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华夏真相集 > 第二十三集 赵汉内乱

华夏真相集 第二十三集 赵汉内乱

作者:背砍刀诗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26 09:41:51 来源:笔趣阁

厌次城外,残阳如血。

段文鸯被执,仰视城上,见叔父段匹磾与众军皆作壁上观,并无一个敢出城交战者。于是长叹一声,向城楼上高叫道:叔父,侄非不能战,马力竭矣!

城上兵民见此无不泪下,个个斗志消沉。

段匹磾泪流满面,斗志全消,便令诸将:各位皆都拴束妥当,今夜定更时分偷开城门南走。天可怜见,若能逃归建康,便可引晋兵复来,与我侄儿报仇。

话音未落,却听府外一片声喧哗,只见邵续弟邵洎引领部兵百余人闯入堂上。

段匹磾:贤弟带兵入府,却是何意?

邵续:何意?若非因你之故,我兄弟何至于此。来啊,与我绑了!

众兵应声上前,利刃加颈,将段匹磾等十余人尽皆绑缚,又欲去拿朝廷使者王英。

段匹磾正色斥责:逆贼!你不能遵从兄长遗志,逼我等又不能回归朝廷,已是罪过。今又想抓获天子使者,不惧他日见了尊兄,将啖你肉耶!

邵洎面有惭色,遂置王英不问,执缚段匹磾,与邵缉、邵竺等抬棺出城,投降石虎。

段匹磾见到石虎,拒不礼拜,昂然说道:某受晋朝恩泽,立志灭除尔等,今不幸为内贼所卖,落到此种地步,乃天意也。

石虎起身上前,向段匹磾拜道:你我乃结拜兄弟,何至于此!

拜罢亲解其缚,举火焚棺,甚是敬重有加。石虎于是占有富平、乐陵二城,将府库抢劫一空,押送段匹磾等一众俘虏还归襄国。

石勒大喜,设宴庆贺,就席间向诸将宣布:任段匹磾为冠军将军、段文鸯为左中郎将,副将卫麟为右中郎将,皆佩金章紫绶。厌次县坞壁流民还复旧业,任命官员加以安抚。

段匹磾谢恩,表面臣服,实怀反意。此后便在石赵境内,利用冠军将军之职可自由出入军中,常身著晋服,持晋节,游说附近豪强及所部段氏鲜卑,欲复起兵,反抗羯胡。

有人见此,便向主公石勒告发。

石勒大怒,遂将段匹磾斩杀;并赐段文鸯毒酒,令其自尽。可叹一员无敌上将,只因叔父怯懦不救,力尽被执,一旦成为臣虏,终落得一杯毒酒,了却性命。

邵续在石勒营中,闻说富平城最终陷落,兄弟邵洎率全族归附石勒,犹不肯降。

石勒还欲使人再劝,石虎谏道:那段匹磾与我同是胡族,尚且降而复反;况邵续其乃汉人,非我族类?大人何必非欲其归降,实是养虎为患!

石勒闻说有理,于是只得忍痛命将邵续斩杀,其子侄及兄弟等亦一同遇害。

画外音:后人为纪念邵续忠勇,将厌次县治所富平城改称邵城,其事迹亦得广为传颂。邵续死后尚遗一女,骁果有乃父风范,嫁与名将临淮太守刘遐为妻。邵女非同凡响,据史载能提枪上马,冲突敌阵。有次刘遐被石勒军围困,邵氏只带数位骑兵杀入敌阵,救出丈夫。刘遐死后,其妹夫及部将企图反叛,刘邵氏又事先烧毁叛军武器,遂挫败叛乱。

