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华夏真相集 > 第三十二集 瑜亮倾心

华夏真相集 第三十二集 瑜亮倾心

作者:背砍刀诗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16:01:46 来源:笔趣阁

江夏衙署,宾主会议。鲁肃发问试探,刘备言不由衷。

鲁肃信以为实,急起身说道:皇叔此言失策矣。我主孙将军聪明仁惠,敬重优待贤能之士,江南之英雄豪杰无不乐于归附。现已占有六郡之土,兵精粮多,足以成就一番事业。若依鲁肃之计,亦为使君打算,最好前往江东,与孙权将军共议抗曹。吴巨凡夫俗子,位处偏远边郡,且无自保之能,必被我主吞并。一旦吴巨归为臣虏,使君彼时又往何处托身?

刘备听罢,故作张口结舌,无语可答。

孔明见状,于是插言道:皇叔苦衷,子敬有所不知。我主与刘景升本是兄弟,景升又与汝主孙权结有杀父旧仇,更添诛杀黄祖新恨,难以骤解。既我主刘豫州不计前嫌,欲与江东联盟抗曹,未知你主孙仲谋尚可相容否?

鲁肃闻言不悦:我主仲谋宽容大量,迥非常人,天下尽知。若是记恨前嫌,焉能使某过江吊丧?卧龙先生小看我主,且多虑了。

刘备:子敬既如此说,我可疑虑尽消,云开雾散也。

于是起身敬酒,宾主尽欢。鲁肃又对孔明说道:孔明公,我乃诸葛子瑜朋友也。

诸葛亮大笑,即与鲁肃定交,遂成莫逆。

刘备即纳鲁肃之计,移兵进驻鄂县樊口,使孔明过江回礼,请见孙权商议联手抗曹之计。孔明答应,随鲁肃乘舟渡江,前至柴桑。

孙权闻说诸葛瑾胞弟孔明到来,即命请至大殿,以两国交往之礼相待。

鲁肃领命,亲引孔明冠戴齐整以入。到至大殿中门,对面正遇诸葛瑾。

孔明急忙施礼,兄弟二人执手而泣:不想与兄长南阳一别,光阴似箭,竟已十载!

诸葛瑾:贤弟既到江东,如何不来家中见我?

诸葛亮:弟既已奉事刘皇叔,理宜先公后私。公事未毕,不敢及私,望兄见谅。

诸葛瑾:贤弟说的是。且待见过吴侯,却来家中叙话。

说罢与鲁肃招呼施礼,自去殿上叙班应差。

鲁肃将孔明引至堂上,孙权降阶而迎,特赐孔明就坐,众文武分两行而立。张昭等人见孔明丰姿俊朗,但甚是年轻,便有些轻视,只看他如何讲话。

孔明见孙权碧眼紫髯,堂堂一表,心中已有计较。

孙权令鲁肃将江东文武向孔明介绍,孔明一一见礼。轮到顾雍之时,相视一笑。

礼毕落座献茶,孙权问道:多闻鲁子敬谈论足下之才,今幸得相见,敢求教益。足下近在新野辅佐刘豫州与曹操决战,必深知彼军虚实。不知曹操今日南下,兵将共有多少?

孔明答道:实不瞒将军,曹操部下能征惯战之将约有二三十员,马步水军三十余万。

话音未落,张昭哂笑道:孔明先生何相欺也?避重就轻,惑我主公。

孔明:何以见得在下谎言相欺?

张昭:曹操灭吕布时,已有青州军二十万;平了袁绍,又得五六十万。中原新招之兵三四十万,今又得荆州之军二三十万。以此计之,举国之兵不下一百五十万。帐下足智多谋之士,能征惯战之将,何止一二千人?今举众以下江南,就算只带国中一半军马出来,亦有大军八十余万,何言其如此之少,欺骗我等?

