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秦:失明三年,被祖龙偷听心声 > 第九十一章 大将军蒙恬!

言听计从?

嬴政嘴角猛然抽了抽,他要不是能够听到对方的心声,准要被对方给欺骗了过去。

对方明明心里那么期待,嘴上却说着不要。

呵,心口不一!

尽管如此,嬴政还是会选择给赵辰提供一些帮助。

没办法,谁让赵辰在他这里看来,确实是需要受到帮助的人呢。

“由于赵爱卿并非兵家出身,那么在对阵王离的时候,肯定是会落入下风。这样,朕打算给你指派一名武官,来对你进行一些指点。”

嬴政沉吟些许,看着赵辰,这才继续说道:“当然,也只是指点相关的事情,并不会影响到你的决定。究竟是如何来对这十名士卒进行操练,这是赵爱卿你自己的事情。”

“指派一名武官?”

反应最大的,显然正是王离了,他之所以认定自己能够在这场领兵比试之中获胜,就是自身在这方面占据着毫无疑问的优势。

现在始皇帝嬴政亲自指派一名武官,来专门指导赵辰,也就是说对方在领兵方面的劣势,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弥补。

那么,王离想要轻松战胜赵辰,赢得此次比试的话,肯定是不可能的。

这就让他有些想要吐血,皇帝陛下怎么老是偏袒赵辰呢。

难道,就因为对方比他帅?

扯淡呢!

王离此刻显得有些闷闷不乐,他知道这场比试有些棘手了。

他就想要知道始皇帝陛下究竟是会给赵辰,指派哪一位武官。

以王离的出身,基本上现在有名的武官,都是认识的,断然是不可能出现无名之辈。

王离暗暗咬牙切齿,心里寻思着,若是有像蒙恬这样的将军,那么他就回家去取取经,这样说不定能够有更大的机会取胜。

蒙恬在攻打齐国的时候,就已经立下了大功,被拜为内史,自身又是一名将军,无疑是现在的王离难以应付的人。

对于王离来讲,那肯定是不愿意和对方较量的。

然而,对方有多担心什么,那么往往这种担心,就会出现意外。

“那么,朕得好好想想,究竟是指派哪一位爱卿呢。”

始皇帝嬴政略微沉思,环视群臣,最后将目光落在了武官队列之中的一个壮汉身上。

他嘴角微微上扬,这才开口说道:“这个人选,无疑是需要有注意到匈奴,并且有能够抗击匈奴的基本条件。那么,就由蒙恬爱卿来吧!”

在嬴政话音刚落之际,便是看见那壮汉站了出来,拱手道:“臣领旨!”

当王离听到这话,再看到那壮汉的面容,顿时脸都绿了。

好家伙。

这真是越担心什么,越会来什么。

完蛋,好像搞砸了。

王离现在郁闷极了,要他和蒙恬较量的话,暂时恐怕不太可能,对方还是很厉害的,声名赫赫,于六国统一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现是管理关中地区的内史。

按照始皇帝嬴政的安排,后面秦军调动,挥师北上的话,会由蒙恬率领,充当主将,而王离跟随在身边,作为副将。

从这个安排来看,就知道两人之间的差距了。

当赵辰得知始皇帝嬴政准备给自己安排一名武官,并且这名武官还是鼎鼎大名的蒙恬将军之时,明显整个人都是愣住了。

别的不说,就谈两者的身份,这就是云泥之分,对方已经是被封为将军,现在又是担任的内史,而他这个只是小小的议郎,根本不入流,妥妥的预备官员之人,何以能够得到蒙恬的指点啊。

这对面的王离,不得直接吓到了啊!?