段匹磾与邵续既死,至此晋朝河北各藩镇皆被石虎攻陷,沦于赵汉之手。

字幕:太兴元年,汉昭武帝刘聪患病,征石勒为大将军、录尚书事,受遗诏辅政。

石勒重兵在握,且知朝廷内部诸臣皆忌惮于己,已萌发自立之念,推辞不受。刘聪又命石勒为大将军、持节钺,都督等如故,并增封十郡,石勒又不受。

昭武帝自知病重将死,下达遗诏:命国丈靳准为辅政大臣,助世子刘粲理国。

镜头闪回,叙述靳准。

字幕:靳准,匈奴族人,出身郎官,初任中护军。

建兴三年,刘聪娶靳准两女靳月光、靳月华,并立靳月光为上皇后,靳月华为右皇后。皇后与嫔妃众多,一时难以独擅帝幸。靳月光多嫌宫帷寂寞,遂与禁卫偷情。

谏官陈远达知之,便上奏昭武帝,且举铁证如山。

刘聪震怒,令靳月光自杀,但宠信其父靳准如故。大臣崔懿之曾说“靳准有如晋文宣帝司马懿,枭声獐形,必为国患”,反被靳准诬奏诛杀。

嘉平三年十一月,汉昭武帝册立世子刘粲为相国、大单于,将国事全部委托,自以太上皇自居。于此以为内有亲子理政,外有大将镇抚,天下无事,开始贪图享乐。

次年,更设上皇后、左皇后和右皇后,此外再大封妃嫔,所谓“三后并立”。其后更立中皇后,内宫官职名色愈出愈奇。

刘聪又宠信中常侍王沈、宣怀、俞容等人,群臣有事皆向王沈等人奏报,而不上达。

王沈只以自己喜恶议决朝政,贬抑贤良,任命奸佞。刘聪连杀特进綦毋达、太中大夫公师彧、尚书王琰等七名重臣,皆为王沈等宦官所厌恶者。

侍中卜干哭谏,被免为庶人。

此举一出,满朝公卿皆惊。

太宰刘易、御史大夫陈元达、金紫光禄大夫刘延,以及刘聪亲子大将军刘敷,皆上表劝谏:陛下需防汉末时十常侍之乱故事,休要宠信宦官。

刘聪皆不听从,且纳刘粲之荐,反将王沈等皆封列侯。

刘易见此怨愤而死,陈元达愤而自杀。自此朝廷纲纪全无,贪污盛行,妃嫔宫人赏赐丰盛,在外作战者却军饷不足。

皇子刘敷见此,又多次劝谏,刘聪却怒加责骂,令刘敷忧愤得病,不久逝世。

王沈、刘粲等人又与国丈靳准联手,诬称皇太弟刘乂叛变。刘聪令废而杀之,复立刘粲为皇太子。刘粲趁机诛除异己官员,坑杀氐羌两族不满皇太弟被废者一万五千余人。

麟嘉三年,刘聪诏命:太宰刘景、大司马刘骥、太师刘顗、太傅朱纪、太保呼延晏并录尚书事;命范隆为守尚书令、仪同三司,靳准为大司空,皆决尚书奏事,以作辅政大臣。

闪回结束,靳准自此掌握朝政大权。

七月癸亥日,汉昭武帝刘聪驾崩,在位九年。

太子刘粲即位,谥号父刘聪为昭武皇帝,庙号烈宗。拜靳准为司空,录尚书事。封靳月华为太后,复册立靳准别女为皇后,侄女为贵嫔。

朝中及军国大事,自此皆归于尚书令范隆及大司空靳准。

刘粲即位当夜,即临幸太后靳月华。靳准隐忍不发,先矫发刘粲诏命,封从弟靳明为车骑将军,侄靳康为卫将军,掌握全部京城禁军。

掌握禁军之后,便入宫密见皇太后、皇后两个亲生女儿,说道:今朝中大臣不满为父掌权,私下密谋废掉天子,欲立济南王刘骥为帝。果若如此,则我全家无噍类矣。

两女大惊失色,反复密奏刘粲,哭诉宗室即将造反,自己命在旦夕。

刘粲沉湎酒色,被二后所惑,便遣内侍带领禁军,将诸兄弟亲王一日内杀个净尽。济南王刘骥、上洛王刘景、齐王刘励、昌国公刘凯、吴王刘逞等,皆被冤杀。

当年九月,靳准见再无宗室阻碍,于是带领亲兵闯入后宫,杀死刘粲。