孔明见其说话无礼,肃然端坐,冷笑不答。

张昭由袖中抽出一封书简,上前呈递孙权:这是曹丞相手书,昨日下在老朽府上。今主公陛见卧龙先生,故此未及上呈。请主公观之,便知孔明先生所言为虚。

内侍接过,奉与孙权。吴主就案上展书看道:孤承帝命,奉词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荆襄之民,望风归顺。今统雄兵百万,上将千员,欲与将军会猎于江夏,共伐刘备,同分土地,永结盟好。幸勿观望,速赐回音。

比之前番陈琳所书檄文,更为跋扈无礼,威胁之意跃然纸上。

张昭:曹操虽谓豺虎,毕竟身为丞相,岂能虚言?其百万大军非为虚也。将军城不过六郡,兵不过五万,即联手刘备万余疲败之师,又何以当之?

众官听了,哄然称是,降声一片。鲁肃一言不发,诸葛亮自在品茶,若无其事。

孙权见张昭如此,不由一声长叹,对孔明说声少陪,起身如厕。

鲁肃追到房檐下,拱手而立。

孙权已知鲁肃心意,问道:卿有何说?

鲁肃:恰才张子布与众人所言,皆深误将军。众人皆可降曹操,惟将军不可降也。

孙权:却是为何?

鲁肃:如臣等降曹,为民则可还于乡党,累官故不失州郡之牧守。将军若弃父兄基业以降曹操,欲安所归?位不过封侯,车不过一乘,骑不过一匹,从不过数人,岂得南面称孤哉!众人之意,各自为己,不可听信,将军宜早定大计。

孙权:张昭为我兄托孤重臣,其论却大失孤望。子敬开说大计,正与孤所见相同,此天以子敬赐我也!但正如张昭所云,曹操新得袁绍及荆州之兵,恐其势大,难以抵敌。

鲁肃:曹操所说百万之众,诈语也。现有诸葛亮在此,其随刘皇叔近与曹操数战,即未全歼,亦未曾大溃,以此便知其诈。主公何不即请问之?便知曹军究竟虚实。

孙权深以为然,即回殿上,止住张昭等人议论,专问孔明:曹操南下,意在平灭刘豫州也,未见有吞并江东之意。我与其战与不战,愿闻足下高论。

孔明见问,顺势相激:曹操芟除北方群雄,又新破荆州七郡,威震海内,自谓天下无敌。今倾巢以出南来,岂仅意在刘豫州,而不望江南乎?愿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其不能,何不从众谋士之论,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孙权不悦:诚如君言,刘豫州何不归降曹操?

孔明:昔田横者,区区一齐国壮士,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又安能屈处乱国权臣之下!

孙权勃然变色,便欲发怒。忽想起适才鲁肃廊下之语,却又释然,继续问道:曹操平生所恶者,无非吕布、刘表、袁绍、袁术、刘豫州与孤。今数雄已灭,独豫州与孤尚存。孤不能以全吴之地,受制于人;然豫州新败之后,尚能再战乎?

孔明:将军既欲与曹操争衡,则请听在下一言。刘豫州虽然新败,关云长犹率精兵万人,未尝与战,更未折损;公子刘琦率领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皆荆州精锐水军。曹操虽有数十万之众,其实不难敌之也。

孙权:何以言之?

孔明:曹操所率许都及河北之军,远来疲惫,近为追杀刘豫州,驱轻骑一日夜行三百余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此其一也。北方之人向来不习水战,兼且水土不服,马军精锐在长江之中无施其技,此其二也。荆州士民归附曹操,皆是迫于蔡瑁威势,非其本心,此其三也。曹操有此三项短处,若将军诚与刘豫州协力同心,破之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则荆、吴之势强,而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惟将军裁之。

孙权闻之大悦:先生之言,顿开茅塞。吾意已决,即日商议起兵,共灭曹操!

