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宛在青山外 > 第五章 危机

宛在青山外 第五章 危机

作者:连灼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11-30 19:07:51 来源:笔趣阁

太后宫中,余蘅看着眼前的一排画像,在心里深深叹了口气。

可主位上的太后与秦嬷嬷却喜气洋洋的,尤其是秦嬷嬷,笑得极欢喜,本就高耸的颧骨似是连眼睛也要遮住了。

秦嬷嬷:“还是太后眼睛毒,礼部王大人的嫡次女温婉大方,素有贤名,犹擅绣海棠,咱们九王爷也最爱海棠了。”

余蘅:我不是,我没有。

长孙太后雍容点头:“王家一向诗书传家。”

秦嬷嬷又道:“还有正奉大夫家的长孙女,都说在棋艺上得了祖父真传,都说世事如棋,这样的姑娘,脾性定然不差的。”

余蘅嘀咕道:“我可不爱下棋。”

不光不爱下棋,也不想成亲。

太后瞧他不情不愿,便道:“看画像终归是隔了一层,赶明儿在闻蝶轩办个赏花宴,把这些姑娘都叫进宫来玩玩,等亲见了,自然晓得谁是好的了。”

余蘅本欲反驳,想了想,却又把话咽了回去。

太后身边的大宫女月禅忽然走了进来,行过礼后道:“陛下传王爷去宇清殿。”

余蘅如蒙大赦,立时站了起来:“皇兄找我,必有急事。”

太后挥了挥手:“去吧去吧,知道你坐不住了。”

余蘅讨好地对她笑笑。

太后无奈地看他一眼,然后对身边的大宫女花偈抬了抬手。

花偈便道:“雪颂,把画像收起来吧。”

同是大宫女的雪颂对太后蹲了蹲,然后指挥着宫女们卷起画像。

偏有个宫女手不稳,竟叫画像落在了地上,余蘅似是也没留意,便一脚踏了上去,正踩在这姑娘的脸上。

那小宫女顿时吓傻了,直挺挺跪在了地上。

余蘅一脸无所谓得挪开脚,直接往外走去。

雪讼弯腰把画像捡了起来。

秦嬷嬷:“这是哪家小姐的画像?”

雪讼低头看了画上的小字:“是宁太尉府的三小姐。”

此言一出,太后脸色微变,不过很快又笑起来:“这孩子,还是同小时候一样莽莽撞撞的。”

秦嬷嬷心中也有思量,却半点没露在面上:“太后,皇后遣人送来的茉莉花已经叫人摆好了。”

“那就看看吧。”太后伸了手。

秦嬷嬷忙上前扶了。

……

余蘅到了宇清殿后,便见承平帝正在练字。

“皇兄。”余蘅行礼。

承平帝看他一眼,笑着道:“过来坐。”

“皇兄今日这么有兴致,”余蘅绕到承平帝身边,低头看他写的字,“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这是杜子美的《白帝》。”

承平帝搁了笔:“北戎人三日后便会进京。”

“相平为了此事忙得脚不点地,若是人真的到了,怕是就更忙了。”

承平帝点头:“我准备让少昀去城外相应。”

宁少昀?

这家伙一直在镇北军中,与北戎人必定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怕是有热闹看了。

“皇兄,够促狭啊。”

承平帝摇头笑笑:“满京城,也就少昀与他们是老相识罢了。”

还老相识,有一见面就打架的老相识吗?

余蘅挑了挑眉,没再说话,而是挑了张椅子坐下,对伺候的小太监道:“今年的雨前应该送来了吧,我是专程来喝的。”

承平帝对小太监点了点头。

小太监便下去煮茶了。

承平帝:“宁家镇守西北,实有大功,不过镇北军中,到底是益国公积威犹在。”

承平帝还在看自己的字,头也没有抬,似乎只是随口一说。

余蘅的拳头却微微攥紧了。

嘴上依旧吊儿郎当的,余蘅笑道:“什么积威犹在,都十五年了,我怕镇北军中晓得有这号人的都没多少。”

承平帝抬头看他:“你与少昀自小不对付,难得竟对他爹这样推崇。”

余蘅嬉皮笑脸:“宁伯伯还送过我一杆枪,现今还挂在我书房里,宁剡小时候还想跟我抢来着。”

随后,余蘅便说起了他的枪法,把承平帝逗得连连大笑。

而小太监端上来的他心心念念的雨前茶,他就再也没动。

……

江宛回府时,见几个小姑娘正凑在一起。大的有樱桃桂圆,小的有阿柔蜻姐儿。

樱桃和桂圆坐在台阶上翻花绳,阿柔跃跃欲试,指点着樱桃该怎么办,蜻姐儿是头一回见,新奇得不得了,时不时用娇嫩的指头,戳一戳被绷得紧紧的绳子。

“阿柔。”江宛喊了声,又对蜻姐儿招手,“小蜻蜓。”

蜻姐儿甜甜喊她:“娘亲。”

声音简直要滴出蜜来。

江宛对她飞吻一个,再看阿柔,却垂着头,看不清神情。

江宛便先去牵了阿柔:“今日我买了好甜的杏子,专程给你们带回来了。”

一手一个小姑娘,江宛自觉非常满意。

她又把人挨个抱到榻上,嘱咐夏珠:“快去把杏子洗了。”

不多时,夏珠嘴里叼着个杏子,光明正大地一面偷吃,一面把杏子送来了。

梨枝与她前后脚进了门:“夫人,孙小姐遣人送了封信来。”

江宛正在喂蜻姐儿吃果子,闻言,便把杏子叫蜻姐儿拿着,自己先接过了信。

展信后,江宛先看了最后一行字,孙润蕴竟然她阅后即焚。

这却有些稀罕。

江宛读了一遍,才知道孙润蕴是用心良苦。

原来上回那个霍娘子是益国公的后人,那场巧遇也未必是巧遇。

不过,她与那霍娘子到底只有一面之缘,倒不太担心这事。

江宛将信装回信封中,叫梨枝先收起来。

她觉得眼下最要紧的,却是找个可靠的人打听文怀太子的事。

……

余蘅出宫后,便回了王府。

书房里,他的近卫站了一排,青蜡绿烛,翠炭碧煤,赤灯红烬,绛烟妃焰。

余蘅依次看过去,最终点了点青蜡:“你去郑国夫人府,把李思源换回来。”

青蜡下意识抱拳应是,回过神后却又不甘心地问:“为何是属下?”

余蘅反问:“陛下今日提起了益国公,你说这又是为什么?”

是啊,为什么呢?

青蜡回过神,羞愧下跪:“属下有罪。”

余蘅掂了掂手里的玉佩,没再说话。

青蜡接手宫中事务已经二月有余,却还不曾理顺,到底是不及李思源。

余蘅淡淡道:“不知道,就去查。”

青蜡满脸羞愤:“属下定当竭力。”

话是这么说,余蘅却也没有想着全靠青蜡。

陛下身边的人都是筛了再筛的,自从上次那颗钉子被人拔走,他们便很难安插人在陛下身边了。

陛下绝不会贸然提起益国公,其中必有因由。

可益国公之案已经是十五年前的事,陛下此时再提……

却有些巧了。

余蘅蓦地有了醍醐灌顶之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