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华夏真相集 > 第十六集 辕门射戟

华夏真相集 第十六集 辕门射戟

作者:背砍刀诗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16:01:46 来源:笔趣阁

反手为云,覆手为雨。

周瑜闻说叔父周尚已被袁术罢官,丹阳城落入袁胤之手,心中大急。遂对孙策说道:弟之家眷今皆与叔父同居丹阳,若不迁出,不免落入袁氏之手,为其人质。某只得前往丹阳走上一遭,去投叔父周尚,待设计救出家眷,便即回来,望主公允准。

孙策虽然依依不舍,更无善计,于是答道:只得如此,贤弟速去速回。

周瑜于是辞别孙策,来到寿春,与叔父及家眷相会。

袁术在衙署置酒与周尚接风,周瑜恐有差池,随同叔父前往。酒席宴间,袁术发现周瑜是个奇才,便欲收为已用,当场列出官爵,令周瑜自择职位。

周瑜听罢袁术所许各职,却故意弃其高爵,只求做居巢县长。据其本意,实因居巢远离寿春,更近江东;倘若沿江顺流而下,只半日便可达到秣陵。

袁术不知周瑜心思,遂从其请。周瑜大喜,宴后便即收拾行囊,携带家眷上任而去。

镜头转换,按下周瑜,复说孙策。

自周瑜离去之后,孙策继续率军向南进攻,逐步收复江东各地。

部下诸将以黄盖为首,皆请先破严白虎。

孙策说道:你诸公不知,此等群盗无有大志,后必成擒,不必在他身上白费功夫。

于是引兵渡过浙江,直逼会稽。会稽功曹虞翻早闻孙策大名,劝太守王朗暂避锋芒,王朗不听,坚执于固陵布设重兵,阻击孙策。

字幕:王朗,本名王严,字景兴,东海郡郯县人。师从太尉杨赐,因通晓经籍而被拜为郎中。后因杨赐去世弃官服丧,被徐州刺史陶谦举为茂才,后任会稽太守。

孙策屡次进攻无效,遂用叔父孙静之策,声东击西,从查渎进兵。

王朗大惊,派部将周昕迎之。周昕率兵仓猝迎战,被孙策一阵斩杀,余众皆散。

孙策既斩周昕,挥军长驱直入。

王朗败溃,乘船逃到东冶。孙策敬慕王朗名满天下,派张昭前往劝降,王朗不肯。

其后未久,朝廷圣旨传来,征召王朗入朝奉驾。孙策不敢与朝廷相抗,只得听任王朗前往许都,并且主动派兵相送。

王朗走后,孙策以礼拜访虞翻,虚心请教治吴之策。虞翻遂降,会稽平定。

镜头转换,会稽郡署。孙策高坐,升帐治事。

未及商议政事,门军入报:有会稽余姚人董袭字元代,杀了严白虎,将首级来降。

孙策大喜,遂命董袭入见,封为别部司马。再与众臣商议,要乘胜讨伐刘繇。

正在此时,程普派人寄书来报:太史慈前番战败之后,一路逃到泾县,招得精壮二千余人,并所部兵马共计三千,声称要来与刘繇报仇。望主公早为之备。

孙策览书,便与诸臣商议:我甚喜太史慈之勇,欲生擒之,公等有何妙策?

长史张昭献计:如此如此,必可生擒太史慈。

字幕:张昭,字子布,徐州彭城人。为避战乱南渡扬州,被孙策任命为长史。

孙策便依张昭之计,率师而出,来伐泾县。先在城外五十里处布好埋伏,当夜命令校尉陈武短衣持刀,爬上泾县城去放火。

太史慈正在衙中坐地,忽见城上火起,以为敌军已经进城,急出衙署,上马投东门而走。行了五十余里,正人困马乏之际,忽然伏兵大起,战马先被绊索绊倒。

吴军上前,将太史慈缚了,解投大寨。

孙策急亲自出营,喝散士卒,亲释其缚,将自己锦袍衣之,请入寨中上坐献茶。

太史慈见孙策待己甚厚,于是请降。孙策得此虎将,心满意足,不再以刘繇为意。

建安四年,哨马来报:刘繇病逝于逃亡之地,其所部军马群龙无首。

太史慈闻知,便向孙策提议:若将军信得过我,某愿率本部出城,去招降刘繇残兵。

孙策:将军此去,何时回来?

