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秦:失明三年,被祖龙偷听心声 > 第一百零四章 核心利益

果不其然,在廷尉李斯的这个提议被说出来的时候,那些武官们都不约而同地瞪大了眼睛。

不是吧?

本来以为,他们都已经算是大出血了。

没曾想,有人竟然是想要将他们的所有精兵都带走!

他们为了自己麾下的十名精兵,不被白白地送出去,还和始皇帝嬴政有一些暗地里较量的意思。

虽然,他们在始皇帝嬴政下达命令以后,瞬间就秒从心了,但是他们在这方面还是很坚定的。

主要是考虑到,原来可能有自己出十名精兵,现在只需要一名精兵即可,这才没有过于着急。

只是一个精兵的话,倒是能够应对得起来。

能够站在这朝堂之上的武官们,要么战功赫赫,要么出身名将世家,其麾下肯定精兵不止这么点儿。

唯一让他们不舍得的,就是精兵很难培养。

要是少一个,那么想要再培养出来一个精兵,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资源,还需要不少的时间。

这样的话,对于武官们就很不公平。

徒劳损失了精兵,还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如何能够使得对方高兴呢。

只是损失一名精兵,就让这些武官们很不乐意了。

更别说是像廷尉李斯这般,狮子大开口,想要将二十名武官们拉出来的总共一百八十名精兵,全部带走。

这如何能够让武官们忍受,他们麾下的精兵数量都不是很多,怎么能够白白将自己的十名精兵送出去!?

原来的时候,各自武官之中,只会有两个倒霉蛋,需要送出去十名精兵。

每一个武官,都很是担心自己成为那一个倒霉蛋,这下不约而同的抗拒起来。

在经过始皇帝嬴政的命令以后,将绝大多数的武官们都变成了倒霉蛋,只有少数的幸运儿。

这样一来,原本两个武官需要承受的压力,顿时分散了来,也就使得武官们,心里是有些不爽,但也不会多说什么。

就像是刚才所说,一个精兵的损失,还能够勉强承受。再说了,十名士卒之中挑选一名出来,谁能够确定那挑选的就一定是唯一的精兵呢?

如果挑选的是那个普通士卒的话,那这武官不是血赚嘛。

既是给了始皇帝嬴政颜面,发挥了自己的贡献,而自己又没有怎么损失,相比于其他的武官们,可能损失精兵的话,那这么对比起来,不就是血赚嘛!

而当丞相王绾提出来,这两百名士卒站出来,给王离和赵辰两人各自挑选出来十名士卒的时候,武官们更加兴奋了。

这要是能够让始皇帝嬴政采纳的话,那他们岂不是损失可能更小?

因此,这些武官们对于丞相王绾很是支持。

可是,廷尉李斯的冒出来,让这群武官们顿时气得快要跳脚起来。

本来都是损失很小的,现在将他们派出来的十名士卒,全部拿走的话,岂不是妥妥地让他们血亏么。

这对于武官们来讲,绝对是无法接受的。

要知道,始皇帝嬴政都没有起这样的心思,就是知道这些精兵,就是这些武官们的命。

打胜仗,除了靠他们这群武官们的率领,还得有一群能听善战的精兵手下。

这把精兵全部拿走了,岂不是让他们打胜仗的机会,都受到了影响嘛。

将领军事才能很厉害,在手下没有可用精兵的时候,又有什么用处?

反正,肯定是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这是毋庸置疑的。

对于廷尉李斯的这惊人发言,很快便是有人站了出来,进行驳斥。

“陛下,臣认为李廷尉所言,过于无理,不符合实际情况。”

“臣附议!”

紧接着,便是有不少的武官站出来进行声援,对于廷尉李斯的主张表示反对。

他们现在的核心利益受到了影响,怎么可能坐视不理。

精兵,就是他们的命。

谁想要在这次开了先例,将这些精兵全部拿去了,那以后其他的人,也是以这样的办法,来对付他们,到时候该怎么办?

而要是让始皇帝嬴政同意了,这以后每一个武官们恐怕都会更加的谨慎起来。

谁会想要遇到,自己好不容易操练出来的精兵,被别人耍耍嘴皮子,就直接将其拿去了呢?

