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暮云 > 第八十六章 稚子何辜

大唐暮云 第八十六章 稚子何辜

作者:空谷流韵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8 16:20:13 来源:笔趣阁

姚令言见到两个孙儿,哪里还能自持,已箭步上前搂住长孙,唤道:“阿峤。”

姚濬的长子,还只有五六岁的姚峤,不知是赶路疲累,还是惮于夜色晦暗,被祖父抱着,竟仍是懵懂呆滞,整个小身体还微微颤抖。

姚令言轻轻拍拍姚峤的脊背,又抬头看着儿媳手中的小孙儿姚峰,起身长叹,接过这更小的娃娃。

正想仔细端详,姚峰却因刚满周岁,这深更半夜的如何还肯离开母亲怀抱,登时嘴巴一瘪。姚令言忙将孩子塞回儿媳手中,轻声道:“快些哄住,切莫啼哭,引来探侯就麻烦了。”

姚濬的妻氏,这一路都是担惊受怕,及至看到确是家公姚令言等在岸边,方稍稍定心。但转念一想,自己丈夫本来勇冠三军,如今眼见着伤重不治,都是拜大义灭亲的公爹那一支铜箭所赐,脸上自是仍无舒展颜色,只紧紧搂着小儿子,温柔地抚摸着他的脑瓜,却是一言不发。

姚令言明白儿媳心思,亦不怪她在尊长前礼数有亏。

这位泾原节帅正是不到五旬的岁数,作为武将来讲,远未过当打之年。原本好端端一镇之主,因了儿子的悖逆野心弄到这般田地。

姚令言数月来不断被彷徨、挣扎、无奈包围,时而因局面的转机而尚存希望,时而又因情势的迷离而陷入更焦虑的担忧,实在已无气力去在意一些无足轻重的虚礼。

此刻他唯一希望的,就是两个孙儿能安然远遁,他便是教圣上赐了白绫毒酒,也可平静上路。

姚令言于是转过头,向高振问:“车驾何时来?”

高振看看月亮的位置,禀道:“公请放心,普王殿下府中这位王郎君,素来办事最为妥帖,此事交予他,必无疏漏。”

普王李谊的家奴王增,也是纵马而来的成员之一。此时他立在一旁,闻言忙上前应承道:“姚节度,普王殿下已向仆细细交待,护送少夫人与两位小郎君往河中府姚氏老家去。待战事平定,殿下定会在圣上御前陈情。”

姚令言沉吟着点头,又瞧见儿媳悲戚的模样,终还是开口问道:“老夫那逆子,状况如何了?”

姚濬的妻氏到底是一介寻常妇人,岂敢在家长面前始终冷着脸,只得低头禀道:“父亲,姚郎他,伤口始终溃烂如泥,陛下,哦不,朱泚也遣了禁苑尚药局的丰御来瞧过,开了方子,亦不见好。前几日张公光晟暗暗来访时,姚郎已有些认不得人。媳妇虽心痛欲绝,但想到两个孩儿,只得一切凭张公作主。”

高振故作疑惑:“不过一箭之伤,又伤在臂膀而已,长安城何等地界,连堂堂奉御也医治不得?节下,会不会是那贼泚另有阴图,暗中着人下手,意在吞并姚将军手下那几千泾原军?”

姚令言不语,心中却竟是有些庆幸,亏好半路杀出个张光晟要反正,又得普王与高振出力,否则就算长安城尚未被攻破,只要姚濬一去,恐怕自己这两个年幼的孙儿,也会教朱泚寻个由头杀了。

思及此,姚令言向高振与王增大揖鸣谢:“若老夫得圣恩宽恕,留得一条性命,对两位今日之恩,必当好好报答。”

高、王二人忙上前扶住姚令言,皆惶惶道:“节帅,使不得,使不得。”

正言语间,只听苍茫夜色中又传来马蹄声,还伴着轻微的木轮吱呀之音。

王增喜道:“定是仆所布置的马车到了。”

此段渭水虽远离军营,但姚令言恐怕耽搁久了仍有不测之事,急于将儿媳和孙儿送走,此刻隐隐见一辆双马大车越驰越近,心中不由又定了几分。

大车到了众人跟前,那车夫压低声音问:“小人向诸位郎君请礼,王郎君可在此处?”

王增向他一抱拳,道声“此去有劳”,便回头向姚令言道:“节下,快请夫人和两位少郎君上车罢,仆自会一路相送。”

姚濬的妻氏见公爹点头,便抱紧了小儿子,疾步往马车的轿厢走去。

不料,她刚钻进厢门,那车厢便一阵剧烈的震动。

紧接着,便听到她发出一声惊呼,继而便仿佛被捂住了咽喉般,只闻“呜呜”之音。

姚令言本来牵着长孙姚峤的小手走在后面,蓦地闻听这般动静,又见儿媳的一双脚直直伸了出来,不停蹬动。他大骇之下,撇了姚峤,三步并作两步往车厢处跑,却只听“噗”、“噗”数声,显见得是利刃刺穿了肉身。

车中立时钻出两名精壮汉子,皆是一只手捂着姚夫人和小娃娃的口鼻,另一只手还拿着匕首,鲜血从那对可怜的母子身上汩汩而下。母亲和娃娃在瞬间遭此大难,濒死剧痛令他们拼命挣扎,喉咙里发出惨不忍听的呼救声,却无法通过被死死捂住的嘴巴传达出来。

姚令言骤然见到这一幕,直如五雷轰顶,整个人呆怔之下,迷糊了片刻,及至眼看儿媳和小孙子扭着扭着就没了动静,才登时醒悟过来。正要冲过去,那马车夫身手极其敏捷,已飞起一脚,将姚令言踢倒在地。