太史慈:无论成功与否,六十日内必回。

孙策欣然应允,遂派太史慈引本部三千人马,前去招降刘繇余众。

张昭谏阻:太史慈新降,未知其心,不可轻信。

孙策:长史勿阻,我坚信太史慈信义过人,必不爽约。

第六十日午时正刻,只见城外尘头大起,太史慈果然招降刘繇万余士众,如期归来。

众将见此,大服孙策识人之能。

自此江西东路皆平,孙策令叔父孙静守之;又令朱治为吴郡太守,自己收军回江东。

当时孙策之弟孙权尚幼,与部将周泰把守宣城。忽值山贼窃发,四面杀至城中。

时值更深,不及组织兵马抵敌,周泰只得在床上将孙权抱起,扶其上马,自己赤体步行随护,一路提刀杀贼,砍杀十余人,救出孙权。

到得孙策营帐,周泰大叫一声,扑通倒地不起。孙策急令医官检视,见其身被十二枪,金疮发胀,命在须臾。孙权大哭,紧紧抱住周泰不放。

正当孙策独坐愁城,忧心如焚之际,谋士虞翻入帐:某荐一人,必能医周泰之伤。

孙策:卿举何人?

虞翻:沛国谯郡人华佗字元化,当世神医也。尤精于外科,无人能及。

孙策:既是如此,急使人携持重礼前往谯郡,将其请来,为周泰医治。

虞翻:此去谯郡,往返千里之遥,周泰命在顷刻,远水近渴,虽神医恐亦不能起死回生也。幸而华佗与属下相善,目前便在我家中做客,已在帐外等候矣。

孙策:何不早说?快快请入进来!

虞翻称诺,转身出帐,不一时将神医华佗请至。孙策起身离座迎接,见其人童颜鹤发,形容清奇,飘然有出世之姿。

字幕:华佗,一名旉,字元化,沛国谯县人,与董奉、张仲景并称“建安三神医”。

华佗随虞翻入内,与孙策见礼,甚为谦逊,有古人之风。

孙策待为上宾,命令赐座,献茶,寒暄数语,便请看视周泰疮伤。

华佗看罢周泰伤势,微笑道:此易事耳。用药后只须静养,一月可愈。

乃打开青囊,取出刀钻钳镊,除去腐肉;然后处理伤口,投之以药,周泰安稳睡熟。

孙策大喜,厚谢华佗,又请留于江南,为吴人医治瘟症。华佗亦喜江南景色以及本地风俗人情,于是慨然允诺,自此便在江东行医,吴人皆奉之为神。

孙权见周泰为救自己,重伤几死,除再三感谢华佗救治之外,又力请兄长,务必除贼报仇。孙策应诺,于是调集诸将,进兵宣城,一战而杀除山贼。

自此江南皆平,孙策尽占吴会之地。于是一面分拨将士,守把各处隘口;一面写表申奏朝廷,派张纮到许都结交曹操及朝中大臣,宣传自己功绩,表达对汉室忠心。

张纮北去未久,探马报入吴郡:周瑜带家眷自居巢返回。

孙策大喜,亲自出城迎接,回府大张宴席,为周瑜接风洗尘,全体文武作陪。便令张昭与周瑜共同治理江东政事,又遣使前往寿春,向袁术索还玉玺。

镜头转换,按下江东,复说淮南。

江东使者奉命来至寿春,面见袁术,递上孙策亲笔书信,说明讨还玉玺之意。

袁术闻说孙策占了江东之地,羽翼已丰再难控制,后悔莫及;见说来讨还玉玺,不由愠怒道:若非我还给孙郎旧日诸将部众,并资助钱粮,他焉有今日?何况传国玉玺乃是朝廷宝物,岂能归人臣所有!我家世为汉臣,四世三公,自然代为暂管,待来日还宝入京。

来使挨了一顿臭骂,见无交还玉玺之意,只得忍气告辞,还报孙策去了。

袁术虽然赶走吴使,却又怒气不息,恨恨不绝。顾盼之间,忽然想起一事,因大怒道:孙郎负恩忘义,倒也罢了。那大耳贼刘备,前日无故相攻,此恨怎消!