遂命散帐,令鲁肃送孔明至于馆驿安歇。

张昭出殿,犹不甘心,东拦西截,欲留下文武群僚,再劝主公投降。众官见主公已被孔明说服,于是不从,陆续拱手相辞,回府去了。

张昭顿足叹息,于是独自入见孙权,再下说辞:曹操向日兵微将寡,尚能一鼓攻克袁绍;况今拥百万之众南征,岂可轻敌?将军若听诸葛亮之言,妄动甲兵,江东必致倾危。

孙权听了,便似冷水浇头,低头不语。张昭愤然辞出,孙权坐于内宫,犹豫不决。

鲁肃送走孔明,放心不下,又回来殿外,观看文武百官动静。正在此时,忽见一骑飞至,在殿门之外下马,向门官报说:水军大都督归来,专候主公赐见。

鲁肃闻之,大喜过望,一面令内侍报予孙权,一面飞奔出宫,前去迎接好友周瑜。

到至宫外,见周瑜刚刚下马。鲁肃上前接着,不及叙礼,先将前项诸事细述一番。

周瑜:子敬休忧,我自有主张,可先拜见孙将军。

鲁肃心下略定,便引周瑜进殿。二人刚抬步上阶,早见孙权张着双手迎出殿来:我母临终遗言,外事不决问周瑜。如今江东面临生死兴亡之际,公瑾速速为我一决!

周瑜急忙双膝跪倒,即行参拜大礼。

孙权见此,心中热浪翻滚,急伸手搀起,共入大殿。

画外音:当时孙权虽为江东之主,但在朝廷却只是将军官职。张昭依老卖老,常对孙权直言喝斥,其他文武见孙权时也是长揖不拜。唯独周瑜与众不同,常以君臣之礼参拜孙权。可见其对孙氏忠心耿耿,故此孙权心怀感激,与鲁肃一并视若股肱。

孙权于是命令击鼓撞钟,重新大聚群臣,使周瑜与张昭等一众文武相见,然后赐坐。

周瑜即问众人:或战或降,诸公之见若何?

张昭、黄盖、诸葛瑾等人见问,当下各执一辞,互不相让。

周瑜冷笑不语,待众人说完,又问孙权:臣闻子瑜之弟孔明先生已来江东,其意是来做说客,借我兵力以抗曹操;还是要奉刘玄德之命,前来降我江东?

孙权遂命鲁肃代言其事,鲁肃即将孔明在殿上所论,又说一遍。

周瑜大惊,暗道:此人一眼便看透我主心思,并应我主脾性激而诱之,真乃纵横之士,其才不在苏秦、张仪之下!

孙权见周瑜沉思不语,不免焦躁,问道:曹丞相来书如何作答?望公瑾教我。

周瑜从座中奋起,慨然说道:孔明先生之言,皆为金石之论。望主公与刘皇叔结盟,共抗曹操。若能奋力一战,则非但必胜,连荆州诸郡,亦必为主公所有矣!

一言即出,满堂皆惊。鲁肃、黄盖、诸葛瑾、顾雍等群情振奋,张昭等则默然不语。

孙权精神大振:公瑾请坐,可详为在坐诸公言之。

周瑜: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将军神武雄略,凭父兄基业据有江东,地广千里,精兵足用,英雄乐于效力,理应持此横行天下,为朝廷除残去暴,以灭奸贼,又何疑焉!

张昭:公瑾壮志,令人钦佩。然众寡难敌,奈何?

周瑜:曹操今此南来,多犯兵家之忌。北土未平,马超、韩遂为其后患,一忌也;北军不熟水战,今舍鞍马仗舟楫与东吴争衡,二忌也;又时值隆冬盛寒,马无藁草,三忌也;驱中国士卒,远涉江湖,不服水土,多生疾病,四忌也。曹操犯此数忌,兵将虽多亦必败。

张昭:虽如此说,然曹公麾下名将如云,其谁敌之?

