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华夏真相集 > 第四十三集 雒城落凤

华夏真相集 第四十三集 雒城落凤

作者:背砍刀诗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16:01:46 来源:笔趣阁

涪城军师府邸。风狂雨骤,大战前夕。

庞统入卧,见怪客已醒,遂坐于床榻对面:请问先生尊姓高名,何事玉趾光降?

彭羕不答,反责备道: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某一日夜行百里来投,不赐酒肉,先盘根底,何为乐也?

庞统大奇,连忙致歉,遂命从人治酒,与彭羕到客厅分宾主叙坐,把酒共语。

那彭羕也是个趣人,任凭庞统如何动问,只不说姓名,只管先生兄弟乱称,却于闲谈中纵论天文地理、医卜星象、治国之道及用兵之法,直说得天花乱坠,以显己才。

庞统愈听愈奇,因留之住宿,至于明日。

次日晨起,庞统请彭羕盥洗早膳,彭羕又索酒讨肉,夸夸其谈。庞统大敬其才,但因不知来路,愈加疑惑不定。

正在此时,门人来报:主公久不见军师至营议事,故使法正先生来请。

彭羕听有客到,使庞统自去会客,自己却又回庞统榻上,躺倒便睡。

庞统哭笑不得,忽心中一动,出厅迎接法正:有一人如此如此,不知孝直可识得?

法正稍一思索,哈哈大笑道:此必彭永年也,却跑到军师这里来装神弄鬼,混了一夜。你若昨日说时,某早已揭其本来面目也。

遂与庞统直入卧室。彭羕听到法正之言,从榻上一跃而起:法孝直别来无恙!

又向庞统作揖:某以怪诞行止,专为试探凤雏先生心胸。如此无礼,先生却是不怪,态度愈加谦和,真乃国士,不负凤雏之称也。彭羕得罪,尚请休怪!

庞统既知来者是蜀中名士彭永年,整装再拜:先生休怪慢待。永年究竟所为何来?

彭羕:事已紧急,在这里是来不及说了。我是奉你好友孟公威所托,特来救你数万大军性命。这事需见到刘皇叔方可说得明白,快走,快走!

庞统见他说的严重,不再耽误,忙令法正去报刘备,己与彭羕骑了快马,随后赶来。

二人到了府衙,刘备与法正已立在门外迎接,到堂上叙坐,献茶道乏,请问来意。

彭羕此时却来不及装模作样,也来不及客套寒暄,一反在庞统府中之态,直截了当问道:请问皇叔,现有多少军马在涪江前寨?

刘备以实相告:有魏延、黄忠,各领一万五千兵马在彼处。

彭羕蓦然起身,转向法正厉声道:为将之道,岂可不知地理?况你还熟知兵法,又在蜀中多年为官!那前寨紧靠涪江,今连日大雨,江水大涨,壮若牛吼,十里皆闻。倘若刘循令人决开江水,再前后以兵围住,荆州兵将无一人可逃生天也!

此言一出,法正脸上失色,惭愧无地。刘备恍然大悟,也吓出一身冷汗,手足无措。

彭羕又道:庞军师久随水镜先生习学道术,当知星象。今罡星在于西方,太白临于此地,当有不吉之事,岂不知之?

庞统亦大惊而悔,只因近日事忙,却忘夜来观星,致有此疏虞,便被问住,无言可答。

彭羕挨个训斥,张扬了个十足十,这才对刘备等三人说道:某前日在雒城,所见所闻,实在惊心。又得见孟公威,受其委托,故冒雨兼程,前来提醒诸位,避免刘循水攻也。

玄德又惊又喜,即拜彭羕为幕宾,赠以厚礼,答报送信之德;又使人飞马密报魏延、黄忠,教二将朝暮用心巡警,以防敌军决水。

黄忠、魏延得报,不敢大意,随即轮流值日,到江岸林中埋伏。

这一夜风雨大作,该着魏延当值,正伏于堤下,果见泠苞引军循江而进,安排决江。

只听一棒锣响,魏延引军自林中忽出,驱杀川兵。泠苞当时已然下马,正在指挥众军掘堤,毫无防备,听到马蹄之声,刚然抬头,魏延已至,寒光闪处,泠苞头已落地。

正在此时,只听喊声大震,却是吴懿督率吴兰、雷铜,引军前来接应泠苞。

魏延被三将围住,急将泠苞首级装入囊中,左右支吾;蜀军又去决水,顾此失彼。

正在危急之间,忽听一声暴喝:文长休慌,老将前来救你!

