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不怂 > 十七、没奈何

大宋不怂 十七、没奈何

作者:七桃散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30 06:33:08 来源:笔趣阁

从临安府学出来的时候,李申之的心情非常好,能白捡这么个好徒弟,对自己未来的布局是个不小的助力。

请大家在三元楼喝酒,其实花不了多少钱。

大家不过是在大厅看一看剑舞,听一听小曲,一人喝上两壶小酒,吃个三荤两素的菜打打牙祭,人均消费不足一两银子。

放现在来看,大概相当于请大家听一场德云社的相声,再来一顿啤酒加烧烤。

怎么可以用喝酒洗澡按摩过夜一条龙这种庸俗的招待方式来招待知识分子呢?

那是侮辱。

对文人**裸的侮辱。

曲终人散,学子们夜深之前纷纷回到府学。

李申之跟童姑娘见了个面,没有过夜也回家去了。

没办法,小和尚和金儿看得太紧了。

马车上,李修缘问道:“解试你就这么有把握?”

李申之一拍脑袋瓜:“嗨,你不说我差点把这茬儿给忘了……”

在临安府学跟韩平的赌局,纯粹是话赶话,赶出来的,并不是李申之草蛇灰线,提前布局。

主要是这赌局输了也没啥损失,无非就是不去临安府学而已,所以才没放在心上,说过就忘。

反正他从来也不去府学,今天如果不是要去办考试的手续,鬼才愿意去那地方。

李修缘鄙夷地看了一眼李申之,果然是一滩烂泥。

“小和尚,你这是什么眼神?”

李修缘又换了一个高深莫测的笑容:你自己体会。

“嘿,你这小和尚,咱俩也打个赌如何?”李申之有点不服这股劲儿。

李修缘闭目养神:“出家人不打赌。”

“你不是还没出家吗?”

李修缘小脸一红,故作镇定道:“你想赌什么?”

“我要是赢了那姓韩的小子,你以后得喊我大哥。”李申之下定决心,要好好调教一下这个小和尚,别整天一副高深莫测,神神叨叨的姿态。

小孩子就要有小孩子的样子。

“那要是你输了呢?”李修缘问道。

“你想怎样便怎样。”李申之打定了主意不会输。

李修缘想了想,说道:“那你就去灵隐寺修行三个月。”

小和尚亲眼见过慧远大师与李申之的辩论,知道李申之颇有慧根,便自作主张让李申之去灵隐寺,与慧远大师辩个够。

在禅宗和尚眼中,上门找别人辩论佛法,一点都不冒犯,这是一种常规的交流手段。

两人下完了赌注,金儿着急了:“少爷,你……”

她以为李申之又赌瘾上头,开始胡乱下注了。赌徒们赌急了眼,自己老婆都敢当赌注下出去,更不用说个把丫鬟。

李申之说道:“买定离手,愿赌服输。我这就与你说道说道其中的道理,让你输个明白。”

李申之敢跟韩平打这个赌,也不全是乱吹牛逼,他心里还是有点数的。

绍兴十二年的科举,是南宋科举的一个转折点。从这一年开始,和议成了政治正确,所有的策论都是建立在和议正确的基础之上进行论述。

所以说,一个人只要文采合格,再把握住“和议”这个政治正确,科举的文章便大差不差,至少不会落第。

至于能进一甲进士的密码,比这个稍微复杂一些,李申之觉得暂时还没必要跟李修缘说。

“朝廷全力推行和议,科举出题必然与和议有关。只要围绕和议为主题,提前作好文章,到时候只需要背写一遍即可,速度自然会很快。”李申之胸有成竹。

李修缘有不同意见:“如此押题倒也有几分道理。不过这只是礼部试的题,而不是解试的题。各个州府的解试都是由州府自己出题,你就敢保证临安府也是如此出题?”

“若是别的州,本公子还不一定敢打包票。可临安府的府尹就是秦桧的一条狗,出题的方向一定是这样的。”

李修缘想了想,貌似李申之说的没什么漏洞。

又想了想,喊他一声大哥好像也不亏。

于是李修缘闭上了双眼,进入了老僧入定的模式。

李申之无奈地摇了摇头,看来想改变一个人的习惯不容易啊。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李修缘已经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大少年,马上步入青春期,其行为习惯和思维逻辑已经建立起来。

算了不管了,还是想想自己的文章怎么写吧。

虽然知道题目,但是写文章毕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像写话本,没话说的时候,还可以适当地渲染一下气氛来增加字数。

“对啊!”李申之灵机一动,“我可以找陆游代笔啊。”

想必找陆游请教文章方面的问题,这位大才子一定会倾其所有,不吝赐教。

大家都喜欢在浪子回头的时候帮上一把,以显示自己的慈悲胸怀。

李申之潜心钻研文章,正是标准的浪子回头。

……

不知不觉又回到了李府。

每天在城中来回穿梭,从最北面走到最南面去打卡,再从最南面回到最北面的家,通勤距离远得不能再远,严重影响幸福指数。

李家也不是没钱,为什么不能在繁华的城南置办一处房产,交通也方便一些。

等回头跟叔父李维商量一下,就算是买一个小点的宅院,供日常歇歇脚也行。

大门口,管家已经候在门外:“少爷,二老爷有请。”

当李申之在三元楼招待同学的时候,管家已经先行一步回了家。他需要向李维汇报今日的情况。

李申之原本还担心李维已经睡下,打算等第二天再去商量买房置地的事情,没想到李维竟然一直在等自己。

看来以后出门之前得跟李维报一下行踪,如果提前预知家中有事的话,那就尽量早点回来。

不能老是让长辈深更半夜地等着自己。

李维惯常地坐在自己的书桌后,面色有些忧虑,又有些如释重负的感觉。

“犀带已经托人呈交给了官家,这事你就不用操心了。秦桧下一步一定会针对咱们,到时候我可能会提前离京,你要多加小心,安心等到科举结束。”李维郑重地嘱托道。

李申之问道:“走的谁的门路?”

“张俊。”

“哪个张俊?”

两宋之交,有一个张俊,一个张浚。两个张jun都曾官居要职,都有能量直通天听,帮李维转交犀带,是以李申之有此一问。

“张人俊。”

人俊,指的是“单人旁”的俊。张水浚,指的是“三点水”的浚。

“就是那个‘没奈何’的张人俊?”

“没奈何?”李维失笑一声,“就是那个没奈何的张人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