于是立即下令擂鼓聚将,遂命纪灵为大将,发兵马三万,去攻小沛。

寿春发兵,早有哨马报入小沛。刘备闻报大惊,急派人前往徐州,向吕布求援。

陈宫闻说袁术发兵来攻小沛,急入府衙来劝吕布:将军一直想除掉刘备,如今正好借袁术之手除之。依某之计,可斩来使之首,以献袁术,然后坐观其成败。

吕布正因前时郝萌之叛怀疑陈宫,又怕袁术占据小沛后再图徐州,遂不听陈宫之计,自领步兵千人、骑兵二百,飞速赶往小沛,来助玄德。

纪灵听说吕布前来援救刘备,只好扎营以待,不敢轻举妄动。

吕布离小沛西南一里扎下营寨,却不交战,只派卫士去请纪灵饮酒。

纪灵见到大红请柬,笑道:原来是我会错温侯之意。此必是吕布要助我夹攻刘备也。

于是只带十个随从,欣然赴宴。酒过三巡,吕布对纪灵说道:刘玄德是我吕布兄弟,如今被公所围,某故此特意赶来相救。但某生性不爱别人互斗,只喜替别人解除纷争。今可依某射戟解斗,若是射中时,便是天意不使你两家相争,便需各依天命。

言罢,也不等纪灵是否同意,遂命门候:在营门两百步外,竖起某之铁戟。

门候应诺,持戟而去,依其步数,将铁戟立定扎牢。吕布引纪灵来至辕门,见围者如堵,便道:公看我箭射戟上小枝。如一发射中,你等立即停止进攻,各归淮南。如射不中,那就决一死战,吕布两不相帮。

便站在二百步外,引劲弓向铁戟射出一箭。弓弦响处,矢如流星,正中铁戟小枝。

纪灵等淮南诸将大为震惊,赞道:将军神力!

吕布哈哈大笑,得意至极,掷弓弃箭,回到大帐,又与诸将欢会宴饮。宴罢纪灵辞去,不敢违背吕布意愿,只得回兵淮南,还报袁术。

刘备听说纪灵退兵,亲至徐州,向吕布拜谢解困之德。吕布洋洋得意,自夸不已。

纪灵回军还报,向袁术说知吕布如此神勇,不能与敌。

袁术闻报,想要将吕布引为己用,于是便派韩胤为使,前往徐州,向吕布提出结为儿女亲家,为儿子求娶吕布之女为妻。吕布贪图袁家四世三公名望,当即应允。

韩胤不料吕布答应如此痛快,于是趁热打铁,随即向吕布转达袁术将要更换年号、登基称帝之事,请接吕布女儿至寿春与太子完婚。

吕布想也不想,立即答应,并遣部将率兵一千,随同韩胤送亲前往寿春。

镜头转换,按下徐州,复说下邳,陈珪出场。

字幕:陈珪,字汉瑜。徐州下邳人,广汉太守陈亹之孙,太尉陈球之侄。出身士族名门,与袁术从小交厚。初举孝廉,任剧县令,后升沛相,离职还家。

这一日,陈珪正在家中闲坐,门人忽上堂报说:见有淮南袁术信使求见,候于门外。

陈珪:请入进来,二堂相见。

门人应诺,引入来使,登堂见礼。陈珪问道:袁公路遣你前来见我,未知何意?

来使:今汉祚将终,英雄四起。袁公慕君高义,思君故交,诚愿相请出山,以为臂助,共创大业。故差在下持书前来,并无别意。

陈珪冷笑:甚么共创大业,想是共谋篡逆也。我闻其与河北袁本初本为兄弟,尚不相合,天下诸侯,其谁助之?

来使:明公之言差矣。今天下诸侯,至勇者不过吕布,至谋者无过曹操。则曹操敢与董卓为敌,却不敢撄袁公之锋;吕布天下无敌,却甘为袁公驱使。合谓无人相助者也?

陈珪:昔日江东猛虎孙坚,肯与袁公路同谋,便为天下所笑;又甘受袁术驱使,终至死于匹夫黄祖之手。今孙坚墓木早拱,吕布反复无常之辈,又岂肯受他人控制?我却不信。

来使:吕布今与袁公结亲,将亲生之女许配我家公子,并已送出徐州,公何不信?