不可能的!

真要是如此的话,那么武官们在文官那边恐怕都抬不起头来,更加在自己军营的那些将士面前无法抬起头来。

其影响,非常的大。

光是对于武官们的地位,就有着很大的削弱。

这谁要是敢同意,那么就代表着自己将脑袋送到别人的案板上,等待着菜刀砍下来。

就算是蒙恬这样的将军,现在的内史,那也是不可能同意的啊。

身为将领,连自己的精兵都保不住,那么如何能够在作战之中,指挥得了士兵打胜仗?

一定程度上,这是影响着将领对于士兵的领兵权力。

素来忠心厚毅的蒙恬将军,在此刻脸色也是有些难看起来。

他很少参与这方面的争论,主要是觉得不至于影响到这边。

现在看来,多少是有些奢望了。

那廷尉李斯不就直接借着这个机会,进行发难了么。

美其名曰,是将那一百八十名精兵,改编成为一支能够充当主要攻击力量的骑兵之军,以对付外族匈奴人。

但是,实际上却是在染指武官们对于自己士兵的领兵权力。

试问,谁能够想自己在领兵打仗的时候,突然来这么一出,将自己的精兵调走了,留下自己憋屈得要死,那怎么能行。

尤其是在蒙恬即将率领大军攻打外族匈奴的情况下,这样的一幕,实在是有些敏感特殊了。

不出意外的话,骑兵之军会随着蒙恬一起,挥师北上,收复失地。

蒙恬对于骑兵之军的出现,并没有反对的意思。

他只是认为,廷尉李斯的这番话,说出来多少是有些冒犯了。

就像是,他在廷尉李斯擅长的律法方面,做出相应的破坏,那么对方肯定也是非常的恼怒,不愿意接受。

这里的破坏,指的是同廷尉李斯在律法方向上,产生不同的意见和看法,甚至像眼前这般,以其他的理由,来促使始皇帝嬴政采纳这样的建议。

一旦采纳成功,那么自然是对于廷尉李斯不利。

同理,就像是廷尉李斯现在对于武官们的冒犯一样,肯定是不能够接受的。

有了第一次,那么下一次的出现,也不会更远。

为了自身的核心利益,这群武官们肯定是不会放弃的。

廷尉李斯见到武官们争先恐后地进行反对,神色稍微的变化了一下。

他对于这群武官们的态度,虽然有了一些猜测和预料,但是现在的情况来看,恐怕是有些低估了。

这样的提议,终究是触犯了武官们的核心利益。

倘若是一名武官,提出来的建议,触及了文官的核心利益,那么也会迎来文官们的集体抗议。

本来是一个个的小集体,在共同的核心利益被侵犯的基础之上,就会变成大的集体。

廷尉李斯现在有些进退维艰,再进一步的话,那么将会迎来武官们更加疯狂的反对,甚至做出来一些举动,那也是很正常的。

对于廷尉李斯而言,稍微有些危险。

他还不想自己走在路上,突然被人敲了闷棍。

对于这群武官们的话,这样的行为,非常正常。

讲道理?

还不如棍棒,来的效果更加快。

到时候,廷尉李斯有苦也难言。

而要是廷尉李斯现在自行否定了这个提议的话,那会不会让人认为,他是在害怕了?

同丞相王绾之间的争论,直接成了输家。

并不是丞相王绾没有想到这一茬,而是不想和武官们做对,趟了这一次的浑水。

如此看来的话,两者之间高低立判!

