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不怂 > 一百零七、入城

大宋不怂 一百零七、入城

作者:七桃散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30 06:33:08 来源:笔趣阁

却说使团队伍一口气走了好远,确定安全之后,几个话事人才聚在一起碰头。

李申之钻进了赵士褭的马车,从怀里掏出了几个物件。

这是战斗结束后,梁兴领着人在泗州将领和士兵们身上搜出来的。

赵士褭接过去,只一眼便认了出来:“丞相的信物?”

李申之点头道:“秦桧想要破坏咱们的谈判,这下实锤了。”

赵士褭没计较“实锤”到底什么意思,却一丝不差地理解了李申之话里的内涵。

“秦桧太过分了!”赵士褭一拳狠狠地砸在马车的厢壁上。

李申之心中闪过一丝不屑:你们已经尽量夸张地想象了秦桧的无耻,却始终不及他无耻的万一。

“秦桧想要置我们于死地,此人必须除掉,不能再让他担任丞相了。”李申之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在官方场合之下,说出“杀秦桧”的观点。

赵士褭将李申之提供的证物收入怀中,说道:“这事你不用管了,交给我来办。老夫就算拼上这条老命,也要除掉那秦桧狗贼!”

自从北宋立国,整个两宋时期,对待文人始终都很温和。流放发配已经是政治斗争对敌人迫害的极限,最多通过合理合法的手段折腾死人,很要直接用刀子去杀人。

岳飞是个例外。

在此之前,秦桧还打算杀胡铨(就是那个上书请斩秦桧的,比李纲还刚的南宋四名臣之一),整套流程是先流放胡铨,然后买通山匪半路截杀。好在胡铨为人不错,朋友满天下。

等胡铨到了岭南之后,那里的人并不买秦桧的账。不仅没有杀胡铨,还派兵一路护送,保护胡铨安全抵达海南。

得知事不可为,秦桧也就暂时放弃了杀胡铨的阴谋。

按照秦桧原本的计划,将使团的人杀得干干净净,一个不漏,那就谁也不知道他动用了泗州的官府人马,神不知鬼不觉,只需要上报说是使团遇到了劫匪便好。

到时候大家虽有怀疑,但也无从查证。秦桧再依靠自己“开无双”的超然身份,稍微运作一下,这事大概率也就不了了之了。

谁成想,半路竟然杀出了好几个程咬金,不仅没杀掉一个使者,自己还折损了不少人马。

这一次,秦桧派兵半路截杀赵士褭的使团,可谓是坏了这二百年来被大家默守的规矩,也彻底激怒了赵士褭。

因为他派出的,是泗州官府的人马。

如果之前赵士褭还仅仅把秦桧当成是政敌的话,那么现在便是死敌,不死不休的敌人。

李申之却伸出了手:“这些物证由大宗正来转交官家不妥,不仅斗不倒秦桧,还会让大宗正引火烧身。”

不是李申之信不过赵士褭的为人,而是信不过他的能力。

对付小人就要用卑鄙的办法,赵士褭为人太正直,太刚烈了。让他去斗秦桧,别到时候秦桧没事,反倒把自己给折进去。

李申之可以依靠的助力不多,能少牺牲一个就能多保一个,每多保一个日后便多一分胜算。

赵士褭犹犹豫豫地掏出信物,缓慢地递了过去:“那该由谁来转交?”

“冯益。”李申之说出了心中的人选。

冯益跟赵构的关系足够近,比赵士褭与官家的关系还近,不至于引起官家的猜忌。

赵士褭身为大宗正,想要斗倒丞相,根据谁作案谁受益的原则,官家的第一反应一定不是调查秦桧,而是调查赵士褭。

反观冯益就不同了,他掌管皇城司,密奏本就是他的职责之一。

赵士褭想了片刻,点了点头,将信物交还给了李申之。

……

使团最大的官赵士褭,和最强的大脑李申之,两人达成了一致,剩下的人自然没有反对意见。

就算反对也没用。

一路无话,使团来到了汴梁城。

这座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不知被黄河的泥沙埋了多少层的古城,终于出现在了李申之的视线之中。

那些被后世之人羡慕的宋代,其实绝大多数都仅限于这一城之内而已。城外的生活,他们一天都不想过。

这个地方原本就叫开封,北宋建都以后叫作开封府,后来改名叫东京,与西京洛阳遥相呼应。

之后流传甚广的名称“汴京”,是金人攻陷开封之后改的名字,是金人起的名字,而不是宋人原有的。

南宋对金称臣,自然用上了金人新命名的名称,从此以后只有汴京,没有开封和东京。

临近开封城,游人逐渐多了起来。虽不似往日繁华,却也比一路之上遇到的州县要热闹许多。

只不过行走城外的不再是鲜衣怒马的五陵少年,而是胡服骑射的北方新贵。

骤然崛起的女真人虽然极尽奢华,但其穿着打扮在老开封人眼里只有一个字:土。

金银首饰挂满身,恨不得把房产证也挂到脖子上,一点都不懂得雅致。

赵士褭只感觉鼻头发酸,眼帘升起了一丝迷雾,像极了一个老败家子重回祖宅。

这里是宋代的故都,更是他的家乡,他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现在成了别人作威作福的地盘。