赵辰还是很清楚,王离这个时候,实在是有些年轻,根本不可能是蒙恬的对手。

即使是说,蒙恬只是来指点赵辰,弥补在领兵方面的短板,并不会实质性的参与到对付王离的这场比试里来。

但是,这人的名,树的影,多少还是会让王离很忌惮万分的。

从之前嬴政安排王离跟随蒙恬挥师北上,出击匈奴,王离没有任何的抱怨来看,就是知道对方很服气。

嬴政确实是给了赵辰的一个非常大的帮助,以至于赵辰都怀疑对方是不是真的很看好他,才会让蒙恬来指点他这个小小的议郎。

赵辰对于蒙恬可并不是很陌生,他清楚的记得蒙恬会在以后抗击匈奴的过程之中,有着什么样的事情发生。

就是最后的枉死结局,实在是有些让人感到难受。

蒙恬的父亲蒙武,乃是跟在王翦身边,担任裨将军,参与了秦国灭掉楚国的战争。

而王翦乃是王离的祖父,可以说两人之间还是有不小的渊源。

赵辰还记得关于蒙恬,有着造笔的传说存在,也就是在带兵打仗的时候,会定期将相关的前线情况以手书的形式,以竹签为笔,竹简为纸,来将其呈送给始皇帝嬴政。

只是,碍于竹签为笔来书写的话,会比较的麻烦,时常在书写没有多少笔画的时候,就需要重新斩蘸取墨水来,这就非常的麻烦,不够便捷。

在一次看到兔子死掉,血液粘在了尾巴上,在地上留下来了一条血痕,这使得蒙恬有了灵感。

于是,采取兔毛的形式,多次尝试以后造出来了所谓的毛笔。

尽管赵辰知道在蒙恬之前,就已经是有着毛笔的存在,这个造笔的传说多少有些虚构的成分在里边。

但是吧,不可否认的就是蒙恬确实是有将毛笔进行改良,使得后面使用的毛笔体验有了非常大的改变。

赵辰依旧记得《古今注》之中,有着蒙恬造笔的相关记载。

“自蒙恬始造,即秦笔耳。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所谓苍豪,非兔毫竹管也。”

不管怎么样,蒙恬这位“笔祖”的名头,在某些人那里,肯定是摘不了的。

而在武功方面,蒙恬在抗击匈奴的十多年以来,也是非常突出的。

就算是没有赵辰将高桥鞍和马镫拿出来,蒙恬也是能够在经历初期的伤亡后,及时地调整作战方案,从而率军击杀匈奴,将其杀得片甲不留,不敢南下而牧马。

只是,有了这个以后,那么相比于可能存在的戍守边境,长达十多年,为了震慑匈奴的情况,肯定会改善特别的多。

作战的方式,会显得主动许多,面对那些骑射的匈奴人,能够不再坐以待毙,直接一路嘎嘎乱杀!

言归正传,那就是蒙恬的出现,使得赵辰还是很惊讶的,更加没有想到会在始皇帝嬴政的安排下,能够和蒙恬即将有着近距离的接触。

“谢陛下和蒙将军。”

赵辰对于嬴政的决定,自然是双手赞成。

这样的好事情,打着灯笼都找不着。

果断答应,避免王离这家伙抗议。

“公子,这也太好了吧!竟然会是蒙将军来帮咱们,这下比试肯定大有希望获胜的!”

上官梅也是有些激动,尽管她久在深闺之中,但还是能够知道大秦现有的好消息,自然也就知道蒙恬将军的。

再加上,有知道始皇帝陛下有命令蒙恬领军,王离跟随,那么她就清楚这场比试的话,会有着怎么样的改变了。

之前,她还是很忧虑,以赵辰现在的情况,自然是面对王离擅长的强项,显得很是难办。

现在嘛,倒是可以松一口气了。

“赵议郎莫客气,只是按照陛下旨意,对你进行指点一二,并没有参与比试的意思。依旧还是你和王离之间的比试,输赢在彼此。”

蒙恬有听见上官梅的些许言语,这不直接朝着赵辰回道。

他倒是没有那么多架子,只是实话实话罢了。

这让上官梅微微低了低脑袋,早知道就不说出口了……

赵辰洒脱一笑,开口道:“承蒙蒙将军指点,那么就已经是足够了,就不劳蒙将军为这比试费心。”

对于他来讲,蒙恬能够指点自己,这就已经是挺不错的了。

再要参与到比试之中来,那么这场比试的公平,肯定就是会被破坏,而王离那边就得哭唧唧了。

在领兵的经验方面,蒙恬能够有很大的几率,将王离拿捏得死死的,这一点就连王离自己都深信不疑。

一旦平衡失守,无疑是会让王离那边再增加一些优势。

这对于赵辰来讲,肯定是不利的。

就像是刚才他说的一般,能够有蒙恬的指点,已经是足以。

蒙恬微微颔首,便是回了队列之中,等到早朝结束以后,那么就会和赵辰进行接触。

现在的话,倒是不用着急。

“……”

王离见到这一幕,心里很是难受。

好像,这已经是没有办法改变了啊。

他又不好向始皇帝嬴政开口,这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自己的面子。

有哪一个带兵的将领,会因为这样的些许困难,就会被吓退呢?