陈珪:竟有此事?既是如此,公且请回,待某安置家眷,便即赴命。

来使信以为实,喜笑颜开,就便讨了回书,告辞而去。

陈珪送走来使,立命备马,飞驰徐州,来见吕布。

吕布闻说陈珪求见,甚是惊讶,请入衙中问道:陈公不在下邳纳福,来此何为?

陈珪:特来向温侯吊丧耳。

吕布:岂有此理!陈公长者,且是天下士人之望,休得开我玩笑。

陈珪:某闻袁公路遣韩胤为媒,欲与温侯结亲,此事有诸?

吕布:有之。明公信息倒灵。若说前来相贺,某以美酒相待;却以吊丧相戏,何耶!

陈珪:与虎谋皮,有何可贺!我有一言,请将军静听。今曹公奉迎天子于许都,辅佐朝政,威震四海,堂堂之师也;袁公路图谋篡逆,朝廷之叛也。某为将军计,应与曹操合作,以保天下安宁。今将军却舍弃朝廷,反与篡国之贼袁术结亲,与天下为敌,是谓公贼矣。则譬如当年,曹公一纸檄文而十八路诸侯尽起,董卓顷刻授首。温侯宁不知其事乎!

吕布闻言大悟,浑身冒汗:若非公言,我几自误!

立刻唤入高顺,嘱道:请贤弟亲带一千飞骑,出徐州南门,追回我女;并将袁术使者韩胤就地擒拿,解送许都,不得有误。

高顺领命,引军而去。

陈珪见此,这才松一口气,整衣离座,向吕布拜贺,然后告辞,还归下邳。

当日黄昏,高顺接回吕布之女,还报说道:已遣副将,将韩胤押送许都。

数日之后,曹操遣使到至徐州,传达天子旨意,诏拜吕布为左将军。并说便以附逆之罪,将韩胤押赴市曹斩首,高悬许都城门示众。

吕布大喜,深感陈珪厚义,便遣其子陈登为使前往许都,携表向天子谢恩。

字幕:陈登,字元龙,下邳淮浦人,陈珪次子。乃天下才智之士,时任徐州典农校尉。

陈登私与糜竺交好,并且深为刘备看重。因看不惯吕布恩将仇报,趁火打劫夺占徐州,更知其不能成就大业,心中早就打好算盘,并与父亲定下密计。

当下奉了吕布之命,到至许都,先向朝廷呈递谢表,然后专程登门,拜谒曹操。

曹操以礼相待,私下问道:公谓吕布,是何许人也?

陈登:某观吕布,有勇无谋、反复无常,忘恩负义之辈也。望明公早日除之。

曹操:元龙之言是也。吕布狼子野心,实不能久留于世。东边之事,便全权托付先生。

陈登:明公重托,登与家父铭刻五内,不敢有违。

曹操大喜,即将陈珪年俸提到二千石,任命陈登为广陵太守。陈登拜谢告辞,曹操亲送到城外,执手说道:东方之托,幸勿忘怀!

陈登允诺,即回徐州,向吕布复命。

镜头转换,按下徐州,复说淮南。

袁术听闻吕布悔婚杀使,勃然大怒。便派手下大将张勋、桥蕤等人,同韩暹、杨奉合兵,率数万步骑,分七路进攻吕布。

消息传至徐州,吕布因手下只有三千兵力,四百匹马,由是大慌,担心抵挡不住。

陈珪再次献计,请吕布写信给韩暹、杨奉,离间其与袁术联盟。其书略云:

二公前有救驾之功,皆为国之功臣,均可留名青史。如今袁术反叛,乃天下公敌,将军应当并力讨伐,却为何反助国贼前来攻我?我等可趁此机会,联手打败袁术,为国家除害,建立不世功业,望二公三思而行。袁术若败,军中钱粮全归二位将军,吕布丝毫不取。

