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华夏真相集 > 第十七集 水淹下邳

华夏真相集 第十七集 水淹下邳

作者:背砍刀诗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8 15:48:26 来源:笔趣阁

建安二年,朝廷下诏,曹操传书,孙策发檄,举国讨袁。

吴景、孙贲二人见到孙策之书,立即抛弃袁术,转投孙策。由此大军尚未接战,袁术便失广陵、江东大片土地,势力大挫。

吕布从徐州出兵,大败袁术军于淮北,继而纵军大肆抄掠。

袁术陷入四面楚歌之境,未及应付吕布,又闻报曹操大军将至。于是火烧眉毛且顾眼前,心想先下手为强,遂率部进攻陈国,诱杀陈王刘宠和国相骆俊。

曹操亲率大军前进,在蕲阳擒斩袁术手下大将李丰、梁纲、乐就、陈纪,大获全胜。

袁术不敌,只得再度逃奔淮南。

建安二年冬,江淮大旱,人民易子而食。沛相舒邵字仲应,劝袁术散粮以救饥民,袁术听后反而大怒,将欲斩之。

舒邵不屈,叫道:我已知必死,并无恨怨。但愿死我一人,陛下可怜众生而救之。

袁术闻此,不禁大为喟叹,下阶执手说道:仲应,你欲独享天下美名,孤岂不愿?

遂命赦免郐邵,便欲下令,散粮济民。正在此时,中军官进帐来报:部将陈兰、雷薄率军叛变,掠走军中所积粮草,奔于灊山。

袁术闻报,急怒攻心,大叫一声:天丧我也!

