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暮云 > 第一百八十九章 伪作试心

大唐暮云 第一百八十九章 伪作试心

作者:空谷流韵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8 16:20:13 来源:笔趣阁

长安,崇仁坊。

坊角一处酒肆,韦皋掀帘而入,直往二楼走。

韦平见这位如今位高职重的堂弟,拧着双眉进到雅间来,人还没坐下,就一副急急欲开口的模样,不免心中微微有些得意。

韦平想起从前在陇州跟着韦皋,自己深谙“先主仆、后兄弟”的道理,鞍前马后地,伺候韦判官多么小心谨慎。如今韦判官振翅高飞、一跃而成为金吾卫大将军了,见到自己,面上反倒露了若有若无的仰仗之情。

钱!

一文钱逼死英雄汉。这句话当真比多少圣章贤书,都有用。

“金吾莫忧,平这一趟没白跑。节下听说京中粮荒,南衙卫士家中竟然也要断粮了,自然要为金吾你想办法。这几日,西市永济柜坊里就会有一千贯钱,节下说,金吾先拿去黑市买些米,将衙卫们安抚了再说。”

“才一千贯?”韦皋掩饰不住自己的失望,“你回蜀地这些时日,长安米价又涨了,一千贯怕是只能弄来几百斛米,南衙卫士们一人一斛都分不到……”

韦平尴尬地笑笑,摇了摇壶,将茶汤倒在盏中,奉到韦皋面前。

韦皋双目中的难色忽然褪去,换了他一贯犀利的鹞鹰般的目光,盯着韦平道:“岳父素来对吐蕃人行怀柔之策,他可是对我与李公有交谊,心生疑虑?”

韦平摆摆手,又探身向扶梯处瞧了一眼,确定店家的伙计不在彼处,方压低了声音向韦皋道:“金吾,令岳乃开元名臣张嘉贞张相国之子,出自何等气度远阔的世家,怎会如此小气?再说了,放眼四方藩镇,还有哪个节度使的子婿,能在禁中做到三品大将军?张节度但凡能帮衬,定会帮衬咱们。只是……只是蜀地这个钱袋子,也架不住朝廷连年要军饷,狠命地掏。”

韦皋沉着脸,望向窗外。初冬时节,远方的终南山顶已白雪覆盖。近处,街巷冷清,缺衣少粮的人们,尽量呆在家中,就像那些冬眠的畜生般,降低对于食物的需求量。

目力所及,这片铅灰惨白的景象,当真叫人心酸。

韦皋平静下来,缓缓道:“好吧,聊胜于无,岳父不容易,兄台你也辛苦了。”

韦平谦让了几句,忽然从怀中,掏出一封信。

“此番我在成都府,见到了小薛氏。这女娃虽年纪不大,当真是个情深的,有信给你。”

韦皋闻言,很有些意外,倏尔又觉得心头砰然一动,但面上仍是肃然的神情。

他接过韦平的信,刚想往袖袋中放,却见韦平饶有兴致地看着自己,于是冷冷道:“怎么,韦某还要念给你听?”

韦平哂然,自嘲道:“大将军莫取笑我这个粗人了,小薛娘子何等风雅之人,她写的诗,你便是念与我听,我也听不懂。”

韦皋斜睨了自己这言语油腻的堂兄一眼,捏着信封,小心地撕了,取出里头的益州黄纸。

“珠离掌

皎洁圆明内外通,

清光似照水晶宫。

只缘一点玷相秽,

不得终宵在掌中。”

这写得什么?!

韦皋再往下读去,竟还有一首。

“笔离手

越管宣毫始称情,

红笺纸上撒花琼。

都缘用久锋头尽,

不得羲之手里擎。”

韦平隔着桌子,瞧着韦皋凝眉沉思,想着有那一千贯真金白银撑腰,不免得意忘形起来,打趣道:“韦金吾,这小薛娘子当日也不知怎地一口傲气上来,甩了脸就走。此番我既已到了成都府,便想着去瞧瞧她过得如何。不易,当真不易。愚兄早就看出来,那小薛氏一直在你心里头捂着呢。韦大将军,还是收了小薛氏吧?”

韦皋心思飞转,刹那间,似乎意识到了什么。

他还不太确定自己的判断,但他心中,起了一层警惕之情。

“什么心尖掌尖的,她写几句诗,我韦皋就心软了?奉天围城时,太过艰难,小薛氏模样伶俐又通诗赋,确实能教我舒心。但她骤然之间失怙失恃,心性实则有些古怪,我怎会真的倾心于这样的女子。韦平,莫非你觉得,我韦皋在偌大长安城,就寻不得一个像样的继室?”

韦平一怔,还想啰嗦,却见韦皋已起身,伸出手道:“柜坊提钱的凭证,给我。”

韦平感到那种令自己从前就常常紧张而畏惧的气势,仍是扑面而来,忙又掏出一张纸奉上。

韦皋检视完毕,对韦平道:“我需回左金吾杖院去,无法陪兄再饮几杯。”

说罢噔噔噔,已下楼而去。

韦平兀自嘘了几口气,从窗口探出脑袋,望着韦皋的背影,消失在十字街的远处。

他抿了口茶,细思,难道,韦大将军的软肋,就真的只有一个“钱”字?还是说,自己实在太蠢,叫他看出什么了?

