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军神 > 第六百五十二章 九锡

三国军神 第六百五十二章 九锡

作者:冰雪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2:50 来源:笔趣阁

这一次说话之人乃是程昱,此时他已经想通,李儒今日为何会如此反常了。

李儒所做的一切,一方面是为了转移话题,让众人都将目光放在自己身上,以至于忽略了让文昭交权天子之事。

另一方面,李儒却也是在为陈旭封公做好铺垫。

其实很早以前,就有不少人劝说陈旭封公,他却以时机未到为由,拒绝了众人的建议。

可是现在天子及冠,朝中忠于汉室的大臣,都开始上蹿下跳,要求陈旭交权于天子。

在这个关头陈旭不仅不能退让,反而应该更进一步,在宣告自己权势的同时,也能给关中诸将一个定心丸。

毕竟,文昭虽然乃是一方强大诸侯,名义上仍旧是奉天子以征四方,关中的文武并非每一人,都知道陈旭心思。

也许有人会对关中的未来有些彷徨,不知道关中日后究竟会被天子掌控,还是陈旭继续专权。

这种不确定的目标,虽然能够使得陈旭,招揽到一部分忠于汉室之人,却也会打击另一部分人的积极性。

封公不仅能让陈旭身份地位更进一步,更是能让众人看清他的心思。让所有在关中任职的官吏,都能够重新站队。

封公以后,那些忠于陈旭之人自然欢欣鼓舞,不再迷茫;而那些死忠汉室之人,也可能会因此暴露出来一部分。

如此一来,只要清理掉那些暴露的人,整个关中将会更加团结,隐患也会少上许多。

虽然这样做会对陈旭名声有损,甚至不利于他继续打着汉室旗帜,征讨四方。

可是天下局势已经走到了这种地步,尚未被消灭的诸侯,每个人都不是易与之辈,纵然继续挟天子以令诸侯,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而且天子已经及冠,无论陈旭愿不愿意,都必须做出艰难的抉择——到底是委曲求全交出权力,还是彻头彻尾做一个权臣。

至于封公,就代表了陈旭的态度。

李儒不惜得罪满朝公卿,自污己身,也要搅乱朝堂,为陈旭封公做好铺垫。

程昱身为最早投奔文昭的谋士之一,又怎会让李儒专美于前?而且程昱自己,也是那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之人,并非十分爱惜自身羽毛。

故此,当李儒被甲士们带走之后,程昱却是站了出来,说出了李儒没有说完的话。

朝中不少人却是真正变了脸色,就连天子也不例外,哪怕李儒提起封王的时候,也没有这样。

孔融更是怒不可遏的说道:“大逆不道,简直是大逆不道啊!”

孔融的话,却是惹怒了文昭麾下的不少武将。

典韦梗着脖子说道:“大将军功劳盖世,不封王也就罢了,就封一个公你这酸儒也在这里叽叽歪歪,当真可恶至极。”

“你,你……”

孔融指着典韦,愤怒的说不出话来,心中却是感到非常憋屈与无奈。

典韦这个大老粗自然不知道,孔融以及朝中百官为何会如此失态。他们失态,不是因为程昱想要陈旭封公之事,而是因为九锡。

相比起九锡,封公之事倒也显得有些微不足道。

‘锡’通‘赐’,乃是赏赐的意思,九锡也就是皇帝赏给臣子的九种荣誉物品。

这九种物品分别是:车马、衣服、乐县、朱户、纳陛、虎贲、斧钺、弓矢、秬鬯。

车马,指的是金车大辂,兵车戎辂,玄牡二驷。只有德行出众者,方会被赐予车马。

衣服,指衮冕之服,加上配套的赤舄(xi,鞋)一双,这种赏赐只能给那些能够安抚百姓之人。

乐县,指定音、校音器具。能够让治下百姓们服从、拥戴,并且百姓彼此之间又和睦快乐,方能获得这种赏赐。

朱户,指红漆大门,一般是帝王赏赐诸侯的大门。而且能够得到这种赏赐之人,还不是一般诸侯,必须是治下民众极多,实力强大者方有资格接受。

纳陛,就是在大殿之中特意凿出阶梯,成为受赏赐者专用的通道。能得这种赏赐的,都是擅于劝谏,忠诚而且深受天子器重、荣宠之人。

虎贲,指守门之军虎贲三百人。只有武力过人,能退恶者之辈方能得此赏赐。

弓矢,指彤弓矢百,玄弓矢千,并且是特制的红、黑色专用弓箭。只能赏赐给那些能征善战,可以领兵讨伐不义的人。

斧钺,是一种用于作战的兵器,而且是军权和国家统治权的象征。

秬(ju)鬯(chàng),指供祭礼用的香酒,以稀见的黑黍和郁金草酿成。这种东西,只会赏赐给那些纯孝之人。

想象一下,九种赏赐分别代表了,被赏赐之人的九项才能——品德高尚;能安抚百姓;得民心;强大的诸侯;敢于谏言,并且得天子器重;勇武过人;擅于统兵打仗;执掌国家军政大权;孝顺。

可以说,以上的九种物品,哪怕有人能够得到其中一个赏赐,已经是天大的殊荣了。若是天子真将九锡赐给臣子,寓意将会完全不一样。

真要赏赐九锡,就代表了这个人简直是完美无瑕,他的荣光甚至要盖过天子。

当初王莽就是被西汉授予九锡,而后废掉汉室建立新朝。

华夏历史上,王莽,曹操,孙权,司马昭,以及后来宋,齐,梁,陈四朝的开国皇帝,都曾受过‘九锡’的赏赐。

而‘九锡’,几乎已经成为了篡逆的代名词。

对于这个赏赐,一般人也不敢随意接受;因为接受了九锡,往往就代表心怀不轨。

三国鼎立的时候,辽东公孙渊依附曹魏,孙权为了拉公孙渊,并且离间他与曹魏之间的关系,就曾经派遣使者,前去辽东赐给公孙渊九锡。

结果公孙渊为了避嫌,就拒绝接受孙权的赏赐,并且杀掉了孙权使者。

蜀汉丞相诸葛亮功高震主,几乎以一己之力撑起了蜀国。李严当时就试探着劝说诸葛亮,让他受九锡,进爵称王。

诸葛亮却是回答:“今讨贼未效,知己未答,而方宠齐、魏,坐自贵大,非其义也。若灭魏斩睿,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

看过诸葛亮的答复,不得不佩服他的智慧。

诸葛亮明知李严之意,却故意装作糊涂婉言拒绝,并且开玩笑似的说出最后那句话,就风淡云轻的将这场风波平息。

正是因为九锡非同寻常的含义,当天子以及百官,听见程昱的话之后,才会脸色大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