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军神 > 第一百一十二章 骑兵

三国军神 第一百一十二章 骑兵

作者:冰雪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2:50 来源:笔趣阁

十月初,天气已经转凉,北方的树木亦是挂上了枯黄之‘色’。.:。风吹过,落叶在半空中盘旋、舞动着。

“踏踏踏!”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地面微微发生了震动。

那些本来勉强挂在树梢上,仍舍不得落下的树叶,终究是无奈地飘落下来。

一支头抹黄巾的三千骑兵,在官道上疾驰而行。当先一员大将,手握四米长枪,马背上挂着一张黝黑的大弓,还有两壶箭矢。

这员大将正是陈旭,他故意将营寨让给经县百姓以后,就带领着手下众人向薄落津赶来。

“众军止步!”

陈旭先是大吼一声,让身旁的兵卒拍马向后面传令。等到全军都听到止步的将令以后,最前面的陈旭才勒住了胯下战马的缰绳。

战马嘶吼一声,前面的双蹄人立而起,终究是止住了奔跑的势头。

几千人在路上骑马奔驰,想要停下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现在的黄巾军,他们的骑术都还不十分‘精’湛。

若是前面的骑士突然停了下来,后面的骑士一不留神的话,很容易连人带马撞在前面的骑士身上。

所以,骑兵冲锋,并非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排着整齐的队形,一骑士个挨着一个,一齐上前冲去。

相反,骑兵冲杀,彼此间相隔的距离都非常远。就像后世的汽车要保持车距,免得被追尾一样,骑兵之间,亦是要保持相对安全的距离才行。

中国的骑兵发展起于战国时代,到了汉武帝期间,由于北逐匈奴,使得骑兵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高‘潮’。

然而,骑兵对于马匹、骑士以及骑兵意志力的要求,却是非常重要。

相同两个骑士,汉武帝时期的中国骑兵,就远远比不上匈奴骑兵。

汉代晃错曾在《言兵事疏》中,说匈奴有三大长处为汉军所不及:其一,上下山阪,出入溪涧,中国之马弗与也;其二,险道倾厌,且驰且‘射’,中国之骑弗与也;其三,风雨罢劳,讥渴不困,中国之人弗与也。

第一条‘上下山阪,出入溪涧’,就说出了匈奴马匹的强大适应能力;第二条‘险道倾厌,且驰且‘射’’,点出了匈奴骑士强大的控马能力;至于第三条,更是指出了匈奴骑士强大的意志力。

前面两条都好理解,至于意志力,很多人却是没办法领会。

其实,骑兵虽然有坐骑代步,但是他们却往往比步卒更加劳累。骑马长途奔袭、打仗,远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骑士们长期骑马,就容易形成罗圈‘腿’,大‘腿’内侧也很容易被磨破。骑马奔袭颠簸起伏,一天下来,很多人都无法承受住这种折磨。

只有当骑士们骑术‘精’湛,人马合一,能够在马背上吃喝拉撒以后,才会成为真正的‘精’锐骑兵。

后世,把骑兵发挥到高‘潮’的,正是宋代的几个外族。

辽国、金国皆起于草原,他们之中的男子,自幼都生活在马背上,所以骑术都十分‘精’湛。而缺少马匹的宋朝,就成为这两个国家肆意欺凌的对象。

到了‘蒙’古人崛起的时候,他们在敌人眼中更是成了恐怖的象征。‘蒙’古人把骑兵战术,推到了冷兵器时代的顶峰,长距离奔袭,迂回包抄等骑兵的优势,都被发挥到了极限。

‘蒙’古人实行百户、千户制,全民皆兵,军官世袭。

他们‘上马则备战斗,下马则屯聚牧养’。为了保证军队的战斗力,‘蒙’古人往往通过大规模的围猎来锻炼部队,对于儿童,也从小就专‘门’训练他们骑马‘射’箭的能力。

正是这样一个民族,才由一开始的被金国欺压、剥削,到最后的灭金、灭西夏、灭南宋。及至最后,‘蒙’古人向西击败欧洲联军,一直打到了荷兰的鹿特丹。

可以说,‘蒙’古人生在马背上,死在马背上。他们的骑士,是真正人马合一,把战马当做自己的身体。

一片落叶随风而至,正巧落在陈旭的头发上。他伸手将落叶拨了下去,在心中暗暗想到:“现在的黄巾军骑兵,还是太缺乏训练了。”

“他们的骑术若是足够‘精’湛,我根本不需要先传令、再停止行军。只需一扬长枪,勒马驻足,身后的骑士就能够快速止步,而不会撞上前面的人。”

“但是,想要达到这种程度,真是任重而道远啊。”

一个小帅拨马向前,打断了陈旭的思路,他说道:“渠帅,三军驻足,可是有何指示?”

