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臣 > 第三百零七章 吃面

大明第一臣 第三百零七章 吃面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04:33 来源:笔趣阁

张士信是和朱元璋较量过的,大不了就是一条烂命,从盐贩子走到今天,咱就不是怕死的人。

可不管他怎么发狠,如何给自己鼓劲儿,面对如今的老朱,他都毫无底气可言,甚至让他兄长过来,大约也是一个德行。。。

这不只是兵马多少的问题,毕竟当初脱脱四十万大军,号为百万,围困高邮,张家兄弟也是见过的。

今天的朱元璋未必比当年脱脱兵马更多,可张士诚却比当年要强太多。至少纸面上是这样的。

无奈张士信就是没有胆子,跟老朱对抗,仿佛眼前这个人不只是吴王那么简单,而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代表了一股无可阻挡的宏大力量。

或许能接受他的册封,也是一件好事,不然真的开战,必败无疑。

冒出这个念头之后,张士信也吓了一跳。

自己也未免太没有出息了吧?

张士信深深吸口气,冲着朱元璋深深一躬,“多谢吴王抬爱,请容我回去禀明兄长,再来谢恩。”

张士信也耍了个滑头,没有直接说接受。

老朱也没有多说什么,反正你都要回去告诉张士诚,如果张士诚敢不答应,那就等着吧!他把目光放在了陈海身上,因为刚刚方国珍就把矛头对准他们。

“咱知道令尊还忠于元廷,也还给元廷输送漕粮,无论如何,这也是行不通的。咱也不为难你们,你现在就回去,把厉害关系说清楚,告诉令尊,何去何从,请他仔细想明白了。一个月后,如果没有答复,咱会有所回应的。到时候地动山摇,就不是他能预料的了。”

陈海猛地吸口气,威逼利诱,软硬兼施,当真不给留半点余地!

陈海迟疑再三,这才道:“回吴王殿下的话,家父受朝廷册封,统领八府之地,手下文臣云集,猛士万千。大家伙都有忠于朝廷之心,纵然有心归附吴王,反戈一击,却也是不那么容易,还望吴王多宽限时日,给家父一个准备时间。”

老朱呵呵一笑,陈友定这家伙着实有点死硬,他是一心给大元朝当忠臣了!

按照往日老朱的脾气,估计就要直接发兵,讨灭逆贼了。

但是登上王位,尤其是跟张希孟交流多了,把格局打开之后,老朱也有所提升,原则问题,依旧要坚持,但是手段上,却可以更加灵活,要做到仁至义尽。

“陈海,令尊以元廷名分,号令属下,自然是不方便立刻改变,咱心里清楚。但是咱也请你们想清楚一点,如今元廷昏聩,覆亡在即。三路北伐大军,已经让元廷焦头烂额,无力支持。早晚咱的兵马也会挥师北伐,彻底剿灭逆元!到了那时候,只怕悔之晚矣。”

老朱又道:“还有,元廷残暴,践踏中原,以胡虏之分,视中原百姓为草芥……令尊给元廷当忠臣,就是逆天而行,悖逆大势,你可知道是什么下场?”

陈海额头见汗,他咬了咬牙,“吴王教训得是,想来忠臣孝子,人人尊敬,国法也无外乎人情,还请吴王体谅。”

朱元璋暗暗摇头,好一个死不悔改的人。

方国珍那里已经咬牙切齿,迫不及待了。就连朱元璋手下的大将们,也都来了精神,送上门的菜,可不能不吃!

称王之后的第一功,必须抢到手里!

就在大家伙摩拳擦掌,迫不及待的时候,朱元璋竟然又道:“来人,将赵构跪像抬上来。”

不多时,几十个人一起用力,才把一尊铁铸的跪像,抬了上来。

正是之前准备好的完颜构!

看到这一幕,陈海眉头紧皱,心扑通扑通乱跳,大为不安。

老朱起身,绕着跪像走了一圈,这才回头,走到了陈海面前。

“你把咱接下来的话听清楚了,回去一字不漏告诉你爹。宋高宗赵构,悖逆大势,屠戮忠良,北伐大业毁于一旦,致使中原沦陷,百姓涂炭。罪孽深重,天地不容!虽然贵为帝王,但对不起炎黄祖宗,对不起两河百姓,更对不起千秋青史!咱下令铸成赵构跪像,面朝西北,向中原之地,苍生万民下跪,永远背负骂名,受万世唾骂!”

朱元璋又看了看陈海,发现他额头的汗珠更大更密,浑身竟然微微颤抖,果然,赵构还是跪下了,这位可是天子啊!

如果轮到他们父子,只怕任何顾虑都没有了。

“这就是悖逆大势,与民心作对,获罪青史的下场……你回头告诉令尊,该怎么选择,让他想清楚了。在这个大势面前,没有什么忠臣孝子,谁也不会敬畏死心塌地追随元廷的罪人!”