复将凡在京城所有刘氏皇族,不分男女老少,全部斩于东市。又掘刘渊和刘聪父子之墓戮尸,焚烧刘氏宗庙。

其后靳准自号大汉天王,重置百官,反欲投降江东元帝司马睿,要奉东晋正朔。

于是寻出当年晋怀帝传国玉玺,交由降汉晋臣胡嵩送往江东,表奏于晋元帝司马睿:屠各小丑安敢称王,乱大晋致使二帝播越。今愿去赵汉帝号,并送怀、愍二帝梓宫于江东。

胡嵩一头雾水,不敢接玺,被靳准一剑杀了,复遣他人呈其奏表达于建邺。

晋元帝司马睿鉴奏大奇,更是不解,遂派太常韩胤去往平阳,竟果然将怀帝和愍帝灵柩接回,以天子之礼风光大葬,率百官致祭南郊,敛葬于建邺帝陵。

时有早年投降赵汉之西凉名将北宫纯,因见靳准悖乱,于是率部兵起事,据东宫构筑堡垒,号召汉人起义。不过令其不解且大失所望者,西晋旧臣及汉人响应者竟寥寥无几,甚至无人前来。起事仅有数日,便被靳准率军出击,轻松剿灭,北宫纯由此死难。

当时刘汉宗室,尚有相国中山王刘曜,率后果军镇守长安。中山王闻说靳准叛乱,悲怒不能自制,遂亲自率领三军出长安,欲赴平阳平叛。

大军行至赤壁(今山西河津西北赤石川),却遇自平阳出逃之太保呼延晏与太傅朱纪。二人遂劝刘曜:殿下何不先称尊号,再伐叛逆!以此号召赵汉旧臣,则必无往不胜。

刘曜听从二人劝谏,遂于赤壁大营草即皇帝大位,改元光初。又赦封石勒为大将军,约定两军齐出,进攻平阳。

靳准见刘曜势大,惶恐无地,急修降书,派侍中卜泰前去刘曜营中讲和。

刘曜即遣使者与卜泰同回平阳,向靳准回复:刘粲乃**无道昏君,卿杀之有功无过。我讨逆大军到时,只要开城投降,便算你拥立之功。

靳准打发来使回去,心中不喜反慌。因他自己亦知,刘曜母兄亦皆为自己所杀,若奉命开城投降,只怕凶多吉少,故此犹豫不决,举棋不定。

从弟靳明与靳康急欲立功赎罪,不断催促投降,勒准只是犹豫,却无人商量。

眼见刘曜大军将至,靳明带兵入宫,将兄长靳准杀了,宫中大太后与二皇后两个侄女,自是一个不留,全为无头之鬼。

于是城中众官共推靳明为主,遣人送传国玺于刘曜大营,请其入城登基。

此时石勒带兵已至半途,急派张敬为主力先锋,兼程急驰而至,攻打平阳。

靳明不敌,复遣使向刘曜求救。刘曜派将前往平阳,迎靳明及士女一万五千余人归于营中,喝令斩杀靳明全族男女,一个不留。

镜头转换,按下刘曜,复说石勒。

石勒命张敬率五千兵作前锋,自亲率五万大军,来伐平阳。大军进据襄陵北原,羌羯四万部族闻风来降,声威大震。

便在此时,平阳哨马来报:靳明杀其兄长靳准,刘曜由此轻取玉玺,复又斩杀靳氏全族。

石勒闻报,遂与石虎攻进平阳城,焚毁宫室,尽掠城内,留兵戍守后返回襄国。却派左长史王修献捷刘曜,说是复夺平阳。

刘曜惮其兵重,于是遣使随王修回襄国,授予石勒太宰、领大将军,进爵赵王,并加九锡殊礼,依昔日曹操辅保东汉献帝旧例。

王修尚未走远,舍人曹平乐谏道:陛下不可如此!石勒遣王修前来报捷是假,探我虚实为真。王修若回襄国,石勒大兵必然后至矣。

刘曜以为有理,急派部将引兵,追上王修杀之,并尽诛其随从。

副使刘茂侥幸逃脱,辗转三个月后回到襄国,报说王修之死。

石勒大怒道:某事奉刘氏,尽人臣本分,成其基业。今日得志,竟来谋我。某为赵王、赵帝可矣,何用其赐!

