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华夏真相集 > 第七十三集 三家分晋

华夏真相集 第七十三集 三家分晋

作者:背砍刀诗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16:01:46 来源:笔趣阁

魏都安邑,文侯宫外。

李克一语,犹如雷行经天,点醒梦中之人,翟璜乃悟。然而思索片刻,忽又笑道:则吴起不奔母丧,杀妻求将,又比乐羊食子,所强几何!

李克:故此乐羊食子,祸不及身;吴起弃母杀妻,必得果报。子姑待之,迟早必应。

翟璜大笑,与李克拱手而别,扬长而去。

宫殿之内,朝堂之上。魏文侯因闻翟璜之奏,忽自语道:若非翟卿提醒,寡人倒忘之矣。中山地远,必得亲信之人为守,方保无虞。

遂命世子魏击,前赴中山,为其封君。

魏击受命出朝,前往中山就任。正行于途,忽遇子贡之徒田子方,乘坐敝车而来。

世子慌忙下车,拱立道旁致敬。田子方却驱车直过,傲然不顾。

魏击使人牵其车索,上前质问道:请问先生,富贵者骄人乎?贫贱者骄人乎?

田子方笑道:自古以来,只有贫贱骄人,那有富贵骄人之理?

魏击:此言何谓?

男子方:国君而骄人,则不保社稷;大夫而骄人,则不保宗庙;楚灵王以骄亡其国,智伯瑶以骄亡其家。富贵之不足恃明矣!若夫贫贱之士,食不过藜藿,衣不过布褐,无求于人,无欲于世。惟好士之主,自乐而就之,言听计合,勉为之留;不然,则浩然长往,谁能禁焉?武王能诛万乘之纣,而不能屈首阳之二士,盖贫贱之足贵如此!

太子击闻而大悟,谢罪而去;乃至中山国就任国君,礼贤下士,不敢骄人。

当时魏军虽然占领中山国,但其国人不服,叛乱时有发生,局势动荡。

由是魏文侯以太子击为中山国君,复将灵寿(今河北平山)封给乐羊,命其率部驻守;并命李悝为中山国相,辅佐太子击治理中山国。

在太子击、李悝、乐羊三人共同努力之下,中山国局势逐渐稳定,成为魏国国土。魏国由此威势大振,自南而北,对赵国形成两面包抄。

赵烈侯见宿敌中山虽灭,但与魏国为邻,可谓前门赶狼,后门进虎,至此后悔不迭。

魏文侯在出兵攻击中山之时,又于沿途占领不少赵国之地;其后又出兵帮助韩国攻宋,又占领河内之地。是为弹鸦得雀,获利最丰。

魏文侯四十一年,齐相田悼子去世,子田和继位,田氏家族由此发生内乱。

当时田会占据廪丘(今山东鄄城东北),请举全邑归赵,赵烈侯籍欣然同意。

画外音:廪丘与赵国并不相连,中间相隔卫国。田会投赵之前,齐国势力已经渗透到卫国,并控制廪丘。如今田会投赵,将廪丘及其附近大片卫国土地以献,赵国由此疆土大增,因与濮阳、馆陶接壤。田和闻而大怒,乃命田布为将,率军进攻赵国。

