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直播之我的大唐不正经 > 第七十五章可怜的明君

直播之我的大唐不正经 第七十五章可怜的明君

作者:梦公爵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30 13:55:59 来源:笔趣阁

又被踹出来了!

李川拍拍袍子,用过就丢,他这待遇也是没谁了!

还好,早餐吃了,还睡了一会儿,也就是磨了会嘴皮子,倒也没吃大亏。

想起那面碎掉的镜子,李川半点都不心疼,反正他早就知道拿出来也不归他,等交易功能开启了,想买多少买多少。

一路哼着歌走回宜秋宫,一进院子,就被一堆羊毛怼了一脸。

李川:“……”

“这,什么时候弄的啊?早上还没有呢?”李川伸手将飞到脸上了羊毛摘下来,对于院子堆得像小山一样高的羊毛表示惊叹。

羊毛是装在麻布袋子里的,问题就是有几个漏了,散着的羊毛飞了出来,满院子到处都是。

而且这个味啊,这羊毛是不是没洗啊?!

“你回来了?!”李承乾迈步出来,生无可恋的靠在门框上,“快把你的羊毛弄走吧。”

看看他的宜秋宫,都变成什么样了?!

小银子颠颠的跑过来,到了李川身边小声禀报道:“宫门开了才送进来的,这只是一部分。”

李川:“……呵,一部分。”幸好没全部弄进来,不然还不把宜秋宫给埋了啊。

“不是,找个仓库放啊,为什么会搬到这里来?”李川就想不通,什么东西往东宫运啊?下面办事的是傻的吗?!

“呵,当初是谁跟父皇要羊毛的?”李承乾道:“那时父皇就下令,弄来的羊毛就交给你。”

李川揉了揉额角,原来这是李二陛下的锅。

“行吧,找人来,搬到宽敞点的地方,把这些羊毛清洗干净,然后放锅里煮,晒干后拧成线,再制成衣服。”李川摆着手道:“这还要我教?我也不会啊,反正试着弄吧,要是实在弄不出来,就拧成线先放着。”

毛衣编织大全,你值得拥有!

必须买一本!

在入秋之前,总能备好毛衣的。

李川推着李承乾进了屋,至于院子,会有人扫的。

“你一大清早的,去干嘛了?”李承乾问,羊毛到的时候他就去找人,结果只一个空屋子。

“去找陛下了。”李川答了一句,问道:“今天你跟我一起出去吗?”

“当然,我还想看看折扇是什么样呢,今天多做几个,我得给父皇拿一些。”李承乾说到这儿,很是敬佩的看着李川:“我就特别佩服你,你怎么一点都不怕我父皇呢?”

“这个啊,大概因为他是明君!”李川托着下巴道,他也琢磨过这个问题,可他确实不怕李二陛下。

“明君?”李承乾有点明白,但又有些费解。

“你看啊,做为一个明君,首先不能任性,不能随着自己的性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必须要为整个国家考虑,要关爱百姓,要自律,要有识人之明,更要有用人之智。”李川掰着手指道:“平时更是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干得比牛还多,晚上还得当……咳咳,少儿不宜,总之吧,明君不好当!但是拥有一个明君,则是大唐之幸,亦是官员之幸!”

李承乾觉得李川说得非常有道理,可是为什么,他又会觉得明君这么可怜呢?!

想想看,每天早上父皇起来的时候,鸡确实没叫,等鸡叫的时候,他已经上朝了,睡得比狗晚这一点他还真不知道,狗都什么时候睡啊?但父皇确实睡得晚就是了。

至于干活,想想看,早朝,批奏折,会见大臣,商议朝政等等等等,好像确实干得比牛多多了。

这么一想,他觉得父皇真的好可怜肿么破?!

李承乾赶紧打住,再想下去,他觉得他可能连太子都不想当了。

两人在这边聊天,换衣服准备出宫。

而他们谈论的东西,这会儿已经传进了李世民的耳朵里。

正在考虑寺庙和道观问题的李世民:“……”

听了之后,他突然有种想做昏君的冲动!

“召房玄龄和杜如晦。”李世民深深吸了口气,让自己将刚才听到的都忘掉,那么没意义的话,还是忘了的好。

很快,房玄龄和杜如晦到了。

李世民先看向杜如晦,“杜卿身体如何了?”

杜如晦:“……臣身体还不错。”整天被太医管着,走哪儿跟哪儿,他身体能不好吗?!

“那就好,要多注意身体,别太累,多休息。”李世民还是有点担心。

房玄龄和杜如晦就相当于左右丞相,他用着相当顺手,不希望失去任何一个。

“臣谢陛下关心。”杜如晦心里也清楚,李世民这么在意他的身体,肯定是他的身体出了问题,更可能的是这两年间就去了。

知道了这一点,杜如晦自己也会注意,他还不想死呢。

“朕想统计一下大唐境内的寺庙和道观,具体有多少和尚和道士,这些寺庙和道观名下又有多少土地,朕要一个准确的结果。”李世民说完,又在殿里徘徊了几步,道:“两位爱卿觉得进行一次人口统计如何?”

房玄龄施礼,道:“臣不建议此刻进行人口统计。”

“为何?”

房玄龄无奈,提醒道:“陛下,马上就六月了,您忘了泾阳县子说的蝗灾?”

“蝗灾一般都会与干旱相伴,今年的天气确实很干燥,上一场雨还是十天前,而且雨量很少。”杜如晦补充道。

“近几日阳光很烈,臣问过钦天监,近二十天都没有雨水。”

李世民面色凝重起来,干旱可是个很严重的问题。

西北本就缺水,河流湖泊也不多,挑水浇地本就是个负担,更何况连水都没有。

干旱二十天,在烈阳高照的日子,水流不够大的河流都会断流,长安城外那条河,就常常断流,干旱加上蝗灾,今年有可能会颗粒无收。

“再看看,不行就早点运些粮食过来,杜卿,一会儿你看看咬金那边有没有什么消息,也不知道他种地种得怎么样了。”

“无论程将军那边种什么,现在都没到收获的时候。”

“估算个时间吧,现在大唐缺粮,看他能不能想办法多弄些。”李世民也不确定流求和吕宋那边有多少粮食。

李川不是说他们只留够吃的,其余的烂在地里也不管?

那出钱买,他们总能多弄些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