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军神 > 第六百五十七章 闹事

三国军神 第六百五十七章 闹事

作者:冰雪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2:50 来源:笔趣阁

文昭带着麾下文武离开了大殿,丝毫没有在意百官们愤怒的神色。天子刘协望着陈旭离开的背影,心中既有悔恨,又有无奈与叹息。

并不是天子以及百官看不清局势,不晓得陈旭不会交出手中权力。

可是天子现在也已经没有了退路,若是他尚未及冠,还能够找借口让陈旭掌控国家军政大权。

现在他已经及冠,若不趁着这个时候争取一下,这一辈子也就完全没有机会了。

而且,这样还会给百官一个不好的印象,那就是他本人胸无大志,甘愿做一个傀儡。

若是让百官心灰意冷,汉室也就真的没救了。

刘协正是洞悉了这些,故此哪怕他知道这样行事,可能会打破双方的平衡,使得自己日后生活更不好过,仍旧配合朝中公卿,威逼陈旭交权了。

有些事情明知不可为也要为之,刘协现在亦是如此。

带着麾下文武离开金銮殿以后,众人直接进了大将军府,文昭没有先商议军国大事,而是先去面见了李儒。

李儒虽然现在已经穿上了衣服,可是光着上身在大冷天中站这么久,亦是冻得浑身僵硬。

见到李儒脸色发紫,文昭感觉有些心痛,来到他面前轻抚其背,说道:“吾何德何能,能够得到文优如此忠诚?”

话毕,他解开了自己外衣,亲自为李儒披在了身上,再次说道:“文优日后切不可再如此行事,不能将骂名都背在自己身上。”

“吾身为汝等主公,自然要与你们分担一切重担。”

感受到了陈旭对自己的关怀,李儒心中涌出了一道暖流,他觉得自己今日的付出完全值得。

李儒郑重向文昭行了一礼,说道:“儒早已声名狼藉,纵然被天下人唾骂又有何妨?主公却是志在四海,有些事情纵然要做,也不应该污了自己名声。”

“太师死后儒犹如丧家之犬,若非明公不嫌弃儒往日之所作所为,将儒收入麾下,并且视儒为心腹,吾纵然不死于乱军之中,也可能会遭遇饥荒而亡吧。”

“士为知己者死,明公如此待儒,吾又岂能不以死相报?”

陈旭闻言心中越加感动,说道:“卿不负我,吾亦绝不负卿。”

两双手紧紧握在了一起,纵然他们没有再说其他话,也都能感受到彼此心意。

……

与此同时,孔融与伍大夫之死,在蒲坂引起了轩然大波,经过朝中公卿添油加醋的诉说,将陈旭刻画成了一个飞扬跋扈,目中无人之辈。

一时间,城中流言四起,就连太学之中也开始动荡不安起来。

郭淮与小猫走在一起,有些忧虑的说道:“大将军如此行事,是否太过?”

小猫经过这些年在太学之中的沉淀,早已不是以前那个挣扎求生的少年了。

他摇了摇头说道:“莫说这些流言,可能有夸大其词的成分,纵然真有其事,又有何妨?”

郭淮心中大奇,问道:“子继何出此言?”

小猫道:“圣人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

“关中、并州、凉州之地,百姓们谁人不对大将军交口称赞?民心所向,纵然大将军代汉自立,又有何妨?”

郭淮却是猛然一惊,急忙说道:“子继噤声!”

小猫摇了摇头,面带笑容的说道:“伯济出身士族,自然不了解百姓生存之艰难。就以我来讲,若非当初遭遇大将军,绝对活不到今日。”

“再拿并州以及关中百姓来讲,若非大将军体恤民力,改革政治,发展生产,又能够剩下多少百姓?”

“恐怕在兴平年间的******中,就会有无数人被饿死,白骨盈野吧。”

“大将军说过,朝廷如水,百姓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大汉的根已经烂掉了,纵然那些愚忠汉室之人再如何努力,亦是无力回天。”

“因为,人心早就散了,百姓都向着大将军啊。”

说到这里,小猫也不再理会呆若木鸡的郭淮,直接一个人离开了。

郭淮细细思考着小猫的话,心绪也有些复杂。他出身名门望族,郭氏更是世食汉禄,对于大汉的感情十分浓烈。

士族之间一般都是同气连枝,他们对于像孔融这样的当代大儒,都是敬重有加。

故此,当郭淮得知孔融被逼死,伍大夫被斩首以后,心中多少还是有些疙瘩。

可是听到小猫的一番话,郭淮心中忽然挣扎了起来。他漫步于太学之中,看着四周光秃秃的大树,久久不语。

良久,他才叹息道:“这个天下,终究是属于天下人的天下啊。说到底,士族也只是一小部分人罢了。”

伸手摘掉了一棵小树上,几片所剩不多的枯黄叶子,将它们一个个扔在了地上,郭淮心中终于有了抉择。

“乱世之中当求变,若是一味故步自封,早晚都会被这个时代所淘汰。”

解开了自己的心结,郭淮顿时感觉心情舒畅了许多。

他感受着寒冷、干燥的天气,暗暗想到:“冬天走了大半,春天还会远么?”

就在郭淮独自一人感叹的时候,隐约之间忽然听到了一阵嘈杂的声音。

“这些声音,好像是从太学传统经学分院那边传来的。”

郭淮凝神细细聆听了一下,这才确定了声音的来源,他急忙大步往那边走了过去。

……

太学传统经学分院之内,围拢了不少头戴高冠的士子,这个分院之内的学院,大多都是士族出身,最不济也是豪强家族。

因为想要在这个分院读书,必须要有一定的学识才行。也只有这些家族,才能培养出有学识的家族子弟。

贫寒之家莫说读书认字,恐怕就连饭都没有办法吃饱。

故此,太学传统经学分院之内的学员,大多都有一种天生的优越感,瞧不起其他分院的太学生。

而其他分院的太学生,也不愿意与传统经学分院之内的学员交往。

孔融身为举世闻名的大儒,自然也经常在传统经学分院授课,很多学员亦是非常敬重孔融。

他们听到孔融的死讯以后,不少人心中非常不忿,纷纷聚集了一起。

有人在中间高台上面,厉声喝道:“少卿虽然并**满所杀,却被他逼死,此人当诛!”

“当诛!”

“当诛!”

“当诛!”

学员们振臂高呼,一个个脸上露出了愤怒的神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