赵军起而应之,但与齐战不利。赵烈侯不甘示弱,便请魏文侯、韩景侯出兵相助。赵、魏、韩联军因与齐军大战,杀死齐军三万人,获取大量战略物资。

次年,赵、魏、韩联军大举进攻齐国,一直攻到齐国长城,田和被迫割地求和。三晋在与齐国战争中,复获得大片土地。

魏文侯为使新得齐国土地,与所占河内地区相连,便又攻占卫国朝歌附近数城。

夺取大片国土之后,魏文侯欲揽人才治国,因闻田子方不屈于太子击威势,益加礼敬,由是聘为军师。因邺郡介于上党、邯郸之间,与韩、赵二国为邻,遂请其往邺为相。

邺城建于春秋初期,相传为齐桓公所筑,当时名为葵丘。因魏文侯被晋侯初封于邺,故将邺城当作魏国陪都,甚相看重,并命西门豹为邺县令。至此,复命田子方为邺相。

镜头转换,便说邺城。

县令西门豹至邺,见闾里萧条,人民稀少,大感惊奇,便召父老至衙,问其所苦。

父老说道:邺城本为大邑,繁华所在。至今萧条至此,只因苦为河伯娶妇耳。

西门豹:河伯如何娶妇?汝等可详言之。

父老答道:我邺城之地,有漳水自沾岭而来,由沙城而东。河伯即漳河之神,其好美妇,必岁纳一少女为夫人。

西门豹:河伯既为神灵,娶人世之女为妇,却是为何?

父老:神灵之事,其谁知之?若择妇嫁之,常保年丰岁稔,雨水调均;不然神怒,水波泛溢,漂溺人家。

西门豹:是何人为此妖论?

父老:乃巫觋所言,里豪及廷掾共倡行之。邺人向畏水患,不敢不从,每年赋钱数百万,为河伯娶妇之费。其实娶妇只用二三十万,余则被巫觋、里豪及廷掾三家共分之。

西门豹:你等便容其如此肆意盘剥?

父老:巫觋主其祝祷,三老、廷掾有科敛奔走之劳,分用公费,我等固所甘心。更有至苦者,乃是每当春初布种,巫觋便始遍访里人,若见谁家女子有几分颜色者,即云此女当为河伯夫人。村民当然不愿女为河伯之妇,便多将财帛买免,使巫觋别觅他女代之。如此敲诈一遍,方购贫民之女,充作河妇。如此一年一敛,谁能承之,故此十数年下来,国人逃亡过半,昔日繁华之都,便作荒凉僻邑。

说至此处,西门豹怒火万丈,拍案而起。正当此时,人报县丞田子方老爷到衙。

西门豹迎出府外,请至堂上,叙礼让座,说以河伯娶妇之事。

田子方大感兴趣,由是问道:未知这河伯长甚模样,又是怎样娶民间之女为妇者?

众父老争相答道:河伯乃是神灵,谁人见过!其每年娶妇,都是巫觋一手操办。

田子方:河伯娶妇,其情景如何?

父老:每到立夏之日,先治斋宫于河上,铺设绛帷床席,命女子沐浴更衣,居于斋宫之内。卜吉日编苇为舟,使女登舟浮于河上,流数十里乃被淹没。

田子方:则邺城中人,宁愿献女,使为河伯之妇耶?

父老:城中富人皆爱其女,恐为河伯所娶,大都携女远窜,所以城中益空。

田子方:近十年来,邺邑亦曾受漂溺之患否?

父老:幸赖邑人岁岁献女为妇,不曾触怒河神,因此从无水患。

田子方冷笑不已,转对西门豹说道:本邑土高路远,河水难达,有何水患?犹恐每逢岁旱,且有干枯之患,倒为实耳。

话音未落,众父老皆道:老爷此话不假。我等实不惧水,但恐水不能至也。

西门豹明白田子方之意,遂对众父老道:此处河伯既有灵验,便是本邑黎民之福。当今岁嫁女之时,你等可来告我,本县亦欲亲往送亲,并为汝等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众父老闻言,踊跃而去。至期果然来禀:巫觋及三老等,在河上治备斋宫,为河伯娶妇。专候县令及县丞大人,前往观礼送亲。

西门豹乃与田子方整具衣冠,亲往河上。凡邑中官属、三老、豪户、里长、父老闻之,莫不毕集。百姓远近皆会,聚观者数千人众。

西门豹与田子方在斋宫前坐定,吩咐衙役:将巫觋唤来问话。

不一刻,三老、里长等引大巫来见。西门豹看时,见是一个年老妇人,年五十余岁,神态倨傲。又有小巫女弟二十余人,衣裳楚楚,悉持巾栉、炉香之类,随侍其后。

西门豹问道:河伯之事,信有之耶?或你等诬造,以此诈骗人财,图害妇女性命?