吐血倒地。众人救起,自此缠绵病榻。

曹操大胜,但因军中缺粮无法进击,只得暂回许都,以待来春军粮足备,再行征伐。

刘备率关、张二弟前来送别,曹操令其仍屯兵小沛,并密嘱道:我令使君屯兵小沛,是掘坑待虎之计,以待机擒拿吕布。公但与陈珪父子商议,某当为外援。

刘备应诺而别,自回小沛。曹操引军刚回许都,门人便来报喜:今有段煨杀了李傕,伍习杀了郭汜,并将李傕合族老小二百余口,一并解入许都。

曹操奏陈天子:请令将李傕家口分于许都各门处斩,传首号令。

献帝大喜准奏,命将二贼家眷斩讫,传首京畿各处。上至公卿百官,下至天下吏民,见之无不欢欣鼓舞,拍手称称快。献帝龙心大悦,立即会集文武,大作太平筵宴。

然后下诏:封段煨为荡寇将军、伍习为殄虏将军,各使引兵镇守西京长安。

字幕:建安三年夏四月,曹操计议再征淮南,尽灭袁术。

正在商议之间,忽接探马来报:张绣依托刘表,大肆猖獗,南阳、江陵诸县复反;曹洪拒敌不住,连输数阵,特来告急。

曹操当即按下袁术,上奏献帝,说有张绣作乱,当兴兵伐之。

天子准奏,乃亲排銮驾,送曹操出师。曹操即留荀彧守许都,自统大军向宛城进发。

张绣闻知曹操亲自引兵而来,急发书遣使往报刘表,使为后应;一面调兵遣将,自与雷叙、张先二将领兵出城迎敌,胡车儿卫护中军。

两阵对圆,曹军大将许褚出马,刀斩张先于马下,冲动南阳军阵角。曹操见许褚获胜,急令后军掩杀,南阳军中营亦随之大乱。

张绣约束不住,一杆枪敌不得数十员曹将,只得与胡车儿引败兵入城,闭门不出。

曹操围城攻打,见城壕甚阔,欲以声东击西之计破城。

未料却被贾诩识破,反而将计就计,大败曹军。张绣纵马挺枪,再奋神威,与胡车儿两般兵器冲入敌阵,直杀至天明,方收军入城。

曹操败出数十里之遥,方才止住脚步,下令检点部众,报说折兵五万余人,失去辎重无数,吕虔、于禁俱各被重伤。曹操不由落泪,黯然神伤,只得下令班师回返许都。

贾诩见曹操大军起营败走,急劝张绣遗书刘表,使起荆州之兵,截其后路。

刘表得书,乃令黄祖坚守隘口,自己统兵至安众县,截断曹操后路,一面约会张绣。

曹操军马败退,行至淯水,下令屯住军马,大设祭筵,吊奠典韦亡魂。祭礼未毕,忽有荀彧自许都差人报来:刘表屯兵安众,截断我军归路,请明公速为之备。

众将闻之,复又大慌。曹操笑道:我计划已定,若到安众,破张绣必矣。

催军行至安众县界,令众军趁夜凿险开道,暗伏奇兵于内。及天色微明,刘表、张绣两军会合,引兵入险来击,却被曹操纵奇兵而出,大破两家之兵。

三方集于安众,正欲寻机决战。荀彧却又探知袁绍欲兴兵来犯许都,星夜驰书来报曹操。曹操得书心慌,即日回兵,安排许褚断后,以挡追兵。

细作报知张绣,说曹操大军已退。张绣与刘表略作商议,均欲乘胜追之。

贾诩亲到军前,看了地上蹄印车辙,谏止道:穷寇莫可追也,追之必败。

刘表不听,力劝张绣引军万余,同往追之。

看看赶上曹军后队,未等张绣、刘表下令发起攻击,只听一声炮响,曹军伏兵齐出。许褚扬刀奋力接战,张绣、刘表两军大败而还。

贾诩见到二人惨状,非但不怒,反而面带喜色,急又劝道:二位将军且莫歇马,可整兵再往追之。今番如其不胜,请斩我首级。

刘表已被曹操打怕,死活不肯同往。

张绣深知贾诩之能,乃独自引军往追,果然大败曹兵,尽得其军马辎重。正往前追赶,忽见山后一彪军拥出,领兵者乃是镇威中郎将李通,前来接应曹操。

字幕:李通,字文达,江夏平春人。早年以游侠闻名于江汝,独霸朗陵县。后率众投奔曹操,补充兵源有功,拜为阳安都尉,汝南太守。

张绣早闻李通乃是悍将,不敢深入,于是收军回到安众,向刘表、贾诩报捷。

刘表见张绣大胜而归,惊奇万状,便问前败后胜之因。

贾诩道:二位将军虽善用兵,却非曹操敌手。曹操用兵最优之处,便是往往于不利时见机,大败之际转而为胜。前番曹军虽败,某见蹄印有序,车辙不乱,便料其必是诈败,令劲将为殿后,以防追兵;我兵虽锐,不能敌之,故知必败。曹操之急于退兵者,必因许都有事,既破我追军之后,必轻车速回,不复为备;我乘其不备而更追之,故此能胜。

刘表、张绣俱服其高见。贾诩遂劝刘表回荆州,张绣守襄城,以为唇齿,两军各散。

曹操得到李通接应获救,遂封其为建功侯,令把守汝南西界,李通拜谢而去。又表奏孙策之功,封为讨逆将军,赐爵吴侯,遣使赍诏江东。

镜头转换,按下汝南,复说徐州。

袁绍听说曹操回兵,遂以北伐公孙瓒为名,遣使前来许都借粮。

曹操喜其北征,使己可专取徐州,遂厚待来使,奏封袁绍为大将军、太尉,兼都督冀、青、幽、并四州,并附密书:公可尽力往讨公孙瓒,若战之不利,吾当出兵相助。

至于粮草,却不借给。袁绍本意并不在粮,得书大喜,便进兵攻打公孙瓒。

曹操闻说袁绍往攻公孙瓒,自谓去了北顾之忧,便使人发书与刘备,约会共讨吕布。刘备盛情款待,信使吃得大醉,回许都时却走错路,被陈宫巡哨拿获,搜出刘备回书。

陈宫如获至宝,将信使押送吕布,并拆刘备回书看道:明公命图吕布,敢不夙夜用心。但刘备兵微将少,不敢轻动。若明公兴师,刘备当严兵整甲,专待钧命。

吕布大骂道:操贼焉敢如此?大耳贼亦深为可恶!

