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华夏真相集 > 第十四集 迎驾迁许

华夏真相集 第十四集 迎驾迁许

作者:背砍刀诗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16:01:46 来源:笔趣阁

徐州府衙,糜竺献策。

陶谦闻言大喜,如梦方醒,急使人来小沛请刘玄德,到徐州商议军务。

刘备闻说陶使君病重,乃与关、张二弟,带数十骑来到徐州,至府问安。

陶谦教糜竺将刘备请入卧室之内,流泪嘱道:请玄德公来,不为别事。止因老夫病已危笃,朝夕难保;万望明公以汉家城池为重,受徐州牌印,老夫死亦瞑目!

刘备闻言大惊,还要推辞,糜竺在旁以足尖踢其脚跟,这才未及吭声。

陶谦以为刘备默许,心下喜慰,于是又道:我有二子,长子商,次子应,其才皆不堪重任。老夫死后,犹望明公教诲,切勿令掌州郡政事,便是爱护我全家。徐州政事,有北海人孙乾字公祐,又有糜竺、糜芳兄弟二人相佐,请明公善用之。

说罢心急气促,以手指心而死。

刘备大恸,遂与孙乾、糜竺、陈登商议,为陶谦发丧举哀。大小军士尽皆挂孝,大设祭奠已毕,将陶谦葬于黄河之原。

自此刘备权领徐州军政诸事,使孙乾、糜竺为辅,陈登为幕官;尽取小沛军马入城,出榜安民,又将陶谦遗表,申奏朝廷。

史子眇见徐州之事落定,拜别糜竺,回到水镜山庄,安排门人:令胡车儿至宛城投我故友贾诩,到张绣营中,如此如此;臧霸前往濮阳,见左慈之徒吕布相投,如此如此。

二人领命,各自去了。胡车儿及臧霸二人武艺绝伦,且又有鬼谷门徒身份,张绣与吕布自然一见大喜,分别予以重用。

史子眇自去长安,打探朝廷情状。

镜头转换,按下刘备,复说曹操。

曹操夺取徐州不成,又因吕布和陈宫袭了兖州,回师反复争夺,不分胜负。因此窝在鄄城,懊恼不迭。忽一日,探马来报:陶谦已死,遗表朝廷,命刘备自领徐州牧。

曹操闻报,引发旧恨,拍案怒道:某因报父仇,屠尽徐州周围百姓,以恶名得罪天下,且又失了兖州;未料反被大耳贼不费吹灰之力,落得现成徐州数郡之地,实在可恶!

当即聚集文武,便欲传令,要克日起兵,去打徐州。

荀彧离座出班,谏道:明公不可急躁,恐蹈前番南征覆辙。若依在下之议,当先复我故巢兖州,免除后顾之忧,方可去争徐州。

曹操:吕布勇冠三军,更有陈宫足智多谋,争之不胜,如其奈何!