女巫叫道:大人是何言耶?休要妄语,得罪神灵,其祸不小!老身年年为河伯送妇,怎说诬造?

田子方却是和言悦色,站起身来,对那巫觋揖首施礼:巫师之言,某深信之。则便劳动大巫,烦呼今岁河伯妇来,使我等视之如何?

老巫咕哝道:还是县丞大人说话知礼。欲观河伯新妇,有何不可?

顾命身后弟子:唤新妇来,拜见县令及县丞大人。

时刻未久,新妇身着华裳丽衣而至,给县令大人行礼,脸上泪痕未干。

西门豹看那女子,鲜衣素袜,颜色中等。于是故作冲冲大怒,起身离座,冲巫妪及三老众人大发脾气。

西门豹:河伯尊贵神祇,必娶殊色之女,方才相称。此女不佳,断不可使为河伯夫人!

老巫闻而大惊:若换他妇,必误河伯娶妇吉辰,那还了得?

三老闻之,齐都着慌。

西门豹大笑:这有何难?有道是好饭不怕迟,便烦大巫为我入报河伯,但传太守之语,更当别求好女,于后日送之。河伯但有怪罪,便速还报我知可也!

说罢此言,便向心腹随从使个眼色。随从会意,引吏卒数人上前,抄抱起老巫,飞奔下堤,将其投之于河。

老巫一路鬼哭狼嚎,扑通入水,再无声息,三老及左右旁观众人,莫不惊骇失色。

西门豹静立良久,不见水中动静,乃对众人道:此老巫年迈,不能干事。去河中许久,尚不回话,定是被河伯款住吃酒,忘却时辰。没奈何,只得命其弟子,下水催之!

随从闻言,复引吏卒,又抱起老巫弟子一人,下堤投于河中。那女弟子娇啼怪叫,自然又是一去不回。

西门豹等候少顷,对众人道:此弟子看似伶俐,怎地亦去恁久?再遣其弟子催之!

随从奉命,复投女巫弟子一人入水。稍顷又嫌其迟,更投一人,凡投弟子三人,皆是入水即没。其余二十名弟子皆都两股战战,尽往后缩,眼见众衙役虎视眈眈,却又不敢逃走。

西门豹故作不悦:皆是女子之流,传语不明;兼且口馋,留在龙府吃喝,不能及时还报。且烦三老入河,明白言之。

三老大惊失色,你推我让,皆往后躲。

田子方笑嘻道:公等年年替大巫辛劳,河伯之酒,焉能使其一人尽享?

西门豹喝道:还不快去,即取回覆!

吏卒早明县守意图,大为振奋,不待大人随从催促,早上前左牵右拽,不由分说,将三老推至河中,逐波而去。

邺郡邑人观者如堵,看见此等情状,皆为吐舌咂嘴,交头接耳。

那新妇此时早忘记自身恐惧悲伤,早已笑生双颊,平添三分姿色。

西门豹向河面恭敬以待,又过半个时辰。遂转向众人,高声说道:三老年高,兼且贪杯,想必是醉了,找不到来路,亦复不济。还须得廷掾、豪长,有劳尊足,赴水宫往告。

廷掾、里豪早已吓得面如土色,流汗浃背;更有甚者,屎尿齐流,遗在裤中。见郡守如此说法,遂一齐跪倒,皆都叩头如同鸡钳碎米,流血满面,坚不肯起。

西门豹说道:你等自己对众人说罢,河伯娶妇之事,其实有诸?

廷掾及里豪等只顾打颤,一句话也回答不出。

田子方便登高台,向众人说道:河水滔滔,去而不返,河伯安在?巫觋、三老及廷掾、里豪等,十余年来,敲诈良民钱财,枉杀民间女子,该当何罪?

旁观者皆道:该当偿命!

