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隋朝当县令 > 第十六章、冰释前嫌

我在隋朝当县令 第十六章、冰释前嫌

作者:大漠鸣沙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1 14:44:03 来源:笔趣阁

萧起帆听女儿说县令大人来拜访,却也只是一愣神,并没有起身,也没有任何表示。

片刻之后,就听独孤不悔走了进来,拱手作揖道,“本县特地前来拜访萧主簿,前几日听闻主簿称病在家,本该早早过来探望,怎奈县衙事物十分繁忙,今日方得空前来,还望萧主簿不要责怪我来的太迟,海涵海涵啊!”

萧起帆听了这番客套话,仍然没有什么表示,只是命萧若兰出去沏杯茶。

现在屋里只剩下他们两个人,两个各怀心事的人。

“今日之事作何解释?!你本该小心谨慎,轻易不露面。尤其别忘了自己的身份!”萧起帆率先发问苛责道。

独孤不悔听罢面色如常,心里暗想,还好来时早就想好了对策,此时也就不再慌张了,遂气定神闲的说道,“萧主簿千万不要生气,且听我慢慢道来,我听闻三国时期的卧龙先生诸葛亮居然曾经被属下说成是一事无成,不禁很是奇怪,不知主簿是否清楚这个典故呢?!”

王启帆听了不禁一愣,不禁摇头道,“老夫不知。”

“哦,如此,那主簿且听我一说如何?!”独孤不悔真诚的说道。

萧主簿不置可否,没有变态,于是独孤不悔遂接着说下去。

“据传诸葛亮性格谨慎,凡事都必然是事必躬亲,有一次行军打仗途中,诸葛亮曾经亲自核对账册,这时,主簿杨禺径直走进了大帐之中,劝谏说:‘治理国家有一定的规则,上下职权不能彼此侵夺。请让我用治家的事来给您打个比方:现有个主人,派男仆耕田种地,女仆烧火做饭,鸡管饱食,狗管看家防盗,牛拉车载重,马跑长途。他家各种工作没有荒废,各种需要都能得到满足,从容的休息、饮食。

如果有一天他忽然打算亲自去干这些活,不再指使别人,自己卖力干这些琐碎的事,结果弄得身体疲乏精神困顿,却一事无成。难道他的智慧还不如男女仆人和鸡狗吗?

最大的问题是他丢掉了当家做主的方法。因此古人说:“坐下来议论国家大事的是王公,站起来执行的是士大夫。”所以丙吉不管横在路上的死人而忧虑牛喘,陈平不去了解国家钱粮的详细数目,说“自有主管官员”,他们才真是通晓各路岗位的责任。

现在您治理国家,竟然亲自核对账册,整天汗流浃背,这不是太辛苦了吗?

诸葛亮听完后,起身向杨禺致谢,表示赞同。”

独孤不悔悠悠的讲完了故事,见萧启帆沉默不语,遂起身离开主位,在屋内踱着步子说道,“这就是各司其职的典故啊。按大隋相关律历,县令掌管一县大事,负责决策权,而主簿有协助县令办公的职责所在,而我前几天却还在处理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这是为什么呢?!

易阳县地处边城,倘若此时有外敌来犯,本县又该如何处置呢?难道因为处理一大堆琐碎的公务而没有时间整顿城防,任由外敌侵扰吗?”

独孤不悔这一连串的问题抛出来,让萧起帆竟然一时之间无言以对。

萧起帆仔细思考独孤不悔这番言论,慢慢发觉自己的推脱怠工行为好像已然给易阳县带来了莫大的安全隐患,心里已经有所惭愧。

想起当初撂挑子只是一时愤懑,见不得独孤不悔这个小自己几十岁的年轻人风头太盛,才打算消极怠工,目的或许只是显现自己的地位吧,其他的并没有多想。

独孤不悔见萧起帆脸色已经缓和了许多,坐在对面的太师椅内已经不再是怒容满面,而是若有所思的样子,就接着说道,“小侄今天任然记得当时萧伯伯讲述的故事,在小侄心里,萧伯伯是个胸怀大志,一心为民的人,虽然几十年官场坎坷不得志,却仍然是不失一颗赤诚为民之心啊!”

“古往今来,一个国家将相不和,可能会导致国家灭亡,而一个城池主官不和,就有可能导致城池沦陷,尤其是目前易阳县所处的特殊的地理位置,更是容不得半点闪失,这些我相信萧伯伯应该是比我更加清楚的吧?!”

“况且,退一万步讲,我的来历你清楚,我今天的县令之位也全是拜你所赐,但这件事情如果有所纰漏,你我皆是人头不保,我孤家寡人一个,来去了无牵挂,而你却甚至要牵连家人,满门遭殃,孰轻孰重,你应当有个权衡判断才是。

归根结底,你我之间应该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害关系,所以,萧伯伯,为了将来能有更好的光景,你我还需各自安心,勠力同心才是啊!”

独孤不悔努力搜刮自己的词汇储备量,费尽心思,口干舌燥,总算是做到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萧起帆也频频点头表示同意,他心里不禁一阵窃喜,看来自己这三寸不烂之舌忽悠人的本事还是可以的嘛。

萧起帆几十年来郁郁不得志,他心中一直以来都有一种文人的傲气,认为自已是怀才不遇,生不逢时,此生虽然官场不得意,但是青史之上必然留下自已的清名,这一世便不枉了。

而如今,想到自己以前上的奏梳或者近期的负气而为,其实都是与民无益,甚至是有害与民时,此时不免有些心灰意冷,那郁积许久的孤傲之气也一扫而空。

望着独孤不悔这个认识仅月余的年轻人,萧起帆竟然感觉到了很是陌生的感觉,心中暗暗思量:“原来只道他是本县最年轻的秀才,也不过是蒙祖上荫庇才做的县令,想不到今日一聊,却有这番见地,看来此子也非池中之物呀。

自已已经是步入不惑之年的人了,放眼望去,将来也是不可能有什么大的成就了,不若就此尽心辅佐于他,将来他若能能位极人臣,自已便也能跟着青史留名了,再不济只要他能做个一方大员,自已百年以后,一家老小也能有个依附,不至于沦落街头吧”。

想至此处,萧起帆计上心来,上前一步,满面春风地道:“独孤贤侄勿须客气,我萧起帆自忖一腔赤诚,为国为民,今日却才料到自己是固步自封,一叶障目了,真是惭愧惭愧啊,往后定当尽力做好本职工作,共同治理好这一城之邦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