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隋朝当县令 > 第十四章、挑灯夜战

我在隋朝当县令 第十四章、挑灯夜战

作者:大漠鸣沙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1 14:44:03 来源:笔趣阁

萧若兰接过来一看,只见那纸上赫然写着两行字:雨中来当宝,晴天来兑宝。

萧若兰的父亲是易阳县主簿,她从小在父亲的严厉管教下,早已经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因此识文断字毫不费力,此刻拿过纸条,仔细揣摩后,再和今天公堂之上嫌犯的供词相联系后,刹那间就明白了,不禁也是拍手叫好,对独孤不悔的奇思妙想赞叹不已。

美中不足的是,萧若兰发现独孤大人的那几个字写的东倒西歪,挤眉弄眼的,犹如虫子爬过的一般,实在是不敢恭维,这与大人的聪明才智一点也不相配。

呵呵,没办法,作为一个21世纪的现代社会青年,独孤不悔几乎就没有正儿八经的练习过毛笔字,就他当时写的那几个字,还是小学五年级时的书法课学的,难怪字写的东倒西歪的呢。

自从成功审理了《洛神赋图》案之后,作为易阳县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父母官,独孤不悔的表现可谓是一鸣惊人,由此带来的直接影响是他的声望短时间内提高了很多,名气也传了开来,他再也不是刚来易阳县之时的那个初来乍到,畏首畏尾的年轻人了。

经此一役,萧启帆对独孤不悔的态度也有了很大的改观。原来一些不愿或者不放心的案卷,也都渐渐的移交给独孤不悔去处理。

独孤不悔自《洛神赋图》失窃案之后,个人自信心也是猛然膨胀,自以为升堂断案,不过尔尔,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他对每日逐渐增多,最终堆积如山的公文也是一点不怵,常常要从日出忙到日落,甚至要挑灯夜战去处理,自己却毫无疲惫之感。

独孤不悔自以为是萧启帆是看到了自己的能力,从而完全放权给自己,心里还比较高兴,却没有细想这堆积如山的公务从何而来。

这样的情况反倒是愁坏了一旁协助的若兰,因为只有她清楚,独孤不悔之所以近段时间会挑灯夜战,完全是因为最近一段时间县里的公务堆积特别多,然而之所以这一段时间的公务会如此繁多,皆因为一个人——她的父亲,易阳县的主簿萧启帆。

原来易阳县在县丞空缺的情况下,目前主官只有两人,分别是县令独孤不悔和主簿萧启帆。

而在独孤不悔审理《洛神赋图》失窃案之前,由于新任县令受伤疗养,而县丞之位长期空缺,因此易阳县的大小事务全部由他这个主簿一把抓,而他也在新的县令上任之前的这么一个空窗期短暂体验了一把大权在握的威风与快感,并在心里产生了“大丈夫当如此!”的豪迈感,由此也算是大大弥补了自己多年来的怀才不遇和郁郁不得志。

然而,事实证明,得来很快的快感失去的也会很快。

随着独孤不悔的重伤痊愈,他尽然趁着自己外出办事的时候独自升堂处理县务,并且成功的破获了《洛神赋图》失窃案,真是岂有此理!

说实话,萧起帆当初之所以只是训斥而没有出面干涉制止独孤不悔升堂断案,完全是因为他自己都对这个离奇的案子没有头绪,相信独孤不悔这个小朋友应该也没有办法,于是抱着幸灾乐祸的态度,等着看独孤不悔的笑话。

在他看来,自己协助前几任县令处理县衙政务几十年,经验可谓十分丰富,如此这般尚且对这个案子一筹莫展,那么放到独孤不悔这个年轻后生手里,肯定破不了,到那时,独孤不悔肯定会求助于他,而他,也会再一次显示自己的实力,威风八面,牢牢掌握大权,让独孤不悔这个冒牌县令乖乖丞服于他。

前期案件的发展方向也确实如他所料,独孤不悔基本是一筹莫展,完全没有头绪,正当他暗自高兴的时候,事情却发生了大反转。

最后居然因为一盆洗脚水而让他走了狗屎运,就这么轻而易举的破了案子,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啊。

而这之后,独孤不悔的名声变得很大,获得了很高的声望,大家都对他交口陈赞,甚至有人称他为青天大老爷。

如此情况之下,萧启帆却很是郁闷了。原因无他,皆因为自己辛辛苦苦几十年,将自己的大把青春和大好年华都奉献给了易阳县,虽然没有什么大的功绩,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如今却比不过一个刚上任月余的年轻后生。他可是从来没有得到老百姓对自己的如此爱戴啊,相比之下,他心里顿时感觉十分窝火。

在愤懑数日之后,他开始变得消极怠工,以前自己可以处理的事情,无论大小全都推给县令批示。

你不是青天大老爷吗?你不是要权吗?那就全部就给你,哼,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不让你吃点亏,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几斤几两,哼。

如此之下,便出现了截然相反的两种局面,萧主簿在家种花养鸟,怡然自得,而独孤县令却在县衙挑灯夜战,加班加点的批阅公文。

这一日,独孤不悔又在加班批阅公文,连晚饭也顾不上吃,这可急坏了前来送饭的萧若兰。

饭菜已经凉了又热,热了又凉,凉了再热,如此反复了好几遍,独孤县令仍旧顾不上吃。

萧若兰欲言又止,终于还是心疼独孤不悔,伸手拦住了他。

“大人,你这样废寝忘食,挑灯夜战的处理公务可不是个办法啊,一日两日尚且可以应付,一月两月也可勉力而为,那么一年两年呢?”

“额……若兰……?”独孤不悔脑袋正在高速运转,满脑子都是县衙的各种乱七八糟的事务,猛然间被拦住了,一时还没有反应过来。

说实话,这才半月有余,他已经感到有些吃力了,毕竟每天面对这些堆积如山的公文,他已经由刚开始的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变得疲于应付,精疲力竭。

“大人……”萧若兰见县令大人发愣,不禁嗔怒道。

“哦哦,若兰,那你说,怎么办?!这些公文送到我这里,我就得进行批阅,我是易阳县县令,我不处理谁来处理?!”独孤不悔有些不解的问道。

“大人,你有所不知,这每日近百件的公文案卷,里面真正需要你亲自处理的也就那么很少的几件而已!

大隋朝共有州201个,郡508个,县1124个。州、郡、县均分为上上至下下九等。

开皇三年,当今圣上对地方行政机构进行了大规模的精简整顿,把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二级制,罢天下诸郡,以州直接统县。州设刺史,县设县令。县下五家为保,五保为闾,四闾为族,分置保长、闾正、族正。

凡有事务,从下至上,小事有保长、闾正、族正处理,只有大事才会上报县衙决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