荀彧:如今山东大饥,明公不如东略陈地,使三军就食于汝南、颍川。并取黄巾余党何仪、黄劭等金帛、粮食,以养三军,再乘胜夺取兖州,是为上策。

曹操思索片刻,喜而从之。乃留夏侯惇、曹仁守鄄城等处,与吕布、陈宫对峙;亲自引兵先略陈地,次及汝、颍二郡。

黄巾军何仪、黄劭闻知曹操兵到,引众来迎,会于羊山。

曹操派大将典韦、曹洪出马,二人各奋武勇,数阵下来,均各斩将立功,威震敌胆。李典见二将各自建功,亦纵马挥刀而出,大战三十余个回合,生擒黄劭。

何仪不敌,引数百骑奔走葛陂,劫掠为食。因此惹怒葛陂坞中一个黑大汉,跨马持刀,单人独骑,来与何仪对阵。未经三合,何仪便被黑汉所擒,余众皆散。

正当此时,曹操引军而至。黑汉便将何仪献给曹操,自报乃是谯国人氏,名唤许褚。

曹操大喜,遂拜许褚为都尉,赏劳甚厚,命将何仪、黄劭斩讫。

由此汝、颍二郡悉平,皆归曹操所有。

曹操由此声威大壮,遂引得胜之军径奔兖州,来战吕布。

兖州守将李封闻说曹操兵至,自负武勇,列队出城相迎。两军对垒,射住阵角,李封亲自出马,扬鞭大骂曹操,当众说其枉杀本郡名士边让,不配为兖州之主。

曹操大怒,便令许褚出马。许禇催马上前,挥刀便砍;李封正在马上骂得起劲,未待躲闪刀锋已至,一颗斗大人头已滚落平地;马驮无头之尸而回。

副将薛兰见李封已死,急催马来迎许禇。曹操军中校尉吕虔看得清楚,于旗影之下引弓发矢,只一箭便将薛兰射于马下,当即身死。

吕布军见正副主将已死,呐一声喊,尽皆溃散。

曹操复得兖州,大宴诸将,犒赏三军。歇兵三日之后,便令许褚、典韦为先锋,夏侯惇、夏侯渊为左军,李典、乐进为右军,自领中军,于禁、吕虔为合后,来攻濮阳。

曹军兵临濮阳城下之时,吕布并无防备,正与陈宫在衙署对饮遣怀。守门军闯进府衙,直入大堂,惊慌报说:李封、薛兰战死。曹操复夺兖州,如今兵至城下矣!

吕布闻报,冲冲大怒:此贼乃我手下败将,安敢如此!抬戟备马,待某去战他。

陈宫:温侯不可出战。今曹操乘胜而来,其锋正锐;且我部下诸将皆在外地,打粮未回。将军不如深沟高垒,避其锋锐,待诸将回师,内外夹攻,必获全胜。

吕布:曹操军中诸将,哪个是我敌手?待诸将回时,贼首已悬挂我濮阳城门矣。

于是不听陈宫力劝,独自引兵出阵,与曹军对垒。两军遇于平野,吕布横戟阵前,大骂道:曹操狗贼!焉敢趁我不备,杀我守将,夺我兖州!吕布在此,哪个过来送死?

曹操不理,反顾众将:吕布骁勇,非是一人可敌。许褚、典韦、夏侯惇、夏侯渊、李典、乐进,命你六人围攻吕布;余者随我亲领中军,绕至其后,直接攻城!

众将领命,依令而行。吕布虽勇,但被六员大将围殴,便只办得遮拦,再无还手之力。曹操趁势绕行吕布阵后,全力攻打濮阳。城内兵少,陈宫顾此失彼,终被曹军破门而入。

吕布本来不敌六将,又闻濮阳城池已失,只得杀出重围,引领败军,逃奔定陶而去。陈宫见西门已失,知道大势已去,遂命急开东门,保护吕布老小出城。

曹操得了濮阳,恐吕布养成气势再来,于是并不歇马,乃令刘晔等人守城,自己引军连夜赶至定陶,扎下营寨。

吕布吃了一次大亏,此番方悟陈宫之言,遂与张邈、张超在城中防守严固,以待援兵。

曹操连日讨战不果,复引军退出四十里下寨,再以疑军之计,诱使吕布出城。吕布有勇无谋,果然再次中计,引军轻出追击,落入曹军埋伏,一战而败。

吕布大败,见进不得城去,只得落荒而逃。

张邈见吕布逃亡,知道曹操难敌,于是弃城而走。遂留张超带引家眷部属,驻守雍丘;亲引部从千人,到淮南袁术处求救。

然而未到寿春,张邈就被随从士卒杀害,将其首级持回,献于曹操。

曹操于是引军包围雍丘,力攻数月城破,杀张超及其三族。

字幕:汉末群雄中张氏兄弟一支,至此遂灭。

镜头转换,按下曹操,复说吕布。

吕布连丢兖州、濮阳及定陶三城,一路向东败走,收集败残军马。将至海滨,却逢张辽、臧霸等诸将沿海打粮皆回。

其后未久,陈宫亦率吕布家小寻找而来。吕布会集众将,欲再与曹操决战。陈宫再次劝道:今曹兵势大,未可与争。不如先寻安身之地,那时再来报仇未迟。

吕布:前番悔不听公言,以至于此。然河北袁绍、淮南袁术皆都恶我,却投何处?

陈宫:某闻刘玄德新领徐州,可往投之。

吕布:其兄弟三个,曾在汜水关前围攻我一个。今势穷往投,怎肯容我?

