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不怂 > 四、一触即发

大宋不怂 四、一触即发

作者:七桃散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30 06:33:08 来源:笔趣阁

话说百姓将囚车团团围住,眼看着就要爆发群体**件。

不仅禁军都头紧张,远处张望的秦桧同样攥紧了拳头:“如果事态失控,务必将岳飞当场格杀!”

秦桧身旁的是临安知府,低头垂手应道:“秦相公放心,属下这就去安排。”

秦是秦桧的秦,相是宰相的相,公是公侯的公。

禁军是官家赵构的直属部队,不归丞相管。秦桧能调动的人马,只有临安府的衙役。

衙役虽然管不了禁军,但是乘乱捅冷刀子,同样能要了岳飞三人的命。

看到群情激奋,岳飞说话了:“乡亲们,岳某身正不怕影子歪,这次下狱是受奸人陷害。诸位不要慌,相信官家定会还某家一个清白!诸位请回吧!

想拱手作揖,无奈两只手都被铁链捆着,动一下哗啦啦的响。

岳飞说完,嘈杂的人群逐渐安静下来。

人潮散去之后,只剩下岳飞的家眷站在囚车之前。

岳夫人为首,旁边站着大女儿岳安娘,也是张宪的妻子。岳安娘怀里抱着她同父异母的弟弟,岳飞的幼子岳霭,再旁边站着十二岁的岳霖,七岁的岳震。另一厢,是岳飞的次子岳雷和次女岳银瓶。

岳飞先后有过两个妻子,前妻刘氏生了四个孩子,分别是岳云、岳雷、岳霖和岳安娘。现在的妻子李氏先后生了岳银瓶、岳震和岳霭。

其中岳安娘和岳云也有了自己的孩子,还都是小宝宝,正在家中被丫鬟照顾着,没带出来。

大大小小一家子在路边悲号不已,只有岳银瓶,紧紧地抱着父亲的囚车,目光坚毅地望着岳飞,仿佛一位死士,在等候着主上下达命令。

岳云大喝:“银瓶不可造次,快快退下!”

张宪也说道:“小妹快回去,这不是你能管的事情。用不了多久,我等就能重获清白,再见天日。”

岳飞慈爱地望着幼女,用目光温柔地抚摸着岳银瓶的头发:“回去吧,晚上带些狗肉来,多带点酒。”

岳银瓶紧紧咬着嘴唇,点了点头,松开手,撤到路边。

此时,刚好金儿也跑了过来,一把拉住岳银瓶的手:“银瓶妹妹,不可冲动,咱们慢慢想办法。”

岳家和李家是邻居,又都是主战派的核心,两家关系向来不错。兴许是年纪相仿,岳银瓶跟李家的丫鬟金儿颇为投脾气,时常在一起玩耍。

岳银瓶也没有回到母亲身边,而是紧紧攥着金儿的手臂,朝父亲和兄长挥了挥手。

看到这一幕,禁军都头终于松了一口气。

岳飞是一代战神,家中子女各个如龙似虎。但要说得到岳飞真传的,只有两个人,岳云和岳银瓶。

岳云早已在战场上证明了自己,战场上单挑无敌。岳银瓶在临安城内单挑无敌。只要是临安城内数得着的刺头,全都被她收拾过,其中不乏江湖上有名号的主。

刚才那番景象,如果岳银瓶真要劫囚车,对禁军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可如果不等岳银瓶先动手,直接将其拿下,禁军都头相信自己会被临安城的百姓撕成碎片,活不到大理寺的大门。

车队继续朝着大理寺走去,李申之不禁皱了眉头:“完了,岳飞要死了!”他知道,所有人都太乐观了,太高估了秦桧和赵构的底线。事实上,当岳飞的死讯传出来的时候,所有人都不相信那是真的。以至于千年以后,人们依然为岳飞的死因争论不休。

李维略一思索,说道:“申之不必忧心。官家只是急于跟金人议和,不想听到反对声音罢了。只要和议一成,最多也就给岳飞贬个官而已。”

李申之摇了摇头:“叔父,岳飞真的要死了。”