刚刚杀了母子二人的精壮汉子,一人联合马车夫将姚令言按在地上,另一人则恶狠狠地扑向姚峤。

可怜姚峤只是个五岁的娃娃,目睹母亲和弟弟惨死眼前,又见祖父被恶人制住,一时之间既忘了嚎哭,更不知奔跑逃命,如木偶般直愣愣地杵在鹅卵石滩上。

姚令言目眦欲裂,奈何此际不是千军万马的战场上,他身无寸刃,也非力士,毫无防备之下,仅凭肉搏,实是敌不过两个高大结实的年轻壮汉。

他无法起身,仍要奋力地抬头,见到的却是让他万箭穿心的场面——他的峤儿,终究也如雏鸡般,丧命于鹰鹫般的成年人的刀刃下。

姚令言觉得仿佛有无数的拳头砸向他的面门,他试图张开嘴巴,嘶喊,哀嚎,却难以发出那种本该惊天动地的咆哮,而是急遽地喘着气,像一条快要渴死在堤岸上的鱼。他整个人,都因为骤然降临的血灾,而陷入了一种头脑无法控制身体的状态。

到了此时,马车车厢中又钻出了一个人。

普王李谊。

李谊踱到姚令言跟前,俯身问道:“姚节度,你的泾原军虽犯下滔天恶行,但你一来乃受人蒙骗,二来在兵变后奋力勤王,本有望在圣上跟前获得宽宥,为何今日私自安排逆贼姚濬的家眷出逃?你如此首鼠两端,叫本王如何去圣上那里为你说情?”

姚令言死死地盯着普王。他似乎明白过来,自己被眼前这些人算计了。但他不知,为何普王如此残忍地对他,他姚令言与这王爷,从未有过节。

“李谊,稚儿何辜,你这王公贵胄,却是连畜生都不如。”姚令言颤抖着,努力说清楚每个字。

普王毫无怒意,口气仍不紧不慢:“姚节度,你说什么?”

“我若做鬼,必为厉鬼,夜夜寻你,喝你的血,啖你的肉。”姚令言字字如刀。

“还有你,高振!”他勉力转过头,“我在泾州时何曾亏待轻侮过你,你今日所为,究竟何故!”

高振低头不言,微微向后退了几步。他希望夜色再浓酽一些,自己的神情,可以没有人能看得清。

普王瞥了一眼自己这个亲信,冷笑了一声,暗道,做都做了,何必再假惺惺地妇人之仁,不中用的奴仆。

远远的渭桥方向,次第亮起火把,一队十余骑的兵马往此处来。

片刻后,但闻有军将高喊:“前方诸人莫妄动,李副帅到。”

李晟驰马赶到,见了水边这番惨象,却似并未吃惊,反倒平静下马,向普王道:“本帅来迟,所幸普王已处置。”

“处置?李副帅,你确实来迟一步,姚节度的话,你未曾听到。这姚令言,吃我唐廷军饷多年,此番又号称助朔方军勤王,不想就在方才,口口声声要对我这个普王饮血啖肉。莫非李副帅认为,今夜之事,已处置完了?”

李晟故作为难的样子:“普王的意思是?”

“李副帅!”李谊怒喝道,“这是你的军中,怎倒问起我的意思来。莫非军中浑无法度?莫非你不是神策军行营节度使,倒是这泾原叛臣的属下不成?”

李晟忙高声道:“泾原节度使姚令言,大伪似忠,私放逆贼姚濬家眷,行迹败露,竟欲谋害宗室亲王,情势危急,国法不及,军法责之。”

神策军中虞侯闻听,立即下马待命。

“行刑罢,尸身明日送去朔方军营中。”李晟对虞侯轻声道。

……

韦执谊从树下石头后走出来时,已是三更时分。

他耳边,似乎还回响着姚令言被杀前的嘶吼。

他觉得自己刚刚目睹的这场祸事,比以往的任何噩梦都可怕。

他是个旁观者,这令他有可能将每处惊骇的细节之处都看分明了——甚至比身临其境者更为清楚。

小姚夫人不停挣扎乱蹬的腿,两个孩子伏在地上一动不动的小小身躯,姚令言映着渔船灯火的万念俱灰又恨之以极的表情,还有普王李谊,高振,李晟……

这些人,这些画面,都如墨笔落纸般,写进了韦执谊的脑海深处,恐怕在今后很长时间里,都教他竭尽全力地去甩,也甩不掉。

韦执谊踉踉跄跄地走到那刚刚发生过一场阴谋与杀戮的河滩上。人马早已散去,渔船更无踪影,只有新月还挂在中天。

韦执谊就着微弱的月光,看到脚下的一滩血迹,那是姚令言的。他又走了几步,看到了第二滩,第三滩,那是小姚夫人和她的孩子们的。

后世的史家会如何记录今夜之事?

“张光晟阴通姚令言,普王察之,令言欲反,李晟诛其于渭水营垒。”

大约就是这样吧。

韦执谊一屁股坐在鹅卵石滩上。

明月无言,亘古如此。这千百年来,多少在青史上寥寥数笔之事,发生之时,都是如此血腥,残忍,令人发指。

韦执谊回想自己逃出长安后,见到的人,做过的事。

他的眼泪簌簌流下来。他觉得自己,和那个曾经挑灯夜读备战春闱的士子,和那个谨小慎微揣测龙心的新臣,和那个依附于李晟和普王的谋士,和那个设计成功眼看崔宁被活活勒死的复仇者,都不一样了。

他忆起自己在长安,最放松的时刻,是与好友王叔文对弈的时刻。

若世间事,始终如廊下对弈、花中醉眠,该多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