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退伍军人在北京 > 第一百七十七章:乐乐来到了医院

退伍军人在北京 第一百七十七章:乐乐来到了医院

作者:亮剑战场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12-01 01:50:00 来源:笔趣阁

“有家的地方没有工作,有工作的地方没有家”,在城市呆久了感觉真的像是活成了高楼大厦里的“社畜”。每次回西北农村的老家,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至少那里装满了我童年的回忆和青春时期上学的时光。

我的家乡在大西北甘肃省黄土高原上一个小乡村,那里没有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只有黄土地和梯田山脉。西北人家的院子因地理环境和气候因素大多不会建成像南方那边的复式小楼房。靠山用山,一抔黄土能干好多事,早些时候都是用土夯实而筑的土房子,后来就变成了红砖房子,再后来才用到了水泥瓷砖。院子可以小,但是一定要温暖干净,每户人家的院子装着自家不同的故事和生活。

甘肃南部常见的梯田山脉,山下是县城,四周山上的平原坐落着乡村小镇

7岁左右的我应该是能回忆起一些关于童年时的碎片时光。回忆中,我们大西北农村当时的现状是爷爷奶奶辈管一大家。我的父亲当时在镇子上的财政所工作,经常很忙不怎么回家,那个时代算得上是一份很体面的工作。爷爷奶奶应该是偏爱小叔叔家一些,所以和他们在一个院子里面住,我们家只有两间很小的土房子。

乡下以前旧的残留下的土房子

升级后的砖房子

那时的我快要上学前班的样子,依稀会记得一些事情。在一个院子里住,父亲一二周才回一次家,只有我和母亲在家,经常会因为各种事情和小叔叔家起争执,反正就是隔三差五吵架。那个时候乡下的老鼠可是很可怕的东西,老鼠经常会从屋顶的横梁上跳下来偷粮食,半夜我和母亲起来打老鼠的场景现在还记得很清晰。有一次小叔叔家打扫卫生,把毒老鼠的药粉夹杂着一些小麦杂粮清理出来倒在院子里面。结果,我母亲捉的几只小鸡仔在院子里面乱跑,就把有老鼠药的杂粮给吃了全死在了院子里。可想而知,又免不了是一场恶战,两家又因为这个事吵起来了……

面朝黄土背朝天,大西北穷的只剩下干旱的黄土地了

后来,村里面计划生育抓的很近,经常会来检查的人抓人或者罚款。当时我们那大西北农村农民普遍的思想是家里面养二个孩子,一个男孩一个女孩最好了。当然也有一些传统的思想,有的人家为了生男孩可能就偷摸超生了(像小叔叔家一样二个姐姐一个弟弟的家庭)。我们家里我是大哥,有个妹妹,按照当时的情况当然也是不和官方规定的。所以,小我两岁的妹妹有一段时间经常是在姥姥家喂养长大的。因为计生,村子里时不时闹得是人心惶惶,我的父亲在财政所的工作因为这个原因也被下岗了(那会儿我还小,这个是后来道听途说的)。我还依稀能想起,父亲在财政所上班的时候单位分的房子,那时代的房子流行风格是墙下边一米左右的地方刷成绿色,上面是白色。我经常还会因为父亲工作的调动,跟着父亲去不同乡镇上财政所院子玩,跟着父亲去乡政府开大会。

村口通往市里和县城里的公路

我也不知道具体原因,反正父亲后来就没有去所里工作了,对父亲来说,这一生的命运就从此发生了转折。听说是因为计生的原因,父亲被迫下岗了,得到了一些抚恤金,我们家才有钱重新建了现在的新院子。新院子是建在了我家的庄稼地里,也是我们那个桩头最后一排,当时孤零零的就我们一家。我记得小时候刚搬过去的时候没有电,用煤油灯,我和父亲在那边的新房子睡觉,院子的围墙也是暂时用的玉米杆子围起来的。大晚上的,有时候地里不远处的树上会有猫头鹰鸣叫,那个声音真的是现在听起来也瘆得慌,简直是童年噩梦了。