“公子,看来李廷尉提出来的建议,很不得人心啊。”

上官梅有些咋舌,她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的武官们,联合起来对付另一个人,这话让她很是吃惊。

“倒不是廷尉李斯不得人心,只是对方的这一步,步子迈大了。”

赵辰微微摇了摇头,继续说道:

“上官姑娘,你可知道,就是我和王离之间的比试,光是要这二十名士卒,就已经是让这群武官有些不满了。而陛下的命令,则让这样的不满,得到了很大的缓解。

然而,李廷尉所说的这个事情,确实在触犯武官们的核心利益。精兵,属于武官们打胜仗的关键。培养一名精兵,比培养十名士卒所需要耗费的资源和时间,以及精力,都要更多。”

“在打仗的时候,精兵要么成为最锋利的尖刀,冲锋陷阵。而在将领管理这么多的士卒之时,精兵又成为其中的关键。不管怎么样,李廷尉的这一步,迈得太大了,想要将这些士卒全部拿下,肯定是不可能的,这些武官们绝对不会答应。”

赵辰顿了顿,继续说道:“而且,武官们回到自己的军营,如何解释这样的事情,那会影响到他们的领兵。当人心动荡之时,还是很危险的。最好的办法,循序渐进。所谓温水煮青蛙,对付这群武官们最适合了。

可惜,李廷尉着急了一些。哪怕是陛下,也没有这么做,就是考虑到这其中的抵触力度很大,会影响到三天以后的比试,方才没有采取。或许,在蒙恬将军和李信将军比试的时候,才会下令。届时,这群武官们也不会拒绝的。现在,太早了!”

“原来是这样啊,我就说怎么会这些人那么大的反应!”

上官梅听到这里,顿时恍然大悟起来。

经过赵辰的解释,上官梅对于这些事情,倒是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

那就是这些人争论的核心点,就是在精兵的身上。

反正,这些武官们肯定是不会让步的。

只要廷尉李斯继续坚持这样的看法,那么必然是不会让对方得逞的。

“那公子,这样的话,李廷尉岂不是陷入了进退维艰的局面?”

上官梅认真地看了看情况,有些感慨地说道:

“如此相比起来的话,王丞相做出的这个看法,倒是更加聪慧一些。至少,不会使得自己陷入如此境地,以至于很难堪。”

她估计啊,就算是廷尉李斯打算否定刚才的言论,或者是暂时避其锋芒,那也是有些困难的。

这群武官们才不会如此轻易放弃,势必会让廷尉李斯碰上一鼻子灰,至少要将其念头打消。

他们并没有否定骑兵之军的创建,只是否定的廷尉李斯这将主意打在他们的身上,想要将精兵们抢走。

只要不打他们精兵的主意,那么精锐骑兵之军的准备和组建,他们这边还可以主动送出一些普通的士卒来,以提供支持。

至于精兵嘛,不好意思,彼此军营稍微有些水土不服。

反正,说其他的,还有商量的可能。

但是这个,没有戏!

“李廷尉的话,现在是有些对武官们的激烈反驳态度,感到吃惊。”

赵辰闭着眼睛,都能够知道此刻廷尉李斯心里在想些什么,对方肯定是有些烦躁的,但想要让对方知难而退,恐怕有些困难。

“李廷尉现在的情况,是有些难办。”

对于这个看法,赵辰和上官梅的观点,是基本一致的。

“那公子,李廷尉会选择放弃吗?”

上官梅对于这个,还是很好奇的。

讲实话,上官梅对于这个廷尉李斯的印象,还算是比较的可以。

毕竟,是在对方的决断之下,她的义父上官泽才能够尽快地从咸阳狱中出来。

再加上,现在她的义父还没有彻底恢复自由身,恢复清白,那么肯定是不能够和廷尉李斯结怨的。

要是因此,使得好不容易放出来的义父,重新被关进咸阳狱的话,那可就实在是太过于糟糕了。

上官梅还是很不希望看到这一点,只是她并不知道自己的忧虑有些多虑了。

在这个时候,廷尉李斯主要还是按照律法来,严格地执行法家思想。

像是上官泽这样的楚国贵族,虽然身份有些敏感,但并不是企图谋逆造反,妄图复国的六国余孽,那么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只需要等待这桩案子结束,那么也就直接能够还给上官泽一个清白。

本来廷尉李斯能够当天给答复的,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了始皇帝嬴政最欢喜的小皇子——公子胡亥的身影以后,他显得稍微有些沉默。

暂时并没有决断,等待着找机会和始皇帝嬴政聊聊。

对于上官梅的这个问题,赵辰摇了摇头,果断地说道:

“不会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