陈宫:不然。刘备乃是长者,为人向来仁义;又新领徐州,正需臂助,必纳我等。

吕布听从其言,于是竟投徐州,先使臧霸进城拜见刘备,说明前来投靠之意。

刘备未言,张飞先不耐烦,叫道:这个三姓家奴,最无仁义,大哥且休理他!

刘备:不然。吕布曾助王允平灭董卓,有功于汉室社稷;兼又英勇无敌,若来徐州,必可助我抵御外敌,平添臂助。臧将军请回复温侯,尽管前来,某是求之不得。

臧霸拜谢,飞马回报吕布,刘备遂领关、张二弟,及百余部众,出城三十里迎接。

吕布感念刘备厚德,于是并马入城,再到州衙厅上讲礼,再三致意。

刘备命设盛宴,为温侯接风。言谈之中,吕布自矜诛灭董卓之功,口称刘备贤弟,洋洋自得。关张二人皆有怒色,玄德口虽唯唯,也自心中不喜。

酒至半酣,吕布忽想起当日在虎牢关与其三兄弟大战之事,便委曲套问:不知关、张二位贤弟,是何武功家数,师承何人?

关羽见问,知道吕布实为本门师兄,便欲实言相告。张飞却拦住二哥话头,对吕布冷笑道:我兄弟三人武艺,却是天生便会,从来不曾拜过师父。你这厮如此打问,敢自是上次输得不服么?今日难得相会,倒不如趁着酒兴,你我再比拼三百合如何?

吕布无言可答,只可讪讪而笑,借故更衣避之。

臧霸却知关羽、张飞根脚,便于更衣之时向二人表明自己身份。关、张闻说臧霸乃是师伯史子眇门人弟子,不由大喜,深自接纳。

陈宫因见徐州钱粮颇广,人口富庶,却早存下劝吕布雀巢鸠占的心思,满怀鬼胎。

当日宴罢,刘备遂请吕布引本部军投小沛安身歇马,与徐州呈犄角之势,共防曹操。吕布再三致谢而去,自此屯兵小沛。

镜头转换,按下江湖,复说朝廷。

曹操平定山东诸州,上奏朝廷,自表功绩。献帝览表,遂依当初贾诩所定之计,下达密诏:加封曹操为建德将军,费亭侯,诏命带兵进京,勤王除贼。

未料诏书刚发,京师复生大乱。

其时李傕自为大司马,郭汜自为大将军,横行无忌,朝廷无人敢言。太尉杨彪、大司农朱隽暗奏献帝,以离间之计令李傕、郭汜相互猜忌。

却不料弄巧成拙,造成李、郭兵锋相见,就此大乱长安。

李傕趁势劫持帝后车驾,囚禁于郿坞,断绝内使,饮食不继,侍臣皆有饥色。

杨彪与朱隽会合朝廷官僚六十余人,到郭汜营中劝和,试图以此逼迫李傕释放帝后。郭汜竟将众官尽行监禁在营,只放了杨彪、朱隽。

朱隽归家,积忧成病而死。

自此之后,李傕、郭汜每日厮杀,两败俱伤。混战两月有余,董卓女婿牛辅统领大军自陕西来到,声明与二人解和,李傕、郭汜只得应诺,各自放了天子及百官。

牛辅趁机上表,请天子驾幸弘农。

献帝大喜道:朕思东都久矣,今乘此得还,乃万幸也!

