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隋朝当县令 > 第二十四章、失传的武器

我在隋朝当县令 第二十四章、失传的武器

作者:大漠鸣沙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1 14:44:03 来源:笔趣阁

易阳县作为兵家之地,易守难攻。要完成防守这一使命,连弩车可谓是绝对独一无二的首选。对连弩车来说,不管是攻城还是防守,都是轻而易举的事。

连弩车不仅能够调整攻击的方向、距离,还能够同时瞬发多支弩箭,两波弩箭之间的发射时间间隙极短,在战场上所向披靡,无论是谁,听闻其号,必先丧胆。

其次是大名鼎鼎的诸葛连弩,它是三国时期蜀国的丞相诸葛亮制作的一种连弩,又称作元戎弩。

它一次能发射十支箭,火力很强,但是体积、重量偏大,单兵使用困难,主要用来防守城池和营塞。后却因为生产很复杂,所用的箭矢也必须特制,所以没大量生产,后失传。

此番间,经过萧主簿这么一解释,张县尉顿时恍然大悟,方才他只认出了连弩车,却没有认出诸葛连弩,皆因为他在行伍之中仅仅见过类死连弩车的东西,因此很快认得出来。

而诸葛连弩却是因为构造特殊复杂,失传已久,所以他不曾认出来。

其实,早在独孤不悔在县衙后堂修养时,发现了易阳县距离突厥比较近的情况后,就一直在思考,万一突厥骑兵来了怎么办,不知道易阳县的城防力量能不能挡得住突厥骑兵呢?

他不禁开始回忆起关于如何对付突厥骑兵的办法。

纵观古代战争史,骑兵从出现开始,就一直是步兵的噩梦。《武经总要》中有言:“一骑当步卒八人,八人当一骑”,“十骑乱百人,百骑败千人”,可见在战场上骑兵的威力。

在中国古代,尤其是宋朝之后,由于产马地的缺失,中**队只能以步兵为主,抗击敌人的骑兵。辽、金、西夏、吐蕃等国均有强大的骑兵部队,而后的蒙古人,更是将骑兵战术推到了巅峰。

为了抑制骑兵,擅长步兵的中国部队只能依靠智慧,想出各种各样的战术,来弥补自身的不足。

最早抵御骑兵的“武器”,就是步兵方阵。方阵是一种以静制动的战法,由大量的士兵形成密集的队形,然后再往阵外伸出数量众多的长矛,形成一个犹如刺猬一般的阵型。一般来讲,马匹不是冲上来撞在矛尖被戳死,就是害怕长矛而降低速度,减小冲击力。不管是那种结果,都会让骑兵的威力大打折扣。

方阵的出现,让步兵对骑兵产生了足够的威慑力。尤其是在欧洲,骑兵多为贵族,根本就没有觉悟来用生命冲杀敌方步兵方阵。骑兵也终于在战斗中碰到了对手。

但是这种方法目前却是直接被否定了,原因只有一个,以易阳县目前的防御力量,城中的士卒全部加起来估计也凑不出一个对抗骑兵的方阵来,这种方法只能作罢。

还有什么方法来对抗骑兵呢,独孤不悔想到了弓箭、弩。

由于在单发火器以及更早的时代,骑兵拥有武器基本三要素中的全部优势:防护,骑兵拥有轻重不等的盔甲;机动,一人一马的速度远远超过马拉战车及步兵;火力,从短弓到弩箭到长矛和大刀可谓装备齐全……所以可以碾压步兵甚至步兵方阵。

然而当武器射速提高,可以不断修正射击目标时的偏差时,在较远的距离上就可以把骑兵的优势变得一文不值。

总而言之:发扬远距离火力优势即可破解骑兵……

根据这个结论,中国古老而威力巨大的连弩车和诸葛连弩就此进入了首选位置。

于是,在县衙养伤期间,他就手绘了连弩车和诸葛连弩的图样,并附注了详细的零件图纸,然后嘱托萧若兰找到易阳县手艺最好的工匠,按图制作。要知道,在穿越之前的现代社会里,他的主业可是机械工程制造学,妥妥的理科男一个,绘制这样的一些古代器械图纸,根本不在话下。

那个时候,研制连弩车这样的高杀伤力武器,就是为了防备突厥骑兵。

当时只是以防万一,却没成想,会真的派上用场,还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扭转了战局,真的是人算不如天算。

萧主簿听罢独孤不悔的叙述,不禁感慨道,“此乃天意啊,天不亡我!”

此番间,有小吏来报,云州的援军已经到了,只是不曾入城,就绕城追击突厥蛮子而去。

大军已至,这次突厥之患总算是过去了,众人皆都放下心来,又简单交代几句,就各自散了,好生休息。

独孤不悔整整累了一天,回到县衙后堂,草草洗漱一番就赶紧睡了。

第二天,他正在睡睡,突然就有紧急的敲门声把他吵醒,原来是小吏通报,从云州出发的大军追击突厥过后,返程途中路过易阳县,军中来人了解这次易阳县保卫战的情况。

云州来的人?那可是省城来的,品级定然不低。

独孤不悔不敢怠慢,匆匆洗漱更衣,就往县衙大堂奔去。

远远的,就见县衙大堂外面已经是黑压压的被一群人给围了起来,几乎是五步一岗,十步一哨,独孤不悔忍不住直咂舌,这架势,这排场,在易阳县衙可是头一遭啊,以前哪里来过这么多的人。

在侍卫们盯贼一般的目光中,独孤不悔入得县衙大堂,就见一位身着武官朝服的中年人坐在公案之后,一脸威严,饱经风霜的脸上面无表情。

他的身边同时站着一文一武,分列左右,不过他一个也不认识,看来还是因为自己的品级太低的缘故。

萧起帆担心独孤不悔不认识这位将军,从而怠慢了上级,再被斥责一通那就不好看了,于是看他进来,就连忙上前一步,拉着独孤不悔道,“独孤县令,快来参拜宇文大将军!”

独孤不悔稀里糊涂的行了参拜之礼,脑袋里却一直在回忆,“宇文将军?难道是被称为隋唐第二条好汉的宇文成都?!《隋唐演义》里描述宇文成都“身长一丈,腰大数围,金面长须,虎目浓眉,使一柄流金镋,重三百二十斤”,使一条400斤重凤翅镏金镋,传说为九天应元雷神普化天尊转世。曾与天下第一好汉李元霸比武,手提三百斤金狮上金殿,面不改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