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神话之气运之争 > 103.程致远死

三国神话之气运之争 103.程致远死

作者:亮有一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15 05:55:41 来源:笔趣阁

各条战线皆败亡在即,程致远自然是不甘心,他知道,一但自己这次战败了,整个幽州都不会再有可以抵挡汉军的黄巾势力存在。

但以现在的情况,别说是他了,就算是韩信来了也没用,左右两翼已败,中军也即将败亡,逃,只会死得更快,两只脚的人是不可能跑得过四条脚的马的。

那么现在唯一能够可能把扭转败局的方法,程致远望向百步以外的刘兴。

杀了他,只要杀了身为主将的他,汉军就算胜了,也无法继续南下!

杀!

程致远立刻朝刘兴冲去,他不认为刘兴有多强,不就是一个十四岁的小娃娃吗,能有地相修为吗,他程致远可是地相初期的高手。

他看过的最天才的人物,就是大贤良师的女儿,才十九岁,不但美丽,能文能武,还已经是地相境后期的强者,但他不认为刘兴可以比得上大贤良师的女儿。

程致远来攻,刘兴第一时间发现:“来得好!”

说完,也是拍马冲去,刘兴早已蓄势够了,烈火燎源抢法本身就是注重势,注重精气神的枪法,所以刘兴注定要走精气神三修的路线,而现在他已经为这个做准备了。

早在初入地相境之后,刘兴就已经十分注重练体和练气,至于练绅,对于人力气成为顶级文臣的他,根本不需要练,随时都可以凝聚以及转化。

因此,刘兴现在是地相中期没错,但其一爆发,爆出的战力,绝对不是一般的地相后期可以抗衡的,特别是现在蓄势到一定程度的刘兴,瞬间的爆发,就算是换初入天罡境的人来挡,也要出一身冷汗,更何况是一个程致远。

只见刘兴冲到程致远身前,连烈火燎源枪都不用了,就一简简单单的直刺,一记携带滔天气势的一记直刺,快狠准,在程致远反应都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已经刺穿了程致远的咽喉。

有一点必须要提的,这个时代的枪可不是后世的红樱枪和尖枪,而是更长更宽的阔枪,除了常用的刺,还可以用来斩削撩,而惊夜枪也是这种阔枪。

刘兴在刺穿程致远的咽喉后,顺势一削,再加上惊夜枪的锋利,程致远的人头瞬间飞出。

刘兴回马,跑过去,用枪尖撩起程致远的人头大喝:“程致远已死,降者不杀!”

附近的亲军也连忙大吼:“程致远已死,降者不杀!”

接着整个中军都在吼,声音很快传偏整个战场,左右两翼的黄巾很快就投降了。

唯有中军那冀州黄巾,他们一部分陷入渠师都死了的迷惘之中,很快被卸去武器,一部分喊着要为渠帅报仇展开攻击,特别是程致远的亲军,但很快被杀掉!

不过最终也只有不到一千冀州黄巾投降,其他的都死了,但没有会说他们,如果不是程致远死了,估计这剩余的不到千人,绝对会战到最后一刻。

这在冷兵器时代是少之又少的,即使是双天赋军团,除了一些意志特别坚韧的,谁又能做到这种情度呢!

战至最后一兵一卒,这个口号真是很不错,但实际上,除非是打国战,跟外敌大战。

否则,打内战,死伤一半还不溃败,还能继续战下去的,除了双天赋军团,真没几个可以做得到。

死伤一半人,如果是单天赋,早就崩溃了,更何况一群连精锐天赋都没有的黄巾,但他们却可以做到许多双天赋都做不到的事,死伤超过七成,依然敢死拼下去,看那个势头,真是敢死拼到最后一兵一卒的。

战争结束,自然是打扫战场,好在岳飞那一万六千新军消耗的体力并不大,休息一刻钟不到,就开始打扫战场了。

己方的,无论轻重,全部全力救治,他们受的都是刀伤,之前刘兴趁大战未起,赶紧让李时珍培育一批争场急救的大夫,刘兴还教会他们缝合术,再加上李时珍配的伤药,康复率直接大升。

但人员有限,所以只能力救治自己人,至于黄巾,轻伤的自己走到战俘营治疗,抹一下伤药包扎一下就算了,中伤的,抬回去让大夫救一救,能救就最好,救不了算他们倒霉,但肯定要等大夫救完自己人先的。

重伤的,那就不用提了,无论中外,古代对于重伤的敌人,都是一个处理的方案,都是一个样的,懂的人自然都懂的,写出来那是有损和谐了。

然后死的人,自己的,全部都登记好,这些都是烈士,他们的家人还会得到抚慰金,然后找个好地方,立碑下葬。

至于黄巾的,挖个大坑埋了,还要洒上石灰,防止瘟疫,还标记位置,告诉防近的郡县,每个月都要重新洒上石灰,防止瘟疫,特别是天气热的时候。

本来刘兴还打算直接烧了,但被戏志才他们否决,这个时代,死者为大,即使是敌人的尸体,也不能烧,在没有真的爆发瘟疫之前,绝对不能烧,所以刘兴才用石灰来做做预防,至于能否真的防住瘟疫,那就看运气了,但绝对比就那么掉在那里要好!

当然了,幽州的瘟疫一向不多,因为幽州苦寒,也就是幽州的天气,这个时代的温度并不高,而且冬天真是比较冷,瘟疫都过不了冬天。

但现在是四月中,真的爆发瘟疫,六个月的时间,足够让幽州死上许多,这还是幽州地方人稀的情况下。

不过对于地广人稀的幽州来说,死上两三万人,就绝对是个重创了。

不提这些,汉军大营,现在各部都在休整,而刘兴在处理完自身伤势后,也就等待荀彧的统计。

对,荀彧也跟着出来了,当书记官,负责查漏补缺外加统计战果,写战报,写行军日志,外加军法官,可谓身兼数职。

没办法,刘兴的文官人数就那几个人,好在许多事荀彧不用亲自去办,自有下面的小吏干完,他去统计。

而戏志才是左军师,负责出谋划策,李坤是右军师,负责情报收集,处理和分析,同样也负责谋划。

至于华天县的事,全部都推给了留守的辛弃疾,所以,现在最忙的其实是辛弃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