诏封牛辅为骠骑大将军,使率西凉兵留守长安;复依贾诩遗策,令李傕收拾车驾东行,并遣旧有御林军数百,持戟护送。

由此汉献帝终得脱身,离了长安,引一班文武群臣前往洛阳。未料銮舆刚过新丰,未至霸陵,郭汜竟再次与李傕联手,忽然造反,欲劫天子车驾西返。

车骑将军杨奉、韩暹提前探知其谋,乃与国舅董承商议,未待李、郭二人发动,即拼命保护车驾东奔,用计甩脱李、郭追兵,于陕北东渡黄河,至于大阳。

但于此次变乱之中,满朝文武百官大都于乱军中离散,更有死于逃难途中者甚众,汉末朝中精英才俊,至此为之一空。

献帝渡河未久,太尉杨彪、太仆韩融一路寻至,君臣抱头痛哭。杨彪奏请献帝暂居安邑,韩融亲笔修书,遣使到河西大营,劝说李傕、郭汜罢兵。二贼稍从其言,止兵不追。

董承、杨奉商议,差人修葺洛阳宫院,欲奉车驾还于东都,献帝欣然准奏。

杨奉遂令部下大将徐晃,保护车驾前行,安全过了箕关。并州太守张杨闻说天子东归,具粟帛迎驾于轵道,并献饮馔。献帝赐封张杨为大司马,令其屯兵野王。

献帝历经千难万险,终于车驾重入洛阳,还于旧都。

放眼望去,只见宫室烧尽,街市荒芜,满目皆是蒿草,不由泪流如泉,悲伤不已。众官一起慰劝天子,献帝收泪忍悲,即命杨奉且盖小宫居住,下诏改兴平年号为建安元年。

所谓屋漏偏逢连阴雨,是岁又遇天下大荒,颗粒无收。

洛阳居民仅有数百家,城中无可为食。文武百官及朝中僚属只得尽出城去,剥树皮、掘草根为食,回城以此奉献天子、皇后。

于是满朝卿士大夫,自尚书郎以下皆命出城,樵采挖菜。众卿因腹中饥饿口中干渴,多有死于颓墙坏壁之间者,暴尸荒野。当时汉末气运之衰,无甚于此。

镜头转换,按下朝廷,复说江湖。

天子钦使微服离京,日夜兼程,数月之后,终于驰达兖州,向曹操传达朝廷密旨。

曹操时闻天子车驾已还洛阳,既受帝旨,遂聚谋士商议行止。

众人尚未开口,荀彧率先进策: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服从;汉高祖为义帝发丧,而天下归心。今天子蒙尘,将军诚应此时首倡义兵,奉天子以从众望,并伐不臣,此乃不世之略也。明公若不早图,诚恐他人将先我而为之。

曹操闻言大喜:荀文若之言,甚获我意,真子房之略也。传我将令,立刻收拾起兵,前去洛阳迎请天子车驾。先差夏侯惇为先锋,引许褚、典韦等上将十员,精兵五万,先到洛阳保驾;再命曹洪、李典、乐进三将,率步兵兼道而行,以防李傕、郭汜领兵犯阙。

众将:诺,我等遵命!

