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秦:失明三年,被祖龙偷听心声 > 第八十一章 陛下,我们有提议!

在这个时候,马镫还未曾出现,没有让所谓的骑兵解锁更加多的战斗方式。

在没有马镫的情况下,骑兵就只能够使用双腿的力量,来用力夹住马腹,如此方能够保持住自身在骑马的时候,拥有着稳定性。

而骑兵想要在健壮的马匹背上进行骑射,就不得不减缓马匹的骑行速度,这才能够拉弦张弓射箭。

如此一来的话,就会贻误战机,影响战斗。

尽管现在骑兵没有马镫,依旧是在面对步兵的时候,能够所向披靡,发挥极为强悍的战斗力。

但是吧,拥有了马镫以后,骑兵便是只需要借助小腿的夹击力量,就可以熟练掌控自己的马匹,能够避免在骑行的过程中,一不小心就会摔下马背的意外发生。

并且,拥有着马镫以后,能够保障着骑兵驰骋过程中身体的平衡,解放双手出来以持有其他的兵器,来到增强自身的强悍战斗力。

在有马镫的骑兵和没有马镫的骑兵之间,谁更加的厉害,只能够说,在绝大多数情况之下,前者无疑更加厉害!

目前,在大秦帝国这个时代,所使用的马鞍乃是软马鞍,要是想要安装上马镫的话,就不得不采取另外的马鞍,即所谓的高桥鞍。

这两者属于不同的类型,骑兵想要使用的话,就需要进行适应。

赵辰有足够的自信,只要大秦铁骑有部分的骑兵采取拥有着马镫的高桥鞍,那么在面对北匈奴的进犯,也是能够轻易将这些杀个人仰马翻。

论起战斗力来讲的话,秦军的整体素质无疑是整个世界顶尖的。

北匈奴之所以能够不断的南下进犯,不就是凭借着骑兵之利么。

只要大秦的铁骑更凶,那么给这些北匈奴以恐惧,是迟早的事情。

始皇帝嬴政目光不断地闪烁,他隔着这么远的距离,依旧是能够听见赵辰的心声,这就让他感受到了赵辰心里对于北匈奴的强烈杀意,也是头一次知道了所谓的有马镫的骑兵。

他在心里不断的感叹,本以为赵辰是打算在这朝堂上打发时间,不干实事。

没曾想,竟是他误会了对方。

赵辰心里所想,正是符合嬴政内心的想法。

像是丞相王绾提出来的撤军分兵,化整为零,驻守在六国故地的提议办法,嬴政对于其本身还是比较的认同,至少这个方法是可行的,没有更好的办法,也是可以选择这个。

但是吧,这个提议办法,并不符合嬴政的雄才大略!

六国已经灭掉,这是事实。

而趁着中原七国混战之际,也是有着不少的外族势力,趁机占据了不少的地方,侵蚀了本该属于嬴政和大秦帝国的领土。

这种行为,是他绝对不允许的。

迟早,他是要派大军将这些暂时失去的领土,重新夺回来。

赵辰的心声,正好是令得嬴政很满意。

就是可惜,嬴政只能够偷听到部分心声,无法得知赵辰具体是怎么想的。

于是,始皇帝嬴政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诸位爱卿,可有什么提议思考完毕了?若是有的话,不妨先行述说。在这里,不必有尊卑长幼的顺序,只需要一个合适的提议。”

群臣闻言,顿时鸦雀无声起来。

拜托,这很难办啊!

丞相王绾的这个提议办法,是目前来讲,他们认为比较合适的。

很难在短时间之内,想出来与之媲美的提议。

这些大臣机灵得很,在没有绝对的把握之前,是不太可能说出口的,比较的爱惜羽毛。

“陛下,臣以为丞相所言,是极好的。分兵划分为郡县兵,既是可以缓解现有的矛盾压力,又能够达到驻守的目的,还能够确保郡县制的落实。”

有大臣站出来,回应嬴政的关切。

只是很显然,对方这是和稀泥,纯粹就是凑数的,完全没有领会到嬴政的心思。

“三个提议方向中,最不合适的就是将百万大军放在距离咸阳最远的齐国之地,那实在是太危险了,不能够这么考虑。因此,臣主张留下部分的将士驻守齐国之地,其余大部分的将士则是回撤到原秦国地界,即关外地区。这些将士没有事情做的话,可以就地修筑工事!”