廷掾及里豪等闻言更惧,叩头谢罪道:我等从来都被巫妪所欺,尚请大人恕罪!

西门豹到此,方才收篷:巫妪已死,便饶你几个狗命罢。今后再有言河伯娶妇者,即令其人为媒,往报河伯。命没收廷掾、里豪、三老各年所掠财赋,悉都追出,散还民间;又使父老即于百姓之中,询其年长无妻者,以巫觋座下众女弟子嫁之。

百姓闻此,纷纷踊跃,齐呼青天。便自此以后,邺郡妖巫之风遂绝,百姓逃避在外者复还乡里,邺郡期年之后,又为繁华丰邑。

杜绝河伯娶妇妖风之后,西门豹为除邺郡旱灾,又与田子方四处相度地形,视漳水可通之处,发民夫凿渠共十二处,更立水闸,以引漳水入渠。

如此既杀河势,又得渠水浸灌田亩,境内再无旱干之患。由是禾稼倍收,百姓乐业。

今河北临漳县有西门渠,即是西门豹当年所凿。只因凿渠工程浩大,黎民不堪劳苦,于是皆都怀怨。廷掾及里豪为报前仇,遂借民愤,私告至魏文侯处。

廷掾奏曰:西门豹治邺,仓无存粮,库无金银,兵少装备,胥民皆怨。望主公严惩。

魏文侯览奏,遂到邺县视察,召见西门豹及田子方,以廷掾等奏章责之。

西门豹:幸田先生提前教我,必知彼等,将以此诬陷臣也。

魏文侯:卿此言何意?

田子方:臣闻王者使民富,霸者使军强,亡国之君,使国库充盈。邺邑官仓无粮,因储于民家;金库无银,散于民间;武库无兵,因县中人人皆兵,兵器都在手中。

魏文侯:果如此乎?

田子方:大王若不信臣,便请登城观之。

魏文侯便遂西门豹登城,以观邺城军伍防备。田子方下令,擂鼓三通。

第一通鼓,邺县百姓披盔带甲,执兵迅速集合;

第二通鼓,老幼以车载粮而至;

第三通鼓,列阵已成,盔明甲亮,器械整肃,坚不可摧。

魏文侯大喜,赞道:寡人信卿之能矣,便请罢兵。

西门豹:不可,民可信而不可欺。今既集之,若复随意解散,民则被受骗之辱。燕王常侵我疆土,掠我百姓,不如便趁此兵,以攻燕国。

魏文侯喜而从之,便以西门豹为将,田子方为军师,出兵北伐。西门豹由是发兵攻燕,迭经三战皆胜,尽复失地,凯旋而归。

西门豹治邺,清廉刻苦,不谋私利,更不向朝中诸卿行贿。

魏文侯身侧近臣忌之,联名献谄。西门豹还都述职,魏文侯便要收回印信,另委他人。

西门豹已知其意:臣今知如何治邺矣。请再许臣一任,若不能治邺,愿受死刑。

魏文侯准奏,许以一年之期。

西门豹回邺,于是搜刮百姓,重贿讨好文侯左右。

一年之后,西门豹还都,魏文侯亲自出宫迎接,大赞治邺之功。

西门豹将向朝中近臣行贿之事说明,然后奏道:臣昔治邺有功,主公欲罢我职;今以贪腐治邺,主公反赞我有功。若是如此治邺,臣请辞职。

魏文侯闻听西门豹之奏,方才大悟:昔日寡人听信谗言,误解贤卿;今既知之,请继续为孤治邺,休使小性!