闻声便知,定是黄忠引军到了。

三员蜀将见不是头,急忙下堤而走。未走上十里,前面一军拦住,为首之将乘骑的卢宝马,手擎双股锏,正是大汉皇叔刘备引军亲到。

玄德坐于马上,以双锏指三将喝道:某应刘季玉三请,弃家舍业,来为你抵挡张鲁,全以仁义相待;尔等不思回报,怎生撺掇我兄弟反目,刀兵相见!

蜀中三将面面相觑,无言以对。

法正见时机已到,急呼吴懿:将军身为国戚,应知益州之蔽。刘季玉名为益州之牧,其实已成傀儡,令不出宫门。其身侧更有何人忠心为主?哪个不具私心?益州有识之士,思得明君久矣。刘季玉亦愿将益州让与皇叔,自己不失封侯之位,胜受臣下挟迫。又不见皇叔自入西川,百官望风而降,百姓迎之如父母?势至如今,公不降而何?

吴懿听了这番当头棒喝,又见前无去路,退后无门,遂长叹一声,弃枪下马;回首唤吴、雷二将,罗拜于玄德马前:我等愿降。求主公若取成都,勿伤刘璋性命,休杀蜀中百姓。

刘备允诺,令将吴懿扶起,命为中护军;吴兰、雷铜各依原职,待有功之后封赏。

因大获全胜,于是收兵回营。魏延前来报功,说斩了蜀中名将泠苞,江堤得保。

刘备下令重赏魏延、黄忠,设宴管待彭羕,及吴懿等新降之将。

筵宴已罢,军师庞统便即催促趁热打铁,进军雒城。玄德见庞统再三催促,乃引军前进,同至前寨,与诸将商议攻城方略。

庞统便问法正:前至雒城,道路险易如何?

法正画地作图,答道:此去雒城,有两条路可通。山北有条大路,正取雒城东门,最是近便,并无险阻;山南有条小路,可取雒城西门,只是密林丛杂,艰险难行。两条路皆可进兵,惟请军师自择。

庞统问得明白无误,即与刘备商量:建议分兵两路,齐头并进。自统魏延为先锋取山南小路而进,请主公玄德率黄忠作先锋,从山北大路而进,合围雒城。

刘备准从其议,但心中陡觉不安,便道:既是如此,某半生戎马,最是不惧艰险,愿取山南小路而进,请军师自山北大路进军,可保万无一失。

庞统:岂有此理。主公乃三军之首,一旦履险,将士何从?臣行小路,何需再议。

刘备拗不过他,只得说道:小路难行,非宝马不可,军师换我的卢宝马而乘可也。

庞统见亦拗不过他,只得依了。于是传下号令,来日五更造饭,平明上马出发。

次日凌晨,三军传餐已毕,披挂妥当,黄忠、魏延领军先行。刘备与庞统各押后队,相别分道而去。玄德心中甚觉不快,怏怏而行。

镜头转换,雒城之中。

刘璝听知折了上将泠苞,降了吴懿等三人,不由惊怒欲狂,骂道:两军相遇未见输赢,连皇亲国戚均率先降敌,是何道理!

正发怒间,又闻细作报来,说刘备兵分两路来攻,遂与众将商议对策。

张任说道:刘备不来,是他的便宜;若来时,便令其葬身此地,再不得还荆州!

刘璝:将军有何妙策,以敌刘备?

张任:某请领三千精兵,埋伏山南小路;请将军当住大路之敌,是为上策。

刘璝从之,当即分派兵马,调拨三千精卒付之。

张任领兵而出,命令副将:叫军士多备弓弩,伏于山南密林,令放前队兵过去,休得惊动;待其后队来时,与我万箭齐射,必先歼其一半,使其前后不能呼应。

副将应诺,传令下去,各自准备。

埋伏已定,天色将明,只见影影绰绰,无数荆州兵马来至,进入伏圈。魏延打头,纵马昂然而过,蜀军佯作不见,放了过去。其后未久,庞统骑着的卢马,率后队迤逦而来。

蜀军中有人见过刘备平时爱骑白马,即对张任报说:领头骑白马者,必是刘备!

张任闻报大喜,暗道:苍天佑我益州,方令此贼荒悖,走此小道。

当即回身吩咐:专门对准白马之将,与我攒射!