夏侯惇与曹洪奉命,分别引领马步三军,日夜兼程西进,非只一日,来至京师。二将前脚刚到洛阳见驾,果然李傕、郭汜后脚领兵杀来,见有大军守城,不由失惊。

献帝本来时刻忧惧二贼引兵来犯,今得到曹操派兵前来护驾,不胜之喜,即令曹洪在城中保护宫闱,使夏侯惇出城迎敌。

夏侯惇奉旨,昂然出城,将马步军分为两翼,马军先出,步军后随,尽力攻击。

李傕、郭汜一战大败,被斩首万余,退兵三十里下寨,互相埋怨。

次日,曹操引领大队人马到来,入城参见献帝,拜于殿阶之下。

献帝赐其平身,宣谕慰劳一番,立即下诏:敕封曹操领司隶校尉、假节钺、录尚书事,并授全权管领天下兵马。除灭李、郭二贼之后,再行加封。

曹操因由一郡之守升为当朝尚书,连升数级,一步登天。于是自然格外卖力,当时遵奉诏命,亲引大军出城,与李傕、郭汜决战于洛阳城外。

列阵已毕,各自射住阵角。曹操遥望敌阵,微微冷笑,将手中马鞭向前一指:先令许褚、曹仁、典韦三将,各领一百铁骑,于李傕阵中冲突三遭。

三将领命,纵马齐出,冲向敌阵。西凉军虽众,当不得三将无敌,一时阵角大乱。

曹操见时机已到,又下将令:夏侯惇领兵左出,曹仁领兵右出,余者随我中军冲阵。

于是鼓响三通,众军齐进,势不可当。西凉兵抵敌不住,大败而走。曹操亲自押阵,率领众将连夜追杀,剿戮极多,降者不计其数。

李傕、郭汜不敌青州兵势猛,军无战心,只顾望西逃命,终往山中落草为寇去了。

杨奉、韩暹见曹操成了大功,恐怕以后难以相容,便以追杀李傕、郭汜为名,引本部军离开洛阳,屯于大梁。

曹操回兵,采纳侍郎董昭之议,上奏献帝:东都荒废已久,不可修葺,更兼转运粮食艰辛。许都地近鲁阳,城郭宫室完整,钱粮民物足可备用。臣请驾幸许都,惟陛下从之。

献帝闻说言之有理,欣然从之,群臣亦无异议。君臣计议已定,择日起驾。

镜头转换,北邙山上。

献帝临行之前,诏命曹操整顿人马待发,自率杨彪、韩融等大臣拜谒皇陵,祭辞列祖。祭陵已毕,回城途中,经过少帝刘辩之墓,只见柏木森森,又闻枭唳猿啼。

献帝见此,倍生凄凉之感,暗自垂泪道:皇兄只在位四月有余,尽心竭力护我,以免被太后所害。彼遭李儒毒害之时,我却懵然不知。苍天有知,何对我兄不公如此!

于是传令歇驾,只带杨彪、韩融,与百余侍从,上山凭吊皇兄刘辩。当下穿过松林,上得山坡,眼前便是少帝刘辩陵墓,却见墓门半开,并未封闭,不由大吃一惊。

献帝心知有异,遂命护卫进去察看。

不一时侍卫回报:墓中空空如也,莫说殡葬礼器,竟连弘农王及唐妃尸首,也都不见。

献帝沉吟良久,密嘱不得泄露此事,一面令人将墓门掩埋封锁,休留半点痕迹。

众军领旨,七手八脚,掩蔽墓门。正当此际,忽从松林之中走出一个中年道士,身穿灰色道袍,手执拂尘,向献帝当面揖首,说道:陛下何来此处?贫道拜揖。

一众禁军大惊失色,暗思众目睽睽之下,竟不知这道人先前藏身何处,如此神鬼莫测,现身帝驾身前,岂非鬼神之属?于是呐一声喊,便要上前拿下。

太尉杨彪站在远处,早已认出来者,正是少帝刘辩师父史子眇。遂急忙上前,止住众军,向献帝奏道:陛下勿惊。此乃已故弘农王之师,玄都观观主史子眇道长。

又回首对史子眇说道:仙长别来无恙,却又因何至此?

史子眇诡异一笑,跟杨彪、韩融见礼,缓缓说道:墓中之事,既被陛下看到,也是天命如此,因缘际会,合该卧龙出世。事关重大,可否容至林中一叙?

杨、韩二人拿捏不定,都望着献帝。

刘协急欲知道皇兄刘辩下落,倒也未加防范,遂跟史子眇走进松林。杨彪回身令禁军继续封掩墓门,自与韩融入林保驾,在献帝身侧左右卫护。

四人到了林中,献帝立定身躯。史子眇回身拜倒,重行君臣大礼,口称冒犯,请求恕罪。

献帝忙令平身,微笑说道:早闻我皇兄是由道长抚养长大,即是师父又是养父,以后除非庙堂相见,不必再行如此大礼。

史子眇谢恩,便将少帝与唐妃当年诈死,暗中潜出洛阳,如今流落民间之事说了。

献帝大喜:既是兄长未死,那就请道长请回宫来,朕愿将帝位让还于他。

刘协做了这几年皇帝,一直被董卓、李傕等权臣挟制,没有一丝一毫的兴趣和快活,此番落入曹操之手,也如芒刺在背,这句话说的倒是发自肺腑,没有半点虚心假意。

史子眇说道:陛下不可。如今天下臣民尽知陛下,不知有弘农王。且弘农王若有复位之意,也不必逃亡江湖,隐居山林。今汉室衰微,内有权臣揽政,外有群雄并起,实天下大不幸事。贫道此来是为奏知陛下,后若果为权臣所欺,可知有弘农王身在江湖,联络宗室诸侯及诸子门派于村野,号令天下并除奸臣,以扶汉室。弘农王只求汉室复兴,更无他求。

献帝问道:便果真有那一日,道长如何号令宗室诸侯,及诸子门派一齐听命?