于是自称大将军、大单于、领冀州牧,于襄国即赵王位,称赵王元年。

画外音:石勒所建赵国,相对于刘渊之赵汉而言,于是史称后赵。

镜头转换,按下河北,复说江南。

赵汉内乱,分裂为前后二赵之事,早有人报至江东。

晋元帝司马睿闻报,议于群臣。时有引领衣冠南下之西晋旧臣,便有人上奏:可趁胡虏内讧之机,挥军北伐以复夺两京,一统天下。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司马睿闻奏,因暗忖道:今观满朝文武,吴兴太守周玘、镇东将军顾荣、太子洗马卫玠皆卒,江南众臣又无北伐之志,某虽有一统天下之志,无有襄助者奈何!

故此犹豫再三,反复不决。

镜头闪回,补叙卫玠。

字幕:卫玠,字叔宝,河东安邑人,太保卫瓘之孙,尚书郎卫恒之子,世代名流。

卫玠是魏晋清谈名士和玄学家,五岁时即神态异于常人,名冠天下。年少时乘坐羊车行于街市,见者皆谓玉人,争相观睹。

舅父骠骑将军王济,英俊豪爽兼有姿容,每见卫玠则叹:珠玉在侧,觉我形秽。岳父乐广闻名天下,识者谓“岳父如冰之清,女婿似玉之润”。“冰清玉润”一词,即源于此。

王澄与王玄、王济都有盛名,但世人皆谓:王家三子,不如卫家一儿。

朝廷屡征卫玠入朝,任太傅西阁祭酒、太子洗马。

因卫玠妻乐氏早逝,征南将军山简见而器重,以女嫁之。

卫玠入豫章,太守王敦谓长史谢鲲:昔王弼吐金声于中朝,此子复玉振于江表。微言之绪,绝而复续。未料永嘉之末,复闻正始之音,何晏如在,当复倾倒。

于是便邀谢鲲与卫玠相见,交谈甚欢,终日不倦。

然而卫玠见到谢幼舆之后,再也不理会王敦,两人清谈至次晨,王敦整夜插不上嘴。卫玠因见王敦好居人上,不喜其为人,遂避居建邺。

京师人闻卫玠至京,皆欲睹其姿容,观者如堵。卫玠本来虚弱,受不了劳累,最终于永嘉六年重病而死,时年二十七岁,时人遂有“看杀卫玠”典故。

闪回结束。元帝司马睿闻说卫玠死讯,竟至懒理政事,不复以北伐为念。

镜头转换,按下江南,复说江北之事。

闻说石勒赚杀王弥,曹嶷惊怒交迸,于是一路率军西进,攻下汶阳关、公丘,占领齐郡,诛杀齐郡太守徐浮,生擒建威将军刘宣,又攻克祝阿、平阴。

未及三年,曹嶷不断开疆拓土,占据整个青州,部众扩至十数万,疆域西达黄河。于是亲自坐镇临淄,称青州刺史;又因心怀故晋,因沿济水割据青州,不奉赵汉正朔。

元帝司马睿闻报,遣使封曹嶷为平东将军、青州刺史、广饶侯。

石勒为笼络曹嶷,亦晋封其为征东大将军、青州牧,封琅琊公。

曹嶷虽尊东晋,但觉建邺悬远,有事之时势必求援不接,于是复受石勒任命。

太兴二年,曹嶷封掖县大户苏峻为掖县令,苏峻不受,携族南渡投奔东晋。是年夏,曹嶷派人贡献石勒并与其订盟,约以黄河为界,东为曹嶷,西归石勒。

十二月,东莱太守鞠彭率数千人渡海北上,以东莱郡拱手让给曹嶷。

东晋太宁元年,石勒不能容忍曹嶷拥兵自重,遣大将石虎统率步骑四万,前来讨伐。曹嶷自知难以抵挡,想避徙海中根余山自保,因当时疾疫流行未及出发。

曹嶷属下羌胡军驻扎河西,为后赵征东将军石他所破。于是后赵左军将领梁王石挺率军渡河,冲击广固;石虎另派军马,招降东莱太守刘巴、长广太守吕披。

曹嶷至此走投无路,只好献城,向石虎投降。石虎将曹嶷送至襄国,石勒不准其降,下令立即杀死。石虎于是攻陷广固,坑杀城中军民三万余人,然后更欲屠城。

新任青州刺史刘征怒道:将军既以某为青州刺史,今无居民,刺史为何?

