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宛在青山外 > 第一百零五章 大戏

宛在青山外 第一百零五章 大戏

作者:连灼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11-30 19:07:51 来源:笔趣阁

腊月二十五日丑时,太后病逝于慈尧宫,承平帝悲痛欲绝,毒发昏迷。

卯时,天下皆知。

余蘅舒了口气,看向妃焰:“取我剑来。”

此时,周相串联百官,已跪在正胜门外。

队伍里,申南溪悄悄打了个哈欠,在人群中搜寻好友何望孝的身影。

官员们陆续都来了,他家离正胜门太近,他到得也早,跪得也前,其实他也不晓得大家为何来跪,只知道是周相先来的,路过的官员见了,一个通知一个,都你追我赶来跪了。

官场就是这样,一个跪了,大家都必须跪。

申南溪跪得早,自然煎熬,可别人却羡慕他位置靠前。

申南溪回头一看,见跪在身后的就是户部同僚,连忙小声道:“颜大人,你也来了。”

颜昼抬头看是他:“别提了,你也是周亓在叫来的吧。”

“是啊,周大人说正胜门十万火急,我就赶来了,本来以为是陛下今日开朝会,没想到大家都在这儿干跪着。”

“咳咳。”边上翰林院的李大人听不下去了。

申南溪此人可不知道什么叫尴尬,直接问:“李大人,你可知道到底怎么回事?”

李大人一抬头,竟见周围人都目光炯炯地盯着他看,显然,像申南溪这样的傻子还有不少。

李大人:算我倒霉!

“太后过世,陛下悲恸,生死一线。”

“啊?”

“竟是如此?”

李大人周围响起各种感叹声。

李大人低头:倒霉倒霉倒霉!

一个人说话了,大家都开始交头接耳。

申南溪见气氛松散,悄悄站了起来,准备去找好友。就何望孝那个笨脑子,肯定还不知道内情。

申南溪躬着腰走到人群外围,不停在队伍里搜寻好友的身影。

可从队伍最前头找到队伍最后头,也没看见何望孝。

该不会没人去通知这小子吧……

他们水司的麦郎中是疯了吗?出了这么大的事,竟然还在家里睡大觉。

申南溪直起腰,又朝来路看去,辉煌霞光中,有人着重铠骑马而来。

看清来人前,申南溪:“谁啊,这么大的排场?”

看清来人后,申南溪扑通跪下了。

昭王!竟然是昭王!

高头大马略过他,一路溜达到队伍最前方,昭王下马,目光锐利,扫视全场:“陛下病重,人心浮动,本王特来护驾,请诸位大人不必惊慌。”

诸位大人还能怎么想,也不能说你来了,我们才开始惊慌了。

很快,更多马蹄声和脚步声响起,这群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几乎瞬间就被围了起来。

现在,申南溪前方是屯田司的布大人,这位大人最出名的就是能混日子,二十年前是屯田司的员外郎,二十年后还是屯田司的员外郎。

申南溪听见布大人叹了口气:“这要真成了玄武门,我就该把早上那碗鸡丝粥喝完才来。”

申南溪心道,若是你再晚些来,恐怕就要比昭王来得还晚了。

左前方则是到了衙门先打坐焚香的谈大人,别人不忙的时候,他在打坐,别人忙的时候,他还在打坐,因为亲舅舅姓周,周相的周,所以考评永远是良。

右前方是六部有名的“死要钱”年大人,这人去岁被调到刑部,最大的特点就是身上挂着一个西洋传来的表,到点就走,从来不在衙门多待一刻,休沐日有了再大的案子也不会去衙门。

好家伙,来得晚的官员都是公认的大梁蛀虫。

申南溪低头看了眼官服,痛惜地想,要不是为了找何望孝,他怎么会沦落到与这些“蛀虫”为伍。

控制现场的都是余蘅的私卫,因都见过血,所以把守城门的金吾卫都比成了软脚虾。

申南溪叹了口气,这些金吾卫不行啊。

这时,宫门打开,一个小太监走了出来。

余蘅回头:“满黍公公。”

太监行礼:“昭王殿下。”

周相拄着拐杖,踉跄着站了起来:“陛下如何?”