史子眇从囊中掏出黑黄两枚令牌,一为玄铁所铸,一为黄金所制,呈于献帝:汉高祖立白马之盟时,已料到日后必有大臣弄权,欺君揽政。留侯子房先生本是我鬼谷门掌门祖师,当时与高祖君臣誓不相负,订有密约,遗命后人共除国贼,均听此牌号令而行。

献帝甚为惊奇:因何却有两牌,怎样用法?

史子眇:金牌名曰卧龙令,若君王为臣下所控,玉玺失其效用,诏书不能畅达文武,则可令人持此令牌代替诏命,秘宣忠贞勋臣以除贼臣;铁牌名曰伏龙令,向为本门执掌,朝中若现权臣,则由本门弟子持此牌号令江湖八大门派,各率本门弟子勤王,共扶汉室。

献帝:哪八大门派?

史子眇:是以我鬼谷门为首,余为兵家门、墨家门、儒家门、太平道门、五斗米教门、骊山门、药王门是也。

说罢,将金牌卧龙令呈于献帝,自己将铁牌伏龙令重新纳入囊中。

献帝收了卧龙令,暗自沉吟不语。

太尉杨彪忽然说道:且住。史道长,依你所言,伏龙令在你手中并不奇怪;卧龙令却应在宫禁大内,由历代皇帝相传,却如何也落在你手?

史子眇笑道:太尉果然老成谋国,见解精到。大人有所不知,卧龙令落入本门之中,却是有个缘故。前汉平帝之时,出现权臣王莽揽政,欲行篡逆。太皇太后欲以卧龙令秘宣忠臣除贼,不料所托非人,卧龙令最终落于贼臣之手,致使王莽篡位成功。其后光武世祖皇帝起于南阳,龙兴河北,终灭新莽百万之众。鬼谷门当时掌门乃是邓禹先师,派其高徒夜入内宫,盗出卧龙令,以此号令天下宗室勋臣,终得复兴汉室。自此之后,卧龙令牌即为本门掌领。自董卓以来,朝廷屡被权臣所控,卧龙在渊,又该当卧龙令现身也。

杨彪听罢,恍然大悟。

史子眇说道:言尽于此,贫道去矣。

遂向献帝再拜稽首,复与杨彪、韩融执手话别,穿越松林,扬长而去。

字幕:三日过后,诏命起驾迁都,曹操引军护行,百官皆从。

车驾东行不到数程,忽见前方尘头大起,一支军马迎面杀来。献帝失惊,众官皆慌。

曹操行至献帝驾前,欠身奏道:陛下休惧,待为臣前去看来。

言罢纵马来到阵前,见对面领兵者非是别人,却是杨奉、韩暹。一员大将在马上耀武扬威,手执宣花大斧,高声大叫:某乃先锋大将徐晃是也!曹操犯上劫驾,今欲何往?

曹操大怒,便令前军接战。两军相交,徐晃连胜两阵。曹军诸将上前围攻,徐晃愈加武勇难当,百十余合,不落下风。

大将典韦自后面纵马赶来,大吼一声,便要上前。

曹操心爱徐晃勇武,急止住典韦,下令罢战,退军五里扎下营盘。于是召集诸将,问道:你在座诸公,可有人知道这个徐晃底细?

行军从事满宠禀道:徐晃字公明,河东杨郡人也。年轻时曾为河东郡小吏,因随车骑将军杨奉讨伐黄巾贼寇有功,拔为骑都尉。属下与其有旧,可前往说其来降,未知如何?

字幕:满宠,字伯宁,山阳昌邑(今山东巨野县)人。灵帝时曾任督邮,后代理高平县令,因将犯人拷打致死,于是辞官归家。初平三年投奔曹操,任为行军从事。

曹操闻言大喜,遂遣满宠携带重礼,夜入徐晃营帐,说其来降。

徐晃见到满宠,惊喜非常。闻其现在曹操帐下效命,又看出杨奉并非能成大事之人,于是听从劝说,弃了本寨,引心腹部曲数十人,随满宠来投曹操。

曹操得了徐晃,欢喜异常,深厚相待。次日再与杨奉对垒,即使徐晃出战。

杨奉大惊,一阵而败。见曹操万难抵挡,只得与韩暹引领败兵,往寿春投袁术去了。

曹操遂迎銮驾到许都,盖造宫室殿宇,立宗庙社稷、省台司院衙门,修城郭府库。复又上书,奏请敕封护驾功臣董承等十三人为列侯。

献帝准奏,并封曹操及其帐下诸将。

传旨官: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因救驾之功,敕封曹操为司空大将军、武平侯,荀彧为侍中尚书令,荀攸为军师,郭嘉为司马祭酒,刘晔为司空仓曹掾,毛玠、任峻为典农中郎将,程昱为东平相,范成、董昭为洛阳令,满宠为许都令,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为将军,吕虔、李典、乐进、于禁、徐晃为校尉,许褚、典韦为都尉。钦此宣诏,望阙谢恩!