韩暹、杨奉见书大喜,遂反戈攻打张勋,活捉桥蕤。其余袁军人马溃散逃走,几乎全军覆没。吕布率军随后追击袁术,直至江淮,在北岸大笑而还。

袁术被吕布打败,由此元气大伤,一时难以恢复。

消息传至小沛,刘备放下心来,于是重新招兵买马,陆续纠集万人,渐渐声势再振。因军中缺少战马,张飞便即扮作强盗,劫夺吕布战马五百匹,却不告知刘、关二兄。

吕布屡被张飞冷落,闻报又被他抢了战马,如何不怒?于是亲自出兵,前来攻打小沛。

刘备被打了个冷不防,只得撇了家眷,与关、张二人杀出重围,前往许都依附曹操。

弟兄三人走在路上,关公对吕布突然反目纳闷不已,张飞只得将夺马之事说了。关羽埋怨三弟,因夺马小事害得兄长弃了城池,又陷了家眷,实在不值。

张飞被说得羞恼,便要拔剑自杀。刘备大惊,夺下长剑道:妻子如衣服,兄弟如手足。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

刘备因此留下这段名言警句,流传至今,两千年不衰。

三人引败军到了许都,求见曹操,说被吕布袭了小沛,已无立锥之地。

曹操厚待刘备,送予军粮;又表荐刘备领豫州牧,任所暂设于汝南。

刘备早知汝南乃是黄巾贼巢穴,根本去不得,不由心中暗骂曹操奸滑。但还是装作欢天喜地模样,拜谢领兵而去。一面派出部将,往小沛附近招揽散众。

打发刘备兄弟三人去后,曹操还于府中归座,忽然想起与陈登东方之约,暗道:吕布新夺小沛,徐州定然不作防备。我若趁此暗起大兵南下,往征吕布,有何不可?

主意打定,便唤荀攸,要命其立即作表,上奏天子。

正在这时,忽有流星探马入府,报进大厅:司空大人!今有张济之侄张绣,统其叔父部众占据南阳,屯兵宛城。今用贾诩为谋士,结连荆州刘表,欲兴兵犯阙夺驾。

曹操闻听,猛吃一惊,碰到茶盅,水污衣襟。于是急令擂鼓聚将,与众人议道:我闻张绣号称北地枪王,武艺绝伦,不让吕布之勇;又有智谋之士贾诩为其策草,更连接刘表,其势非册小可。我欲兴兵讨之,又恐吕布趁机来侵许都,奈何?

郭嘉:此乃公事,不应议于私府。若依属下之计,来日可请天子设朝,议于群臣。

曹操盯视郭嘉片刻,点头称善,于是下令散班,约定来日上朝登殿再议。次日早朝,曹操领先出班,陈述张绣与吕布反状,请旨定夺。

献帝闻奏大忧,于是问计于群臣。

尚书令荀彧出班奏道:此易事耳。吕布乃无谋之辈,见利必喜;陛下若要选将南征,可遣使先往徐州,加官赐赏,令吕布与玄德解和。吕布得了官职,则不思远图矣。

天子称善,遂差奉军都尉王则,赍持官诰并和解诏书,往徐州去见吕布。

吕布果然大喜,当即就与刘备和解,请刘备还入小沛,并将其家眷送还。

貂蝉见吕布与刘备重归于好,也便离了糜竺府第,重归吕布——此前一直住在糜府,却为防吕布听了陈宫之言,杀害刘备家眷,因此暗中保护。

吕布大喜,如获重宝。貂蝉虽然归来,却愿独居偏院,并不与吕布妻妾争宠。

镜头转换,按下吕布,复说张绣。

张绣自叔父张济攻穰城时中流矢而死,就此接管叔父所部,屯住宛城。其后又与刘表联盟,并听取胡车儿献策,欲袭取许都,从曹操手中救出献帝,以扶汉室。

献帝却不知张绣本意,乃听从荀彧之奏,令曹操起兵十五万,亲讨张绣。

曹操于是出了许都,分军三路而行,以夏侯惇为先锋,军马至淯水下寨。

探马报进宛城,贾诩谏劝张绣道:曹操倾全国之兵前来交战,其势太大,将军仅据宛城一地,不可与之相敌,不如举众投降。

胡车儿奋然道:贾先生何必太怯?敌兵刚至,未曾交战,便劝将军望风纳降,胡车儿窃以为耻。愿请三千精骑,明日出城决战,纳曹军上将首级于阶下,如不能胜,再降不迟。

自从贾诩来投,张绣待之如父,言听计从。当下听了贾诩之劝,遂不听胡车儿之言,使贾诩至曹操大寨通款,说明愿意率众投降。

曹操以言语多方试探,见贾诩应对如流,并无诡诈,自思凭空得了宛城,许都南部又多一道屏障,心中大喜,遂允其降。又敬爱贾诩机变,欲用为帐前谋士。

贾诩本来想趁此时投效朝廷,却见曹操身侧谋士如云,更有荀彧、荀攸、郭嘉、刘晔、程昱之辈,皆非凡俗,遂道:某昔从李傕得罪天下,虽曾设计以助陛下脱困,但功不掩过。今从张绣,言听计从,不忍弃之。

