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隋朝当县令 > 第九章、野蛮的邻居

我在隋朝当县令 第九章、野蛮的邻居

作者:大漠鸣沙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1 14:44:03 来源:笔趣阁

后世流传下来的历代典籍中也均没有记载有关太陵随葬的例证,太陵周围民间乡里,当地百姓皆传说太陵无宝可盗,后历代军阀、土匪在太陵挖陵盗墓,均没有任何收获。

隋文帝节俭爱民由此可见一斑。

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朝廷所下发的俸银只够官员养活一家老小,至于迎来送往的花费、家丁仆役、轿夫马夫,包括幕僚师爷等人的工资,只能官员自掏腰包了。

慢慢的,百姓缴纳的钱粮,各地方官肯定要挪移一部分进入私囊,县官如此,以下村长里长甲长莫不如此,这样一来便是百分之百的征税,上缴国库的也最多只有六七成。

因此税赋不足时,各地方官便开始各显神通,田地数超过吏部掌握的县份便以多补上,先天不足的县份就壮着胆子上报天灾请求减免,既完成了征收税粮的任务,又博得了爱民的好名声。

而易阳县作为一个边远小城,社会上如今是个什么样子,他一概不知,说实话,他也没有多大的兴趣去了解,毕竟自己这个县令就是假冒的,还真指望自己穿着那戏服一般的官袍去处理政务,呵呵,想想都可笑之至。

但随即,他却发现了一个让人头皮发麻的问题。

这个让人头皮发麻的问题就是,他发现,易阳县地处隋朝版图的边缘,居然挨着一个不安分的邻居,这是一个困扰了中原王朝有数百年之久的游牧民族——突厥。

突厥与匈奴有着共同的渊源,是匈奴的别支,是北方一个以狼为图腾的游牧部落。

北魏时期,突厥族兴起于中国北方。

随着突厥由原始民主制向奴隶制过渡,突厥贵族不断南下掠夺中原王朝的人口和财富,与当时北齐、北周政权时战时和,中原各封建王朝也用和亲政策笼络突厥,突厥则与中原王朝保持朝贡关系。

到隋朝初年,突厥分为五部,分别是摄图称沙钵略可汗,毗罗称第二可汗,大逻便称阿波可汗,玷厥称达头可汗,此外还有步离可汗。而五部可汗之间又没有人来统辖,而是分居四面,其中又以沙钵略可汗的势力最为强大。

随着隋文帝杨坚取代北周建立隋朝以后,待遇突厥的礼数渐渐变少,而嫁给沙钵略可汗的北周千金公主,因为不甘心北周被隋文帝杨坚篡位,屡次劝沙钵略可汗出兵,为周室复仇,于是突厥各部渐渐开始怨恨隋朝。

其后,突厥派兵侵犯隋朝,隋朝起兵反抗,两者之间遂爆发了长达二十六年的战争,从开皇元年到大业三年,历经几十载,隋朝方才彻底平复突厥之乱。

然而现在才是开皇二十年,虽然隋朝在对突厥的用兵过程中渐渐取得了优势,但是却还是未能彻底将突厥打垮。

这也导致了像易阳县这样的城关小城,是非常有可能遭到突厥的劫掠的。每逢节假日,尤其是突厥人吃不饱肚子的时候,他们就会集结骑兵,主动来中原做客,每次还都是连吃带拿的,完了再让中原的人替他们买单。

毕竟,中原王朝的农耕文明因为缺少马匹,所以大部分时间里,几乎都是很难与游牧民族的骑兵相对抗的,这也是困扰了中原王朝有数千年之久的难题。

想想自己有可能遭到突厥这些野蛮人的抢掠与虐待,独孤不悔就感到寝食难安。

这些游牧民族,每逢遭遇灾年,遇到中原王朝衰落的时候,就会挥兵东进,进入中原王朝的地界,烧伤抢掠,劫掠人口、牲畜,抢夺粮食。

劫掠回去的男女全都会沦为突厥人的奴隶,男为奴,女为妓,结果都是非常悲惨的,十之**死于非命。

看来,遇到一个这样野蛮的邻居,以后还得提高警惕,要小心防范才是。

独孤不悔在易阳县县衙后堂整整休息了一个月有余,他的伤势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

在这段时间里,他早已经下地走路,发现这小小的县衙里居然还有个后花园,有几日溜达着就转了一圈,发现这个小花园是长方形的,里面有假山,怪石嶙峋;有山泉潺潺,每当流经高低起伏的山石,就会飞溅出变化万千的水花。

花园两侧桃花盛开,朵朵粉色的桃花像小女孩头上的红头绳;花坛里的迎春花星星点点,像是镶嵌在壮观瀑布上的宝石,这里树木挺拔、苍翠,俨然是一个类似陶渊明世外桃源的地方。

独孤不悔转了有几次,每次都是兴趣盎然,兴高采烈。

在疗养身体的时间里,独孤不悔也仔细的翻阅了萧起帆拿过来的公文、卷宗之类,虽然他是从现代而来,但是他曾经长期跟随老师古月枫教授研究古代文字,因此对隋朝时期的文字也有一定的涉猎。

在他的印象中,开皇九年隋文帝杨坚消灭后陈之后,遂统一了天下南北。隋文帝在登基之初,特别重文治,优礼学者,曾“诏购求遗书于天下”。

开皇三年,秘书监牛弘上表请派遣使者到各地搜访异本,“每书一卷,赏绢一匹,校写既定,本即归主。于是民间异书,往往间出”。

在隋文帝平定后陈之后,因发现市面上的书大多出自陈宣帝太建时所抄,而那个时期的书纸墨不精,书亦拙劣,于是隋文帝“召天下工书之士,京兆韦霈、南阳杜等,于秘书内补续残缺,为正副二本,藏于宫中,其余以实秘书内、外之阁,凡三万余卷”。

后据韦述《集贤院注》记载:“隋旧书用广陵麻纸写,作萧子云体,赤轴绮带,最丽好。”

这里就明确的说了隋朝的书法出自萧子云,当属南朝流风,院中书手或多属南人。当时国子监设书算学,各置博士二人,助教二人,招收学生四十人。

隋启唐制,是时既设有书学,吏部取士,亦应有书科,然纸无千年之寿,由于隋时经籍及文书之类甚少见存,所见书法,大都是铭石之书,且以楷书为主,因此分析隋时书法只好囿于楷书范围。

虽然隋唐时期的楷书与现存于后世的书法楷书之间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但变化却不是很大,因此独孤不悔还是大部分都能认识的,偶尔有一些艰涩难懂的字,也会有萧起帆代为解答,另外再加上县衙的公文、卷宗之类的文字记述的内容都是写得比较浅显的,因此这对于他阅读文卷、浏览县衙的相关资料还是不存在大的问题的。

因此月余之后,独孤不悔基本上熟悉了县衙一般的工作流程,清楚了易阳县衙的人员编制与人员分工的情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