也有大臣站出来,主张这样的提议。

这让赵辰听了以后,都不得不佩服。

太妙了!

从解决矛盾的层面来考虑的话,这样的办法确实是行之有效。

只是,这位大臣显然忽略了一些事情。

这些参军杀敌的将士,那可是为了获得军功和爵位啊!

能够从战场上活着走下来的将士,或多或少也是带着功劳的,就这么打发去了修筑工事,确定会有多少人愿意吗?

不公平的待遇,那可是会比让他们留在偏远的齐国之地,更加的危险啊。

常言道,不患寡而患不均。

倘若这些秦军将士的思想觉悟足够高,愿意自我奉献的话,那就当赵辰没有为此担心过。

二十级军功爵位制,本身就不是让人无偿奉献,而是不断杀敌获得军功,以实际行动换取阶层的跨越。

这要是又跑去修筑工事的话,在这些思想觉悟不太高的将士们心里,只会觉得大秦这是要卸磨杀驴,那个时候免不了一些事情的突发。

赵辰暗暗摇头,这个提议办法,并不适合现在的秦军。

果不其然,在这个大臣提出来这样的提议以后,也是有人进行了反驳,表示这种事情肯定不可能的。

修筑工事,还是得看那些徭役和刑徒,就不能够指望这些征战沙场的秦军将士。

其余的大臣,或多或少发表了自己的建议,但效果并不是很好。

就连赵辰身边的那几个官员,都凑了一个热闹。

嬴政眉头紧皱起来,他现在的心情自然是不会很好,这么多的人,就不能够提出来一个比较好的建议么!

他甚至很难找出多少个提议,能够与赵辰心里所想的相提并论。

“李爱卿,你可有什么想法?”

嬴政还是选择先听廷尉李斯的建议,以对方的能耐,肯定是能够有一些好的办法。

他还是比较的期待,对方毕竟算得上能够猜中自己心思的臣子。

“回禀陛下,臣以为应该将那百万大军从齐国之地撤回,留下来部分将士驻守,防止发生变故,而其余郡县有应该需要有士卒驻守。我的建议是,将这百万秦军重新编整,像是郡县兵、边防兵和拱卫关中地区的京师兵。”

李斯略微一思索,手持着玉质笏板,继续说道:

“偌大的九州天下,由我大秦所统率,昔日逐鹿中原的六大诸侯国已然是覆灭,那么我们应该接管原来诸侯国在边境线,以达到抵御外族,防止其可能存在的趁机烧杀抢掠。”

嬴政闻言,心头微动,开口道:“继续说。”

他觉得李斯果然不愧是了解自己心思的人,几句话便是比之前那些凑数的大臣提出来的建议好上太多。

李斯微微弯腰,以示敬意,回答道:

“虽说关中地区,有赳赳老秦五十余万,可镇压一切敌,但也不得不考虑到关中地区的门户,需要有足够的将士来进行驻守拱卫。毕竟,门户失守,敌人便可长驱而入,这是必须避免的。”

“说得好!”

嬴政还是比较满意李斯的回答,他同意将这百万秦军重新进行整编,暂时可以按照廷尉李斯的想法,分成三个大的方块,即郡县兵、边防兵和京师兵。

目前还没有什么势力,能够死灰复燃到与横扫六国的大秦铁骑抗衡。

就算突然出现这样的势力,以大秦帝国高度集中的机制,也足以在短时间之内拉出来一支猛虎之师,将其扑灭。

百万秦军重点整编的方向,肯定是在边防兵这边。

六国故地加上秦国之地,作为现有大秦帝国领土,其边境线过于庞大,需要有足够的兵力来进行驻守,并且在合适的时间之内,能够完成支援任务。

打天下难,守天下更难。

始皇帝嬴政深谙其道,自然是不会掉以轻心。

“那么,冯爱卿,可还有提议?”

嬴政将目光放在了御史大夫冯劫身上,开口询问道。

“回陛下,臣并无提议可言。丞相和廷尉二人的提议,或许可以取长补短。”

御史大夫冯劫站出来,如此回答道。

他觉得已经差不多了,也不需要自己来。

“什么叫做没有提议?”

嬴政眉头微挑,笑着说道:“冯爱卿这句取长补短,不正是所谓的提议嘛!”