于是逊谢再三,告辞而去。曹操见此,愈加爱敬。

次日辰时,贾诩果引张绣来降,在营外弃械列阵,接受曹操检阅。曹操见张绣气宇轩昂,待之甚厚。遂引亲兵万余进入宛城屯扎,命夏侯惇等分掌余军,分屯城外。

张绣即降,曹操兵不血刃得了宛城,不由有些得意忘形。因军旅无聊,打听张济遗孀邹氏年轻美貌,遂派人偷偷接到营中,每日取乐。

不料被胡车儿得知此事,报知张绣,并添油加醋,撩拨其怒。张绣因此怀恨曹操,欲与贾诩、胡车儿密谋造反,却又犹豫不定。

胡车儿与曹操部将典韦交好,为逼张绣决断,遂又向典韦泄露,说张绣已知曹将军与其婶母之事,已怀反意。典韦不敢隐瞒,速将此事报知曹操。

曹操即命典韦以重金收买胡车儿,秘令其寻机杀掉张绣。

胡车儿得到曹操手令,当即密报张绣。

张绣请贾诩前来,密议半晌,反意遂决。便依贾诩之计,亲至曹操大帐,进言道:某治下宛城之军,原是西凉兵马,因闻朝廷欲治其罪,多有逃亡。若不早为之备,恐有哗变。

曹操不知胡车儿已将自己手令泄漏,随口问道:若依将军,则当如何?

张绣道:此事易耳。请将宛城兵移至中军,使朝廷兵马居于其外控之,可保无虞。

曹操以为有理,当即从之。

张绣见计谋已成,遂秘密集结本部军马,约定起事时间;又令胡车儿请典韦吃酒,将其灌醉,先取其双戟藏了。至夜三更,张绣军呐一声喊,偷袭曹操中军。

曹操正在温柔乡里醒生梦死,哪里来得及准备?当即仓惶上马而逃。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俱被乱军所杀,猛将典韦人不及甲马不及鞍,又无趁手兵器,力战而死。

张绣引兵追击,直赶的曹操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正在狼狈万状之际,一支人马泼风般杀至,拦住张绣,为首一将却是于禁。于禁奋力将张绣击退,救出曹操,至此终于转危为安。

张绣回军防守穰城,重赏胡车儿,又修书遣使前往荆州,与刘表约定共抗曹兵。

曹操收军点将,于营中设祭,亲自哭祭典韦,顾谓诸将道:吾折长子、爱侄,俱无深痛;独号泣典韦也!

众将听罢尽皆感叹,又为典韦为一妇人而死感到可惜,却不敢宣之于口。

曹操扎营一夜,怕贾诩再有奇谋,不敢久停,次日下令班师。回到许都之后,因封典韦之子典满为中郎,收养在府中。

歇兵未久,有人来报:淮南袁术乏粮,纵军劫掠陈留周围郡县。

曹操:既是如此,贼离其巢,灭之必矣。

于是认为平定淮南时机已到,遂奏请天子,兴兵南征。即令曹仁把守许都,其余部将尽皆从征;共起马步兵十七万,粮食辎重千余车。

因知袁术兵多将广,非急切可胜,遂派人持天子节符,到江东及徐州,会合孙策、刘备、吕布,与朝廷虎卫军共四路兵马,合兵来伐淮南。

镜头转换,按下许都,复说淮南。

袁术自孙策手中既得玉玺,便谓天命在我。建安二年,乃于寿春称帝,建号仲氏,设置百官僚属。此举一行,袁术便为天下诸侯不齿,已成众矢之的,自己却还不知。

便在此时,孙策、吕布、刘备先后接到献帝圣旨,以及曹操书信,于是群起响应。

孙策接旨,先在江东发布檄文,宣布脱离袁术自立。因逐走袁术伪命丹杨太守袁胤,并致书舅父广陵太守吴景、堂兄将军孙贲,相约共讨逆贼。(本集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