陈海脸色一变再变,以至于无言以对,只能垂首称是。

朱元璋登上王位之初,面对三大潜在对手,展现出来的手段,让人眼前一亮,的确是不同以往……首先是实力最弱,摇摆不定的方国珍,朱元璋推心置腹,诱之以利,说服方国珍,归降自己。

随后是实力最强的张士诚,他借着大势,软硬兼施,迫使张士诚屈服。

最后是陈友定,他属于死硬分子那种,按理说老朱对他用兵,也是可以的,甚至是符合大家期盼的。

但是老朱依旧给他一个机会,用赵构的例子,告诉陈友定,你如果继续追随元廷,下场只会比这个还惨一万倍。

朱元璋已经把面子给足了,道理也讲清楚了。

可谓是仁至义尽。

如果陈友定还执迷不悟,继续给元廷当鹰犬,这时候朱元璋再调动大军,围攻陈友定,便是张士诚都不好意思帮他。

三个对手,三种应对方式,老朱从容不迫,运用娴熟。

这个境界上,的确达到了新的高度。

张希孟看在眼里,都是眼前一亮,由衷佩服。

接下来一件大事,就是正式下旨,在岳飞坟前,立下赵构的跪像。

这是朱元璋面对杭州百姓,在即位之前的承诺。

等他即位之后,除了册封方国珍之外,对内的第一道旨意,就是把赵构送去跪着!这事情由左丞相李善长亲自负责。

百姓们早就知道此事,但是说实话,还有不少人心中疑惑,觉得也就是说说,毕竟是天子,官官相护,吴王真舍得让赵构跪下?

这丢的可是皇帝的脸啊!

哪怕到了现在,也有不少人这么觉得。

直到赵构的跪像立在坟前,人们终于无话可说。

大家伙都惊讶地看着。

还真没有撒谎!

吴王做到了!

岳爷爷,你在天之灵,快看看吧!

忠良英魂不散,浩气长存!

害你的罪魁祸首,终于跪下来了!

刹那之间,岳飞坟前,哭声一片,声震西湖。

哪怕过去了两三百年,百姓心中也是有一杆秤。

谁是忠臣,谁是奸佞,谁对百姓好,谁对百姓坏……大家伙都有个朴素的是非观。

岳飞的作为就放在那里,或许会有那么一些见解高明,思维异常的生物,会对他叽叽歪歪。

但是些许尘埃,又怎么能掩盖这位精忠报国大英豪的万分之一!

黑压压,跪满地上,失声痛哭的百姓,就是最好的证明!

他们不是岳飞的亲人,相隔几百年,也没有什么利害瓜葛,只是一个单纯的是非对错,不可以让好人受委屈,不可以让恶徒逍遥法外!

哪怕过去几百年,也要争一个是非出来!

唯有如此,才能告慰先人,才能激励后者。

岳飞冤死,赵宋再无岳飞。

赵构不跪,后世几百年,武人都站不起来。

有了这个跪像,总算是舒心顺气了。

对了,怎么让完颜构朝向西北?为什么不是朝着岳爷爷的坟墓?

大家伙都心生疑问。

李善长此时站了出来,适时解释了疑问。

“赵构之罪,不只是冤杀岳王爷,实在是他断绝了无数两河百姓,回归故乡的希望。身为中原天子,屈膝金人,辱没华夏,愧对炎黄祖宗。故此让他跪向西北,跪向中原故国,跪向华夏先祖。”

“岳王爷生前一直志在北伐,驱逐金人。如今金人虽然灭国,但元廷尚存。我等唯有秉持岳王爷精忠报国之心,前赴后继,彻底驱逐胡虏,恢复中华,才能真正告慰岳王爷在天之灵!才能洗雪靖康之耻!”

老李的这番表态,很快就被传颂杭州,相比起张希孟的鸿篇大论,这番话也堪称掷地有声。

甚至有人私下里说,吴王身边,有卧龙凤雏,龙飞九天,凤舞宇内,要不了多久,吴王就会登上九五至尊的宝座,君临天下。

等吴王登基了,咱们的日子就会更好了。

从吴国公到吴王,再到皇帝陛下,能有什么不一样吗?

“张先生,吃早饭了吗?”朱元璋热情招呼张希孟,在他面前摆着一个盆,里面装满了面条,旁边有一碟大蒜,似乎比往日份量更足了。

“昨天忙活即位大典,又是跑,又是念,一天都没怎么吃好,今天咱可要补回来。”

张希孟看了看,忍不住笑道:“主公,你现在可是吴王殿下了,怎么还和以往一样?”

老朱笑了,冲着张希孟摆手,喜滋滋道:“不一样,不一样!以往咱就吃两个荷包蛋,今天足足煮了五个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