周瑜不理张昭,对孙权说道:我闻刘备手下关羽,曾云曹营诸将,皆如插标卖首者。今据长江水战,我江东英杰却又惧谁?瑜请赐精兵数万,进屯夏口,为将军破之!

鲁肃听罢这番言语,不由奋然起身,抚掌赞道:公瑾之言是也。曹操此次是自己前来送死,将军怎可前去迎降?

孙权听罢,血脉贲张,矍然而起,扬声道: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所惧者惟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誓不两立!

遂拔佩剑,砍去面前奏案一角:自今日起,诸官有再言降曹者,与此案同!

说罢当众解下剑鞘,连剑赐给周瑜,高声宣布:周瑜听封。孤今拜公为水步骑三军大都督,管领全吴六郡之兵,有先斩后奏之权,如文武官将有不听号令者,即以此剑诛之。

周瑜:承蒙主公信赖,臣敢不尽心竭力,肝脑涂地,以报大恩!

孙权:更命老将程普为副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以助贤卿。

周瑜下拜受剑,起身当众言道:我奉主公之命,率众破曹。公等诸将及各有司官吏,来日俱于江畔行营听令。如有延挨迟误者,定斩不饶。

言罢拜辞孙权,起身出殿。众文武无言而散,心中或喜或忧。

镜头转换,江边行营。

周瑜回到中军大帐,鲁肃亦步亦趋,半步不离。周瑜见鲁肃如此,心中感动,回身笑道:子敬将我推上虎背,着实难下矣。速到馆驿,请孔明前来议事。

鲁肃应诺,出营上马飞去,不一时便与孔明并骑而至,引入大帐。

周瑜见孔明到来,执手相迎,叙礼入座,互道仰慕。于是吩咐军士献茶,不谈军事,先论学问。只闲谈数语,无不句句对心,便似多年故友重逢。

孔明见几案上有古琴一张,笑道:久闻公瑾雅致,琴剑双绝,天下无对。向闻江东小儿云“曲有误,周郎顾”,信然有之也。

周瑜:某也尝闻,先生曾就学于侍郎蔡伯喈,亦善此道?

孔明:公瑾博闻,小可末技,不值一提。今遇长夜良宵,明月当空,左右无事,何不雅奏一曲,以娱我等凡夫之耳耶?

鲁肃听了,自也跟着凑趣不迭。

周瑜被孔明说的兴起,即命焚香,正襟危坐,抚弄了一曲,仙意盎然,炯非人间之响。一曲奏罢,双目凝视孔明,待其品评。

孔明一直闭目聆听,直到曲终音缈,方才睁开双眼,又回味半晌不语。

鲁肃急不可耐,身体前倾,似欲将孔明口唇撑开,等他发言。

孔明见鲁肃此等情状,这才开口赞道:空谷传音,百鸟和鸣。此“凤求凰”古曲也。

公瑾大喜,即让坐于孔明,请其附和一曲。孔明亦即兴而奏,叮咚成韵,连绵不绝。

鲁肃赞叹,又目不转睛,直望周瑜。公瑾击节赞道:巍巍乎志在高山,汤汤乎志在流水。此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之“高山流水”也。

锵然一声,孔明罢奏而起,二人双手相握,相视大笑。

鲁肃忽然惊醒,笑道:只顾抚琴弄曲,殊非待客之道,孔明先生恕罪。

即命侍者摆宴,把酒言欢。

酒过三巡,周瑜问道:尝闻先生隐居隆中,躬耕陇亩,与松鹤为伴,拜庞德公、水镜先生为师,与徐元直、庞士元为友,每自比于管仲、乐毅,好为《梁父吟》,此事有诸?

孔明大笑:不敢,此小可之比,有辱尊听。何如公瑾**伯符,纳聘乔公得娶小乔,少年即英名扬于天下!

