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不怂 > 四十七、一切顺利

大宋不怂 四十七、一切顺利

作者:七桃散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30 06:33:08 来源:笔趣阁

李申之的诗让陆游瞠目结舌,世上竟然还有如此豪气之人。

他的酒量稍好一些,想趁着诗还热乎着,赶紧抄录下来。

宋人喜欢直接在房间的墙壁和屏风上写诗,写的好的主家还会装裱收藏起来。

陆游书**力深厚,有宋两朝在苏黄米蔡之下,亦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临安李申之作,越州陆游录。”

唐宋时期,酒后在客栈墙上题诗,就像在网上发了个帖子,只要诗写得好,很快就能随着客商南北的流动,诗词流传天下。

有些大名家游历四海时,路途之中写了一首诗,甚至可以出现诗比人走得快的趣闻。

……

酒的后劲确实很大,李申之一觉睡到第二天晚上才醒,醒来后只觉得肠胃翻滚,一阵恶心,什么都吃不下。

这时候要是能吃一碗肉丸方便面,估计酒后副作用能好一大半。

“看来要早日把酿酒之事提上日程了。”李申之拍了拍脑袋,使劲搓了搓脸,站起来的时候感觉脚下就像踩着棉花,大脑空空的,站也站不稳。

陆游也醒了,他就睡在李申之的身边。

“你说的好酒,什么时候能酿出来?”陆游懒洋洋地问着,连眼睛都懒得睁开,一看就是老醉鬼了。

李申之一拍大腿:“差点把正事给忘了!”

拉起陆游就往外走:“酿酒非一日之功,得先去把铁匠铺子给收回来。”

刚一出门,就碰见了金儿跟岳银瓶。

岳银瓶瞥了衣衫不整的李申之一眼:“不能喝就不要逞强,喝上几口马尿,就真当老子天下第一了。”

李申之苦笑一声:“今日且不与你计较,我还有正事要办。”

岳银瓶道:“醉成这个样子,还办得了什么正事?早都给你办好了。”

金儿从袖口掏出两份文书,分别是铁匠铺子和木匠铺子的房契,说道:“薛管家早上见你们还没醒,就领着我们去交割了房契。那铁匠感动得不行,非要亲自过来给少爷磕头,被我们劝住了。”

“为什么要给我磕头?”李申之有点不太理解老铁匠的感情。

不过是一次正常的买卖,犯不着行此大礼。

岳银瓶说道:“早上的时候,柔福帝姬被大理寺给带走了,老铁匠以为是你替他伸张正义,哭天抢地的要拿命来报答你。”

假冒柔福帝姬的案子,是皇家内部事务,按说该宗正寺管辖。但宗正寺里的都是皇家长辈,自然不会去干这些看管犯人的脏活累活。

他们只需要心情好的时候,抽空来审问一次人犯。

李申之挺起胸膛:“什么叫以为?明明就是本公子伸张正义,斗倒了假冒柔福帝姬。”

岳银瓶微微一笑,眼神中带着少许赞赏,说道:“瞧把你能耐的。”

听到事情进展顺利,陆游也很高兴,问道:“既然铺子已经交割,什么时候酿酒啊?”

“酿酒,酿酒……”李申之高兴得团团转。

尽管早已知道柔福帝姬一定会倒台,但当这一刻真的发生的时候,依然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

“对,把小和尚找来,给他的图纸都画好了没有?”

李修缘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睁着通红的双眼,展开几张麻黄纸:“一两银子一张。”

嗬,工本费不低啊。

不过本公子不差钱,先出一百两银子砸死你。

李申之接过一看,只见上面横平竖直地画着设备图,赞不绝口:“漂亮,太漂亮了!”

陆游拿起图纸看了看,虽然不知道这东西具体是什么,但也知道是酿酒的器具:“这便去酿酒如何?”

李申之看着完美的图纸,忽然察觉到一丝不对,图上没有标注尺寸:“铁匠和木匠加工的时候,如何匹配尺寸?”

搞过机械加工的他,太知道尺寸匹配的重要性了。

如果零件加工的时候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最终组装的时候便会问题百出,甚至组装失败。

李修缘道:“以豪计寸,以分计尺,,以寸计丈。匠人自会测量。”

李申之在心里默默地算了算:十寸是一尺,十尺是一丈,那么一百寸就是一丈。图中以一寸代替一丈,便说明这种图是按百分之一的比例缩小。

难怪宋代的机械制造可以如此发达,原来等比例的机械制图早已经出现。

李申之拿着图纸,仔细端详着,想看看还有没有什么遗漏。

陆游说道:“既然图没问题,咱们酿酒去吧?”

李申之终于回头看向了这个好酒的小苍蝇:“今天酿酒你也喝不上。”

陆游一本正经地说道:“早一日酿出来,早一日享用。多耽搁一刻,便迟喝一刻。

“如你所说,时间就是金钱,浪费就是自杀。”

“我说过吗?”李申之忽然感到后背流下一股冷汗。

昨天喝多了不会说了些什么不该说的话吧。

李申之试探着问道:“我还说什么了?有什么怪异的话吗?”

陆游疑惑道:“不怪异啊!李兄昨夜慷慨激昂,吟诗无数,着实让陆某佩服!尤其是那句,‘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当真是豪气冲天那!”

李申之悄悄抹了一把冷汗,心中稍稍安定,大概是自己没说什么太出格的话吧。

几句伟大的诗,应该不算出格,吧。

“好一句‘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不知是哪位将军,可以写出如此豪迈的诗句?”一道声音从楼下传来。

寻声看去,是三五个壮汉,穿着粗布褂子,腰间系着已一条猪皮带,头上带着一顶不大合适的幞头。

幞头是唐宋时期常见的“帽子”,有兼具包裹头发的作用,为体面人日常必备之物。

到了宋朝,幞头逐渐发展出了“翅膀”。

朝堂之上,官帽横出的两道长长的翅膀,便是一种极端的变种。

普通百姓幞头上的翅膀,通常自然垂在脑后。文人的幞头略作支撑翘起,又不如朝堂官员那般夸张,更像是两个外八字。

而翅膀折叠起来的,往往是武人出身。

楼下的几个人,幞头折叠于前顶之上。

陆游挺起胸膛,颇为自傲道:“好叫几位好汉知道,这位便是梁溪先生家公子,李申之。你们方才念的诗,正是他所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