令出如山,山坡前一棒锣响,登时箭如飞蝗。其中一箭直中庞统左肋,大叫一声,摔于马下。那匹的卢马却甚是机灵,飞身钻入山林,转瞬不见。

随身侍卫拼死救起庞统,见军师血染征衣,已然无可相救。

庞统忍痛喘息片刻,叹了一声:我闻的卢马不堪骑乘,专门妨主,今日果然。

因见有本地军卒在侧,便问:此处何名?

军士答道:地名落凤坡。

庞统复又长叹一声:我道号凤雏,名犯此地,莫非天意亡我?可惜某胸怀经纶,不能随少帝平定天下,重兴汉室!的卢的卢,今日妨吾。刘玄德,你非要与某换马,却是何故?

言犹未毕,遂瞑目而亡,年止三十六岁。

庞统身死,早有军士趋至前军,飞报先锋大将魏延。

魏延闻报,惊骇莫名,知道中了埋伏,忙勒兵欲回,又被张任截断归路,在高阜处用强弓硬弩射住。只得急聚随军全部盾牌,抵住山上弩箭,拼尽全力杀回。

幸好当时天色尚昏,魏延借着夜色并山林掩护,最终抢回庞统尸首,败归本寨。又遣亲随自山北大路飞马急追主公刘备,报说祸事,请其回兵。

刘备此时已兵临城下,忽闻报南路失利,急忙回兵。

刘璝在城上见刘备不战而退,知道张任一路伏兵已经得手,遂令开城,自后面追击。

便在此时,张任亦引得胜之军赶到,率蜀兵四面围裹上来。

刘备几陷绝境,多亏陈到一杆长枪保护,舍命杀出;复回马救了黄忠众军,败回涪关。

刚刚回至关上,魏延来报:军师在落凤坡中箭身亡,末将救应不及,请求治罪。

刘备听罢此报,啊呀一声,一头栽下帅座,未知气息如何,先见四肢不举。诸将急忙救起,连声呼唤。

过了半晌,刘备悠然而醒,痛哭道:苍天何夺我凤雏太早?折我一臂,大业难成!

诸将见此,苦苦劝慰。刘备这才起身理事,命在城中筑台立坛,遥为招魂设祭。诸将皆哭,刘备更是几度昏迷,饮食皆废。

黄忠与法正商议:军师阵亡,主公如此哀毁,不能理事。若长期顿兵坚城之下,前有张任,后有张鲁,恐我军将陷于大困。先生不若劝谏主公,差人往荆州请诸葛军师,更带精兵前来,商议收川之计。

法正深以为然,入见刘备,将利害分剖明白。

刘备这才罢哭,一面令黄忠、魏延谨守城池,一面亲自写书,交付关平,令其星夜前往荆州,请孔明军师率兵入川。

关平领命,飞驰而去。

镜头转换,按下西川,复说荆州。

诸葛孔明时在荆州,与关云长等众官庆祝中秋,并议主公玄德与庞军师收川之事。

关羽、张飞、赵云在席间谈论,闻说主公及庞统军师自兵出葭萌以来节节胜利,蜀将非死即降,无不谈笑风声,惟有孔明愀然不乐。

正坐谈间,门军入报:关平自蜀中来到,在门外立等召见。

孔明大惊,手中酒盏落地,变颜变色,手足失措。

关羽见军师慌张如此,心中不解,即命罢宴,让关平进来回话。

关平登堂,先拜孔明,再见父亲及诸叔父辈,呈上伯父刘玄德书信。孔明开信视之,见其开头便说:本年七月初七日,庞军师被张任在落凤坡前箭射身故。

孔明不待看完,早觉头脑昏沉,双眼发黑。于是掷书于案,蒙面大哭道:痛哉凤雏,惜哉士元,你死得冤枉。大业未成,先折我一臂也!

关公拿过书信看了,这才明白就里,当下传于众官诸将,无不垂泪。

孔明哭了片刻收泪,对众将说道:庞士元既死,主公在涪关进退两难,度日如年。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某便不得不去,与法孝直等议取西川。

关羽:荆州亦为重地,军师若去,谁来镇守?

孔明:主公即差关平为使前来,其意甚明,欲使云长公保守荆州也。荆州乃军事重地,又是我主根本基业,干系非轻。云长当思桃园结义之情,可竭力保守此地。

关羽闻罢,更不推辞,慨然领诺。

孔明交割印绶,又叮嘱道:这天大干系,自此都在将军身上。

关羽:大丈夫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军师放心,某既领重任,除死方休。

孔明听他说个“死”字,心头一颤,已感不吉。欲要换人把守荆州,寻思刘备须又多想,以关公脾性,亦定不喜。

左思右想,最后暗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奈何!