瑜亮二人琴韵互答,两情惺惺相惜,各生敬佩之心,知音同感。

孔明当即便欲拿出卧龙令表明身份,请公瑾助孙权为己所用,回思又恐刘备生忌,只得暂且隐忍,待击退曹操后再作道理,于是安坐,听公瑾高论如何。

周瑜:卧龙先生此来,无非欲联吴抗曹,得胜后平分荆州疆土耳。我江东诸臣今日公议已定,孙将军命某率江东全军以赴决战。愿求破曹良策,请勿吝赐教。

孔明:兄从讨虏将军,以数千人马平定江东,用兵之道十倍于亮,想必早有破敌良策。

周瑜:既是孙刘联手,愿勿吝赐教。

孔明:某回樊口,请我主刘豫州供兄驱使便是,并无高明良策教兄。但今孙将军虽以佩剑见赐,奈其迎战决心尚未稳决。此时至重者是坚其信心,然后方可用兵决策。

周瑜:我主当众拔剑,斫案为誓,人皆见之,何谓决心不稳?

孔明:孙将军斫案之举,是做给张子布看者,并未决心一战。兄宜连夜入府,单独拜见孙将军,以敌我双方强弱胜负之数开解,使孙将军无疑,然后方可成功。若以主公忧虑之心,驱部下狐疑之众,则此战必败。请兄速行,亮明日即至大帐听令。

说罢起身,与鲁肃告辞出来,自回馆驿宿歇。

周瑜将鲁肃和孔明二人送出辕门,复入将军府内,求见孙权。

孙权闻报公瑾深夜又至,知道必有秘事相商,急忙迎进内厅,屏退左右问道:公瑾深夜复返,必有要紧事故?

周瑜:某受将军钧命,来日调拨军马。未知主公心中,尚有疑虑否?

孙权:公瑾真乃知我者也,一言道着要害。孤虽信卿之才能,但忧曹操兵多,寡不敌众,其他并无所疑。

周瑜暗自赞佩孔明,笑道:臣特为此,前来开解主公。主公因见曹操来书,声言水陆大军百万,故怀疑惧,不复料其虚实。

孙权:曹操军力,果然虚实如何?

周瑜:据某连日打探,再加以实情较之。彼将青州之兵,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所得袁氏之众,亦止七八万人,尚多怀疑未服。加以荆州水军,亦三十万人罢了,而荆州水师多听命于公子刘琦,决不肯为曹操用命。夫以久疲之卒,御狐疑之众,又无水军之将,其数虽多,实不足畏。瑜得五万兵,自足破之,愿主公勿以为虑。

孙权长出一口气,以手抚周瑜之背道:公瑾此言,足释我疑。子布无谋,深失孤望;独卿及子敬,与孤同心。卿可与子敬、程普即日选军前进,孤当续发人马,多载资粮,为卿后应。前军倘不如意,便还就孤。孤当亲与操贼决战,更无他疑。

周瑜辞谢而出,暗忖道:孔明早已料着吴侯之心,计画高我一头。久后若为江东所用,我主大业可成矣。

连声赞叹而回,一边寻思收买孔明之策。

次日平明,周瑜升帐高坐,擂鼓聚将。鲁肃陪同孔明准时到至,与都督见礼。公瑾因请诸葛孔明坐于客位,聚集江东文武听令,分派众将。

先命中军官宣读禁律,然后传令:差韩当、黄盖为前部先锋,领本部战船前至三江口下寨;蒋钦、周泰为第二队;凌统、潘璋为第三队;太史慈、吕蒙为第四队;陆逊、董袭为第五队;吕范、朱治为四方巡警使,催督六郡官军,水陆并进,克期取齐。

调拨已毕,诸将欣然领命,散班出帐,各自收拾船只军器起行。

孔明见周瑜调兵动止有法,心中赞佩,无以言表。因见散帐,即向公瑾告辞,欲过江回归樊口,分拨军马,以接应江东。

周瑜挽留道:先生且留待一两日,待某让鲁子敬与先生治酒送行。

孔明逊谢不得,只得从命,还归驿馆。

周瑜于是叮嘱鲁肃:孔明乃是盖世奇才,若能为我江东所用,实乃主公之福。我今将其留下,公可邀至家中,置酒饯行,探其风色;我却在府中设宴,将诸葛瑾请来,使其以兄弟之情动之,两下夹攻,不忧其不能动心。