石虎无言以对,方留男女七百余口,以刘征为青州刺史,使其镇守广固城。

历史真相:曹嶷起于流民,实乃一员猛将,曾重创“屠伯”苟晞,据守青州十二年,并建广固城,将青州、齐郡、临淄县三地皆纳入管辖。广固城后历千年,为齐鲁东部经济、政治、文化与军事中心,曹嶷对后世贡献极大。面对异族崛起,曹嶷终持忠义之心,望与东晋朝廷联合。奈东晋君臣并无北伐之心,失其后援,终究不敌石勒,终至兵败身亡。

字幕:东晋太兴三年,安北将军、兖州刺史徐龛反叛,宣布割据独立。

晋元帝闻报,使晋建威将军蔡豹出兵征伐,八月大战于檀丘,大败徐龛。

徐龛闭门不出,派使者前往襄国,向后赵石勒投降,请求救援。石勒推辞尚有外难未靖,只派王步都率领三百骑兵相助,作为徐龛先锋,另派张敬率领数百名骑兵为后继。

王步都到兖州,公然奸淫徐龛之妻。徐龛怒火中烧,知道石勒实是为吞并己部。

便在此时,人报张敬率部亦至。徐龛担心张敬与王步都里应外合,于是诛杀王步都及其三百士兵,拒纳张敬,并再次遣使建康,请求归降东晋。

晋元帝司马睿接到徐龛降表,恼其反复无常,不受其降,反令蔡豹、羊鉴进兵征讨。

羊鉴虽奉帝诏,但屯兵下邳长达十个月之久,一直不进。刘遐等诸将胆怯软弱,畏敌如虎,又互相猜疑,各自上奏朝廷攻讦。蔡豹请求羊鉴长驱进攻,羊鉴却坚执不从。

石勒传令张敬驻于险隘坚守待援,另遣石虎率步骑兵四万讨伐徐龛。

徐龛降晋遭拒,急遣谋士刘霄送妻儿到襄国为质,再次乞降石勒,石勒受之。

便在此时,蔡豹北进,前至卞城。

探马忽然来报:距此以北不远,地名巨平,现屯驻石虎大军,请令定夺。

蔡豹自知不敌石虎,只得连夜撤到下邳。

于是檀丘大批辎重来不及运走,皆被徐龛趁势袭取。蔡豹部将留宠、陆党死战不退,寡不敌众战死,辎重尽数落入徐龛之手。

大兴四年二月,石勒引兵退回襄国,徐龛再次投降东晋。

至次年亦即永昌元年二月,石虎率四万精锐攻击徐龛。秋七月,石虎终攻拔泰山,捉拿徐龛,将其送到襄国。

石勒恼恨徐龛反复无常,令人将其装入皮囊,从百尺高城楼上抛下活活摔死,并令王伏都等被杀诸将之妻,剖食其心肝。徐龛降卒三千余人,亦被石勒下令同时活埋。

江东晋军此次北伐,可谓偷鸡不成反蚀其米,蔡豹部众尽失,副将亦丧。

蔡豹不甘此奇耻大辱,上表元帝,要求朝廷遣将来援,北伐石勒,为死难将士报仇。司马睿览奏,便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募兵北伐石勒,接应蔡豹。

镜头闪回,叙述祖逖来历。

字幕:祖逖字士稚,范阳遒县人,出身于范阳祖氏大族。

祖逖少年时生性豁荡,轻财重义,慷慨有志节,常周济贫困,深受乡党宗族敬重。成年后发奋读书,博览书籍,涉猎古今,时人都称其有赞世之才。

太康十年,祖逖被阳平郡府举为孝廉,与好友刘琨一同出任司州主簿。

两人纵论世事,有时夜深拥被起坐,相互勉励:若来日天下大乱,豪杰并起,你我二人应在中原干出一番事业!

