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不怂 > 二十一、解试

大宋不怂 二十一、解试

作者:七桃散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30 06:33:08 来源:笔趣阁

从李申之的脸上,看不出是悲是喜。

如果非要说出一种情绪的话,大概是遗憾。

官家赐的木匣子竟然没有上漆,真是一个抠门的官家。

将原色木匣子递给了身边的仆人,李申之将匣子里的符牌装在袖筒里,领着李修缘和金儿上了马车朝南出发,今天是解试的第一天。

临安府学门口,早已熙熙攘攘,宛如集市一般,整条街充满了商业的气息。有送外卖的,有青楼妓女,有算命相士,还有几个卖唱杂耍的还没摆开摊子便被别人哄走了。

这里是考试的地方,不允许有噪音。

冲过了人群,大门外早已由禁军围出了一块空地,那是学子们排队入场,核验信息,以及搜身体检的地方。

科举制度肇始于隋朝,发扬与唐朝,到了宋朝走上了高度成熟,形成了一整套保证科举公平有效运行的制度规范。

然而再完美的制度也会有漏洞,有漏洞就有钻漏洞的人。

还有大量的自以为聪明发现了漏洞,其实脑子不大灵光的人。

比如说冒名顶替。

为了防止替考,宋代的科举实行结保制度,即每五名考生自愿结成一组,对相互的身份进行监督。每堂考试只有五个人集齐了,才能入场,李申之也不例外。

一旦有人冒名顶替,另外四个人没有发现,或者发现了没有上报的话,与冒名顶替者同罪。

从清早到现在,已经有十几个人被禁军抓到了一边。

李申之刚在人群中露头,便有同窗上前接引:“李兄这厢走,他们三个都到了,就差你了。”

李申之不好意思地抱拳:“让诸位久等了,今晚三元楼走起!”

“今日不行,明天还要考试,晚上需要养精蓄锐。”

“那就权且记下。”

“好,权且记下,等考完了再去痛饮一番。”

另一边,韩平一行五人也到场,正在接受检查。

大家平平无奇地对视了一眼,各自走进了考场。

……

第一天的考试叫贴经,大概就是填空、默写。李申之把会做的全部做完,不会做的也懒得去想,便提前交卷出来。满分不用想了,及格应该没问题。

正好韩平也交了卷,正往外走。

两人相视一笑,肩并肩地走出了考场,默契地来了一场平局。

可是看两人的表情,都是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

所有的题目韩平都会答,他有自信的资本。那么李申之的资本是什么?

第二场考试是命题写诗,这对于李申之来说不过又是一道默写题而已,简单。

当他走出考场的时候,韩平竟然也交卷出场。

不用想,这家伙肯定也提前准备了,把命题写诗当成了一次默写题。

这世上的聪明人做事的方法大都类似,傻子却各有各的傻法。

李申之和韩平再度携手走出考上的时候,两人竟然生出了一些惺惺相惜的感觉。

韩平的有备而来,不禁让金儿为少爷捏了一把汗。

……

最后一场考试之前,韩平自信地走入了考场,李申之却在门口站定。

金儿催促道:“少爷,你快进去啊。”

本来你写字就慢,还在这里耽误时间,一会可就真输了。

李申之笑道:“我跟那韩平赌的是什么?”

金儿急得直跺脚:“你们赌的是最快啊,你这都忘了吗?”

“我才不是快枪手!”李申之抓过一把凳子,坐在了府学大门口,大马金刀地一坐:“咱不进去了。”

不去考就不会输了吗?少爷不会脑子坏了吧。

金儿正准备再劝,忽然一道亮影从李申之手中飞了过来。

金儿眼疾手快地接住,只见牌子上写着三个字:“免解试”。

免解试!

就是免除一次解试,可以直接参加省试(礼部试)的意思。

省是三省六部的省。

用了好一会,金儿才反应过来,少爷已经赢了。

可是这也不对啊,少爷既然早就有了这张免解试的牌子,为什么还要去参加前两场考试?

面对金儿疑惑征询的目光,李申之摸了摸鼻子:“我就是想体验一下解试,不想给人生留下遗憾。”

难得人前显圣一次,李申之在考虑应该保持一个什么样的姿势等韩平出来。

李修缘忽然问道:“既然免了解试,再参加考试不违规吗?会不会因此而取消省试的资格?”

李申之的脸色瞬间僵住:“你……”

李修缘露出天真纯洁的笑容:“我就是忽然想到了,提醒你一下。”

小孩子都童言无忌的,能有什么坏心思呢?

不一会儿,学子们入场完毕,禁军和官吏们也都收队,关上了考场的大门。只剩下李申之和金儿傻愣着站着,李修缘站着入定。

空旷的衙前广场只站着三个人,特别的扎眼。

围观群众没了目标,把注意力纷纷投送到了李申之三人身上。

人群中什么人都有,除了一部分商贩外,大部分人都是考生的亲朋好友,对李申之与韩平的赌局均有所耳闻。

“那个家伙为什么不进去?”

“你们不知道吧,这可是最后一门考试了。前面考的好不好不重要,只要过关进行。唯独这最后一门才是决定成绩的关键。”

“哎,他不会是感觉考不过,弃考了吧?”

“弃考干嘛不呆在家里不来?来了又不进去?这不是脱了裤子放屁吗!”

“我看这不叫脱了裤子放屁,这叫拉屎不脱裤子!”

“哈哈哈……”

众人并没有压低哄闹的声音,李申之三人听得真真切切。

金儿死死盯着李申之,生怕他冲动做傻事。

李申之只是淡淡一笑:老子要是有一个键盘在手,你们全是渣渣。

手一抬:“椅来!”

他终于想好了人前显圣的姿势:坐在府学大门口,看着韩平交卷出场。

这时,人群中终于有人认出了李申之:“那不是李申之吗?就是跟韩平公子打赌的那个人。”

“就他?还敢跟我家少爷打赌?也不看看自己几斤几两。你瞧他现在,连考场都不敢进去了。”说这话的是韩府的书童。

韩家也是大户人家,出行的排面比李申之更大,带的扈从也更多。

“这个李申之呀,我知道。成天只知道钻到三元楼里,跟那只童母老虎混在一起。”说这话的,是酒楼的一个妓女。

每次科举大典,都是临安城妓女们的一次节日。她们会暗中物色有才华的学子,曲意逢迎好生伺候,期盼着学子们高中进士之后为他们赎身。

很显然,这个妓女不看好李申之。

“老道士,你算命准,快看看那位李公子能不能考中?”

“哈哈哈……”

众人又是一阵哄笑,没有考试怎么能考中?

老道士捻着下巴胡须,知道众人是在开玩笑,但又不能不接话,说道:“老夫从来不算白卦。”

所谓白卦,就是指算卦不给钱。

起哄的那帮人让他给李申之算卦,纯粹是为了看笑话,决不可能给钱。不给钱就不用算,既能搪塞了起哄的人,也不得罪李申之,完美。

老道士的回应堪称机敏,不愧是常年走江湖的老混混。

这时,只见一道银光闪过,有东西飞了过来。老道士条件反射般地一抬手,接在手中的是一颗银丸,约莫两三钱重。

银子是金儿扔过来的,李申之坐在椅子上头也不回道:“让你算,你就算,好好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