我们村口通往回家的路,路的前半段后来建设的小康新房子的院子

那片庄稼地里面有两棵很大的梧桐树,一棵被伐了做了柜子等家具,一棵后来一直长在院子角落里面十多年。这棵梧桐树陪伴了我整个青春的学习时期,从小学一直到上大学。从春夏到秋冬,我见证过梧桐树一年四季的变换。春天,叶子很绿很小,盎然新生的感觉;夏天,树叶像一把把小伞笼罩着几乎大半个院子,阴凉清爽,每个暑期都会回家避暑;秋天,树叶都干枯成棕色了,而且暮秋梧桐树会结出淡紫色的花,还有像小船一样的硬壳(不知道是不是梧桐树的果实),下雨时节,花枯叶和壳子落满了院子,非常好看;冬天,梧桐树褪去了一身的叶子,光秃秃的枝丫像是在天上画出来的画儿。

后半段浓浓的乡野气息,图上后面2张比较喜欢这2户人家黑色门的风格

家里面用砖围成了一个小的菜园子,梧桐树在菜园子的一角,夏天一片绿意,满是母亲辛勤的结晶。记得有一年,我在路边摘了牵牛花的种子就随便撒进菜园子去了,结果夏秋时节粉红色的牵牛花爬的到处都是,周围还有金黄色的向日葵,院子成了一片花园。上学那些年头,院子里面什么都有,小桃树,杏树,院子门口还有枣树,核桃树,果实成熟了随便摘着吃。小学初中时候,院子里面还养过好多小动物,有鸡舍,兔子的窝,小狗的窝,还有猪圈。放学回家后的时光,不是帮忙晒庄稼,就是喂这些动物了。家门口就是我家的庄稼地,大西北相对干旱,不是种小麦,就是种玉米或豆子……

我最喜欢的一段路(好像阴阳路),一直通往我们那个桩头,路的左边(东边)住人家,路的右边(西边)各家地里有墓碑祖坟,黄土地上人亡后就土葬入土为安

去年冬天,我还拍了一张,噗,很沙雕

上了高中之后,我就去县城里读高中了,父亲后来就常年在外面打零工挣钱,母亲在县城租房子一边做做裁缝的小零工,一边照顾我和妹妹上学。那个时候父母的一切付出都是为了孩子的考学,记得一排房子会住好几家高中生。那个时候上学普遍没有手机,没有微信,有QQ也不怎么用,一院子的初高中小伙伴一起上下学。下午放学像电影里面的场景,每家每户开始做饭,欢声笑语,充满了生活的味道。

我家门前不同时节种玉米,豆子,小麦的样子,蓝天白云很美丽

14年大学二年级时期回家过暑假发的一条QQ动态,后来就很少有在夏天回家了

上了高中以后,家里面院子里喂养的小动物全都卖掉了,只有寒暑假能回去了。后来,我上了大学,家里就很少回去了,母亲还是照顾妹妹一直在县城里租房子住。现在我们都上了大学,前年家里的院子翻新,也修建了大门和新房子,院子里的梧桐树也被砍掉了,菜园子也没有了,院子被硬化成水泥了。母亲又在家门口的庄稼地边上种上了好多菜,我去年回家的时候,院子里一片光不溜秋的样子,一时半会没有习惯过来。

家门前种满了菜的样子,家里没人,菜都吃不完,前几天回家避暑摘菜吃了几天,适合养老

这是上学时期家里的样子,穷的只剩下温馨了,图都是在QQ空间保留下来的

院子没有翻修被水泥硬化前,每个角落里都能找到一抹绿,那个树桩就是被砍伐的梧桐树的年轮,很遗憾没有留下梧桐树很高大茂盛时候的照片

今年四月从北京回到西安,就是为了离家近一点儿,可以时常回家看看父母。西安第一份工作因为公司搬家夭折了,索性辞职顶着太阳找了二周工作都不是很尽人意。所以,随心买票回老家避暑了十天,乡下蓝天白云,凉风习习,真得满满的都是感触和回忆。虽然院子早已经不是记忆中的样子,但是装满了生活的情怀,希望等我退休老了的时候,还有机会重修这样一座满是绿荫和花香的院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