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宛在青山外 > 第六十三章 沈家

宛在青山外 第六十三章 沈家

作者:连灼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5:01:31 来源:笔趣阁

这纸条根本说明不了什么,可此事根本也不需要说明,承平帝定然是宁可错杀一百的态度,只要江宛将此事报上去,沈望便是死路一条了。

想想也觉得毛骨悚然,千方百计求娶她的人,竟然也想置她于死地。

那么,她要告诉承平帝吗?

江宛脸上浮起一道兴致盎然的笑容来。

当然不。

“如果这么快揭晓谜底,似乎就不会那么好玩了。”

江宛将那枚小纸条夹进了《微著堂笔记》中,然后把书放在了桌上。

阿柔最近认得了不少字,也愿意看书,若是放在此处,或许会被她翻出来。

江宛想了想,带着书往外书房去了。

圆哥儿今日习了“舸”字,一见江宛就忍不住炫耀。

他人小,手上的骨头还软,一贯也练不了几张,被邵先生寄予厚望的阿柔却不同,眼下虽然也看见江宛了,却也耐得住性子,依旧一笔一划写着字。

江宛便开始看圆哥儿的作业,看同一个字久了,往往能发现些不同寻常的地方,江宛笑着问圆哥儿:“先生有没有告诉你,‘舸’是什么意思?”

阿柔一心两用:“舸,舟也。是大船的意思。”

江宛道:“对,阿柔真聪明。”

圆哥儿恨自己嘴慢,于是一把抱住了江宛。

江宛低头,摸了摸他的后脑勺,面上的笑容却有些淡。

宋吟给孩子起个名字叫大船,是希望他将来能乘风破浪,直济沧海?

还是希望他能做一艘足够宽阔平稳的船,托举起自身的荣华富贵,让宋家人踩着他劈波斩浪?

宋吟虽死了,但他这个人还是真是越琢磨,就越有趣。

次日,江府的人传来消息,说沈望去见江老爷子了。

江宛便也带着圆哥儿去了。

老爷子正在考校江辞的学问,见了圆哥儿,兴致正好,于是也要考他。

考完之后,老爷子把孩子们打发下去玩,捋着胡子发了会儿呆。

江宛晓得祖父对圆哥儿还是有期待的,于是笑道:“勤能补拙,笨鸟先飞。”

江老爷子笑了:“我岂能不晓得这个道理,我是觉得……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是苏轼的《洗儿戏作》,祖父此时背这首诗,是想劝慰她吧。

江宛道:“我可没惦记着让圆哥儿去为官做宰。”

她从始至终都只希望圆哥儿做个普通人,认得字,懂道理,安安稳稳过完一辈子就好了。

见老爷子还是有些怅然,江宛眉毛一挑:“还当祖父你只喜欢读书人?”

江老爷子哼了一声:“天底下所有的读书人摞在一起,也比不上咱们圆哥儿的一个小指头。”

江宛不语。

老爷子又道:“宦海浮沉,到底艰辛。”

江宛不愿跟老爷子彼此安慰下去,转而道:

“祖父,我前日读了沈啟先生的《源因堂手记》,其中写了他的一位友人,最嗜糖糕果子,却把菊花糕叫做黄糕子,把枣糕叫做红糕子,正可谓暴殄天物,便猜到这是祖父了。”

“祖父愿不愿意与我再说些沈先生的事?”江宛问。

在西窗下锄花的沈望默默站直了。

“你既然读了他的手记,便该知道他的脾气,是最板正不过的儒生了。”

“我知道。”

江宛读了祖父为沈啟写的祭文,其中便用了沂水春风四字,可见此人对孔孟之道是极为推崇的。

“但其实他这人也常有离经叛道之举,甚至曾允了小女儿女扮男装,进国子监念书。”江老爷子笑道。

“只看那一篇智斗恶仆的文章,沈先生也不会是那种呆板的人。”江宛对这篇的印象很深,因为沈啟为了捉那恶仆个现行,废了好多心思,说自己是设笼捉雀,雀如蛇。

老爷子饶有兴味:“你记得?”