遂令云长跪地接印,叮嘱道:这荆州乃是汉室半壁江山,重如泰岳,非易承担。某有十六个字,望将军牢记,并深自意会,则非但可保荆州,并终能平定天下。

云长见军师说的如此郑重,即问:未知是哪十六个字?

孔明俯耳低言:东和孙权,北拒曹操;玉溪白马,兴汉根苗!

云长道:前面八字,某亦知之;其后八言,尚望指教。

孔明叹一口气:此乃天机,岂可轻易泄露?将军但记住襄阳南璋水镜山庄、玉溪山白马洞即可,以后若是能从曹仁手中拿下此地,你到水镜山庄探看便知。

云长遂不再问,拜了八拜,双手接过印信:军师之言,关某当铭肺腑,绝不敢忘。

孔明交付大印,遂即划派人马,分作两拨:令文官马良、伊籍、向朗、糜竺,武将王睿、糜芳、廖化、关平、周仓、傅士仁,一班儿辅佐云长,同守荆州;自带文官简雍、蒋琬,武将张飞、赵云,一班儿随自己统兵入川。

又将入川兵马分作两路:令张飞领军一万,取大路杀奔巴州、雒城之西;赵云领兵一万为先锋,溯江而上。水陆并发,齐头并进,会兵于雒城。

两路先锋先发,孔明自统领中军两万,命简雍、蒋琬等随中军起行。

字幕: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荆襄名士,现为书记。

分拨已毕,令来日校军场点军起兵。众将散去,各自归家准备行装。

孔明回府,令将赵云请来,顷刻而至。孔明将赵云约于内室命坐,与其促膝长谈。子龙先不敢坐,孔明让之再三,这才坐了,聆听军师有甚机密吩咐。

孔明问道:子龙自随主公玄德,有多少年了?

子龙答道:某初在河北公孙瓒处,识得主公。因主公时应北海太守孔融之请,向公孙瓒借兵去救徐州,某带兵同行,以此初识,至今二十年矣。若论追随主公,却是在其寄居冀州袁绍之时,至今亦有一十四载。

孔明:子龙此非实言。据某所知,你奉尊师左慈道长之命,于黄巾乱起之时便下山到了涿州,代师传艺于关云长和张翼德。他二人一个是贩枣草莽,一个是操刀屠夫,若无子龙,何有今日力敌万人的武艺!你在那时便已与玄德相识,何必瞒我?

子龙大吃一惊:军师那时不过是个幼童,又不在河北,如何得知此事?某奉师命,曾与刘关张相约,三人至死不得泄露此事!

孔明微笑道:你道为何?自是从你师父那里得知。你师父乃兵家掌门,亦为伏龙令主,谨守前辈掌门密传之责,待天下大乱时延揽江湖英雄,以扶危主,兴复汉室。而刘备乃尚书卢植之徒,又系皇族后裔,尊师这才看上他;而关、张二人与其结拜,这才令你下山传艺。不但如此,待你传了关、张二人兵法武功之后,尊师复命你扶保公孙瓒,却为何于他将与袁绍决战时却令你回山,七年不出?

子龙不禁问道:却是为何?某实不知。

孔明:只因尊师见那公孙瓒及袁绍皆具私心,不尊天子不服汉室,岂能让你助纣为虐?是以将你召回山上。直到公孙瓒兵败**,刘玄德又败走徐州北依袁绍,尊师恐刘备跟从袁绍对抗朝廷,这才命你再次下山投奔玄德,并以其为主。其后尊师又率你师妹貂蝉至许都,携刘备家眷出京,助关羽回归其兄;复令刘备前来襄阳,保朕复兴汉室也!

这个“朕”字出口,只惊得赵云啊也一声,跳将起来:军师,你究系何人?因何知道我鬼谷门这许多密事?

