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不怂 > 一、失宠

大宋不怂 一、失宠

作者:七桃散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30 06:33:08 来源:笔趣阁

临安城没有秋天。

夏天过罢,还没等人反应过来,冬天就来了。

入冬,对于宋人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在这一天,官家会赐下冬季的被服,亦或是被服钱,只要是有官身的,人人有份。

皇宫里面,也会照例发放木炭,用于取暖。

而宫女嫔妃们,都会盼着天气赶紧阴,阴了赶紧下雪。

宋朝的皇宫里有一则不成文的规矩,只要是下雪,就开席。对于久居深宫的妇人来说,开席就是过节,就是宫里的一次庙会。

今天阴了一天,却没有下雪,吴才人守在后宫里,喟叹一声,端着茶碗自斟自饮:“这茗香苑的茶,端地有些门道。等得了闲,把那张葱儿唤到宫里来,学学她的手艺。”

吴才人心情不好,宫女们心情更差。她们悄悄准备好的漂亮装饰和银钱,全都没了用场。就像小孩子已经准备好了一背包的玩具和零食,突然得知不能出去玩一样。

这个吴才人唤作吴瑜,是开封人,父亲是个珠宝商人,十四岁进宫被选入康王府,知书达理颇受喜爱。北宋南渡之时有过几次高光表现,曾救过赵构一命,在南宋一朝算是个奇女子。

她本身没有给赵构生下一男半女,却是赵瑗和赵璩的养母。赵瑗与赵璩是皇帝收养的唯二皇子,日后必有一人会成为太子,继承皇位。

也就是说,不管太子日后是谁,不管是谁继位,吴才人都能升级为太后。

这个还不满三十岁的美颜少妇,两年之后将被册封为皇后,赵构禅位之后成了太上皇后,赵构死了成为太后,赵瑗死了成为太皇太后,一直活了八十三岁才去世,历经四朝皇帝,在八十一岁的时候还垂帘听政,堪称传奇。

“娘娘,官家来了。”一个宫女慌张地跑了过来。

这时候可不兴大喊什么“皇上驾到”,然后一群人跪在地上等着那声“平身”。

官家行动自由,想去哪个嫔妃那里,就像窜门一样,提前通报都省了。

吴才人这里经常接待官家,宫女们熟门熟路,稍微慌乱一阵之后便各司其职,有条不紊。

“这么冷的天,怎么在外面喝茶?”赵构大老远就关切地问着。

吴才人起身施礼,有些哀怨道:“屋子里闷,出来透透气。”

赵构来到吴才人的桌边,宫女早已布好了椅子和茶具,椅子上还加了一个棉墩子。

“朕这里有一个好消息,你想不想听?”赵构端起茶杯,趁热喝了一口。

最近他很喜欢来这里,临安城里流行一种新的泡茶方法,颇合赵构的胃口。城里泡得最好的是张葱儿,宫里只有吴才人泡得最好。他不能每天去宫外喝茶,只能在吴才人这里一饱口福。

吴才人聪慧过人,一看赵构的做派,立马喜上眉梢,说道:“可是瑗儿回来了?”

赵构点了点头:“赵瑗跟着出使金国,表现不错。”

“真是太好了!”吴瑜虽是两个孩子的养母,但她更加喜欢赵瑗这个孩子。乖巧懂礼貌的孩子,总是最招人爱。不像赵璩那个臭小子,只会惹她生气。

“可是谈判的事定下来了?”吴瑜试探着问道。

按说后宫不得干政,她这么问有些犯忌讳。但赵构有什么事,还挺喜欢跟她一起商量。因为吴瑜家族没什么势力,也就没什么威胁。后宫干政的本质,其实是外戚干政。吴瑜家没有外戚,自然就没什么好戒备的。

再加上吴瑜知书达理,每每都能给出合理的见解,赵构又没个知心人能说话,便越来越倚重这个吴才人。

赵构心情很好,接连喝了三杯茶,吃了一块点心,说道:“他们把应天府给要回来了,二圣也将送回来。”

吴瑜闻言,若有所思道:“这金人何时这么好说话了?”

和议的条款她也知道一些,虽然没有明说,但只要略一思索,便能想清楚其中的道道。

原来可是杀了岳飞才勉强让金人答应那些条件。

赵构说道:“李申之那小子,竟然能想到用秦州来换应天府。只不过,金人归还的不只是二圣,而是三圣。”说前半句的时候,赵构还有些欣赏和开心,说到后半句,变得有些气恼。

“秦州换应天府,金人也会答应?”吴瑜依然有些不信。金人又不傻,难倒不知道应天府对宋人更重要吗?

赵构面不改色,说道:“岁币从二十五万两白银和二十五万匹绢,增加到了四十万。”

应天府是祖坟所在,其重要性比秦州不知高了多少倍,多花点钱也是值得的。

吴瑜点了点头:“臣妾过一次生日都要花费二十万两白银,这岁贡确实不算多。臣妾还请陛下以后莫要再给我庆生,一年还能结余不少银钱。”

赵构轻笑一声:“银钱之事你不必发愁。朕打算封你当皇后,到时候你便是国母,自然不能太寒酸。”既然岁贡是李申之谈出来的,他已经想好了怎么给李申之挖坑。

吴瑜只是作个姿态而已,并没有把岁贡放在心上,继续问道:“那,大郎回来,该如何处置?”

宋钦宗赵桓是宋徽宗的长子,宋代皇室也常大郎、二郎地叫。

“哼!”赵构难隐心中之恨,说道:“且有他的好日子过。”

又坐了一阵,吴瑜说道:“陛下,外面凉,进屋里坐吧。今日可就在此处歇息?”

赵构站起身,说道:“不了,朕今天去见王大夫。赵瑗这次表现不错,想要什么赏赐,你帮他想想。”

王大夫叫王继恩,是临安城里著名的春药大夫。也不知到底有多大本事,竟然深受赵构的青睐。可是从赵构无一子嗣的效果来看,他的医术分明没什么效果。

说罢,赵构起身离去。

不管赵瑗表现怎么样,都必须表扬。出使的使团里,正使是大宗正赵士褭,第一副使是建国公赵瑗,第二副使才是李申之。

谈判是使团谈成的,功劳是大家的,奖赏就要按照官位的高低来分。

赵构之所以这么安排,是恨李申之把赵桓也给迎了回来。就凭这一点,必须给他点颜色看看。

……

和议的消息,比使团行走的速度快了许多,提前使团队伍三五天就传遍了临安城。

与赵构的轻松惬意不同,丞相秦桧坐在家中愁眉不展。

几个心腹都在府中,共同商量接下来的对策。

大理寺丞万俟卨问道:“请问相公,这金人不杀岳飞了,咱们还接着审吗?”

秦桧闭着眼睛,手指在鼻梁处的睛明穴使劲揉按着:“审,继续审。谋反是大事,只要官家不叫停,就一直审下去。”

临安府尹俞俟问道:“使团马上就回来了,相公可有什么打算?”

秦桧摇了摇头,神情有些烦躁。

俞俟不明就里,想要说什么,却无从开口。

这时参知政事范同说道:“金人这次更改和议条件,并没有知会相公,这其中问题不小那!”

范同话音刚落,众人忽然明白了秦桧的痛处,原来是金人更改和议条款并没有通过秦桧。大家都知道和议对秦桧的重要性,这就是他的命根子。一旦在和议之中起不到重要作用,秦桧这丞相的位置也就坐到头了。

秦桧猛地睁开眼睛,仿佛抓住了一颗救命稻草,问范同道:“卿可有良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