“记得啊,有个小厮喜欢偷他的笔墨出去变卖,有一回甚至把皇上赏赐的笔也给偷走了,沈先生设计当场捉住了他,然后他就被沈先生逐出家门了。”

“可把人赶走后,还有故事。”老爷子道,“那小仆家里有个老娘,他被逐出府后,没了生计,连老娘的药钱也掏不出来,拓寒知道后,便给了银子供养他老娘,可惜中间到底断了药,那小仆的老娘还是没了,拓寒又为他置办了棺木。”

江宛:“沈先生是好人呢。”

“还不止于此,那小仆的老娘没了,他不知感恩,竟然将此事归咎于拓寒,于是怀恨在心,竟然反咬一口,说拓寒私自典当了陛下御赐的笔。”江老爷子将笔投进笔筒,“拓寒智谋高,怎么会被他坑进去,自然是巧妙化解了,但那小仆诬告朝廷命官,却要坐十年的牢,拓寒道是小仆不过丧母悲恸,一念之差而已,竟为他求情,那小仆只关了三个月便出来了。”

“他出来后,也不曾去感谢或是道歉,只是跟着商队往漠北去了,走之前还骂拓寒是个沽名钓誉的虚伪文人。”

那沈啟岂不是救了条中山狼!

江宛微微摇头:“沈先生怕是要失望寒心了。”

“那时我也问他后不后悔,他说不后悔,我就笑他迂,说他是以德报怨反被怨极,他也不恼,却再未提过此事。”江老爷子道。

听到此处,江宛也只能感慨,沈啟真是个好人,好得有些过分了,他肯帮那小仆的老娘,已经十分慈悲,那小仆对他怀恨在心,分明是一条毒蛇,他却还要去暖,简直善良得有点蠢。

还不如将那小仆关个十年,免得再出来害人。

江宛独自义愤填膺。

江老爷子却又道:“可谁能料到,后来沈家被流放,我多方奔走无果,平侯那孩子能保下一条命来,还是那小仆相助的缘故。”

当时益国公倒了,沈望被牵连,自然是人人都要踩沈家一脚,以表对皇帝的忠心,否则不过是流放而已,也不会一年不到,就只剩了沈望一个小孩子还有命活着回到汴京。

若是沈先生在被反咬一口后,没有再提出为那小仆减刑,想来便没有日后相助这一节,沈家便会绝后,恒丰帝就算想施恩,也无处可施了。

江宛道:“沈先生不念旧恶,以德报怨,是个君子。”

江老爷子却摇头:“你说他是以德报怨的人,也不尽然。”

近来常常想起故去的老友,只觉得自己此生阅人多矣,却没有一个比得上他的品德高洁——

“沈啟是以德报世之人。”

江宛一怔。

祖父竟用了这样重的四个字,可见沈啟此人的一生的确是白璧无瑕,没有丝毫污点。

这样一个好人竟然是被人冤枉死的,真让人想指天骂一句苍天无眼,不公不道。

老爷子满面惘然,江宛也很受触动,屋子里一时极静,这不约而同的沉默像是一场粗糙的悼念。

窗外的沈望则盯着紧闭的窗户,目光森冷。

过了一会儿,江宛道:“听说沈望也在家里,我想见他一面。”

听到此处,沈望立刻提着锄头,回到了花圃,继续照料绣球花。

奴仆领着江宛到时,他还是一副埋头锄地的模样,抬起头时,脸上还有一道灰痕,好笑得很。

真是个傻书生啊。那仆从心中暗道。

江宛亦笑了,点了点脸颊的位置:“擦擦吧。”

那仆从便极有眼色地退了下去,留他们在花圃里晒太阳。

沈望用袖子往脸上一擦。

江宛转头看着绣球花丛:“昨日我见了个衙役,倒知道了一件怪事。”

沈望配合地问:“不知是什么怪事?”

“你竟想杀我,沈郎。”江宛对他微笑,她的声音甜蜜蜜地飘进耳朵里,像加多了糖的鸩酒。

沈望笑着摇头:“夫人这话却有失偏颇,我若想杀你,你怎么还能站在此处与我说话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