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不怂 > 二十五、范成大

大宋不怂 二十五、范成大

作者:七桃散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30 06:33:08 来源:笔趣阁

论官职,范成大父亲范雩跟秦桧差着十万八千里。论智谋,他只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天才学霸,朝堂权谋的技能还没点亮,此时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范成大一脸便秘,想帮忙却帮不上,少年人最恨自己没用。李申之看在眼中,有些过意不去,说道:“范兄不必如此。我想见一个人,不知同窗之中谁有门路?”

范成大露出喜色:“你想见谁?”

“冯益。”

“皇城司的冯益?”

“康王府潜邸旧人冯益。”

冯益是皇城司的高官,大概类似于京城谍报部门的主要领导之一。别说平头百姓了,就算是别的部门的高官想要拜见他都没那么容易。

李申之思来想去,想要对抗秦桧,只有两条大腿可以抱。

一条是皇城司的冯益,一条是禁军的杨沂中。

这两个人是赵构的左膀右臂,秦桧管不着他们。

之所以一直犹豫不决,是因为这俩人的名声实在是有点差。

冯益就不说了,典型的狗仗人势,小人得志。至于杨沂中,整个人生算得上兢兢业业,一生为将战绩可圈可点,可惜他最大的污点是:监战岳飞。

虽然是奉命而行,终究让人心里有点芥蒂。

范成大的郁闷之色更重了。

虽然他父亲范雩在朝廷当官,还是不大不小的六品官,大概相当于国家图书馆的一个厅局级干部,但是跟冯益压根就是两个体系的人。在托关系办事方面,压根帮不上什么忙。再说,京城的厅局级官不叫官,叫高级干事。

范成大的心中充满了懊恼:我要这学识有何用?我生在官宦之家又如何?竟然连朋友的一点点小忙都帮不上!

这时,另一位同窗说话了:“我有位表兄的好朋友,在皇城司里当文吏,时常能见到冯干办,也不知能不能帮得上忙。”

这位学子说话的时候略有一些心虚。他的家庭条件很一般,结交的社会面很窄,净是些狐朋狗友、贩夫走卒,远不如那些官宦子弟文雅。

若是在平时,他一定不会说自己有这样的社会关系,感觉太丢人。这次也是看到李申之实在走投无路,才壮着胆子试一试。

李申之闻言,眼前一亮,一把拍在这位同窗的肩膀上:“能啊,太能帮得上忙了!”

饱受社会毒打的李申之,太知道这些不起眼小吏的能量了。殊不知许多大人物的生死全都掌握在这些小吏“不经意”的微操之中。

那位学子先是一喜,随即有些尴尬:“我与那人不过一面之缘,并不是太熟悉。”他很担心自己面子不够大,耽误了李申之的大事。

李申之从怀里掏出一锭银子,足十两的官银,递给那位同窗,又掏出了一颗约莫一两重的银丸,说道:“托人办事怎能空口白牙地去。这银子你拿着,我只求他向冯干办带一句话便可。”

学子有些犹豫,不知这银子该接还是不该接。

范成大一把接过银子,塞到那学子手中:“栗韬,这银子你便拿着吧。十两是给那文吏的,一钱银子是给你路上花销。”

找人办事难免多处奔走,其中雇车吃饭之类的细碎花销也不是小数目。范成大知道栗韬家境一般,却又为人仗义,宁愿自己吃亏也不占别人便宜。

可李申之是谁啊,临安城出名的狗大户,他的便宜不占白不占。

李申之欣慰地对着范成大点了点头,果然神辅助,好补刀。

终于知道这位同窗叫什么名字了。跟人家聊了半天却叫不出名字,好尴尬。

“好吧,那我就却之不恭了!”栗韬终于接过银子,装在怀中,“要我带什么话?”

李申之说道:“黑衣人的蜡丸在我手中。”

范成大和栗韬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凝重,还有一丝丝的兴奋。

这是他们除了科举之外,年轻的人生中所遇到过最大的一件事。

虽然不知道李申之到底有什么秘密,但是光凭“黑衣人”“蜡丸”这样的字眼,足以说明此事不简单。

“事不宜迟,这就开始行动吧。”

……

李申之托关系找冯益,也是无奈之举。不论是个人能力还是官职地位,皇城司的冯益都差了禁军的杨沂中好几条街。但对于李申之来说,冯益也有杨沂中所不具备的优势。

一来冯益与间谍案多少有点关系,抛出黑衣人蜡丸这条线所,百分之百可以引起冯益的注意。而杨沂中对于凭空出现的这么一条消息,八成会忽略,实在是每天传到他耳朵里的消息太多了,绝大多数都是无用的垃圾消息。二来冯益此人能力有限,相比杨沂中反倒更加好打交道。

杨沂中此人不一般,虽然名声不显,其政治地位却堪称南宋真正的第一武将。

一生战功卓著,可惜始终笼罩在岳飞,韩世忠,刘锜的光芒之下,每场仗都有他,却每次都不是最出彩的将领,颇有点千年老二的感觉。

禁军共有三个衙门,分别是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兵力总共数十万。

宋代吸取了安史之乱的教训,为了避免唐代蕃镇割据的弊端,实行以强中央,弱地方的建军思想,把全国的精锐军队收在首都附近,建立禁军。

在全国其他的地方,只要不是常年打仗的边疆,一般只设置厢军,负责日常治安维稳。

这也是当年越南的侬智高只要突破了边关,就能一个人将大宋南部搅得天翻地覆的原因。

腹地没兵。

按照祖制,禁军的三个衙门必须由三个人担任,而此刻的杨沂中一人统领三衙,在军中的话语权仅次于赵构,比掌管军事的枢密使还要高。

宋太祖赵匡胤在陈桥兵变造反之前,就是担任着杨沂中现在的职务,可见官家对其信任之重。

跟杨沂中这样段位的人打交道,李申之心里有点发憷。

……

栗韬火速出了临安府学的大门去找表兄,说明事情利害之后便去了皇城司文吏的家。

那一两的银丸,栗韬全都给了表兄。

文吏对三元楼黑衣人的案子略有耳闻,一听便知道事情不小,连夜去了皇城司的衙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