群臣闻言,皆是开怀一笑。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确实丞相王绾和廷尉李斯两人的提议之间取长补短以后,再多加进行完善一番,也算得上最适合的方案了。

“不过,朕记得最近是不是有新的议郎啊?”

始皇帝嬴政目光闪烁,他可没有忘记赵辰的存在。

既然他将对方弄到了朝堂上,那么就得让对方有发光发彩的机会。

“回禀陛下,是有新的议郎。只是,刚才基本上已经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站在旁边的赵高闻言,连忙进行回答,他想了想,继续说道:

“只是,臣有留意过,好像还有一个议郎没有参加议事,提出自己的看法。”

待在不起眼角落里的赵辰,顿时有了不妙的感觉。

好像,他就是那一个没有发表意见的议郎啊?

“哼!”

嬴政故意冷哼一声,低沉着嗓子,批评道:

“议郎之职,本身就有议事建言献策的义务和责任。朕认为,只要是站在这朝堂之上的官员,那么就有必要参与,而非这般不积极。让那个议郎站出来,朕要听听他的看法,不配合的话,那就早点儿滚蛋!”

来自于大秦帝国始皇帝的训斥,让刚才还配合着开怀一笑的群臣,顿时打了一个哆嗦,为某个新来的小小议郎表示默哀。

太造孽了!

谁能够想到,芝麻大点儿,没有什么实权的议郎小官,也能够被始皇帝嬴政注意到,并且专门进行了批评训诫。

这种待遇,属实是前所未有了!

要是换做有经验的大臣,即使是被吓到了,那也还有可能回答出来比较有条理的建议和看法。

可这议郎本身就是刚进朝堂的一个过渡性官职,其人肯定没有相关的经验,更别说被嬴政这样特殊关照的待遇以后,保不齐就会紧张得说不出话来。

就算胆子大,能够说出话来,又能够提出来什么样的看法呢?

要是在群臣发表看法的时候,那还不会有人过于关注,自然也就不用担心凑数的时候被别人揭穿。

而现在嘛……绝大多数人已经是认为这个议郎真够倒霉的,才来第一次,就是最后一次了。

被始皇帝嬴政亲自下令滚蛋,那以后谁敢引荐,乃至于录用为官,造福一方啊?

妥妥的被拉入黑名单,仕途寸步难行。

“公……公子,大事不好啦!”

要说赵辰这个当事人心里只是感到不妙,还比较的冷静,但他身边的上官梅可没有这么好的心理素质了,她左手轻轻攥住了赵辰的衣角,提醒道。

赵辰看不见群臣和始皇帝嬴政,只能感受到这些人的目光注视,自然心里也不会过于紧张。

可上官梅就不同了,齐刷刷一堆人看过来,不乏审视和惊异的目光,让她那娇颜瞬间变得有些苍白起来。

别说是上官梅了,换上六大诸侯国的君王到这里站着,也好不了多少。

面前的这些文武百官,那可都是狠人啊!

尽管上官梅心里紧张不已,但还是尽自己的职责,朝着赵辰继续提醒道:“公子,陛下让咱们提建议,这下该怎么办?”

赵辰有些犯难了,这他就摸个鱼的时间,怎么就被其他人关注到啦。

要说只是普通的官员,那还好说。

可偏偏不是普通官员,甚至不是这个官僚阶层,而是更上面的始皇帝嬴政!

私下里,赵辰还能够调侃几句政哥儿。

可这里嘛,他活腻歪了才会这么想。

【靠!】

赵辰直接内心独白,骂骂咧咧起来。

他深吸了一口气,小声安抚上官梅,道:“不要担心,问题不大,咱们不是已经有了方向嘛。再加上,刚才廷尉和丞相两人的提议取长补短,也证明着这个方向是正确的。只要不胡说八道,那就没有什么困难。你稍微冷静一些,等会儿帮我留意一些重要人物的神色变化和反应。”

事到如今,上官梅所能够依赖的也只有赵辰罢了。

她连忙点头,回答道:“我听公子的!”

赵辰微微颔首,“跟我来。”

上官梅扶着他的手臂,两人一同站出队列上前,朝着正前方道:“陛下,我们有提议!”

此刻,廷尉李斯的目光落在了赵辰和上官梅的身上,他惊咦道:

“怎么会是赵辰他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