满黍道:“如今周太医正在为陛下施针。”

只这一句,便没了。

大家也就明白了。

满黍又道:“皇后娘娘口谕,如今天寒,各位大人还是先请回吧,如今陛下正在皇后娘娘宫中,由太医们诊治,诸位大人跪在此处,也无济于事。”

周相:“娘娘仁厚,只是老臣不曾听到陛下平安的消息,始终心中难安。”

大家都安静得很,所以申南溪在队伍末尾,也能隐隐约约听见前方的声音。

那太监说,要先回去请示皇后。

如今昭王没走,周相没走,大家自然也不会动。

过了一会儿,昭王说:“诸位大人中不乏年老体弱者,不如还是站起来等吧。”

话音刚落,申南溪就看见前方的布大人嗖地站起来了。

布大人身边一左一右,也都站起来了。

只能说,不愧是蛀虫啊。

有他们挡着,申南溪也站起来了。

又不知道站了多久,申南溪都觉得脚上没知觉了,那个小太监又走了出来。

太监说,皇后已经收拾出一处荒废的宫室,让他们进宫,找个避风的地方继续等。

申南溪:而我并不想等。

昭王也跟着进去了,按照规矩,他解了剑,交给外边的护卫保管。

但奇怪的是,昭王没有走在前面,而是落在后面。

换言之,申南溪有伴了。

申南溪:要是我现在两眼一翻,直接躺倒,会不会显得太做作?

进宫路上,经过了宇清殿废墟。

日常开朝会的地方,忽然变成一片焦土,各位大人心中都滋味莫名。

申南溪听见前方的年大人嘀咕:“这得多少银子啊。”

申南溪心有戚戚然——宫室重建,他们户部又要倒霉了,那些督办的官员肯定换着法子来户部要钱,说不定还会坐在户部衙门口,要是不给钱,就不让人回家。

一贯迷信的谈大人则取下了手腕上的佛珠,握在手里一粒一粒数,嘴皮子不停动着,好像在念经。

皇城中殿被烧,可不是吉兆啊。

其他人则在想这把火到底是谁放的,什么小太监一时不慎的鬼话也就能骗骗别人。

队伍中异常沉默,可又好似已经沸反盈天。

走在一处的官员们眉眼官司打得上天入地,纵然周相领头,昭王压阵,可也拦不住他们道路以目,眉飞色舞。

申南溪回头一看,见昭王面上一丝笑容也没有,只觉心惊肉跳。

最坏的局面自然是昭王策划逼宫,皇后也被控制了,他们这些官员都要被灭口。

可是昭王也不像是马上要当皇帝了,看昭王的表情,简直像是要上刑场。

很快,官员被引入了晖凤宫内。

太监道:“未承想原先准备的宫室年久失修,横梁摇摇欲坠,只能委屈大人们在晖凤宫偏殿将就一二了。”

作为户部官员,申南溪瞬间警觉,似乎又有了银子哗哗流走的预感。

不过话又说回来,谁要去偏僻地方吃灰,当然是晖凤宫更好。

果不其然,偏殿完美容纳了所有大人,还准备了几十把凳子,至少能让年纪大的大人们坐下休息。

申南溪也被分到了一杯热茶,温热的铁观音下了肚,整个人都熨帖了。

申南溪凑到同僚颜昼身边。

“颜大人,你要不也去坐一会儿?”

老颜这人体弱多病,申南溪是为他好。

颜大人白他一眼:“你仔细看看,坐着的人里可有五品的?”

申南溪:“可你这都快站不住了。”

颜昼叹了口气:“再多站一刻钟,我就不顾及面子,直接席地而坐。”

然而颜昼这人是出了名的死要面子,他还是坚持站了半个时辰,虽然是靠在申南溪身上。

申南溪忽然侧耳:“什么声音?”

颜昼:“好像是鼓……”

瞬间,诡异的安静弥漫开来。

这皇宫里的鼓平常不响,一响就是——丧鼓。

“太……太后?”有个人问。

一片沉默,没有人回答。

太后是昨夜去的,这鼓绝对不是为太后而敲。

有人失声道:“皇……”

有人呵斥:“噤声!”