鲁肃大喜,自回家中准备,盛排筵宴。当夜所谈之事,倒也不必尽述。

周瑜支走鲁肃,复派中军,持柬前往诸葛亮子瑜府中,说要治酒小酌,有事相商。

诸葛瑾不知公瑾用意,以为是军中有事调度,欣然领命赴宴。周瑜亲至府外迎接,携手入席,坐间如沐春风,主宾谈笑甚欢。

酒至半酣,公瑾忽然言道:令弟孔明有王佐之才,如何屈身服事刘备?今欲烦先生不惜齿余,使令弟弃刘备而事东吴,则我主公既得良辅,先生兄弟又得每日相见,岂不美哉?

诸葛瑾听了,这才明白公瑾治酒相请用意,不由心中暗笑:周公瑾啊周公瑾,你若知道我这位兄弟真实身份,莫说让他来保我孙将军,怕是你要拜倒在他面前,接受汉室爵禄也。实情早晚自知,此时倒也不必说破。你即敬佩我弟才学,此后之事便是成功一半。

心中思想,欣然答道:某自至江东,枉食孙将军爵禄,愧无寸功以报。今都督有命,是抬举我弟,且成全我兄弟二人团聚,诚为美事,敢不效力?来日便可回报。

当夜宾主尽欢,诸葛瑾酒罢别去。次日侵早便径投馆驿,来见兄弟孔明。

孔明正在盥洗,忽听有人声唤,见是兄长到来,急忙接入,各诉别来之情。

诸葛瑾见左右无人,复行君臣大礼,将周瑜命自己来意说明。

孔明听罢大喜:周公瑾非但儒雅过人,实乃百年不世出将才。若能为我所用,可使为上将军,足以敌对曹操帐下诸将,如此兴复汉室江山易也。只是见今孙、刘刚刚结盟,若弟于此时亮明身份,未知两家对汉室忠诚如何,则必欲速不达,又恐横生枝节。我兄回见公瑾,只替我含糊遮过此番,如此如此回之。来日胜了曹操,却再另作别论。

诸葛瑾领命,盘桓半日,回见周瑜:都督要我去说孔明来降,反被他差些便说了我去。有负都督重托,特来请罪,实在惭愧。

周瑜惊问:此是如何说法?

诸葛瑾道:某去见二弟孔明,见其情意甚笃,便以伯夷、叔齐故事说之。孔明却以君臣大义答之,谓曰刘皇叔乃汉室之胄,若我兄弟同事刘备,则上不愧为汉臣,而骨肉又得相聚,是为情义两全之策。说得某是哑口无言,实在是惭愧,有负都督所托。

周瑜问道:即是如此,则公意若何?

诸葛瑾答:某逃难江东,受孙将军知遇厚恩,定誓死奉之为主,安肯相背!

周瑜慰道:公既忠心事主,不必多言。我自有伏孔明之计。

诸葛瑾道:若果如此,自是妙极。全赖都督施展妙策,使我兄弟早日相会。

孔明告辞吴主孙权,乘舟北还。见刘备报说,此去与孙权联盟成功。

刘备大喜,加紧整顿兵马战备,驻军樊口,眺望孙权军队旗号,听候江东人马动静。

不一日,巡江士兵回报:江东船队在江面扎下营寨,为首楼船打着大都督周瑜旗号。

刘备闻报,即派孙乾、糜竺率五百军士,牵羊担酒,前去江东水寨劳军。

周瑜逊谢,对孙乾二人说道:瑜早闻刘皇叔大名,常恨无缘相会。今即为盟军,又近在咫尺,理当拜见。但某军务在身,不能离队上岸,若委派他人代我前往,又失恭敬。若刘皇叔能屈尊前来船上与某会面,实慰我愿。

