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臣 > 第三百九十章 探查民情

大明第一臣 第三百九十章 探查民情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1 15:44:21 来源:笔趣阁

“大哥,韩宋不是宋,毛贵也不可能是岳飞。我看指望着刘福通自毁长城,怕是不可能了。”

朱英虽然隔绝了张希孟跟外面的联系,不许他看各种密报,但是这小子哪里是忍得住的?

更何况他也知道张希孟身体恢复差不多了,这才借着钓鱼,跟张希孟念叨。

“你旳话都没错,毛贵当然不是岳飞,他可是能弃暗投明的!”

朱英一怔,忍不住道:“大哥,你到底是打算招降毛贵了?”

张希孟没有说话,只是自顾自看着眼前的山溪水潭。

“山水清澈寒凉,鱼本就不多。元廷屠戮中原,践踏山河,要想恢复这口元气,岂是那么容易的?毛贵是一条汉子,他该有更广阔的前程,关铎他们也是,包括巴蜀的明玉珍,只要是能为我所用,复兴华夏,就不能轻易放弃。”

朱英蹲在张希孟的身边,低着头用木棍撅着蚂蚁窝,突然道:“大哥,你的心胸真宽广,只怕是孔夫子也比不上。”

张希孟放下手里的钓竿,忍不住挨着朱英的脑袋,哂笑道:“别混说了,人死后封圣,我现在活得好好的,用得着你咒我吗?”

朱英眨巴了一下眼睛,“大哥,我听人说,咒一咒,十年望。我使劲咒你,你就能长命百岁了,多好啊!”

“呸!”

张希孟气得给了他一个脑崩,“你只要不气我,我就能多活些年了。”

张希孟干脆俯身,抓起鱼竿,也不钓鱼了,而是对朱英道:“其实我现在弄得这些,不过是一个框架罢了……想取代儒学,远没有那么简单。”

朱英好奇,“大哥,你说儒家真的那么厉害吗?我怎么感觉不到?”

“正因为感觉不到,才厉害无比呢!”张希孟微微探口气,“儒家体系可不只是那几本书,那几个酸儒。垄断了差不多两千年的教化,往上算,朝臣皆是士大夫,往下看,世家缙绅,把持地方。他们把国法弄得有利于士人不说,地方上更有宗法支撑,这是比国法还顽固的东西,而且深入民间,在人心里牢牢扎根……朱英,你说这么根深蒂固的儒家体系,会因为我的几篇文章,几个提法,就会瓦解冰消吗?”

朱英吸了口气,小家伙还是很聪明的,“大哥,你的意思是要长期斗争了?”

张希孟点头,“我鼓动主公,重新制定官职,重新建立学堂,培养自己的人才,但这些还都是表面的工作……还有更多的移风易俗,绝不是一朝一夕。”

朱英虎着脸,顿了顿,无奈道:“难怪大哥心累,你想的事情也太多了……我现在也不小了,能帮上你的,你说,让我做什么都好!”

张希孟忍不住一笑,“你能干什么?你要是真有心思,就去地方查访,了解下民间的各种事情,就拿这个星子县当个样本,在我返回应天之前,你给我写个报告出来。”

朱英立刻答应,用力点头道:“大哥放心,我保证帮你写好了。”

说完之后,朱英就匆匆跑了……当天下午,这小子就召集了一大帮人过来,他冲着这帮人道:“给你们个任务,立刻给我去调查民情,查出来事情,都告诉我!”

朱英手下这帮贤才你瞧瞧我,莪瞧瞧你,龚伯遂咳嗽了一声,“那个……大公子,你让我们查民情,总要有个方向,不能连吃喝拉撒也告诉你吧?”

朱英眨了眨眼睛,话是这么说,可问题是他也不知道要查什么啊?

调查民情,肯定不能是普通的事情,必须是那种能让你吓得了不得,或者气得了不得的事情……“这样吧,你们就去打听,打听那种让人咬牙切齿,恨不得攥拳头,上去打抱不平的事情,回来都告诉我!”

大家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找这种事情干什么?

你还想去打抱不平啊?

“别愣着了,我干爹把大权给我了,不服气可告诉他了?”

大家伙还能说什么,听话照办吧!

不出意外的话还是出意外了……张希孟说的了解民情,是人口,田亩,教育情况,家族姓氏分布,寺庙多少,有什么民俗习惯……说白了,是做个基本情况的摸底儿,然后对症下药。

可朱英理解成了猎奇,寻找爆炸新闻了。

而这帮卧龙凤雏毫不迟疑,去找寻各种“震惊体”去了。

要说这帮人的效率还真高,去了没两天,就给朱英的案头堆了一大堆的内容。

震惊,一民妇诞下三胞胎,全村庆祝,流水席摆了七天。

不可思议,一醉汉竟然和狗搏斗,咬伤大黄狗脖颈。

荒唐,一樵夫称见到山中云龙沸腾,似有大贤居此。

……

“呸,干脆直接说我大哥在就是了!你们找的都是什么事情!就这类的破事,也能给我大哥过目?我都懒得看!”