孔明:子龙复坐,稍安勿躁。某今令你为先锋入川,此战必捷,并无疑问。但恐你此去蜀中失了本来面目,受他人蛊惑背叛师门,酿下终身大错,故此唤你到府,将某之来历说明。我且问你,你的枪法武功,比之胡车儿如何?你可实对我说,不必隐瞒自谦。

子龙:若论枪法,某自忖可胜得胡师弟半筹;但若论轻功异能,末将则差之远矣。

孔明:正是如此。尊师见关、张二人武功大成,皆为万人之敌,又各自练就夺魄**及狮吼之功,怕你一人无力敌对,这才求鬼谷掌门史子眇道长,令弟子胡车儿改名陈到,率宛城西凉兵马投降刘备。实为掌握禁军,以防刘、关、张三人对朕不忠,图谋自立也。

子龙愈听愈奇:某既与关、张为同门师弟,因何相互敌对?主公三请军师于隆中,情如鱼水之欢,世人皆知,又何有不忠之说?某是越听越糊涂了。

孔明:子龙休躁,稍刻即知。刘备与云长、翼德起兵之时,结拜誓欲上扶汉室,下安黎庶。正因如此,尊师才选中他三人辅佐朕躬,先夺荆州为基,再下西川;后降孙权,终驱汉贼曹操,复兴汉室。尊师令你下山,史道长令胡车儿率西凉兵相投刘备,皆为此也。胡车儿自幼便相随于我,早知某之身份;你却不知,皆因你二人使命有别,一个在明,一个在暗而已。若非有今日凤雏先殒,朕亦不言。

子龙:朕,朕,朕?我,我,我……

孔明:刘备初到新野之时,我师水镜先生、庞德公等早将朕之身份告知,令其往隆中参驾,他却故意迁延。朕以为玄德疑惑不信,这才令徐元直自投帐下,打败夏侯惇、曹仁二将,又夺樊城。刘备拜服,元直这才将朕真实身份说出,令玄德三拜茅庐。朕观其意殷切忠诚,这才于隆中说以天下大计,并令刘表让荆州于刘备。刘表奈何早死,被其子刘琮将荆州献于曹操,使朕几乎陷于狼狈。子龙,你道朕是何人?

说罢,由怀中掏出卧龙令来,轻轻摆在案上。

赵云拿在手中,看了半晌,复跪倒大礼参拜:恕赵云眼拙无礼。阁下究竟是谁?

孔明受了子龙之拜,双手扶起:朕乃灵帝之子,当年被国贼董卓所废,少帝刘辩是也。

赵云:可据我所知,少帝当年已被李儒毒杀了也!

孔明:李儒奉了董贼之命,委实要毒杀于朕。多亏胡车儿将毒药偷换鬼谷门死灵丹,又蒙史道长和蔡中郎相救,我这才得至东郡琅琊,冒为诸葛珪次子,改名诸葛亮,字孔明。

赵云听罢,伏地而泣:数载相随,今日方知陛下才是赵云真正之主!某尝有疑,军师因何与同胞兄弟瑾、均字号相悖,今亦知之。

孔明令赵云平身:子龙即知某来历,只可深埋心中,不准对外人称道,泄某天机。我今后仍为刘备军师,君臣逆称,直待平定天下之时,再将实情大白于天下。某既退位多年,此生亦绝不作复位称帝之想,只要天下一统,令我弟刘协得专权衡,汉室复兴,某便心愿已足。今日出征在即,却为何要将这机密之事说与你,子龙可知晓否?

赵云:臣实不知,望陛下赐教。

孔明:某已说过,再无复位之念,以后这陛下称呼不要再提,某亦不自称朕。

赵云:然则,臣当如何自处?

孔明:我今日透露真相与你,实因怀疑凤雏庞士元之死,是刘备有意为之耳。

赵云又复大惊,却不敢再问,静等孔明自说。

孔明顿了片刻,果然说道:某曾细问关平当日落凤坡详情,便生疑惑。既曰进兵,自是兵贵神速,区区数十里路程驰马即到,何用分兵攻之?此疑惑之一也;即是法正提议秘密进兵,城内蜀将何以知之,先行埋伏?此疑惑之二也;即是埋伏,当然是两条进兵之道都要伏兵,因何只有小路伏兵,大路无防?此疑惑之三也。另出兵之前,玄德又因何固请士元换马乘骑?须知战马不同平日坐骑,若上阵交兵之时,不服主人管制奈何?

赵云:如此说来,怕不理其中果有阴谋?

孔明:有此三惑,更兼换马,便知此是先卖放消息于蜀将,必欲致庞士元死命。若非玄德之计,则必是法正之谋。惜哉士元,竟死于自己人之手!

赵云:若是刘备阴谋,自断股肱,却又为者何来?