八王之乱爆发,祖逖始得诸王重视,先后效力于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豫章王司马炽,历任大司马府掾属、骠骑将军府祭酒、主簿、太子中舍人、豫章王府从事中郎。

永兴元年,东海王司马越伐成都王司马颖,祖逖随军出征,荡阴战败,逃回洛阳。适遇母丧,遂守孝不出。

永嘉五年,洛阳陷落,祖逖率亲族乡党数百家南下,避乱于淮泗。逃亡途中多遇盗贼险阻,祖逖应付自如,故被同行诸族推为行主,皆奉号令。到达泗口之后,祖逖被琅琊王司马睿任命为徐州刺史,不久又被征为军谘祭酒,率部屯驻京口。

建兴元年,晋愍帝即位,命司马睿率兵赴洛阳勤王。祖逖进言请令北伐,司马睿不便反对,遂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使其自募战士,自造兵器,趁时北渡。

闪回结束。祖逖率宗族部曲百余家,毅然从京口渡江北上,击楫中流,立誓要扫清中原。渡江后驻于淮阴,起炉冶铁,铸造兵器,又招募士兵二千多人。

兖、豫豪强张平、樊雅占据谯城,聚坞自保,有兵数千,表面臣服司马睿。祖逖进驻芦洲,派参军殷乂去联络张、樊二人。

殷乂来至谯城,见二人兵少且军容不盛,意存轻蔑,言语倨傲。

张平怒杀殷乂,由此拥兵固守,与北伐军对抗。

祖逖攻城不下,遂用离间之计,引诱张平部将谢浮叛反。谢浮应之,遂借商讨军情之机杀死张平,率众归降。祖逖由此进据太丘,但因军中乏食,处境艰难。

正当此时,樊雅为与张平报仇,率众夜袭祖逖大营,军中大乱。

祖逖沉着指挥,督护董昭英勇杀敌,击退樊雅。祖逖率部追讨,遭到张平余部迎击,便向蓬坞堡主陈川、南中郎将王含求援。

陈川、王含分别派部将李头、桓宣率军助战,与祖逖合兵,并听其节制。祖逖因桓宣与樊雅有旧,遂令其去劝降樊雅。

桓宣单人匹马请入谯城,对樊雅说道:今祖逖奉天子明诏,顺江北民意,欲荡平石勒,需仗公为后援,共成大功。先前殷乂轻薄无礼,得罪张平将军,并非奋威将军祖逖本意。今祖将军委某前来,公若趁机与之和解,共襄国难,则上可为国建勋,下能保全富贵。公若固执,一旦朝廷派出猛将来攻,凭我兄手下乌合之众,依据此座危城而抗,且北边又有强贼窥伺,则万无一全,望明公思之。

