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军神 > 第五十六章 折辱

三国军神 第五十六章 折辱

作者:冰雪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2:53 来源:笔趣阁

大战过去了十几日,黄巾军也早已退去。.:。

那一日,当雷声响起的时候,胜负已经决定。之后的黄巾军毫无战心,甚至有很多太平教信徒,坐在地上失声痛哭。

就连王延亦是觉得不可思议,无奈之下,他只好下令撤军。

自那以后,不管是军中士卒,还是县中豪强,看待陈旭的眼神都很不一样。

圣人虽然曾经说过:子不语‘乱’力怪神。但是在整个华夏的历史上,对于鬼神之说,还是非常敬畏的。

平常打雷,众人都认为,这是天上的雷神要惩罚那些恶人。人们虽然心生敬畏,倒也不会感觉如此强烈。

主要是陈旭未卜先知的能力,才让人觉得恐惧。

人们永远无法忘记,陈旭让官兵喊的那些话;也无法忘记,当他以枪指天,大呼‘天佑大汉,雷神助我’之后,天上就响起惊雷之声。

更何况,那天只是打雷,并没有下雨,这更让城中百姓议论纷纷。

东郡在兖州的西北方,靠近冀州,与魏郡相邻。黄巾军渡过黄河(古时称为河水,为了方便,就叫做黄河),千里奔袭,突袭魏郡。

好在冀州是黄巾军的大本营,各个郡县都防守甚严,王延却是无功而返。

这些时日,陈旭倒也并非一直呆在东阿。他一边派人向濮阳汇报这里的战况,一边纠结官兵远远跟着黄巾军。直到看着他们路过聊城、博平,进入冀州境内,陈旭才放下心来。

确定黄巾军彻底退出了东郡,退出了兖州之后,陈旭就带兵回到东阿。东阿的豪强、大户们知道这个事情,全都欢呼起来。

此时,已经七月了。

王延这支黄巾军撤退,兖州的叛‘乱’就已经彻底平定。陈旭带着剩余的官兵,全部撤回濮阳。

光和七年六月,可真是风起云涌。

南阳太守秦颉与张曼成战斗,斩杀了张曼成。而后,剩余的黄巾军立赵弘为帅,困守宛城,孙坚身先士卒,率先攻入宛城,大破黄巾。

先是‘波’才败,再是卜己败,而后张曼成、赵弘又失败。仿佛一时间,整个天下的黄巾军都在溃败。

消息传到王延所带的部队里,本就以为官兵有雷神相助黄巾军,更是惶恐不安。

有一些人要求跟大贤良师汇合,又有一些人认为黄巾军注定失败,还不如落草为寇。

王延想起自己祖先的失败,又想起陈旭给他绢布上所说的话。

最终,对于黄巾起义的结局,亦是感到悲观。

这支黄巾军再次分裂,又走了一些人,最后只剩下两千余人,跟随着王延在山中落草。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却说陈旭回到濮阳,郡中豪强,都知道了他在东阿勒索当地豪强、大户之事。再加上兖州黄巾已经平定,他们对于陈旭,自然没有什么好脸‘色’。

但是,对于陈旭能招来雷电相助之事,有些人嗤之以鼻,认为不可信;也有些人,对陈旭敬畏不已。

濮阳城内,陈旭并未见到桥宇。询问之后,才知道上个月桥玄去世,桥宇回到睢阳为桥玄办理后事。

听闻此事之后,陈旭、典韦都悲痛‘欲’绝。桥玄对他们而言,不仅仅有收留之谊,更有知遇之恩。

两人都想前去睢阳为桥玄守丧,奈何他们如今身居要职,不得离身。再加上东郡虽然没有了黄巾军,但还是有很多人趁着天下大‘乱’,啸聚山林、打家劫舍。

作为东郡的两个义军首领,平定匪患、安抚地方,都是他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而且,随着黄巾起义的爆发,很多无家可归的流民全都心思浮动,若是不能将他们震慑住,难保这些人不会扯着黄巾军的大旗,聚众造反。

东郡义军数次大败黄巾军,这可是大功一件。早在得知王延退兵之时,桥瑁就上表洛阳(古称雒阳,为了比较大众化,以后就称为洛阳),尽诉陈旭、典韦、陈宫、程昱等一干人的功劳。