孔明:是因其见雒城必下,成都难保,益州将得,私心生矣。害死庞士元,其有三便。其一可斩某一臂,彼称帝时便少一人相阻;其二调某入川,置于掌控之下,以免某坐镇荆州与其抗礼;其三恐我借鲁肃及诸葛瑾之力东联孙权,北伐许都清除曹操于朝,则彼之霸业休矣。子龙,某亦不愿做此猜测,奈情势如此何!你不见玄德二子,各取何名字?

赵云口中念道:刘封,刘禅……封,禅。封禅!

不由大骇,心头顿时雪亮。遂再拜问道:殿下即于大军将发之时,对末将说明此中原委,可是要末将入川之后,与胡车儿师兄率领禁军,擒拿刘备问罪?

孔明:非也,非也。刘备虽有野心不假,但反情未显,且以复兴汉室为号,天下尽知。我若于此时擒之,荆、益两州皆不为我所有,大事去矣。你我此番入川,必得益州,并无疑惑。因你有长阪救孤及长江夺斗之功,必被刘玄德视为心腹,封为禁卫统领。此后子龙只要替某看紧玄德,若他不反,某与其终生不必反目。若果能一统天下,复兴汉室,某必奏请天子,将其裂土封王,有何不可?只可惜凤雏先生,如此大才,不得施展而死!

赵云听罢,也为叹息。孔明密嘱已罢,即命赵云归府,依令而行。

镜头转换,大军出征。

先说张飞领兵上马,径取汉川路,不一日前至巴郡江州。

探马来报:巴郡太守严颜,乃是蜀中名将,有万夫不当之勇,闻我兵来,据城不降。

张飞:差人入城,下书与严颜,令其早早来降,可饶满城百姓性命,并封高官。若是不降,待某打进城去,必要屠城,鸡犬不留!

当即派出使者,往城中下书。使者奉命,叫开城门,往府衙求见太守严颜。

字幕:严颜,表字不传,籍贯不详。初随刘焉入蜀,刘璋命守江州。

当刘璋差法正请刘备入川时,严颜在巴郡拊心而叹:此所谓独坐穷山,引虎自卫者也!

后闻玄德据住涪关,攻打雒城,愈加叹息。于是料定荆州援军必来,早就整顿兵马,加强防备。这一日,正在帐中闲坐,门军入报:张飞引军到至,遣使送来劝降书信。

严颜立即升坐,唤进来使,问其何来。使者呈上张飞书信,严颜看也不看,立即撕毁,斥退来使,教军士尽数上城,以待敌军。

信使回报,张飞大怒,自引数百骑兵来巴郡城下搦战。城上军士与之对骂,从早至晚,却无一人出战。接连五七日骂战,无奈对方坚守不战。

到第六日上,张飞思得一计,传令诸将:教军士四散上山砍打柴草,顺便寻觅路径。兵贵神速,某要绕城而过,不与此老儿在此消耗时日。

诸将领命,照计行事而去。

严颜在城中连日不见张飞动静,又闻说敌军尽着便服上山砍柴,心中明白,遂命十数个心腹,也着便服杂在张飞军内,探听动静。

心腹扮作樵夫打听明白,至晚回报严颜:那张飞是个急性子,见将军不出交战,遂以打柴为名,荙要寻山路,绕城过去哩。

严颜哈哈大笑:这个鲁莽匹夫,不懂天时,更不察地理,行军全不依兵法。常言蜀道艰难,焉有绕城飞渡之理?此番管教他有来无回!

次日又派心腹扮作樵夫模样,吩咐如此如此,诓骗张飞。十数个心腹军士领命而去,故意被荆州兵捉去,来见张飞,称是本地樵夫,请求饶命。

张飞故作不识,只说欲绕城而行,命樵夫等为三军向导,并予以重赏。

那些军士亦故作见钱眼开,详为指点绕城山路,并说愿为带路。张飞佯作大喜,便趁天空中明月朗照乾坤,教全军拔寨都起,人衔枚马去铃,悄悄而行。

有尾随探事者回到城中,报与主将。严颜大喜道:无谋匹夫,中我计矣!

即时传令,便教军士出城;自引十数裨将,伏于林中。等了半夜,约摸三更过后,遥见张飞亲自在前,横矛纵马引军前进,背后车仗人马陆续进发。

严颜待张飞引领前军过去甚远,呐一声喊,率领伏兵尽起,便来抢夺后队车仗辎重。依其之计,那张飞必回马来救,届时便可袭而擒之,毫不费力。(本集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