于是君臣释疑,和好如初。

西门豹继续治邺,因开凿十二条水渠,以引漳水灌溉邺地。经反复冲刷,数年之后,邺郡耕地质量大为改善,粮产倍增。邺郡地处赵、魏之间,又邻卫、齐,西门豹遂鼓励百姓从事商业,家家获利颇丰。邺人对西门豹感激,由此十分拥护魏国统治。

赵国此后对邺郡多次进攻,屡次争夺,但却无法长久占领。魏军在邺人支持之下,总能迅速赶走赵军。赵国只因始终不能突破邺郡封锁,由此阻住南进中原步伐。

镜头转换,按下西门豹治邺,复说中原诸侯之事。

周安王元年,楚声王出巡时被盗贼刺杀,在位仅六年。

楚声王死后,世子熊疑与王子定争夺王位。熊疑胜出,是为楚悼王。王子定逃到魏国,请三晋之兵攻打楚国,至乘丘而还。

楚悼王与韩、魏两家争夺郑国之地,三晋立即联合起来反击。楚国为摆脱被动地位,其后连年出战,攻周伐郑,并攻韩魏。

其时百家弟子开始周游说服诸侯,朝秦暮楚,以实现理想报负,建功立业。并发表自家学说,以取信诸侯,时称“百家争鸣”。

便在此时,秦惠王攻打蜀国,再次攻占南郑。

其后未久,秦惠王病死,共在位十三年。子秦出公继位,时年只有两岁,由其生母惠姬主持朝政。惠姬重用宦官与外戚,群贤不悦,百姓怀怨。

秦灵公之子嬴师隰流亡魏国,闻惠公已死,主幼国疑,遂率随从去魏还秦,来夺君位。来到郑县以东边塞,守将右主然不放其过关。公子师隰被迫前往戎族之地,自焉氏塞(今甘肃省平凉市西北)绕行回国。

惠姬闻知,急遣左庶长菌改为将,率军前往捉拿。

菌改在行进途中鼓动部众哗变,反而投降公子师隰,倒戈杀回秦都。

出公二年,哗变军队到达雍城,惠姬自杀,秦出公被诛,母子尸体被丢进深渊。

可叹出公在位二年,死时只有四岁,故又被称为秦小主。

公子嬴师在菌改等人拥护下继承秦国君位,是为秦献公。

秦国自秦厉共公嬴刺薨逝,到秦出公在位,共计五六十年,总是多事之秋。只因大臣专权,妇人干政,故而数易君主,国政不稳,国运日衰。

秦献公归国夺位之时,楚国再次围攻郑国,连连获胜,兵临城下。郑繻公为取媚楚国,诛杀国相驷子阳,引起国人反对,君臣离心。

郑繻公者,姬姓郑氏,名骀,郑国第二十三位君主,郑幽公之弟。在位初期,郑国几个要邑被晋国夺去,地盘缩小一半,商民纷纷外流。

韩武子见此,乘机发兵南侵,对郑国侵犯愈演愈烈,夺走雍丘,国都新郑受到威胁。

郑繻公十五年,被迫将国都迁到京邑,同时加固长城,巩固西部边界。避强击弱、远交近攻,出兵联齐伐卫,夺取毋丘(今山东曹县境内);又誓师出击,夺取韩国负黍(今登封境内)。其后更倾全力,攻袭韩国首邑阳翟,使郑国又显振作景象。

在此关键时刻,楚国伐郑。繻公媚楚杀相,引起国人哗变。于是驷子阳党徒弑杀繻公,立幽公之弟姬乙,是为郑康公。

周安王五年,魏文候病死,在位五十年,寿止七十七岁。子魏击继位,是为魏武候。

镜头闪回。魏文侯在位期间,重用李悝变法,使乐羊子拔取中山国,吴起开拓治理河西之地,西门豹治理邺城之郡,且尊崇子夏之儒;故使儒、兵、法三家学说在魏国并重,皆都得到极大传播发展。魏文侯用人不看出身,只重能力,在战国初期极为另类,超乎诸侯。