受封众将:臣等谢主隆恩。万岁,万岁,万万岁!

从此曹操大权在握,心腹羽翼遍任重职。朝廷大事先禀曹操,然后方奏天子。

献帝至此想起史子眇在松林中之语,不由深自感悟,心中开始筹措对策。

天子驾幸许都,大事既定,曹操乃设宴后堂,聚众谋士共议袭取徐州,擒拿刘备、吕布及陈宫,以报前仇旧恨。

荀彧进献二虎竞食之计,奏请诏命实授刘备为徐州牧,再以密书,令其诛杀吕布。

曹操依计而行,于是来日上朝,奏请加封刘备为徐州牧。

献帝虽然不知刘备来历备细,但闻曾破黄巾,有功于国,便即准奏,派出使节,前往徐州宣旨,并发官诰玺印。

曹操又亲修私书,遣心腹赍书随同天使前往,密嘱交付刘备,如此如彼,不得有误。

镜头转换,按下许都,复说徐州。

天使及曹操心腹齐至徐州,面见刘备。天使宣读帝诏,颁发牧守玺绶,并致祝贺;曹使后献密书,殷殷叮嘱,命杀吕布。

刘备识破曹操二虎竞食之计,虽然拜表受封,却不肯杀害吕布。

待天使及曹操密使去后,刘备且为安抚吕布之心,又亲自为媒,将陶谦旧部曹豹之女,许配吕布为妾。

那曹豹早有攀附吕布之心,自然一说就肯;吕布乃是好色之徒,见曹氏年轻貌美,也是乐得就水行船,当即洞房花烛,成就好事。

成亲三日之后,吕布携带新妇,回徐州拜见岳父老泰山曹豹,并谢刘备大媒。刘备即在府衙设宴,款待曹豹及吕布夫妻,满座尽欢。

唯有张飞只顾喝酒,并不与吕布贺喜。

当夜宴罢,吕布即向岳父及刘备告辞,欲回小沛。新妇在场,刘备不便挽留,便与二弟关羽送至门外,复与曹豹道别自回。

吕布骑马在前,新妇曹氏连行在后,穿街过巷,直往西城而去。行至糜竺门首,却见府门大开,糜竺及夫人迎门而立,身侧陪伴一个绝色佳人。

糜竺见吕布骑马行近,招手笑道:温侯新婚燕尔,不在小沛尽享齐人之福,来此何干?

吕布闻其声唤,只得下马,来与糜竺见礼。抬头猛见糜夫人身侧美人,不由大吃一惊:明明是我妻貂蝉,自洛阳一别再无音讯,如何却在此处?

貂蝉脸上似笑非笑,讥刺道:将军既在并州早有妻室,却向我义父隐瞒扯谎,娶了妾身。又临危相弃,不管不顾,一别经年;今日又娶新人再做新郎,好不得意!

吕布吃她一场奚落,当着新妇曹氏之面,一张白脸登时赤红,无语可答。

糜竺见此情状,在一旁打趣道:温侯近来战事倥偬,顾不得妻室家业,倒也难怪。怎地今日娶了新人,竟连故人相见,当面也不认得了么?

吕布大窘,不答糜竺问话,转问貂蝉:当初与师妹在洛阳一别,不意忽忽数年,吕布无日不念。却不知师妹向在何处,又怎地到了糜先生府中?

