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隋朝当县令 > 第一百零四章、皇帝急召

我在隋朝当县令 第一百零四章、皇帝急召

作者:大漠鸣沙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1 14:44:03 来源:笔趣阁

“独孤不悔?此人是独孤家的?”正是这个姓氏,这个名字,让众大臣都瞬间变得噤若寒蝉起来。

此人如此胆大妄为,难道他是独孤皇后的亲戚,对,十有**错不了,他定是仗着皇后的威严,才干出了如此出格的事情,否则一般人哪敢这么干呐。

好吧,既然他是独孤皇后的亲戚,那么这就是皇帝的家事了,做臣子的哪里能管皇帝的家事呢?

大殿之上站着的都是全国四品以上的官员,哪个不是千军万马挤过独木桥,才好不容易爬上来的幸存者,一个个早就是人精了,皇家的事情不能管这条铁律每个人都是知道的,因此,一时间大家都心知肚明,也就没人再言语了。

隋文帝见众人都不说话了,便是皱着眉头问道,“诸位爱卿有何高论啊?”

见半晌无人应答,隋文帝也不想在朝堂之上过多的议论此事,再牵扯出一大堆不相干的人或事情来,那时就会很麻烦,于是面向众人道,“既然诸位爱卿皆无意见,那么此事以后再议吧,退朝!”

待众臣退朝散去,回到后宫的隋文帝却仍然皱着眉头,神情严峻,而陪同在他身边的独孤皇后同样也是眉头紧锁,心事重重。

私自去除犯人刑具,纵囚进京,这种严重违反当朝律例的事情,真的是独孤不悔做的吗?

上次接到云州刺史周法尚的密报,还说易阳县子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有真才实学,是国之栋梁,然而今天,居然就出了私放囚犯的事情。

隋文帝踱着步子走来走去,显然是心里烦乱的很,然后不等宫里的侍女端上茶盏来,就招来近侍道,“速去大理寺,命大理寺少卿赵绰将易阳县子独孤不悔带入宫来,朕有话要问,不得延误。”

近侍见皇帝十分心急,显然是对这个易阳县子十分重视,他也就不敢多做停留,领命匆匆而去。

独孤皇后看着匆匆离去的太监,又看着眉头紧皱的隋文帝,一时间也无话可说。

她前几日才派出心腹之人出发远去云州等地,查探这个独孤不悔的情况,结果尚且没有消息反馈回来,不曾想却出了这样的事情。

如果消息属实,这个易阳县子真是她独孤家的人,那么这件事情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难道又要她再摆出一副大义灭亲的冰冷面孔来?

---------------------------

大理寺里,独孤不悔正带着张彪办理着犯人们的交接登记手续,待会儿办完了手续,他还特别又写了一份奏疏,将这次犯人们信守诺言,准时赶回的情况详细的写在了里面,准备一会就上交给大理寺的官员去。

可是他对大理寺的运作流程也不是很清楚,当他把自己写的奏疏和回禀的公文一块递过去的时候,那个负责交接登记的一名掌固接过公文扫了两眼后,就把奏疏给撇了出来,“这是什么东西?能随便往公文里放吗?”

独孤不悔连忙凑上前去小心的解释,说明了这份奏疏的用途,可那个小吏一脸不耐烦的样子,不等他说完,就摆手道,“去去去,管你什么奏疏奏折的,拿一边去!”

独孤不悔正待再做进一步说明,那小吏已经“啪”的一声拿了他交上去的回禀文书,自顾走进里边去了,只是把独孤不悔给晾在了厅里。

一旁的张彪已经气的要打人,忍不住抱怨道,“真是阎王好见,小鬼难缠!这么一个区区的掌固,竟然如此放肆!”

独孤不悔却是无奈的摇了摇头,看来不管是在21世纪的现代社会,还是几百年前的封建社会隋朝,都有着好逸恶劳的官吏存在,只要有国家办事机关的存在,就必然会有态度极差、不负责任的人,这似乎是一个不可更改的历史规律?

既然此处不收他的奏疏,独孤不悔就和张彪二人往他处走去,看能不能找到一个地方,可以考虑他的建议,为这次信守承诺,按时返回的犯人们酌情考虑,减免刑罚。

这大理寺的院子也是层层叠叠,并且许多门口都有兵士把守,两人转悠了许久,却是因为人生地不熟的,走错了许多路,被把门的兵士拦了回来。

无奈之下,两人正打算先寻个荫凉的地方休息一下,就见一对兵士急匆匆的奔了过了,两人急忙闪到一边,把路让开。

却不料那对兵士却不是穿路而过,而是把两人团团围住,一时间气氛变得紧张起来。

“这是什么意思?”独孤不悔在张彪耳边悄悄问道。

“不知道,不会是你释放囚犯的事情被发现了吧?”张彪可是知道大理寺的手段的,说着话,他的额头上已经开始冒出冷汗来。

正在两人交头接耳的时候,外围一个官员走近了大声问道,“你们俩谁是易阳县令独孤不悔?!”

独孤不悔不明就里,反正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他只能硬着头皮答应道,“正是在下。”

那官员上下打量了他一番,才慢悠悠的说道,“既然你就是易阳县子,那就跟我走一趟吧!”

话音才落,一旁的兵士已经是不容分说的将独孤不悔拉了出来,带着他往皇宫方向而去。

---------------------------

大兴宫里,隋文帝杨坚依旧依旧走来走去,眉头紧锁。

今天朝堂之上的事情,让他很是生气,当御史弹劾易阳县子的时候,大臣们一开始都是群情激愤,恨不得人人上去踩上一脚,吐一口唾沫,然而,当他们得知此人是易阳县令独孤不悔的时候,就没人吭声了。

皇后的影响力果然这么厉害吗?独孤家的人势力如此强大吗?一个小小的易阳县子竟然可以令众大臣闭口不言?!真是怪事一桩。

而且让他更生气的是,事情尚且没有定论,精明的臣子们却已经开始选边站队,明哲保身了,曾几何时,朝堂上还是一副百官相互争辩、不明不休的开明景象,大臣们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而这才几年的时间,朝堂的风气就变得如此浑浊不清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