岳银瓶不禁怒目圆瞪,伸手一把抓住李申之的衣领,作势就要揍人:“你说什么?”李申之就是个花花公子,在这里大放厥词,说自己最敬爱的父亲坏话,由不得岳家二娘不发飙。

李申之一字一句重复了一遍:“我说,岳飞死定了!”抓住岳银瓶的手,从衣领上拿开。好男不跟女斗,扯我衣服的事情就不跟你计较了。

男女授受不清的说法,在这个时候还不太严重,因为著名的理学大师朱熹,今年刚满十二岁,还是个小正太。

“我要救我爹!”岳银瓶不知为什么,突然就信了李申之这个花花公子,打定主意要去劫囚车。

不料一个箭步没迈出去,回头一看自己的手还被李申之紧紧抓着。

“你放开!”岳银瓶嫌弃地瞥了一眼李申之。

“岳帅之事不在乎这三两天,二娘且安心,咱们慢慢想办法。”李申之说完,松开了岳银瓶的手。

在李申之的心目中,岳飞乃是大英雄,一生赤胆忠心,当之无愧的武圣人,是所有汉人共同的财富,很自然地就把“咱们”的岳帅挂在了嘴边。

岳银瓶一脸嫌弃:“谁跟你咱们!”嘴上不饶人,心里到底听了进去,暂时放下了劫囚车的主意。

几个人的交谈声音不大,动作也很小,淹没在嘈杂的人群中,并没有引起别人的注意。

大家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远去的囚车之上,因为又有一个人,拦在了囚车之前。

拦在车架前的,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小青年,一身文士打扮,拱手作揖:“敢问都头,不知岳帅所犯何罪,竟然要用囚车押送?”

那都头不敢造次。纵观两宋时期,文人完成了对武人的全面碾压,随便一个小文官都可以在武将头上作威作福。没有摸清前面小文官的根底之前,禁军都头打算先礼后兵。

都头拱手还礼,“不知小郎君是何人?”

“在下越州陆游。”青年倒是不卑不亢。

禁军都头脸色一沉,问道:“可有功名在身?”

“今年刚好过了解试。”陆游答道。

“这不是你该管的事,快快闪开,莫要误了自己的前程。”

宋代的科举制度跟明清不太一样,最大的区别在于,举人的身份是一次性的。

如果只是通过了解试,在后面的礼部试落第,那么举人身份作废,下次科举还要重新参加一次解试。

尤其是南宋时期,“免解试一次”成了朝廷对学子的一个重要赏赐。到了南宋后期,对于屡试不第的学子,官家偶尔还会专门赐一个进士的出身。

既然还不是进士,禁军都头又这么客气,还有一个原因。

越州,在绍兴元年曾短暂地当过南宋行在,改名绍兴府,是科举大州,相当于是现在的高考大省,生源质量冠绝两京。

尽管每个州录取进士的比例差不多,每年中进士的人数越州不比别的州高多少,但是架不住人家越州学子的水平高,日后官位高升,前途无量。

万一哪一天这个叫陆游的小子当上了大官,想起了自己这个禁军小都头,弄死自己比捏死蚂蚁都轻松。

可陆游却不吃这一套,把都头的示好当做了服软:“朝中奸佞当道,陷害忠良,你等鹰犬就这样助纣为虐,良心何在!”

鹰犬是夸人的词,没有半点骂人的意思。

禁军都头终于没了耐心,猛地一挥手中的鞭子:“给我滚开!”

都头一下令,士兵们纷纷上前把陆游架开,扔在了一边。

前面就是大理寺了,如果今天不把岳飞送进大理寺,他今天就得掉脑袋,实在是没心情跟陆游这种书呆子摆事实、讲道理。

得罪不得罪潜力股的,已经顾不上了。

火烧眉毛先顾眼前吧。

陆游身上吃了几记暗拳,倒在地上哼哼唧唧,囚车队伍扬长而去。

这个一生没有考中进士的大才子,屡次落榜,不知道是否跟今天的遭遇有关,据说等秦桧和赵构都死了,赵构儿子赵昚即位之后才赐了陆游一个进士出身。不过此时此刻,陆游的名字,现在已经记在了秦桧的小本本上。

“救人!”李申之撩起衣服就走。

“不可莽撞!”这次是李维拉住了他。

岳银瓶兴奋地望着他跃跃欲试,金儿紧张地伸出了手想要拽住他,还有岳家一众男女或紧张或激动地望着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