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宛在青山外 > 第九十八章 真实

宛在青山外 第九十八章 真实

作者:连灼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11-30 19:07:51 来源:笔趣阁

假设安阳说的是实话,她不在意权位,不想做皇帝,那么换句话讲,她也不会在意这天下安不安稳,没有志向守天下太平,也就没有志向非要天下动乱。

难道她做这一切什么都不为吗?

不,她说好戏刚刚开场。

她要看戏,还要看精彩的戏,这场戏又是什么?

如果只为了看戏,那就只是个看客,她会点戏,但戏文一旦开唱,她不会插手舞台上的戏文要演什么。

根据江宛推测,安阳大长公主应该已经看了一段时间的戏了,至少他们在北地,行事并未遭受特别大的阻碍。这应该也能佐证安阳不是非要北地陷入战火。

莫非,这出戏其中一幕就是解北地之困?

江宛觉得自己隐隐摸到一点边了。

这时,安阳手里的酒瓶滑落,砸在地上。

“我倦了,你走吧。”

江宛回过神:“殿下,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

“问吧。”安阳声音慵懒。

“我住在小青山的这几日,可有人来找过我?”

安阳做了个手势,侍女纷纷点起灯烛。

室内大亮,江宛有些不适应地眨了眨眼睛。

“余蘅来过,他喜欢你,你知道吗?”

“我知道。”江宛揉着眼睛。

安阳:“你也喜欢他?”

江宛点头:“嗯。”

“那你就能看看他到底能为你做到哪一步了。”

安阳面上有淡淡的红晕。

“他们余家的男人,都是自私自利的人,把一切都算计得透透的,还要怪别人跟他们玩心眼,惦记皇位的是如此,不惦记皇位的也是如此,”安阳目如烁星,“你想做皇后吗?”

江宛连忙摇头,如避蛇蝎。

“若是大梁有个寡妇皇后,这戏就更好看了。”安阳笑道。

江宛不解其意,安阳却已经站起,朝内室去了。

“送客吧。”

……

腊月二十二日这天早上,阿柔起得很早,因为她记得夏珠说过,明日是祭灶节,所以今日家里要做些黏糖。

阿柔喜欢一切跟过节有关的活动。

早起,夏珠给她穿衣服的时候,见她有些呆呆的,便问她想什么呢。

阿柔道:“就快过年了,可我娘还没有回来。”

夏珠向来懒得想太多,转述抚浓的话:“夫人去别人家做客了,年前肯定回来。”

“可她去哪里作客了,到底是什么好玩的地方,让她连家都不回了。”阿柔小嘴儿撅得能挂油瓶。

“这临近年关,娘家辞少爷不是没给你布置功课么,你正好去花园里跑跑,梅花打苞了,你去摘点来做胭脂吧。”夏珠手脚麻利,虽然看着人高马大的,但是每次给阿柔穿衣服,都是又快又好。

昨夜阿柔和蜻姐儿又是一起睡的,夏珠帮阿柔穿完了,就把她抱下地,再帮小的穿。

阿柔一听做胭脂,立刻来了兴致。

夏珠提醒:“丫头,先去把早饭吃了。”

“哦。”阿柔双脚并着跳过门槛,见外间已经摆好了早点,便捏了一个小包子塞进嘴里。

吃着吃着,阿柔觉得哪里不对,家里的梅花是要开了,但后院那株是白梅啊,怎么能做胭脂?

但做不了胭脂,今日可以做黏糖。

夏珠把冰糖倒进锅里,熬得焦黄,再倒进涂了薄油的碗里,等凉得半软不硬了,拿刀子一切,阿柔扔了一块到嘴里,眼睛顿时一亮:“好吃!”

蜻姐儿也抓了一块吃,咂吧咂吧嘴,也说:“好吃。”

夏珠信以为真,自己也吃了一块,简直甜得发齁,大约只有小孩子才会喜欢这么浓重的甜味。

嘴里含着糖,阿柔又捏了一块在手上,捏着捏着,变成一个长长耳朵的小兔子。

“我要送去给小舅舅吃!”阿柔笑得眼睛弯弯。

江辞在屋里抄了一篇策论,算了算时辰,便去小厨房端了药去找老爷子。

“祖父,该喝药了。”

屋里的江老爷子却置若罔闻,江辞推门进去,见老爷子手里拿着本折子正看得仔细,侧头问敬墨:“祖父看什么呢?”

“是周相刚送来的一本折子。”

敬墨话音未落,江老爷子竟直挺挺朝后倒去。

江辞连忙将药碗抛开,冲到祖父身边,便见老爷子双目紧闭,脸色铁青。

“祖父!祖父!”他连着喊了两声。

敬墨道:“奴才这就派人去请大夫。”

敬墨从门外召来几个小厮,把老爷子抬到床上放着。

江辞捡起地上的折子,这周相居心不纯,回回都拿祖父当枪使,只是不知祖父到底与周相有什么约定,明明病体支离,还要强撑着为周相奔劳,眼下竟被这封折子活活气晕了。

江辞暗下决心,若是下回周相再来,必定让门房把他打出去,祖父的身体已经再经不起折腾了。

这折子到底写了什么,竟然让祖父这样愤怒。

江辞打开折子。

小青山,余蘅走到安阳大长公主面前。

“天色已晚,姑母这样匆忙约我来见,不知到底因为何事?”

安阳大长公主因宿醉,仍在头疼,身后有一个美貌少年给她按着头。

“你应该已经知道了。”

余蘅面无表情:“莫非姑母说的是岭西路的叛乱?”

岭西路大旱,赈灾粮款迟迟未到,以致饿殍遍野,农人张胜煽动县民占县衙,绑县官,又广杀富户夺粮,多地效之,推张胜为头领,集结青壮为义军,与府兵相抗,于水舟关初战,府兵不敌,死伤过半,帅司唐易骑向岭东路求援,奈何援军未到,唐大人却被暗杀于官邸,府兵闻信溃逃,义军大胜,张胜入驻官衙,杀漕司贾牣,宪司汪旌舵。仓司范毫西闻讯逃至佘州,留绝笔后自缢,三日后,岭西路沦陷。

消息今日才传到京城。

“姑母是想让我去平乱?”余蘅问。

“千金之体不坐垂堂,我又怎会叫你去平乱。”

余蘅:“侄儿愚钝,参不透姑母用意。”

“我的用意简单得很。”安阳抬手,给她按头的侍奴躬身退下,“我要你做的事,于你而言,是件天大的好事。”

众人退下,安阳与余蘅一坐一立。

安阳大长公主笑道:

“我要你持玉玺,登皇位,做天下之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