魏文侯所用卿士,吴起、李悝来自卫国平民;乐羊、西门豹是魏国平民,翟璜是戎狄出身。只有亲弟魏成,出身贵族。

时有安邑名士李名克,生于今邱县郝段寨,封于段,为干木大夫,故称段干木。与吴起、翟璜、田子方为友,先学于子夏,又求学于云梦山鬼谷子,七年学成。还归故里隐居。

翟璜等人哄传段干木才名,魏成子又向兄长极力推荐。魏文侯遂月夜登门拜请。

段干木道:不为臣子,不见诸侯。

遂越墙逃避。魏文侯闻此,愈加钦敬,此后屡次登门,都在柴扉之外扶轼致敬。段干木被其诚意感动,乃入朝辅佐文侯,但为帝师,不作臣子。

车夫见主公对此山野村夫如此恭敬,感到不解,遂问其故。

魏文侯道:我富于势,干木富于义,岂可不敬?

(成语“干木富义”,即源于此。)

周安王元年,秦国欲伐魏国,兵至阳狐。

卿臣劝谏:魏君礼贤下士,有段干木辅佐,国人团结一致,主公不可轻举妄动。

秦侯闻之,遂停止对魏国用兵。

魏文侯主理魏氏五十年之久,跻身诸侯之前便使魏国首霸中原,段干木功不可没。

在段干木及其真传弟子教授下,魏国公室贵族出现大批人才。公叔痤、公子卬是为典型代表,田子方徒众亦渐融入段干木支脉。而公羊高、谷梁赤两支西河学派,在子夏死后,便很少出现政绩显著者。段干木死后未久,纵横派门人公孙衍、庞涓先后下山,前至魏国。

齐相田和发动政变,迁齐康公姜贷于海岛之上。

由是田氏终代姜氏,独有齐国,史谓“田氏代齐”。田和自立为齐君,使人求魏文侯转请周天子,援引三晋之例,使田氏名列诸侯。

周安王姬骄十三年,周王室从魏文侯之请,赐田和为齐侯,是为田太公。自陈公子完奔齐,事齐桓公为大夫,至田和共传十世。终于代齐复陈,姜氏之祀遂绝。

三晋立国之后,乃废执政正卿之名,命卿为相,于是相国之权最重。

当时魏国之相乃是翟璜,赵国之相是公仲连,韩国之相乃为韩傀。

韩傀字侠累,乃是韩景侯之弟,韩烈侯叔父。虽为贵族出身,但少时家贫,与濮阳人严遂结交。严遂字仲子,家境豪富,资助侠累日常所用,复以千金助其游学。

侠累因此闻达于韩,终于位至相国。既执政为相,颇著威重,门绝私谒。

严遂闻说韩傀贵为韩国之相,于是由卫至韩,冀其引进韩侯,求得一官半职。未料在韩都馆驿等候月余,竟不得见。

严遂由此绝望,自以家财赂韩君左右,得见国君烈侯韩取。

韩侯于朝堂赐见严遂,当时侠累在坐,忽见严遂上殿,不由大惊,且脸有愧色。恐其说出自己当初求食于人,今却忘恩背义之行。

严遂不去理他,参拜韩侯,然后落座,侃侃而谈。因针对韩国政治混乱,律令不一,群臣吏民无所适从时弊,向烈侯进言,提倡中央集权,君主**,主张以术治国。

韩取:卿言之术,当为何解?

严遂:术者,乃治国之道,国君任用、监督及考核臣下之法也。君任官吏,当察其所为是否称职,言行是否一致,对君是否忠诚,据此赏罚。拔忠臣,除狡滑,以靖朝堂。

韩取:其用如何?

严遂:臣之所言,乃谓隐术。明公可表面不露声色,佯装不闻、不察、不知,使臣下捉摸不透公之意图,然于暗中独视、独闻,从而独断。则国相不能欺哄君主,国中众卿亦不能为国相所控,无不从君。

烈侯闻言大喜,车身议于侠累:孤欲重用严遂,卿谓如何?

侠累闻之大惊。又见严遂说要加固君权,力削相职,便怒喝道:你是何人,竟敢替卫弱韩,以惑我主?

严遂:我是何人,国相果不知乎?