樊雅见桓宣所说有理,且颇见诚意,遂出城归降祖逖。

祖逖进占谯城,遂于豫州站住脚跟,打通北伐通道,厉兵秣马以待征进。

石勒闻祖逖渡江来伐,先下手为强,遣石虎引军围困谯城。祖逖复求救王含,王含又遣桓宣引军来救。石虎早闻桓宣大名,因见地势与己不利,于是撤军而退,谯城之围遂解。

桓宣于是留在谯城,协助祖逖征讨不肯归附之周围坞堡。

江淮之民因闻王师北还,祖逖待民如子,于是纷纷来投。

陈川部将李头奉命相助祖逖征讨樊雅,颇得祖逖礼遇,战后使引部兵还归陈川。

李头与诸将每提起祖逖,常慨叹道:若能得祖逖为主,虽死无恨。

有与其不合者,将此言诉与陈川:李头每作如此扬言,则必有往投祖逖之意。

陈川大怒,遂寻个过错,杀死李头。李头亲信冯宠便率所部四百余人逃出大营,连夜来投奔祖逖。陈川愈加恼怒,遂派部将魏硕劫掠豫州诸郡,复迫胁各坞堡反晋。

祖逖亦怒,于是派出精兵强将,一阵将魏硕击溃,继而进逼蓬坞。

陈川见势不能敌,只得率部北渡,归附石勒。

字幕:太兴二年,祖逖出兵,征讨陈川。

陈川大惧,急遣使者向襄国求救。石勒获报,敕令石虎亲率五万大军,前往救援。

未料却被祖逖早就猜着,于是在半路林中精心设伏,以少胜多,一举将石虎击败;复又回师,来击陈川大营。陈川由此立脚不住,只得随石虎赵军北返。

石虎为了泄愤,引兵洗劫豫州,带陈川回师襄国;留部将桃豹戍守蓬陂坞,以敌祖逖。太兴三年,祖逖派部将韩潜攻破蓬陂坞东台,桃豹不敌,只得退据西台。

两军对峙四十余日,双方军中皆缺粮,各自军心浮动。当此艰险境地,只看两军谁更能多撑一日,便有取胜之机;若提前一日无力支撑者,必致全军溃散。

祖逖深明其间利害,苦思瞑想,心生一计,不由愁眉顿展,喜笑颜开。

于是命人用布囊盛满沙土,假作大米,送至韩潜军营,派千余人马护送;又使担夫挑着真米,佯作累极躺在道旁歇脚。

桃豹闻知,急遣部将引精兵来袭,担夫丢掉米袋,四散而逃。

部将抢得十数担米回营,报知主将,由此桃豹军误以为晋军粮食充足,于是全军惊惧,满营士气大挫。桃豹最终不敢支吾,于是暗暗下令,命各部连夜撤军。

祖逖已知对方上当,遂在汴水设伏,尽夺石勒运给桃豹军粮。

桃豹粮草被劫,只得再次退守东燕城。

祖逖遂命韩潜进占封丘,压逼桃豹,自己则进军屯扎雍丘,多次出兵邀截赵军。

石勒大军一退再退,豫州便全归祖逖所据,一时声势大盛,中原之民无不踊跃来投。

豫州境内原有赵固、上官巳、李矩、郭默等坞堡之主,各据一方,经常兵戎相见。祖逖遣使调和,示以祸福,晓以大义。

赵固等人陆续归附祖逖,于是祖逖进而收复黄河以南大部中原地区。黄河沿岸另有一些坞堡之主,迫于后赵兵势不得不臣服石勒,且送子弟到襄国为质。祖逖遂与之暗通款曲,使其明降后赵,实附东晋;且不时派出小股兵马,假作抄略征伐各堡,以消解石勒疑心。

诸坞感恩戴德,常自愿被北伐军抢去些粮米,并助其刺探赵军情报。

祖逖因屡破赵军,晋军由此士气大盛,中原百姓亦无不心向王师,踊跃入伍参军。祖逖礼贤下士,体恤民情,施布恩信,礼遇平民。将士稍有微功,便会加以厚赐。

晋元帝闻之大为激赏,遂下诏擢升祖逖为镇西将军。

石勒见祖逖势力日盛,不敢发兵南侵,命人在成皋为祖逖母修墓,又致信请求互市。祖逖虽未回信答复,却任凭双方军民互市,佯作不知。

期年之后,祖逖因为放任南北互市收利十倍,兵马日益强壮。

历史真相:当时虽然互为敌国,但如当年晋将羊祜与吴将杜预一般,和平友好相处。祖逖部将童建暗杀新蔡内史周密归降石勒,石勒却杀死童建,将首级送交祖逖以为示好。而祖逖为积存实力,亦下令禁止边将进侵后赵,不准接纳背叛后赵降者。如此两国边境安定,兖、豫二州人民得以休息;不少人其实皆具双重身份,同时归属东晋与后赵两国。

镜头转换,东晋都城建康。

晋元帝司马睿闻知祖逖与石勒隔黄河分治,不由大为疑忌,遂对公卿重臣言道:如此以来,若祖逖坐大自治中原,割据兖、豫二州,不听朝廷调度,岂非汉末三分情景再现!

王敦:陛下可遣一员上将,出镇合肥,扼住长江口岸,以防祖逖反噬。

晋元帝深以为然,遂问:未知何人能胜此任?

王敦:臣荐戴渊,可当此重任。

元帝准奏,遂命戴渊为征西将军、都督司、兖、豫、并、雍、冀六州诸军事、司州刺史,引兵五万,出镇合肥,扼住祖逖南归之路。

祖逖闻此,对部将叹道:那戴渊虽有才望,却无远见卓识,朝廷如此分派,是来羁糜祖某之意也。我等辛苦收复河南,却不得朝廷信任,实在令人心寒。

其后不久,又闻王敦在朝中跋扈,唯亲是用,排斥异己,朝廷内斗日益尖锐。

祖逖至此长叹不已,复对心腹部将道:朝廷如此,某忧其内乱爆发,乃迟早之事。届时数年努力化为乌有,北伐大业终难成也。

部将闻言,无不唏嘘,怨怅朝廷。祖逖由是无计可施,以致忧愤成疾。虽患重病,仍图进取,抱病与诸将营缮虎牢城。

画外音:虎牢城北临黄河,西接成皋,向为军家必争之地。祖逖担心城南若无坚固壁垒,易被敌军分兵包抄攻破,遂派从子祖济率众修筑壁垒,欲使虎牢关隘如金汤之固,亦作为今后北伐屯兵存粮之所。可惜天不假英雄之寿,晋太兴四年,虎牢壁垒尚未修成,祖逖便在雍丘病逝,时年五十六岁。

