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隋朝当县令 > 第九十九章、启程进京

我在隋朝当县令 第九十九章、启程进京

作者:大漠鸣沙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1 14:44:03 来源:笔趣阁

很快到了出发前往京城的日子,窗外秋风萧瑟,屋外遍地落叶。

独孤不悔一早起来,将自己简单的行李收拾一下,草草的放上了马车,然后又转身看了看自己居住了很久的东花厅,驻足良久。

秋天的景色大都是凄凉的,凄风苦雨,枯草落花,雨打残荷,雁鸣长空……然而换了不同的心境,世人的情感也会大不相同。刘禹锡就在秋风中找到了寄托,从感时伤怀中解脱了出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杜牧也在《长安秋望》中望出了秋日的风清云淡,别有洞天:“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想起古人不甘悲秋的诗句,独孤不悔也希望自己能有古人的那份旷达,那样的话,在这个寒冷的秋天,陌生的世界里,他就可以多去感受喧嚣夏日后的清新宁静,漫漫寒冬前的短暂芳香,多去体会“秋风之性劲且刚”的豪迈,少去喟叹“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无奈。也会被秋而“感”,却不再为秋而“悲”了。

就在独孤不悔一大早的伫足于秋风之中的时候,县衙的院子里却早已经是车马之声此起彼伏,张彪已经早早带着差役,将此次需要押解进京的囚犯悉数押出大牢,带好枷锁之后准备上路,因为皆是重犯,所以每个犯人又加上了手链脚链,总共几十个人,排成一排站在了院子里。

前院里不断传来官差的呵斥声,还有囚犯的铁链声,以及马匹的嘶鸣声,许多声音混杂在一起,十分噪杂,而这个时候,就显得后院安静的有点奇怪。

后院里刚开始只停了一辆马车,是县衙为独孤不悔准备的马车,车身是普通的木头,朴实无华,前面套着一匹高头大马,气势逼人。

马车旁边站着一个人,正是捕快凌飞,他一身劲装,背脊挺直,好像在这白杨树一样挺秀的身材中,蕴含着巨大坚韧的力量。

在独孤不悔在后院驻足怀念的时候,又有另一辆马车驶了进来,那马车却是套着一匹油光水滑的枣骝马,行走起来迈着优雅的小方步,稳稳地拉着马车,驶过前院,慢悠悠的进了后院。马车以黑楠木为车身,雕梁画栋,巧夺天工,精致无比。

这华丽的马车走的近了,马儿停下脚步,有人掀开门帘,就有两个女子露出脸来。原来是萧若兰和她的婢女,萧若兰面似芙蓉,眉如柳,肌肤如雪,一头黑发挽成高高的美人髻,她今日一身粉白色的长袍,腰束紫色的宽边腰带,外面套着一件半透明的丝制长衫,显出欣长高挑的身材。袖口和裙摆都有着莲花绣饰。脸上略施粉黛,气质若兰。举手投足间,尽是儒雅。腰间垂着一个紫色,绣着莲的香囊。乌黑的长发,垂至腰际,头上仅戴了一支莲花簪。

独孤不悔见了萧若兰,冲着她微微一笑,萧若兰也微微一点头,两人都是笑而不语。

是啊,差点忘了,她是要和自己一起进京的。独孤不悔转过身,突然一阵秋风吹过,又有几片金黄的落叶飘了下来。

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据记载,古代的时候,到了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人多事也多,等一众人等收拾停放,准备妥当之后,已经是日正时分,太阳都老高了,再不走的话估计就得留下来吃中午饭了。

张彪见万事已毕,便翻身上马,喊一声“启程”,两辆马车,一队囚犯才缓缓的挪动步子,伴随着铁链“哗啦啦”的声音,向着门口走去。

张彪骑着一匹高头大马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开道,他的身后是独孤不悔的马车,接着是萧若兰乘坐的一辆精致华丽的马车,最后才是一行带着刑具的囚犯,囚犯旁边是手持兵刃的几个官差。

他们此行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把这十几个犯人安全押送到京城,然后把他们送交大理寺复审。

在这样一个秋风落叶的正午,他们终于出发了。

---------------------------

几个时辰过去了,眼见太阳已经西斜,独孤不悔回首望去,就看见偌大的易阳县县城此时早已经变成了一个小小的酒盏大小的样子。

一队人马却只行了数里路,勉强算是离开了易阳县城。虽然独孤不悔等人的押运队伍一直没有休息,却奈何囚犯人数众多,又都带着刑具,实在是走不快。

而尽管如此,因为枷锁镣铐的分量都不轻,一路上仍旧不断有瘦弱的囚犯因为承受不住而发出一阵阵的呻吟之声。

独孤不悔听见了,从马车里探出身子,询问一直策马伴驾在马车旁边的凌飞,“囚犯队伍里为何有人发出呻吟之声?”

凌飞回头看了一眼,表情严肃的说道,“启禀大人,他们所带的枷锁十分沉重,带的时间长了,他们的脖子和手臂都会磨出血泡来,正常人都忍受不了,故而发出痛苦的叫声。”

“是吗?我看那些犯人脖子上戴着的木枷,都只是木头做成的,会很重吗?”独孤不悔以前只是在影视剧里看到过犯人戴木枷的情景,像《水浒传》中的很多人,不清楚,因此不解的问道。

凌飞听了他的话,不禁眉头紧皱,“大人有所不知,他们佩戴的这种木枷长一丈三尺,喉下长一丈,通颊木各方五寸,用厚实的枫木制成,干湿不裂,非常坚挺耐磨,重量也着实不轻,二十多斤是不在话下的。”

独孤不悔听了沉吟半晌之后,问道,“哦……二十斤,确实不轻,那么,可否令官差替犯人们除去这厚重的木枷呢?”

凌飞听了却是连忙摆手道,“大人,这却使不得,大隋《开皇律》有明确规定,囚犯在押送途中,一定要带枷锁,所以这个枷锁是不能轻易打开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