陈旭回首,答道:“官兵既然在经县埋伏过我等,我怕他们也会在薄落津如此行事。”

“相比起经县的沙丘,薄落津扼守漳河天险,更是易守难攻。若是官兵派出一彪人马,驻守此地,我等想要渡河,恐非易事。”

“为今之计,先让兄弟们在此休息一下,而后派斥候详细侦查清楚薄落津的状况,再作计较亦是不迟。”

小帅闻言,满口赞同,而后就亲自带领了一百骑术‘精’湛的黄巾军,前去薄落津侦查。

众人得到军令,下马休息。

吴凌为陈旭打来了一些水,说道:“渠帅,赶了半日路程,喝点水润润喉咙吧。”

看着面‘露’倦‘色’吴凌,陈旭接过竹筒,一口气将里面的水喝了个‘精’光。

他将空了的竹筒‘交’给吴凌,问道:“阿凌,你家中还有没有亲人?”

听到渠帅的话,吴凌脸上一暗,回答道:“我家本来一家四口,严君健在,还有一个大我两岁的姊姊。家中有几亩田地,虽然过得清贫,倒也能够勉强糊口。”

“几年前乡中闹饥荒、瘟疫,严君都患了病。我和姊姊卖掉家中田地、房屋,仍是没能救回严君。安葬了严君以后,姊姊和我就成了流民。”

“后来流窜到广宗,姊姊嫁给了一个本地的佃户,我也寄居在姐姐家中,一直受兄长救济。”

“这两年不是干旱就是洪水,兄长家中亦是维持不下去。眼看家中已经没了粮食,大贤良师就带兵攻破了广宗。”

“我和姊姊本来就是太平教的信徒,考虑到实在活不下去,就一咬牙加入了黄巾军。兄长为人有些怯懦,不敢投奔黄巾。我在战场上立下功劳之后,得到的赏赐,都给了姊姊。”

“王延渠帅带领广宗黄巾军家眷,前去泰山郡的时候,我就劝说兄长与姊姊跟他们一起离开了广宗。”

“姊姊当时生下一个男孩没多久,他现在已经快一岁了吧?”

说到这里,吴凌脸上‘露’出了笑容。

‘严君’是古人对于父母的总称,‘姊姊’就是姐姐的意思。

陈旭听到吴凌的话,默然不语。吴凌的事迹只是众多黄巾军中的一例,他相信,还有很多人跟吴凌有着相同的经历。

拍了拍吴凌的肩膀,陈旭说道:“想不想你姊姊?”

吴凌狠狠点了点头,说道:“当然想!我姊姊对我可好了,若不是她总是把食物留给我,可能我早就饿死了。等我以后立下大功,有很多钱的时候,一定要让姊姊、兄长过上好日子,让他们每日都能吃饱饭。”

他握紧拳头,脸上满是希冀。

陈旭闻言,眼眶有些发酸。他撇过头去,强忍着不让泪水流下来。

‘每日都能吃饱饭’,这是一个多么低的要求啊!

在后世,几乎没有人为了填饱肚子的事‘操’心过。但是在这个时代,这个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要求,却成了广大百姓强烈的愿望。

平复了一下心绪,陈旭看着吴凌的眼睛,坚定地说道:“相信我,以后你的姊姊与兄长,一定能过上好日子。”

听到自家渠帅的保证,吴凌脸上满是兴奋。

他素来信服陈旭,相信这个世界上没有渠帅做不到的事情。既然渠帅如此这么说了,他相信姊姊和兄长一定能够过上好日子。

“渠帅,你先在这里歇着,我去跟我的马儿联络一下感情。”

黄巾军的骑士们,他们下马休息的时候,都不忘了轻轻抚‘摸’着马的脖子,给自己的战马喝水,喂些草料。

对于骑兵而言,战马就是自己的生命。骑士若是不爱护自己的战马,不用心与战马‘交’流,就不可能真正地达到人马合一。

‘人马合一’,听起来好像是个非常玄幻的事情,但是并非如此。

马有灵‘性’,只要用心对待它,时间久了,它就能感受到你的心意,这就是‘人马合一’的前提。

陈旭看着吴凌离开,自己也拿着草料、清水,走向自己的战马。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