貂蝉白了吕布一眼,并不答言。

糜竺笑道:我倒不知,原来你二人乃是同门师兄妹,却非夫妻。前日玄都观史子眇道长自长安而来,便携貂蝉至于徐州,要我作成你师兄妹团圆相会。未料史道长因有急事,匆匆而去,这才将貂蝉委托我夫妇,令送归将军。只是在下近日事冗,又兼拙妻难舍貂蝉,这才误了你师兄妹相会。今见满城张灯结彩,我等方欲出门看灯,不想在此处见着温侯,方知这满城灯彩却是为将军而结,实在是可喜可贺,哈哈。

吕布神情愈加不堪,含糊笑道:先生乃是忠厚长者,休开在下玩笑。

又转问貂蝉:当日我单骑冲出长安,后闻太尉王允阖家被杀。师妹当时居住在府,怎得脱此大难?又怎被史师伯带出长安,送到糜子仲家中?

貂蝉听了,并不发怒,不冷不热笑道:当初将军仗着赤兔马快,撇下我们父女不顾,以为我必被李傕奸贼所杀,是不是?却不知我当日被义父弟子庞舒所救,后又冒险将我女扮男妆,送至洛阳玄都观,拜托史道长归送将军。庞师兄回到长安,不幸被李傕侦知其情,杀了全家老少三十余口。史道长与糜先生有旧,又不愿与你这师侄相见,这才将我送至徐州,安置在糜先生府上。不料将军另觅新欢,正在得意之际。这便请罢,此后不必再见。

吕布闻此,复生怜惜之情,上前伸手扯住貂蝉,求恳道:师妹,你听我说。

貂蝉一把推开,冷笑道:既称师妹,又当新人之面,拉拉扯扯,成何体统?

吕布大窘,眼望糜竺,盼其解困。糜竺却负手望天,佯作不见。

王允巧施连环计之事,天下哪个不知?新娘曹氏在旁听了半晌,才知内情,于是盈盈上前,落落大方,向貂蝉施礼说道:我道世间绝无女子如此美貌,原来是貂蝉姐姐到了。

貂蝉急忙还礼:好个俊俏人儿,我见犹怜。妹妹何知我名?

曹氏:姐姐大名,天下谁人不知!吕将军以为姐姐罹难被害,每每提起,泪不曾干。若知姐姐在世,岂肯弃旧纳新?妹愿奉姐姐为尊,且请一同返家如何?

貂蝉不料曹氏有此一举,一时怔住,倒不好意思起来。

吕布见此,因向貂蝉当众跪下,复唱一个大喏,闹得糜竺夫妇也哭笑不得。

貂蝉说道:将军请起,折煞妾身。妹妹,你们正在新婚,我也不去小沛搅扰你们,只在糜府暂住。等你们婚期过后,再议行止。将军若是相强,我宁求一死。

曹氏苦劝:借居糜大人家,终非了局。姐姐便与我同回小沛,岂不是好?

貂蝉只是不从,因向吕布说道:我奉师父之命,当时许配师兄,是因谓师兄能灭国贼,以扶汉室。如今董卓虽死,曹操又胁逼献帝,是又一个国贼矣。将军替我杀了曹贼,重振朝纲,完我义父遗志,那时再愿服侍将军终老,绝不相负。

糜竺见时机已到,这才上前打个圆场,密告吕布:曹操前日来书,令刘使君擒杀君侯,献首许都。玄德公仗义不从,更命曹将军嫁女,以固秦晋之好。如此内情,君侯可知?

吕布:委实不知。不料玄德公如此厚义,吕某自当厚报。

糜竺:刘使君既绝曹操之请,那曹阿瞒必然忌恨。且又不忘兖州之恨,必来相图徐州,来日必有一场大战。若彼时将军相助玄德,能将曹操诛于城下,日后再来迎接貂蝉不迟。胜于此时双美争夫,闹得不可开交也。

吕布听了,深恨曹操,指天立誓必杀此贼,这才领曹氏去了,一步三回头地不舍。

貂蝉却向吕布嫣然一笑,扶着糜夫人进府。

镜头转换,按下徐州,复说许都。

曹操闻说刘备接受朝廷封爵,却不肯杀吕布,知道其已识破自己计策。于是心中不快,复聚谋士商议,又欲发兵,来伐徐州。

荀彧再次进言:主公不可。吕布勇冠天下,关羽与张飞兼有万人之敌,恐怕战之不利,即便胜了,也必颇多伤损。属下还有一计,可使刘备与吕布反目为仇。(本集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