他为人比较正直,并没有贪没其他人的功劳。

但是,作为东郡太守,能将治下的黄巾军击溃,他的功劳无论如何也少不了。

眼见已至七月中旬,这一日,陈旭刚刚处理完军中的一些事物,就听说朝廷的天使来到濮阳,桥瑁让郡中大小官吏出城五里迎接。

天使到来的消息,让很多立下战功的军中将官、士卒,都非常兴奋。

他们很多人,直到现在还是一介白身。

虽然有些将官在军中任职,但是他们大多都是像陈旭、典韦这样,只是义军,并无朝廷正式册封的官职。

陈旭不敢怠慢,叫上军中重要的将官,就前去郡守府与桥瑁汇合。

天使有两百官兵随行,领头之人年龄三十上下,面白无须,脸‘色’有些‘阴’柔。陈旭只看了一眼,就知道此人是个宦官。

此人神情颇为傲慢,看到郡中官吏出城五里迎接,‘哼’了一声,脸‘色’不愉。

之后,天使就对着桥瑁说道:“桥东郡好大的架子,杂家左等右等,却不想,直到现在才等到你来迎接。”

他也不下车,目光在陈旭以及他身后诸将的身上,稍微停留了一下。

而后,他向地上吐了一口痰,面‘露’厌恶之‘色’地说道:“呸,连一些杂七杂八的义军,也有资格来迎接杂家?”

话毕,他也不理睬其余郡中诸多官吏,直接让他的随从,驱车往濮阳城的方向赶去。

这个宦官先是给桥瑁一个下马威,而后又故意折辱濮阳义军。

打狗还要看主人呢,更何况陈旭、典韦击退黄巾,立下大功,深得军中将官信服?

郡中官吏脸‘色’全都非常难看,陈旭身后的将官,更是个个面‘露’不忿之‘色’,全都手握剑柄,把目光望向桥瑁。

桥瑁乃一郡太守,是个实实在在的封疆大吏。他率领郡中官吏出城五里迎接,如此低声下气,却还被一介阉人刁难。

现在的濮阳上下,几乎都是桥瑁氏‘门’生。

正所谓‘主辱臣死’,汉代郡国太守与帐下官吏的关系,也算得上是主公与臣子的关系。

汉末士人对于阉党的仇视,绝对是深刻不已。纵然十常‘侍’权势滔天,他们也不会惧怕,更何况是其他宦官?

若不是顾忌着这个阉人代表朝廷颜面,恐怕早就有人会愤而拔剑,让他血溅五步了。

桥瑁亦是脸‘色’通红,望着天使离去的背影,不发一语,而后趋步跟上。

陈旭乃他帐下义军首领,更是被他的族父桥玄看中,此人明面上是羞辱陈旭,其实也是在羞辱他桥瑁。

将握紧的拳头缓缓松开,桥瑁终究是没有说话,默默跟在车仗的后面。

其余人见太守都忍下了这口恶气,也不再言语,只是每人心中都憋了一股怒气。

桥瑁为桥玄族子,虽然桥玄并未刻意提拔过他,但是因为桥玄的名声,士族豪强都要给他一些颜面,何曾被人如此羞辱?

他纵然愤怒,却也只能忍下。

毕竟,今时不同往日。

桥玄的去世,对于整个桥氏来说,都是极大的打击。他在世的时候,哪怕并未出仕,以他的人脉以及名声,亦可以让十常‘侍’忌惮三分。

自古以来,人走茶凉。

纵然有人会看在桥玄的面子上,为桥瑁在朝中说些话,亦不会为了他,而彻底得罪十常‘侍’。

况且,东郡虽然击退了黄巾军,算得上有功。但是,黄巾军毕竟在他的治下叛‘乱’,而且就连他的下属,东阿县丞也参加了叛‘乱’。前翻黄巾军更是攻破白马,将白马城洗劫一空。

若是朝廷真的追究下来,哪怕他有击退黄巾军的功劳,亦会吃不了兜着走。

如今的大汉,十常‘侍’权倾朝野。就连卢植这等当世大儒,就是因不愿行贿宦官,而在剿灭黄巾军的过程中被撤职,并且还被人污蔑,押解进京。

桥瑁素来与十常‘侍’不合,失去桥玄这个靠山,前途堪忧。这次朝廷派了天使过来,真不知道是福是祸。

出来迎接天使的众人,脸‘色’各异,都趋步向前,紧紧跟在桥瑁身后。

只有陈静低着头,脸‘色’狰狞。他从小敬重陈旭,见自家兄长受辱,又如何肯咽下这口恶气?

他抬头望了望陈旭,却从陈旭脸上看不到丝毫表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