒是张通灵结合魔门突然退兵,且来人所行方向后,有些迟疑道:

“会不会是关中祖师来了?”

张通灵越想越觉得可能,当下便和文演说了一声后,与自家侄儿再次前去查探。

千余前锋骑兵已经接近了孟村不远,后方大约六七里处,还有一支万余大军缓缓逼近。

前方千余骑兵没有打出旗号,张通灵也看不出门道,便与侄儿一道在往那万余大军飞去。

待离得近了,看到唐字大旗,也肯定了这是关中大军,如今天下以唐为号的也只有唐国公李成义罢了。

本来骑在马上随行的赵守敬,看到有人窥视,当下也纵身飞遁迎来,待看到一个中年道人领着一个少年道人后,赵守敬拱手问道:

“何方道友在此,为何窥视我关中大军?”

两人已经快二十年没见面了,张通灵如今身为一教之主,气质面相等都大为变化,赵守敬一时之间,竟是没有认出来是自家师侄。

张通灵看到自家师叔询问,连忙拉着侄子当空拜下道:

“弟子张通灵携侄儿赵玄朗见过师叔,您老人家这些年没见,真是一点没变。”

赵守敬看到张通灵拜下,还有些愣然,直到听其自称之后,才知道这个道行高深的中年道人,竟然是当年那个颇为含蓄的师侄。

连忙将二人扶起,仔细打量了张通灵片刻后,连说了几个‘好’字。

“早就听闻了你在南方立下了好大一份基业,师父都夸赞了你好几次,说你这弟子是潜龙在渊,如今创立大教之后,便如神龙长出了羽翼,一飞冲天不可阻挡。”

张通灵有些汗颜,连忙道:

“祖师过奖了,弟子汗颜。”

赵守敬笑了笑,看向了张通灵身旁的少年,笑着道:

“这便是通夕的孩子?”

张通灵点点头,低声喝道:

“还不快拜见师叔祖?”

赵玄朗听得大伯吩咐,赶忙拜见赵守敬,口称:“师叔祖”

赵守敬笑着将其搀扶起来,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了声‘好孩子’

赵守敬和张通灵在云端交谈了片刻,直到大军快要来到身下这才,一道落了下去。

赵守敬为众人介绍了一番,而张通灵看见这支精锐大军的主帅,竟然是个十来岁的少年也有些惊讶。

心中暗想,这关中难道如此强盛了,这般厉害的大军竟然交到一个孩子手中,就不怕全都折损了去?

心中虽然如此想,面上自然不会表露出来,而李叁郎看赵玄朗只不过比自己打了一两岁,但是飞天遁地高来高去,心中羡慕也不必说了。

魔门宗望大军帅帐之中,完颜宗望听了完颜活女送来的消息,走出帅帐,看了看摇摇欲坠的汴梁城,叹息一声,暗道:

“可惜,再有几日便能破城,将周国覆灭,如今却是难了。”

如今关中精锐在宗望大军侧翼,使得宗望难以全力攻城,想要攻破汴梁机会已然没了。

思虑片刻后,宗望吩咐了亲兵一声,开始鸣金收兵。

半个时辰后,魔门众将齐聚帅帐,宗望看人来的差不多后,开声说道:

“汴梁难破,我意遣人入城议和。”

宗望在军中威望甚高,其实这种事本就可以一言而决,其他人是没资格二话的。

众将虽然心有不甘,但也不敢当面顶撞宗望,只能曲身拜道:

“大帅英明,我等无异议。”

宗望点了点头,当下便和众人商议该派谁人入城,商谈议和之事。

这宗望也实在厉害,眼看没机会破城,立刻便想到了议和将便宜占尽再说,却是要争取一个汴梁城内不知援兵到来的,这几日时间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