大家都知道这丧鼓为谁而鸣,可谁又敢在这个当口说话呢。

数吧,这鼓要敲满八十一下。

沉闷的鼓声回荡在皇城里,似湖中波澜,一圈圈朝外荡去。

颜昼默默站直。

鼓声停止的那瞬间,耳膜似乎仍在震动,申南溪按着胸口,觉得心似乎也跟着鼓点跳动,而鼓声一停,心脏也跟着停顿了。

“黄大人,你怎么了!”

“荣成昏过去了!”

“快来人!”

一上午始终神经紧绷,几位老大人其实都撑不住了。

太监把几个大人抬到耳房,反正太医也是现成的,正好该怎么治怎么治。

气氛很凝重,大家心里都越发焦躁起来。

申南溪与颜昼对视一眼,眼中都有沉重。

“皇后驾到。”太监的声音响起。

换了一身素服的皇后手中捧着一卷圣旨:“诸位大人,已闻鼓鸣,应也知道陛下已然泰山长崩,龙驭宾天。”

一时,哭声响成一片。

可皇后一开口说话,哭声就都停了。

“各位大人节哀。”皇后道。

大家有意无意地看着皇后手里的圣旨。

这时,昭王越众而出。

昭王没有换衣服,但也在腰间扎了白腰带,他走到皇后身边,拱手行礼:“皇嫂节哀。”

皇后屈膝:“多谢九皇弟。”

双方都站起后,皇后却忽然朝后退了一步,行了个极重的福礼。

申南溪:“这般礼节,非……”

颜昼捂住他的嘴。

“皇嫂。”余蘅急促地喊了一声。

这一礼,已然说明了圣旨上的内容。

众人皆惊。

城府深的,低头擦泪,城府浅的,目瞪口呆。

“莫非……”昭王似乎难以置信。

皇后将圣旨双手奉上。

余蘅接过一看,面上更添震惊。

所有人的视线此时都集中在余蘅脸上。

余蘅合上圣旨,目光扫过面前的官员们。

他道:“请诸位大人都看看吧。”

把遗诏传遍百官,这还是开天辟地第一遭。

周相原本一直老神在在,闭目养神,这时忽然睁眼,拄着拐棍站起:

“那就下官来做这个第一人吧。”

周相看遗诏时,大家就都盯着周相。

周相的表情也是震惊。

到底上头写啥了,咋都这么震惊。申南溪很费解啊。

而且他震惊地发现,圣旨是从离他最远的地方开始传的,自己恐怕又是最后一个看圣旨的。

都怪颜昼,缩在这个角落里。

这边申南溪心里焦急,可那些拿到圣旨的人,真的是不紧不慢,恨不得要从头到尾看个十遍,又不是名家书法,申南溪真搞不懂为什么要看这么久。

周相忽然咳嗽一声。

大家心领神会,传看的速度陡然快了起来。

约莫小半个时辰后,圣旨总算传到申南溪手上,他还谦让地叫颜昼先看。

申南溪是最后一个拿到圣旨的人,他接过圣旨的时候,知道这应该是自己最后一次摸到传位遗诏,所以看得尤为认真。

就是不知道前方哪位大人手汗大,手也不太干净,在圣旨上留下一个脏了吧唧的手指印。

申南溪:“……”

一般来说,这个黑锅会被扣在最后一个摸过这份圣旨的人头上。

但是申南溪也顾不上这口锅了,他惊了呀。

这圣旨上的笔记不是承平帝的笔迹,倒像是刚才盯了挺久的正胜门上的题字。

那是先帝恒丰帝所写。

所以这封遗诏不是承平帝的遗诏,而是恒丰帝的遗诏,而恒丰帝要把皇位传给昭王殿下?

那么夺位的应该就是承平帝!

申南溪手里的圣旨很快被收走。

他只能说,何望孝这回没来,真是亏大发了。

看昭王的意思,想来也不是非要翻这个旧账,估计也就是按正常的流程登位。

这新皇登基,必有官员调动,希望昭王殿下别让他在户部待下去了,油水没见着,忙得连自己姓什么都快忘了,不如去水司和何望孝作伴,他们两个单身汉还能结伴去衙门,下值了还能一起吃饭,省点银子。

圣旨又回到余蘅手上。

“各位大人可看清了?”余蘅问。

无人应答。

皇后面容冷静,扫视群臣后,她率先弯下膝盖。

只要余蘅遵守诺言,这个皇位就是他的,她会比世上任何人都希望余蘅坐稳皇位。

“参见陛下。”