祖逖死后,豫州百姓如丧考妣,谯梁之民为其修建祠堂,四时拜祭。

哀表报至建康,晋元帝亦感悯然,追赠祖逖为车骑将军,并命其弟祖约接掌其部众。

永昌元年,石勒因祖逖已死,遂令石虎再度率军南侵。

祖约不能抵敌,南渡退至寿春,豫州再入后赵势力范围。

石勒复又派兵,侵扰徐、兖二州。

晋征西将军戴渊驻守之军无力与抗,一触即溃,皆都步步南退,于是各坞垒堡主皆复向石勒归降。不到一年,祖逖所复国土尽丧。

石勒又派石虎攻灭青州曹嶷,尽有青州;便欲举兵南征,饮马江淮,平灭东晋。

祖逖不幸病亡,除赵主石勒之外,晋朝亦有一人不胜之喜,便是太傅、大将军王敦。

镜头闪回,三年之前。

当时王敦屯兵江陵,打算进兵建康以独揽朝政,便遣参军告知朝廷,且向朝臣暗示,令各向天子进言,以卫护国都为名,奏请调自己带兵入京。

祖逖当时尚未出镇寿春,看出王敦图谋,对王敦使者参军怒道:王阿黑焉敢如此放肆!你归报王敦,使其速返镇所,休存此不臣之念。若迟一步,我则带兵溯江而上驱之!

王敦闻听此言,恨惧而返。

闪回结束。王敦今闻祖逖已死,大喜过望,于是决意举兵叛乱。

镜头转换,按下江东,再说关中。

刘曜既平靳准之乱,于是正式称帝,徙都长安,国号改汉为赵,史称前赵。

有大臣请问:当年光文帝(刘渊)建国号为汉,今改为赵,却是何故?

刘曜:先帝当年以胡族入主中原,奉蜀汉后主为社稷之祖,而立汉室宗庙,为收买汉人之心也。我祖先兴于北方,世居赵地,按五行之说,是谓水德。今孤为帝,应改国号为赵,旗帜及服色尚玄。复以匈奴单于为祖,以示不忘本来面目,又何疑焉。

于是下诏:改立匈奴人宗庙、社稷、祭南北郊,供奉祭祀匈奴冒顿单于,曰“以冒顿单于配天”。立贵妃羊氏为皇后,世子刘熙为太子。

画外音:皇后羊氏,即是晋惠帝之被屡废屡立之皇后羊献容。当初刘曜引军攻破洛阳,至宫中获得羊后,因见其貌美倾国,遂纳为妻,且宠爱有加。刘曜今既为帝,遂立羊献容为皇后,凡国家政事皆与其商议而共决之。

刘曜既立羊献容为皇后,有一日因问羊后:孤与司马家儿,孰为优劣?

羊献容答道:陛下乃开天辟地圣主,与那败家之子,如何并言!彼无非亡国暗夫,有一妇一子,连同自身而三,皆丧于他人。虽贵为帝王之尊,而妻子辱于凡夫之手,焉能与陛下相提并论!洛阳城破之时,妾实不思得生,不意为陛下青睐,复有今日。妾生于高门大户,常以为世间男子皆如惠帝而然。自得司陛下巾栉以来,始知天下竟有如此伟烈丈夫耳。

因此一番对答,赵帝刘曜大喜,此后愈加宠爱,每日与其共同宴饮,不思远图之计。

字幕:大兴三年,长水校尉尹车连结巴氐酋长徐库彭,反叛前赵。

刘曜擒杀尹车,又囚徐库彭及所部五千余人,欲全部杀死。光禄大夫游子远叩头固谏,请求放免,刘曜不听,终将其全部斩首,且命囚禁游子远,以待问罪。(本集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