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臣 > 第八百零三章 印钱就是

大明第一臣 第八百零三章 印钱就是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0-04 17:21:48 来源:笔趣阁

朱元章很清楚北平是个坑,就凭着朱棣的德行,不给他留点惊喜,简直都算忤逆不孝。因此老朱一直防着这一手。但是话说回来,朱元章觉得儿子弄出了这么大家业,也不容易。说到底,还是他夺了朱棣的产业。

朱棣欠了一千万贯,暗中再有个三五百万贯,他就给扛了,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可是当老朱知道,居然可能到五六千万贯之后,朱元章都是懵的。

他整个人都不好了。

怎么会这么多?

几乎是八成的岁入!

而且别忘了,这些钱可是有利息的,一年就是几百万贯。再有,前面说了,朝廷岁入主要是田赋,如果重新均田,田赋还要下降一截。

弄不好,一年不吃不喝,也还不上欠款……朱元章脑瓜子嗡嗡的,他都没心思和朱棣发火了。

这天下间的难事,归根到底,还要他来扛,至于解决问题的办法,自然要看张先生了。

恰如这么多年走过来一样,老朱只能向张希孟求助。

相比之下,张希孟反而比任何一次都要澹定从容,“主公,其实这真不是什么大事,全在主公一念之间罢了。”

朱元章翻了翻白眼,“你的意思,是让咱赖账呗?行,那咱就不还了!”

张希孟慌忙摆手,“没有那个意思,主公不要误会,千万不要误会。我的意思是想弄清楚北平这么多债务是怎么回事,跟燕王有多少关系,朝廷该怎么对症下药……”

这对君臣凑在一起想主意,其余人的,包括太子朱标都在内,面面相觑,显得神色沮丧。

朱标皱着眉头,“怎,怎么会这么多啊!”

朱棣无奈长叹,很是为难。

“大哥,真不是小弟故意的,只是没有办法。你看买机器要钱,采购羊毛要钱,那么多工人,吃喝拉撒,也要钱。尤其是那些屯田公司,他们要开荒屯垦,购买粮食农具,全都要花钱的。这里面有我燕王府借的,也有他们自己借的。我这块倒是好办,我就担心,北平留守司撤销,引起一堆事情,其他的债务也都被追讨,到了那一步,就不好办了。”

朱标揉了揉太阳穴,“那可怎么办啊?把大明都填进去,也不够这个窟窿,北平好不容易走出一条新路,结果就要半途而废……要不然四弟,你就继续留在北平吧!”

他刚说完,张承天就开口了,“殿下,你这意思,北平非燕王不可呗?”

朱标怔了一下,无奈道:“我也是没有办法。”

张承天眨巴了两下眼睛,还真不是他要针对朱棣,而是这些年来,不断有人说,四皇子朱棣头角峥嵘,权柄极大,早晚要取代太子,以小宗并大宗。

张承天总算找到了一切的根源。

毛病确实不在他这里,只是过去几年朱棣太高调,以至于酒楼饭馆,不乏这一类议论,他有点警惕心,也是理所当然。

“所以,正因为如此,才必须请燕王殿下,离开北平喽!”

张庶宁狠狠瞪了兄弟一眼,张承天虽然害怕,却也努力瞪回去,“我,我说的是实话!”

此刻的朱棣倒是眉头紧皱,他思忖半晌道:“大哥,小弟真的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心思,我只是想让大明好,想让咱们这个家,这个国,能变得更好,小弟……”

朱标连忙拦住,“我都知道!要是不清楚你的为人,当初我也不会让你去北平了。咱们还是商量一下,到底要怎么办才行。”

这时候胡俨突然开口了,“太子殿下,其实草民也想过,或许北平的欠账问题,不是那么可怕!”

大家伙瞬间把目光都落到了他的身上。

“说说看,你有什么主意?”

胡俨道:“太子殿下,还是那句话,北平现在的效率极高,造富能力,远超其他地方。北平不穷,缺的是时间而已。现在最大的麻烦,如果燕王离开北平,就会让人心波动,有人急于抽回借款,这样造成人人要钱,金流断裂,北平就无法维持了。所以真正的问题,是不是可以选一个合适的人,去接替燕王,稳住人心?”

听到了这话,朱标瞬间心动了。

“对,这话说得对,可问题是谁能接替四弟?”

大家伙相互看看,谁能行?

毫无疑问,张太师去肯定行。

但问题是张太师已经连宰相都辞了,还怎么能来北平蹚浑水!而且说句过分的话,朱棣在北平,都让人提心吊胆。换成张希孟,接下来就可以打南北战争了。

除掉张希孟之外,那就是太子朱标,他亲自去北平也没有问题。

但问题是现在的朝局正要大改革,老朱已经将权柄交给了朱标,如果他走了,这一大摊,谁来负责?