周相丢开拐杖,伏倒在地:“参见陛下。”

群臣整齐跪下,齐声道:

“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余蘅目视前方,面上没有一丝笑容,声音沙哑:

“诸卿平身。”

他还是走上了这条路。

这时,被锁在晖凤宫耳房里的花偈也听见了山呼万岁的声音。

她不是傻子,已然猜到这万岁不是喊给承平帝听的。

那么新皇是谁也就呼之欲出了。

花偈从怀里掏出一封绢帛。

她被关在这个小耳房里已经快两天了,皇后的奴才只给她送过一回食水,似乎要让她在这里自生自灭。

不行!

花偈愤恨地攥紧绢帛,她不能就这么去死。

她爬到皇帝宠妃的位置上,忍着恶心讨好那个人样都没有皇帝,不是为了就这么无声无息地去死的。

她展开绢帛,看着上头承平帝的笔迹。

昭王的圣旨一定是假的,因为真正的诏书在她手中!

花偈并不明白承平帝为何将这遗诏交给她,那夜承平帝什么话都没有说,只是把这封绢帛丢给她,然后就让她走了。

她以为是赏赐,就收了起来。

等回了自己的奉芝宫,她才打开看了。

上头写着,承平帝要传位于二皇子余祺,而余蘅诈死送亲途中,勾结北戎,图谋不轨,立即褫夺余蘅爵位,贬为庶人,自领旨当日起,扭送弢陵,死生不得出。

饥渴交加,花偈的脑子却前所未有的清楚。

承平帝死前写下这封圣旨,说要传位给儿子只有一句话,惩治昭王的字句却洋洋洒洒,陛下恨昭王恨得咬牙切齿,死也要拉着昭王一起死的心思昭然若揭。

身为陛下的宠妃,她又怎么好不让陛下如愿呢?

她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恐怕承平帝没有相信过她床笫间的甜言蜜语,却知道她在痛骂余蘅时,确实是字字真心。

她恨余蘅。

胜过恨太后,恨皇帝,恨天下所有人。

花偈抚摸着绢帛。

她反正是要死的人了,死前,无论如何也要让余蘅不痛快一场。

况且放开手去博一场,说不定就是一辈子的尊贵无忧。

眼下百官都在,纵然余蘅可以威逼利诱,让他们屈服,但只要她拿出这封圣旨,百官心中,余蘅终究是名不正言不顺的。

这颗种子埋下去,总有人良心未泯,会广而告之,让天下知道余蘅就是杀兄夺位的畜生。

这就够了。

她死,也可以含笑九泉。

皇后恐怕早就忘了还有她这么一个人,所以才没有在今日做大事的时候,派人来了结她。

这间耳房的门窗都紧紧锁着,可人出不去,声音却可以。

晖凤宫虽大,可她既然能听见那些大人的声音,自然也能让他们听见她的声音。

“啊!”

花偈尖叫一声。

“本宫乃奉芝宫婕妤,为皇后所囚,”花偈从耳房里找了把椅子,拼命砸着窗,“诸位大人救我!陛下亲笔的传位诏书,就在本宫手上!皇后!放我出去!”

声音传来,申南溪忍不住张望,颜昼朝他后脑勺上拍了一下。

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皇宫真成了大戏台了。

皇后对贴身宫女使了个眼色,正要开口搪塞两句,就说陛下过世,花婕妤伤心得失了神志。

可她刚要开口,余蘅却道:“既然花婕妤信誓旦旦,那就请她出来吧。”

一时间,申南溪也要感慨昭王坦荡。

花偈很快被带到,她穿着一身皱巴巴的宫女服,脸色白得像个死人,众人一看,便知其中有猫腻。

花偈的眼神恶狠狠地钉在皇后身上,皇后心思急转,面上却极为镇静。

可花偈并未朝皇后发难,而是手指一转,指向余蘅:“昭王!你弑兄夺位,简直该死!”

说着,她从怀里扯出一块薄薄的绢布:“诸位大人切勿为昭王所蒙蔽,陛下的亲笔遗诏在在我这里,大人们一看便知!”

