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隋朝当县令 > 第一百零七章、溜须拍马

我在隋朝当县令 第一百零七章、溜须拍马

作者:大漠鸣沙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1 14:44:03 来源:笔趣阁

其二,微臣在释放他们的当日说的很明白,十五日后在京城北城门外相聚,按时到达者,本官会上奏大理寺,为他减免罪行,并且会命人照顾他的父母妻儿,但若有逃脱者,则会罪加一等,相信如果犯人的脑袋不犯糊涂的话,都会明白该怎么做。

其三,微臣想说的便是将心比心。微臣释放他们的时候曾经告诉他们,之所以去除他们的刑具,释放他们,皆是因为长途跋涉太过辛苦,并且微臣告诉他们,如果他们逃了,微臣自会承担所有责任。犯人们感激微臣的体恤和关心,自然不会逃跑。”

隋文帝没有再说什么,他从龙椅上站了起来,来到了年轻人的面前,他仔细的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他想起了许国公宇文述的奏折里提到的一句话,“此子不仅有盖世之才,更难得之处是心怀黎民百姓,天下苍生。”

“好一个将心比心啊!如果我大隋的臣民相互之间皆能够将心比心,朕又何愁这天下不安定,何愁这国家不兴盛?”隋文帝颇为感慨的自语道。

站在一旁却始终未发表意见的大理寺少卿赵绰,听了皇帝的感慨后,心里已然明白了许多,尤其是皇帝对于此次独孤不悔私放囚犯的态度。

所以,他认为是时候表示自己的态度了,于是他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为天下苍生殚精竭虑几十载,天下黎民百姓定然会感谢陛下皇恩浩荡,臣以为,此次放走的几十名囚犯之所以能按时回来,并且一个也不少,皆是因为陛下之龙恩浩荡,福泽百姓,百姓感念陛下的恩情,才会甘愿回来,即便身陷囹圄也在所不惜啊!”

高,实在是高啊,独孤不悔听了赵绰的话,不禁心里暗自感慨道,真不愧是大理寺的第二把手,赵大人的说话水平真不是盖的。

他这一番话让人听来如沐春风,身心舒畅,特别舒服,正好说到了皇帝陛下的心里,这马屁拍得真是好。

果然,皇帝听了他的话以后龙颜大悦,爽朗的笑声响彻大殿。

也难怪,隋文帝在代周称帝以前,很了解北周宇文家族暴虐的统治不得人心,所以自从他自己当了皇帝后,惟恐重蹈覆辙,所以以北周律法为蓝本,做了许多改革,命人编制了《开皇律》,免除了许多严苛而又惨无人道的刑法,例如隋朝废除了前代的鞭刑及枭首、辕裂等酷刑和孥戮相坐之法,刑罚定型为笞、杖、徒、流、死五刑;完善了“八议”和“官当”制度,使古代特权法走向系统化和固定化;并且将北齐时的“重罪十条”列入法典,正式确立了“十恶”重罪,规定在《名例》篇中,对后世法律影响很大。

而隋文帝进行改革的目的,就是为隋朝百姓创造一个相对宽松、人性化的法治环境,让人民安居乐业,让国家长治久安,而在他登基称帝后的一段时间里,他突然感到自己当皇帝太容易,怕人心不服,所以总是警惕自己,谨慎地处理政事。

而这个时候,独孤不悔私放囚犯,而囚犯们竟然自发前往京城受审,这件事让他感到很是欣慰,这不正是自己想看到的,官员爱惜百姓、体恤百姓的最好表现吗?

另外再加上赵大人的一番超高水平的赞(溜)美(须)之(拍)词(马),隋文帝感到了百姓对他的感恩戴德,对他的衷心拥护,试问有哪一个皇帝是不希望看到自己的百姓衷心爱戴自己的呢?

隋文帝拍了拍独孤不悔的肩膀,非常高兴的赞赏道,“想不到你年纪轻轻,却能有如此体恤百姓,爱惜百姓的心思,当真没有辱没独孤家族的荣耀,少年可畏啊。”

随后,他转身回到了龙椅之上,收敛了笑容,威严的说道,“赵绰听旨,朕决定赦免易阳县本次押解进京的所有囚犯,大理寺即刻释放相关人等,放回家去,不得有误。”

赵绰领旨离开之后,接着,皇帝又下了一道诏书,将易阳县令立为百官楷模,要求全国官吏学习独孤不悔,要体恤民情,爱惜百姓,要用感化的办法来管理百姓。

--------------------------

离开了皇宫的独孤不悔,回望着那高大威严的皇宫大院,不禁有些许的落寞,可是刚刚才见过皇帝的自己,不应该是欢欣鼓舞吗?

今日的会面里,皇帝不仅对他评价颇高,还下旨要求百官向自己学习,这对于一个封建社会的官员是何等的荣耀啊,有些人恐怕是为官一生,甚至是积祖上数代之功也不曾得到如此之高的荣誉吧。

最重要的是,能得到皇帝陛下的赏识,那就意味着此人将来加官封爵指日可待,前途一片光明啊。

但是,自己为何会感到有些落寞呢?

沉默片刻之后,他终于明白了,他之所以得到了如此之大的荣耀之后却依旧落寞,原因就是他清楚的记得,史书上记载着四年后的仁寿宫里,也就是仁寿四年,隋文帝杨坚离奇驾崩,死之前曾经大骂:“畜生何足付大事,独狐诚误我!”

隋文帝口中的“畜生”指的就是杨广,“独孤”指的就是皇后独孤伽罗,病重的杨坚觉得,独孤皇后误了自己,误了隋朝,让自己误信了晋王杨广,没有看清他的真实面目,可惜病重的他已经干不了什么了。

在隋文帝杨坚在仁寿宫大宝殿离奇病逝后,太子杨广接过了大隋帝国的最高权柄,登上了大隋江山的皇帝宝座,然而在他登基为帝的十四个年头后,杨广在江都兵变里被部下缢杀,隋朝也随之宣告灭亡。

今年是开皇二十年,也就是说,十八年后,大隋帝国将不复存在。

而今日的人们,又有几个能想象得到,如今欣欣向荣、盛世巅峰的大隋帝国,仅仅只有四十多年的国运呢?

后世有很多学者把隋朝和秦朝拿来做对比,因为两者之间有着许多高度一致的地方。

第一,都是长期分裂以后出现的统一王朝。秦朝结束了漫长的春秋战国的分裂,隋朝结束了漫长的东晋十六国南北朝的分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