朱英气得暴跳如雷,“你们就不能找点深刻的,发人深省的,能让我大哥写点文章,发表看法的?我要你们干什么?都是吃白饭的?平时吹得那么了不起,现在都成了废物,没用!丢人!”

大家伙被他骂了个狗血淋头,也没有办法,继续找去吧。

不过就在所有人下去,卢秋云却是留在了最后。

“那个大公子,我回来的时候,倒是听到了一件事,还来不及写上,也不知道张相能不能感兴趣?”

朱英几乎不抱什么希望,只是翘着二郎腿,无奈道:“你说吧,我听听。”

卢秋云深吸口气,突然压低声音道:“大公子,你知道殉葬不?”

“知道啊!”朱英懒洋洋道:“不就是元廷的皇帝死了,就用妃嫔美女陪葬吗?几十个,上百的,我听大哥提起过,这都是陋习,需要改正的。”

卢秋云略沉吟,他竟然有了点把握,这事还真能惊动张希孟。

“那大公子听说过民间殉葬吗?”

“民间?”朱英一惊,“怎么殉葬?丈夫死了,让妻子陪着一起死?”

“不只是妻子,还有妾室!”

“什么?一个人死不够,还要好几个人陪着,这是什么狗屁道理?”朱英大为惊讶,他稍微沉吟,就抓起卢秋云,冲去见张希孟了。

别说,这还真是个大事!

自从汉唐之后,中原大地就没有了以活人殉葬的习惯,但是随着辽金建国,这个陋习渐渐复活了。

而到了元朝,发展到了巅峰,更恐怖的是成吉思汗死后,灵柩经过之处,遇到的人全都杀掉,陪葬的宫女也有四十人之多。随后历代大汗死的时候,最多能杀几万人。

不光宫廷如此,竟然在民间,也鼓励妻妾殉葬,如果能随着丈夫一起死,甚至会被当成贞洁烈妇来表彰。

这种例子,比比皆是:顺德马奔妻胡闰奴、真定民妻周氏、冀宁民妻魏益红以夫死自缢殉葬,元廷嘉奖门庭;大宁和众县何千妻柏都赛儿,夫亡以身殉葬,得旌其门。

也就是说,妻子能随着丈夫死,那可是很值得鼓励的事情。

朝廷嘉奖,家人骄傲,邻居羡慕,与有荣焉。

只是张希孟听说之后,脸立刻沉了下来。

他单知道明朝延续了殉葬的陋习,在立国之后,才禁止。按照张希孟的意思,也是等称帝之后,制定典章制度,顺便就废了,举手之劳。

但是他万万没有料到,居然民间还有殉葬的习惯。

“人命不是草芥,岂能轻易殉葬,这事情无论如何,也是行不通的。”张希孟沉声说道。

朱英立刻咬牙切齿,“大哥,要不要我直接过去,把那家人给抓了?然后下令,严禁殉葬,谁敢这么干,立刻杀无赦!”

张希孟摆手,赶快制止了这小子。

“卢秋云,你叫上龚伯遂,你们去仔细查访,详细问清楚,不要错过任何的来龙去脉,殉葬女子的身份,女子的家人……总之都要问清楚,我想知道,到底是因为什么,能让他们不把人命当回事。”

卢秋云立刻答应,他和龚伯遂一起去了,当天一问,这俩人都无语了,人家夫妻感情深厚,一家子和睦,丈夫死了,一妻一妾,都愿意跟着走,已经三天水米没沾唇,只等着下葬的时候,一起埋了。

再一问同村的乡亲,都说这家门风好,让人羡慕。

甚至还有人讲,应该请官府褒奖,建个贞节牌坊什么的。

有这么个烈女之家,村子里说出去,脸上也有光啊!

“我说老卢,这么个你情我愿的事情,纵然不合适,只怕也没有别的好说吧!咱们回报张相,下令禁了就是。”

卢秋云长长叹口气,“我说你信一妻一妾,愿意给丈夫殉葬吗?她们年纪都不大,真有那么深厚的感情?连活着都不愿意了?”

龚伯遂无奈道:“我也不信,可人家就这么说的。”

卢秋云眼珠乱转,突然冷哼道:“不信就是不信!说破大天我也不信!咱这些年出入豪门,如履平地,这点事情也难不住我,我去趴墙根,无论如何,我要听个明白!”

卢秋云还真发了狠,每天掌灯出去,天明才回来,连着跑了两天,终于让他堵上了。等卢秋云听明白之后,差点当场暴走。

强忍着怒火,赶了回来,把事情说了。

“这个妻子的家中,尚有两个弟弟,他爹娘同意了公婆的要求,以女儿殉葬,换取五百贯钱!出嫁女儿,赚了一笔彩礼,让女儿殉葬,又赚一笔,他们这个父母,当得真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