余蘅站在原地,眉毛都没动一下,显然丝毫不畏惧花偈手上的诏书。

既然恒丰帝的遗诏上写的是余蘅的名字,那么承平帝就是伪皇,承平帝就算真的亲笔写了遗诏也是不作数的。

可惜这位婕妤不知道。

在场文官看着花偈的眼神,像看着跳梁小丑。

皇后闭了闭眼,眼中滑下一行泪来,她一身素服,面容哀戚:“简直一派胡言。”

“花婕妤,”皇后似乎站都站不稳了,身旁宫女连忙冲过来扶住皇后,“陛下死了,本宫知道你心里难受,本宫又何尝不是如此,可你却不该在此事上信口开河。”

花偈抓紧绢布,刻薄道:“皇后何苦虚情假意,你如今帮着昭王,恐怕是叔嫂两个早有私情吧。”

花偈得意洋洋,皇后示弱,自然是怕了,她手中可是陛下亲笔!亲笔写的遗诏!

皇后踉跄一步,瞬间面如金纸。

申南溪等人看在心里,心中雪亮,皇后为了维护承平帝最后的体面委曲求全,最后还要被人泼脏水,这婕妤真是可恨啊。

缓了口气,皇后竟然笑了:“可笑,可笑啊……”

“花婕妤,本宫顾念你并不知其内情,百般忍让,你竟张口便污我清白,既然诸位大人在此,便请做个见证,待诸事毕,本宫愿脱钗削发,从此长伴青灯。”

周相颤声道:“皇后……”

申南溪暗暗摇头,这婕妤出来装疯卖傻一番,竟逼得皇后要当尼姑去了。

皇后苦笑:“相爷不必劝我。”

周相的拐杖在地上一撞,痛惜道:“娘娘三思啊。”

皇后:“至于花婕妤……”

花偈正想着皇后去当尼姑,二皇子登基后,她说不定能捞个太后当当,她揭发皇后和昭王有功,就算不是太后,也能赚个贵太妃吧。

花偈正美滋滋笑着,却听皇后冷冷道:

“婕妤对先帝情深似海,自请殉葬。”

花偈一惊,见四方太监逼近,立刻朝后退去:“你敢!姓宁的,你敢动我!我手里是真圣旨!”

花偈抓住一个官员,拼命想把绢帛塞进那官员手里,用力摇晃他的胳膊:“你看啊,大人,你看了就知道了,他们的是假的,我的是真的,皇上是被他们害死的,你信我,你信我,你看啊!”

可那位大人也不是个傻子,无论花偈怎么摇晃他,始终紧握拳头,低着头,像根木头。

也是他倒霉,长剑入体,花偈的血溅了他一身。

皇后微微屈膝:“大人受惊了。”

那位大人满身是血,被花偈未合上的眼睛死死盯着,正是惊魂未定之时,见皇后对他行礼,连还礼也不记得,只点了点头。

申南溪啧啧两声,那个倒霉鬼就是从来不肯晚下值一刻的年大人,估计他之所以站在门口,也是想第一个离开,不浪费一点时间。

这血迹最难洗,年大人这身官服恐怕是废了。

后来很长一段时间,许多官员私底下宴饮时,都会讨论,如果当时他们被那个疯了的婕妤抓住,会不会看一眼那块布上到底写了什么。

花偈尸体被拖下去后,始终没人敢去捡起那封圣旨看一看。

除了余蘅。

余蘅展开圣旨,看清内容后,便是一笑。

诸位大人有意无意地盯着余蘅看,连皇后也对遗诏的内容有些好奇。

余蘅平淡道:“我还当婕妤真能伪造一封遗诏,可她带来的圣旨,上头却空无一字。”

余蘅调转圣旨,把有字的那一面朝向大臣。

诸臣匆忙低头。

无人敢看。

刚才昭王拿出了先帝亲笔遗诏,承平帝若真的恬不知耻地写了遗诏,要传位给自己的儿子,掰扯起来,恐怕承平帝的最后一分体面也没了。

“诸位臣工可要看看?”昭王亲切地问。

鸦雀无声。

“没人看,我就烧了?”

落针可闻。

余蘅把薄薄的绢帛扔进了炭盆中。

申南溪看着炭火吞噬遗诏,心中升起一种莫名的感觉,这昭王做事还算磊落,对他们这些小官也和颜悦色,从头到尾都挺沉稳的,似乎让昭王来做皇帝,也不错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