侠累恼羞成怒,于是不顾旧情,于烈侯面前历数严遂之短,以阻其得以进用。

严遂未料世间竟有如此忘恩背义之人,当下怒发如狂,离座拔剑趋前,欲与侠累当场相并。韩侯亦未料竟会如此,急命廊下武士进殿,扶严遂出宫,归于馆舍听宣。

严遂惧被侠累诛害,遂离韩境,就此遍游列国,欲求勇士刺杀侠累,雪此大辱。

时有韩国轵(今河南济源)人聂政,少年任侠,拜入墨家门墙,学习击刺之术,武艺冠绝当世。十年学成剑术归里,已是青年壮汉,不改当年侠义情怀。

因闻当地时有恶霸,为害乡里,聂政仗剑独闯其宅,击杀恶人,为当地除害。

为逃避官府追辑,遂偕母亲及姊聂罃,背井离乡,避祸齐地临淄郊外乡闾,屠牛为业。

这一日,严遂行至齐国淄郊,忽于屠牛肆中见到聂政,正举巨斧宰牛。

只见那斧其大无伦,望之足有三四十斤之重,刃下之处,其牛筋骨立解,全不费力。

再细看其宰牛之人,身长八尺有余,环眼虬须,颧骨特耸,状貌甚奇。

严遂便以买牛肉为名,邀至僻处相见,问其姓名来历。

聂政:某姓聂名政,韩国轵人。因得罪乡里,携母及姊避居此地,屠牛以供朝夕。

严遂:别人屠牛,只用尖刀;即便用斧,不过一二斤重。卿运巨斧为之,何也?

聂政:因某力大,牛刀小斧,不堪所用。他人日屠一牛,某可十倍,以图其厚利也。

严遂大喜,当即留下十金:此为购牛之资,明日来取。

聂政:客人稳便,来日来取即可。

严遂问明聂政住处,拱手作别,当晚留住馆驿。来日盛具衣冠,往拜聂政,邀至酒肆畅谈,以上士之礼待之,并呼为兄。先谈些韩国人情闲话,酒至三巡,渐渐入巷,便说自己资助侠累十年,后被其负义,并图谋害之事。

聂政拍案怒恨,目眦尽裂:未料当世之间,竟有如此忘恩负义之辈!

严遂取出黄金百镒,双手呈上:闻兄有老母在堂,故私进不腆,代小弟为一日之养。

聂政乃是侠义之人,见此礼厚重,便已猜出来意,捶胸说道:世间既有侠累此般忘恩负义之徒,便与贤兄无干,也要千里相赴,将其刺杀,况为兄仇乎?然弟闻昔日吴公子光聘专诸之时,专诸有言:老母在,此身未敢许人。仲子别求勇士,某不敢虚领尊驾厚赐。

严遂:弟慕君高义,诚愿结兄弟之好;岂敢夺兄养母之孝,而求私欲哉!

聂政点头,于是受金,以其资先嫁姊罃,余金用以奉母。

聂母只享岁余清闲之福,便即病卒。严遂闻而前往祭吊,代为治丧,如同孝子。

丧葬既毕,聂政便至濮阳来见严遂:弟今日之身乃属贤兄,惟所用之,不复自惜!

严遂:贤弟若助我刺杀忘恩侠累,再无他求。未知贤弟刺贼,须多少人相助?

聂政:人多无用,只求类似鱼藏利刃,便可成功。

严遂大喜,遂赠以吹毛断发利刃。

聂政受刃,纳入怀中藏之:弟今日别兄前行,更不相见,兄亦休打听小弟之事。则长有一年,短需旬月,便有信息传来。某姊聂罃,嫁于本甸田氏,尚望贤兄予以照拂。

严遂见他说得决绝,不由一阵心酸:韩傀贵为韩国之相,前呼后拥,侍卫甚重,不易近身;若要行刺,危之甚矣。今数年已过,弟恨渐消,贤兄不如休去也罢。

聂政怒道:兄是何言耶!你将聂政视作背恩无信,与那侠累等类而观乎?