哪儿看出来了?那两首情诗,自己可是花了小半贯筹资,请张延赏府中最善竹枝词的乐人写的,又去那常买薛涛彩笺的商肆里,让店家诓薛涛誊抄的。真是折腾得要命。

……

过了午时,竟然下起雪来。

只是,立冬时的初雪,还单薄得很,仿佛带了些羞于见世人的胆怯似的,零零星星飘落下来。

落在树梢瓦间,落在衣冠户的门环上、小商贩的竹摊上,落在郎君的幞头上、娘子的金钗上。

宋若昭停住了步伐,愣愣地看着细雪。

身后的婢女桃叶,小心地问:“大娘子,下雪了,咱们还不回去吗?”

若昭伸出手,几点雪瓣,落在她的手心,瞬间就化了。

我的手还是热的。若昭想。

“雪不大,天也不冷,我们再往胜业坊走走。”

“大娘子!”桃叶的调门高了起来,这在一个奴婢来讲,是无礼的举止,但桃叶一时顾不得。

“大娘子,胜业坊靠着狗脊岭,那是长安城的刑场,煞气太重,娘子如今怀着小郎君,老夫人吩咐过,出门须有些忌讳。”

若昭回过头来:“哦,老夫人说得有理。那我们去寻个食肆坐了歇息吧。”

桃叶心中嘀咕,家中多暖和,大娘子怎地就不愿意回家,并且出得门来,马车也不坐,便这般慢吞吞地走着。

半个月前,三娘宋明宪从杜府出阁,去了永嘉坊普王府,成为教人好生羡慕的亲王孺人。

那天,桃叶陪着若昭,作为娘家人,也出现在杜府。桃叶是个心气玲珑的女娃娃,她能感到,周遭的官眷,似乎看向自己女主人的目光,有些怪异。她隐隐猜得,这些意味深长的打量,源于那一星半点的传闻。但是,珩母王氏,与杜夫人眉飞色舞地寒暄客套后,适时出现,亲亲热热地将若昭引荐给几位更为尊贵的官眷,并饶有兴致地介绍了一番家中要添丁的喜事。

老夫人和阿郎,对大娘子还是挺有情份的。桃叶暗道。

正这般想着,街边便出现了一处食肆,屋顶上的烟囱冒着热烟,瞧着都教人心生三分暖意。

主仆二人进到肆中。

随着伙计殷勤地一声唱迎,坐在窗下、背对着门的郎君,回过头来,

片刻的愣怔,若昭先开口道:“韦金吾。”

自流言四散后,韦皋便未见过若昭。他以为她应是随着皇甫珩在咸阳住着。

扪心自问,这些时日,他没有太多想到她的近况。

他已经够焦头烂额了,金吾卫士们抱怨,咸阳神策军的新兵,那些原本连禁军都入不了的胡儿们,霜降前后就拿到了粮帛,竟是和皇甫大夫结了亲的普王赏赐的。

韦皋几乎日日在禁中,自然知道圣上允了若昭的妹妹成为普王的孺人。只是,韦皋未曾料到,李谊的动作这样快,万贯家财,立即就舍给了皇甫珩笼络军心去。

和皇甫珩一样,韦皋也是一支军队的新主,一个新主,立威立规矩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徒有严厉、不顾手下死活。

韦皋烦躁不堪。长安粮荒,度支也束手无策。听说自己本可以去江淮膏腴之地做个节度使,不知怎地,就化为泡影。而京中的宦场情形,越来越复杂,就连韦平,好像也瞒着他什么,又在试探什么。

但此刻,见到若昭平静无波地望着自己,韦皋觉得,糟糕的心境,稍稍清明了几分。

若昭大大方方走过去,在韦皋对面坐了。

韦皋赞许地笑笑致意。

在梁洲城,他看到大难不死的她,曾感到她身上多了些说不清楚的气息,像远山缭绕的云影那般。可是实际上,她仍是有些脾气的,那种偏要和俗言飞语对着干的脾气。

这般又洒脱又硬韧的性子,若是个男儿身,在军中,倒真可以有几番作为。

韦皋道:“皇甫夫人,给你看看小薛娘子的新诗。”

这回若昭才露出鲜明的惊讶之色,旋即喜道:“洪度回长安了?”

韦皋却带了些嘲讽之意道:“她仍在蜀地,托人带诗给我。”

若昭接过信笺,认真品读起来,眼中的喜色,却渐渐换作了狐疑。

“怎么?”韦皋淡淡发问。

若昭喃喃:“这不会是她写的。”

“为何?”

若昭盯着韦皋:“她当初在渭水托我带诗给你,我看得清清楚楚,她没有怨恨,只是想去一个新的天地中,因而断然不会出语讽刺于你,此其一。其二,即便她在蜀地有些艰辛,又念起你在奉天对她的照拂,甚至她情愫更炽,回心转意想做你韦大将军的身边人,那种情谊,也绝不会用这般句子写出来。”

韦皋佯作懵懂:“这句子,过于俚俗?”

“何止俚俗,更是残忍。韦金吾难道看不出来?明珠只是一点玷秽,毫笔只是用久锋尽,便再难见天日。这哪里是小娘子寄语相思,这分明是绝望的感慨,低微如玩物者的命运,终会在年深日久中成为悲剧。依我猜,这怕是出自贱籍苦主之笔。”

韦皋沉默了。

他在沉默中意识到,自己与眼前这个女子,是多么的不同。

他发现这诗并非出自薛涛之手,乃因身为军将的警觉。信封未拆,韦平缘何知晓薛氏给自己的是诗?以薛涛那倔强自尊的性子,难道会当着韦平的面写下这些句子?

而若昭一眼就看出,确是因为,她深深懂得、识得那些悲凉的生命。

韦皋深深地叹了口气。

他希望她能够远离那种无助的悲凉。

可是他什么都做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