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军神 > 第四十五章 东武阳名士

三国军神 第四十五章 东武阳名士

作者:冰雪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2:53 来源:笔趣阁

这时陈旭才发现,典韦后面居然另有一人。。:。

来人年龄三十上下,身长一米七几,一袭青衫,脸‘色’英俊,器宇不凡。

长长的胡须,为此人增添了一份飘逸。他头戴纶巾,双眼之中偶尔透‘露’出的智慧光芒,显示出他的不凡。

陈旭见状大惊,此人虽然没有拿着羽扇,但是青衫、纶巾,这可不是一般人的装束,只有一方名士才敢如此。

羽扇纶巾并不是诸葛亮、周瑜的专利,在这之前,京城洛阳的士人们就这般装束,现在可以说是名士们的时髦打扮。

不敢怠慢,陈旭强撑着就要起身行礼。

中年文士上前,一把按住陈旭,脸上‘露’出慈祥的表情,他幽幽一叹,朗声说道:“大郎身子有碍,切莫如此。”

中年文士看似弱不禁风,按在陈旭身上的力气却也不小。陈旭不能起身,只得出言说道:“旭何德何能,敢叫先生前来探望?”

细细打量了陈旭一阵,中年文士脸上‘露’出回忆之‘色’,唏嘘叹道:“数年不见,不想大郎已经闻名州郡矣!”

听着此人的语气,好像以前见过陈旭一样。

愕然地看着眼前之人,努力翻看脑海中的记忆,陈旭却发现自己对于此人,却没有丝毫印象。

陈旭一脸惭愧之‘色’,连忙说道:“还请恕我愚钝,不曾记住先生名讳,不知先生可否告知?”

中年文士闻言,亦不恼怒,大笑一声,说道:“我见你之时,你尚是一介幼童,如何记得我?”

陈旭、陈虎这时从外面进来,看到典韦,全都大喜,连忙上前行礼:“见过典君!”

典韦得见故人,心中亦很欣喜,扶住两人的手臂大声笑了起来。

陈静、陈虎看到中年文士的这身打扮,不敢怠慢,亦是上前行礼。

文士并未客气,坦然受了两人一礼,说道:“昔年陈家村的几个稚子,不曾想如今已经长大‘成’人!”

陈静、陈虎对视一眼,有些‘摸’不着头脑,却不知眼前之人是谁。

只有陈旭,突然想起以前村中老人说的话。

村中老人曾经说过,陈家村祖上出身不凡,是大汉开国丞相陈平的后人,现在虽然败落了,但是与东郡其他陈氏家族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陈平本是河东郡武阳人氏,他的子孙后来有一支迁徙到东郡,开枝散叶,后来慢慢分化成两脉。

其中一脉就是濮阳陈家村,另外一脉,正是东武阳陈氏。

两脉虽然分开,毕竟是血脉相连,仍旧有些联系。若是一脉支撑不下去,另外一脉也不会坐视不理。

因此,几百年下来,陈家村才能够发展成为如此规模。

老人们曾经为了‘激’励族中后人,没少讲起祖先的辉煌与族中名人。其中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那就是东武阳的陈宫。

另外一脉,虽然也早已败落,但是却出了陈宫这么一个名满州郡的名士。

所谓名士,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有高尚的品德。

可以说,这个时期能够闻名天下的名士,绝大多数都有真才实学,值得人们敬佩的。

而陈宫,就是其中之一。

陈宫‘性’情刚直,足智多谋,不阿权贵,因为自身才华横溢,年少时就已经与海内知名之士相互结‘交’,如今早已名满州郡。

就连陈留边让,都对陈宫赞不绝口。

边让少辩博,能属文,刚直不阿,天下知名;与陶丘洪、孔融并为后进之冠。年只二十余时,就被议郎蔡邕深深敬佩。

陈宫曾经在边让‘门’下求学,深得边让器重。正是因为便让的缘故,陈宫才能以一介寒士的身份跻身名士之列。

这也是为何历史上曹‘操’杀掉边让之后,陈宫就游说张邈等反叛曹‘操’,迎吕布入兖州,并且竭力谋划与曹‘操’为敌了。

可以说,便让对于陈宫,就犹如桥玄对于陈旭。

汉代以来,不管是游侠还是名士,都是有恩报恩,有仇报仇。特别是为了孝、义,更是如此。

他一直呆在东武阳躬耕读书,东郡太守桥瑁,曾几次征辟陈宫,都被陈宫拒绝,如此一来,陈宫名气更大,就连东武阳县令见到陈宫,都要以礼相待。

陈宫去过陈家村一次,那时他还尚未及冠,并没有现在这么大的名气。

等到陈宫出名以后,陈家村的长辈们全都以此为荣,并教导陈家村子弟要好好向陈宫学习。

这时陈旭才想到,为何黄巾军会在东武阳大败了。如果有陈宫这个三国牛人在那里,定然不会眼睁睁地看着黄巾军攻破城池。

要知道,陈宫可是在历史上,差点就将曹‘操’‘弄’死的猛人啊,黄巾军的这点小伎俩,又怎么会瞒过陈宫?