于是出门登车,绝尘而去,再不回顾。

严遂望其背影,赞道:真侠士也,恨其难还!

聂政到至韩都阳翟,宿于郊外,静息三日,早起入城,直奔相府。

侠累坐于相府,处决政事,挥令侍卫立于堂阶廊下,不得打扰。众侍卫乐得借此休息,遂皆将兵仗倚在墙角,或坐或立,以备伺候。

聂政怀揣匕首至府,眼见大门洞开,不由大喜。遥望堂上,见侠累凭案而坐,正在批复文牒,廊前堂下,皆是奴仆侍卫。聂政更不理会,迈步便入府门,直奔正堂。

侍卫副长抬头望见,急迎上前,拦住问道:来者何人,怎敢私闯相府?

聂政顺口答道:奉君侯之命,有急事告禀相国。

趁那副长呆怔之际,早自其身侧闪过,步入厅堂。

堂上奉侍诸仆,有反应灵敏者,见来人行动有异,便急上前拦阻。

聂政攘臂直趋,拦挡者皆都纵横颠踬,不能立足。

侠累大惊,叫道:子乃何人,怎敢登堂入室?

聂政不答,就怀中抽出利刃,一步抢至公座,挥手而出,正中侠累前心,贯胸而死。

整个行刺过程,说时迟,那时快,只不过闪电之功而已。

堂上由此大乱,众仆齐呼:拿贼!

廊下侍卫七手八脚,便欲闭门。

聂政自侠累胸中抽出匕首,踢开众仆,纵出门外。

廊下卫士各持戈戟,将聂政围住,风雨不透。

聂政匕刺足踢,瞬间击杀数十人,廊下院中死尸横陈,相互枕籍。

众侍卫虽然大骇,但恐被灭族,不敢落后,兀自奋勇上前。

聂政身中数十处伤,自度不能得脱,踊身跳到院中假山石上,向众人笑道:某手中若有长矛大戟,何俱你区区百余人哉!今大仇得报,某死无憾!

遂以匕首自削其面,又以指抉出双眼,还刺咽喉而死。

众侍卫见刺客伏诛,急入厅堂来救家主。见国相侠累早已死透,再无活转之机。管家惊惧欲狂,急使人驰报宫中,向韩烈侯报此惊变。

烈侯问道:刺客何人?

来使答道:操韩国口音,众莫能识。

韩侯骇怒,命将刺客暴尸市中,悬千金之赏,购人告首,欲得贼人姓名来历,为相国报仇。如此七日,行人往来如蚁,绝无识者。

此事传至齐国,聂罃闻而哭道:此必吾弟也!

竟至韩都,到市中遥见弟尸,便即痛哭。乃跳下车来,扶尸大恸,几尽哀绝。

市吏拘之,问道:死者是你何人?

聂罃答道:此是吾弟聂政,居轵之深井里。彼知行刺相国罪重,恐累贱妾,故抉目破面,不使人知。然妾奈何悯恤一身,忍使吾弟英名不显,泯没于世乎?

市吏闻言怜悯:死者既是汝弟,你必知其行刺之故,何人主使。不如就此明言,若果有冤情,吾当请于君主,饶你一死。

聂罃答道:妾如惜死,不至千里来此。吾弟不惜身躯,手诛国相,并无私恨,实为代人报仇。妾不言之,则湮没吾弟英名;若复泄其背后主使之人,又没吾弟大义!既是如此,夫复何言?弟英灵不远,妾愿随之,以成其名。

遂将身跃起,头触市中井亭石柱而死。其后便有群鸦飞来,覆盖聂罃尸体,终日不散。市吏报知韩侯,烈侯叹息,令人将其姐弟收葬。又以韩山坚为相国,以代侠累之任。

侠累知恩不报,尚阻恩人进用之阶,因而被人所刺,落此下场。(本集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