没有的事情!

如果有,那对方肯定不会是一个合格的将领。

“既然两位爱卿都认为没有什么大的问题,那么朕就决定如此了。”

嬴政见状,心满意足地继续说道:“暂且定下一个期限,那就是半个月。等到半个月以后的这个早朝时间,朕就带着诸位爱卿来看赵辰和王离你们二人操练的这十人队伍实力,你们觉得意下如何?”

半个月的时间!?

群臣面面相觑,就算是没有带兵打仗的文官,那也是知道这点儿时间,根本不足以将队伍操练出来的。

哪怕这只是十人的队伍,也是需要不少的时间,才能够有机会让其成长起来的。

尤其是在接触新的操练方式的情况下,光是适应便需要足够的时间,更别说是针对性的进行操练,不能够操之过急,使得士兵受伤。

在群臣看来,始皇帝嬴政的这个时间,确实是有些紧张了点儿。

最起码,也应该一个月。

这样,赵辰和王离各自率领的精锐小队进行比试的结果,才能够更具有代表性,且能够给大秦对敌匈奴,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

反之,仓促的应付之下,所能够带来的,也只是浪费精力和时间,没有什么作用。

当王离听到嬴政的话,他的嘴角不由得抽了抽。

就算是挑选出来了身体素质强悍的士兵来,那也是需要时间适应的。

假如这十名士兵在这次比试以后,就会各回各家的话,那么倒是没有什么。

王离可以有很多的手段,来让这十名士兵严格按照自己的方法,针对性的以匈奴人为假想敌,进行操练。

并且,有很大的可能,没有任何悬念的取得胜利。

这是他出身于名将世家,所能够拥有的本事,倒是没有必要太惊讶。

坏就坏在,这十名士兵将会跟着获胜者。

假如王离在付出代价以后,来使得自己获胜,那么这十名士兵就会跟在他的身边,一直需要养着对方,还不能够随意的遣离……

怎么说,这也是始皇帝嬴政亲自说的,谁有那么大的胆子,来敢随性处置这些人呢。

再说了,王离还不至于用这些见不得光的手段来获得胜利,他出身于秦军之中,自然是不可能将这些冲锋陷阵,立下军功的士兵,随意地毁了。

他想要赢,那么就得认认真真地和赵辰来一场比较公平的比试。谁输谁赢,看谁的手段更加高明。

究竟是大秦的步兵和骑兵厉害,还是赵辰的骑兵更加厉害!

两人之间的比试,无疑是需要至少用到步兵和骑兵这两个兵种。

步兵和骑兵之间的对决,模拟演练大秦对付匈奴的胜算。

而骑兵和骑兵之间,则是赵辰提出来的高桥鞍和马镫,同大秦现有的骑兵进行对决,以便对两者之间的差别,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从而知道有没有作用。

通过这场比试的两个环节,其结果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大秦帝国对于骑兵和对匈奴人的态度变化。

在始皇帝嬴政同意这场比试以后,群臣们不得不考虑这些问题。

那就是如何使得这场比试,能够带来的利益最大化!

对付匈奴的命令,嬴政已经是下达了,并且任命了蒙恬为主帅,这件事情就不可能改变。

侵占领土,对于始皇帝嬴政来讲,显然是触犯了底线,绝对无法忍受的那种!

只需要等到百万大军及时从齐国之地赶回,那么就可以决定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对匈奴进行沉痛的打击,以及收复在混乱之际,被外族人侵占的领土,且需要考虑怎么样,能够确保赶走匈奴人以后不会再次遭到侵占,使得努力前功尽弃。

在此之前,这场比试吸引的注意力,以及自身的重要性,还是非常明显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