燕王朱棣吗?

然后让朱棣监国,朱标担任北平留守?

那可就热闹了。

大家伙都没有主意,倒是夏知凤,她突然笑了一下,张庶宁敏锐发现,忍不住道:“夏师妹,你在想什么?”

几个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她的身上,夏知凤先是小脸一红,随即道:“也没想什么,就是觉得这种事情,师父应该有办法!”

“我爹?他行吗?”张承天很惊讶道:“我看他也不懂商贾之事啊!”

这小子说完,立刻遭到了好几个白眼。

朱棣更是放肆大笑,“我说张承天,你是真不知道还是怎么回事?咱们张太师,那可是无所不知。尤其是商贾之道,经营之法,他可是最厉害不过了。你连自己的父亲都不知道?”

张承天怔住了,“是吗?我怎么没听说?”

朱标轻咳道:“确实是这么回事,我听说父皇早年起家,全靠着张先生帮忙运筹,咱们大明的银行,还是他设立的,早期的粮食本位,也是张相做的。论起生财之道,理财之法,就算是几个李相公加起来,都不是张先生的对手!”

张承天彷佛打开了新世界大门。

老爹真的这么厉害?

可问题是没听他说过啊,怎么回事?

这时候张庶宁也道:“那个二弟……父亲这些年来,辅国理政,已经不太关心具体的事务了,所以你不太清楚,也算是情有可原。”

听到这里,张承天简直要跳起来了。

“你们没骗人吧?我爹很会理财?很能赚钱?那为什么不让他教给我啊!我爹不喜欢钱,我喜欢,非常非常喜欢,有钱就能吃遍应天了!”

朱棣给他一个白眼,“瞧你那点出息,要是能学到令尊的一点经营之道,吃遍天下都够了!”

“当真?”

张承天真的急眼了,没人任何东西,能阻挡一个吃货对于美食的渴望!

“不行,我不当这个劳什子的指挥使了,没什么钱不说,还挺辛苦的。我要跟着老爹学赚钱,我要赚到一座金山!我不干了!”

张承天嗷嗷叫着,突然有个威严的声音,“承天,你就这么瞧不起咱的指挥使?”

张承天连忙回头,正好看见了朱元章严肃的面孔。吓得这小子一缩脖子,“不,不是,我就是想,想继承家学!”

这一次跟在老朱后面的张希孟开口了,“我的理财之道,是为国谋财,不是为己谋财。你学不来的。”

一句话,彻底断了张承天的念想。

小胖子瞬间傻掉了。

这时候朱标凑了过来,“父皇,先生,你们可是商量出来办法了?”

朱元章忍不住一笑,“是啊,这世上还真没有张先生解决不了的事情。”

张希孟含蓄一笑,随即道:“其实这事并不复杂,关键的核心,就是货币不够了而已。”

“货币不够?”朱标不解道:“先生,货币不就是钱吗?现在说的不就是钱不够吗?”

张希孟哈哈大笑,“这个时候,可不能把货币看做是钱那么简单!北平的症结是产能释放,商品十倍增加……但是购买商品的货币,却是严重不足。也就是说,有那么多商品,却没有那么多货币帮助交易。所以才会出现上上下下,到处借钱的局面。北平的借贷,绝大多数不是拿来吃喝挥霍,而是用来完成生产。”

“既然是为了生产,而且也确实促成了生产进步。那问题就很简单了,定向增加货币就是了。”

朱标还是皱眉头,“定向增加?”

这时候朱元章咳嗽道:“就是让宝钞局,多印宝钞!”

“啊!”朱标低呼一声,“父皇,元朝宝钞滥发,造成那么大危害,不会重蹈覆辙吗?”

张希孟笑道:“所以要定向……这批宝钞,需要针对工业生产,要把主要的份额放在北平。而且不能盲目增加,需要掌握节奏。逐步增加货币,同时把利息降下来!”

“降利息?”

张希孟道:“没错,此时北平的利息在一成,甚至一成五,民间的拆借,利息会更高。我准备初步把利息压到百分之五。然后在发行一笔建设债券,利率定在百分之三点五。有了这笔钱之后,北平的道路,城市,港口,还能往前大幅度发展……”

朱棣听到这里,完全目瞪口呆,“太师,这么容易就解决问题了?那,那我岂不是亏大了?”

张希孟笑道:“所以我和陛下主要商量的事情,其实是给你保留多少股份,比如开平的纺织厂,还有航运公司,屯田公司……毕竟接下来还要你去开拓!”

“我去开拓?然后你们捡现成的?”朱棣脱口而出。

朱元章怒哼一声,“别废话了,你要是答应,咱就去徐达家提亲,你要是不答应,就算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