孙乾与糜竺应诺,回营报知主公。刘备即留孔明镇守大营,亲乘一只大船去见周瑜,关羽、张飞二弟随侍左右。

周瑜闻说左将军刘备来拜,急上甲板恭迎,请到自己座船相会叙话。

宾主坐定,周瑜抬眼忽见关、张二人,在刘备身后叉手侍立,威风凛凛,恍若天神。不由心头一动,即问刘备:玄德公身后所立者,是何人也?

刘备:某之二位劣弟。关羽字云长,张飞字翼德。

周瑜大惊,急起身为礼:莫非当年桃园结义,扫灭黄巾,虎牢关三战吕布,斩颜良、文丑之关云长,当阳桥一声喝退曹操五千精骑之张翼德乎?

刘备逊谢:正是。我兄弟三人一生败多胜少,何劳都督谬赞。

周瑜脱口赞道:真乃当世虎将,万人之敌。有将若此,皇叔何事不成?

关羽见周瑜连声赞叹,不由大生好感,急以军礼相见:久闻江东孙郎、周郎,一个威风八面号称小霸王,一个风姿俊雅名为儒将军,今观之果然,胜似闻名。

周瑜向闻关羽孤傲卓绝,见其对己称赞有加,喜不自胜,便邀关、张同坐。二人因兄长在前,不肯就坐,周瑜只得作罢,复又夸赞一番。

刘备观见江东战船旗号齐整,将士威武,大是钦羡,便问周瑜:孙将军率江东才俊,奋六郡之威,此时敢与曹操相抗,真乃不世英主。都督亲帅六军迎敌于长江,亦盖世英雄也。刘备冒昧请问,江东此次应战,不知有多少军马?

周瑜:全军总有五万,用于冲锋作战者,约有三万余人。

刘备:即如此,便是加上刘备及公子刘琦人马,亦不过五七万人,可惜太少。

周瑜:将在智而不在勇,兵在精而不在多。皇叔且看我三万精锐,如何击败曹军!

刘备:前蒙鲁子敬玉成我两家联盟,备不胜感激。不知子敬何在,可容一见否?

周瑜:鲁子敬管领后军,兼筹全军粮秣,不在此间。皇叔见召,理当令其前来拜见,但重任在肩,不得擅离职守。可以另择吉日,皇叔前来江东,某令其倒履相迎。

刘备:即如此,待战胜曹操之际,再见子敬不迟。好教都督得知,某与军师孔明已将水军训练精熟,只待都督一声令下,愿附骥尾,不敢落后于人。

于是向周瑜告辞,回樊口收拾战具,整顿兵马。乃请孔明居于中军调度,自率关羽、张飞引两千人马,跟在周瑜水军之后,以为合后。

周瑜整备战具已毕,这日正在寨中坐定,忽报曹操遣使送书,现在寨门外候见。周瑜传令唤入,接书看时,见封面上十个大字:汉大丞相付周都督开拆。

周瑜大怒,叫声:可恼至极!

更不拆看书中内容,几把扯碎,掷于地下,喝斩来使,将首级交付从人持回。

遂命击鼓升帐,派将发兵:令大将甘宁为先锋,韩当为左翼,蒋钦为右翼,来日五更开船,鸣鼓呐喊而进。本督自领诸将,随后接应。

曹使随从赍持主将首级,狼狈逃回本营,向曹操报说周瑜毁书斩使,如此无礼。

曹操勃然大怒,便发将令:命蔡瑁、张允、文聘,引荆州水军为前部,催督战船到三江口下寨,准备决战。本帅自统中军,随后接应。

三江口水寨,江上晨雾将散未散。朦胧之中,只见无数船只,蔽江而来。(本集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