东武阳的详细战报,早在几天前就送到了濮阳,但是中间并未提到陈宫。

但是据陈旭所知,东武阳除了陈宫,并无智谋过人之辈,见到一身名士打扮的文士,并且与典韦一起过来,陈旭这才想到此人是陈宫。

犹豫了一下,陈旭试探地问道:“先生可是出自东武阳陈氏?”

虽说东武阳陈氏并不是豪族,但是因为陈宫的存在,也是小有名气,若是眼前之人出自东武阳陈氏,就一定是陈宫了。

文士赞赏地看了陈旭一眼,说道:“大郎还知道我这个叔父啊?”

陈旭听闻此人果真是陈宫,心中大喜,自身的病情也仿佛减轻了很多,当即滚落下‘床’,伏地拜道:“叔父在上,请受小侄一拜!”

他来到这个时代,除了闻名大汉的桥玄,并未真正意义上遇到一个三国时期的顶级谋士,如今好不容易碰到一个,还跟自己沾亲带故,他如何不‘激’动?

若是能与陈宫拉上关系,陈旭以后的路会好走很多。

陈旭虽然也是名扬州郡,但他是以一介豪侠的身份,相比于陈宫这种名士,身份简直相差千里。

按照辈分来讲,陈宫是陈旭的叔叔一辈,所以陈旭才叫他‘叔父’。

一把拉起陈旭,陈宫说道:“大郎身体要紧,快快起身。”

陈旭瞅了陈虎、陈静一眼,说道:“族父在此,还不过来行礼?”

直到此时,陈静、陈虎才知道眼前之人的身份,全都崇拜地看着陈宫,连忙再次以晚辈身份行礼。

他们从小以来,屡次被族中长辈教导,要向东武阳的族父陈宫学习,出人头地,振兴陈氏。

诺大的陈氏宗族,这些年来,也只有陈宫这么一个闻名州郡的名士,他几乎成为所有陈家村少年们儿时崇拜的对象。

见到陈旭三人的模样,陈宫叹了一口气,说道:“我等祖上为大汉开国丞相陈平,奈何家中早已败落,不成想如今濮阳陈氏居然出现了尔等三人,看来我陈氏振兴有望啊。”

陈旭谦逊地说道:“我等微薄名声,如何能与叔父相比?叔父为东武阳名士,年少时就与闻名四海之辈相‘交’,我等陈家村子弟,皆以叔父为榜样。”

虽然陈宫并非爱慕虚荣之辈,但是能被族中后辈视为榜样,终究是一件值得愉快之事。

摆了摆手,看着面‘色’枯槁的陈旭,陈宫向几人说道:“大郎的病,我能治,你们几人先退下去,莫要让他人进来。”

典韦三人满脸疑‘惑’,他们都知道陈宫是个名士,却并未听说过他会治病。但是碍于陈宫的身份,他们也不敢多问,只得出去把守房‘门’,不让他人进出。

陈旭也有些愕然,一脸不解地看着陈宫,轻声唤了一声‘叔父’。

房内只剩下陈旭、陈宫之时,陈宫的行为更加随意,他坐在陈旭‘床’边,看着陈旭说道:“大郎所害之病,可是心病?”

陈旭闻言,只是沉默不语。

轻轻为陈旭理了一下披散的长发,陈宫说道:“大郎出身贫寒,知道百姓生存艰难,同情黄巾军也不足为奇。大郎听闻皇甫嵩将军屠戮黄巾军,心中郁结难安,才一病不起,可对?”

陈宫如此说话,陈旭却也并不惊讶。典韦来时,他就将话说得非常明白了,以陈宫的智谋,想要猜出这些,并不足为奇。

微微叹了一口气,陈宫起身,说道:“我幼时亦是家贫,百姓的生存状况我又何尝不知?然大汉虽然腐朽,黄巾军却绝不能成事,大郎如此作为,将来恐成大祸啊!”

陈旭闻言,心中一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