金人接到使团要来的消息,早早派出了接待官员在城外等候。

负责接待的金人骑着马,用鞭子遥遥指着南宋使团的车队,有说有笑。

说是调侃地说,笑是嘲讽的笑。

等到使团走近,那金国接待使说道:“你们就是南边儿来的使团吧?可让我们等了大半天。”

赵士褭皱了皱眉头,没有接话。他没有想到,南宋的使团到了金国,竟然是这样的待遇。一个连品级都没有的接待使,竟然可以对他这样的高级官员颐指气使。

若是换成临安城,他早一鞭子照脸抽过去了。

刚才看到开封城的时候,赵士褭心中已经有了一股悲凉,现在再被人小觑一番,更是一股屈辱之情涌上心头。

赵士褭一抬手,示意使团停止前进。

金国接待使感觉不对,回头不耐烦地说道:“你们知道去鸿胪寺有多远吗?再磨叽一会儿,就赶不上晚饭了。”

在自己家门口被人这么挤兑,赵士褭悲愤交加,却又无从发作。

“此去鸿胪寺还有一千五百丈,老夫不知走过了多少遍。”赵士褭黑着脸应道。

那金国接待使嘿地一笑,咧开嘲讽的嘴角,朝左右看了看,好像遇到了一件天大的稀罕事,看到了一个罕见的傻子一般,回头朝赵士褭说道:“你这老汉,说远近怎么还论丈?俺们都是论里哩。”

“论里?”赵士褭一摆手:“论理你得喊我大爷。”说罢,领着使团出发,走进了开封城的城门。

这是李申之在路上给他讲的一个笑话。刚开始觉得一点都不好笑,没想到在这里竟然给用上了。

痛快!

等使团走过,那接待使才反应过来,却已经接不上话头,算是输了这一阵。

“哼,别急着现在逞强,待会有你们难受的地方。”接待使恨恨地说了句狠话,跟在了使团后面。

赵士褭在开封城活了大半辈子,对开封城比金人还熟悉,不用带路就知道鸿胪寺在哪里。

鸿胪寺原本是宋国的外交部门,金国占领开封以后直接照搬原有的制度和办公场所,把这里当成了安置外国使节的地方,就连大门的牌匾都没换,还叫鸿胪寺。

进了鸿胪寺,就像进了一个集体宿舍,不论是吃饭还是住宿,都要接受统一管理。

开封还是宋国都城的时候,鸿胪寺代表着奢华的享受。为了彰显国力,结交邻国,宋国这一强国反倒做出各种姿态讨好来使的小国。

轮到金国入主开封,鸿胪寺都快落魄成了贫民窟。

住宿条件有原有的底子在,硬件设施还算不错,没差到哪里去。但饮食这种软件,就一言难尽了。

供应的只有大锅饭,饭是蒸麦饭,菜是大烩菜,有大肉。

对于平民百姓来说,这样的饭过年的时候都未必能吃得上。但对于平日里养尊处优的使者们来说,吃这样的饭就有些掉架子了。

想要吃好的,得加钱。

魏良臣多次出使金国,自然知道其中的规矩。趁赵士褭不注意的时候,悄悄地给接待使塞了一锭银子。

那接待使只顾着跟赵士褭对线,刚才没注意到魏良臣。

收到银子后,才恍然大悟道:“原来是魏爷啊!您要是早出来,咱也不会没这些不痛快了。还是老规矩?”

金人喜欢尊称对方为“爷”,并不是自己要当孙子的意思,语气远没那么强烈。“爷”所代表的语气,大概相当于华夏人常说的“贤弟”“愚兄”之类的谦称。

难得这个接待使表现出了谦虚的态度,倒也不是他天生就是个见钱眼开的下贱性格,实在是他们这些接待使也不容易。

他们原本都是汉人,在女真人中不受待见。当官就别想了,就连上阵打仗都很少能轮到他们。

好不容易谋了这么个差事,挣个零花钱并不容易。

在金国的等级体系里,地位最高的自然是女真人,其次是契丹人和奚人(辽国其实是契丹人和奚人共同建立的国家,契丹人与奚人同宗同源,简单说来北面的叫契丹人,南面的叫奚人,“契丹”和“奚”的发音也很相似,大概相当于华夏人观念里黄帝与炎帝的关系),再之后才是汉人。

已经具备了元朝等级制度的雏形。

接待使有好多个,又不是他一个人,相互之间是竞争关系。他若是不收这个钱提供更好的服务,有的是接待使愿意放低价码。

有时候弱势的一方在谈判中并不是没有回旋的余地,关键在于是否抓住了对方的弱点。

魏良臣苦笑着拱了拱手:“有劳了。”

这项的PY交易正如火如荼,那边李申之忽然兴奋起来,就像一只发现了猎物的野兽:

“安宁哈撒呦,我亲爱的思密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