遂将使者斩首,再修书与袁术结盟。于是调兵遣将,三路出兵:先使陈宫、臧霸结连泰山寇孙观、吴敦、尹礼、昌豨,东取山东兖州诸郡;再令高顺、张辽取沛城,攻打刘备;又令宋宪、魏续西取汝、颍二郡。吕布自领中军,为三路救应。

先说张辽、高顺,领兵攻打小沛。刘备兵少不敌,急遣使向许都求援。

曹操收到告急之书,遂派夏侯惇引兵先发,星夜前往援救刘备,自率大军随后。

夏侯惇昂然领兵东进,不料却中了高顺埋伏,自己亦被高顺部将曹性射伤左目,只得败回许都。高顺顺势回军攻破小沛,刘备败投曹操,妻儿再次被吕布军将俘虏。

但因刘备舅爷糜竺前番庇护貂蝉有功,吕布进城之后,看在糜竺及糜夫人面上,再次对刘备家眷好生相待,令人专门看护,不准搅扰。

曹操见兄弟夏侯惇身负重伤,冲冲大怒,遂亲自率兵攻打吕布,大军抵达下邳。未曾交兵,曹操先派人送书信给吕布,陈述祸福利害,劝其归降。

吕布亦知曹操乃当世英雄,手下谋士武将众多,恐怕自己不是对手,见书犹豫,便召集部下,计议投降。话刚出口,陈宫出班,正言谏阻。

陈宫:将军不可。曹公远道而来,其势定然不能持久。将军若率步骑驻守城外,我率余众把守城池,为犄角之势,则必胜曹军。曹操若向将军进攻,我带部队从后攻之;若是曹操攻城,将军就从外面救援。如此用不了一月,曹军粮食吃尽,必然生变。此时我与将军同时发起进攻,曹操则可生擒,将军霸业可成,又何必寄人篱下!

吕布听陈宫说到霸业二字,野心顿起,颇觉有理。又想起陈宫帮助自己平定兖州之情,便同意陈宫之见,即刻回到内宅,与妻女道别,准备带兵出城扎营。

吕布之妻严氏见丈夫收拾衣甲行李,惊问何故。吕布说道:今曹操领兵来伐,依陈宫之计,如此如此,可获全胜,我故领兵出城应战。

严氏冷笑道:陈宫乃忘恩负义之辈,岂真心以将军霸业为念?从前曹氏待其如慈父对婴儿,无微不至,陈宫仍然丢下曹操投靠张邈。在张邈处见将军天下无敌,便又背叛张邈,跟随将军。前者郝萌之乱,曹性供出陈宫参与其谋,将军虽不究察,难道全然忘却?将军对待陈公台好处并未超过曹氏,却打算丢下全城和妻子儿女,孤军远出,一旦发生变故,将军能保陈宫不以你妻子,及满城百姓向曹氏献功乎?

吕布听妻子说的有理有据,遂改了主意,又不用陈宫之计,但暗中派人向袁术求救。

将使者派出之后,吕布也不管袁术是否派兵来援,即又冒然率领千余骑兵出城,想要亲自接应袁术兵马。不想出城之后,所闯正是刘备营盘。

刘备心怀徐州被夺之恨,怎肯放吕布过去?当下即率关羽、张飞二弟,舍命相搏,再演三英战吕布故事,将吕布打得退回城内,再也不敢轻出。

徐州之使终至淮南,见到袁术,诉说吕布愿率本部人马相投,请求发兵合击曹操。

袁术虽恨吕布多变,但荡灭曹操却是平生之愿,倒也愿意联手抗曹。奈何此时自己势力已大不如前,根本无力北渡淮水,自然不能前来援救吕布。

使者只得空手而归,想再透围进城,却被张飞擒个正着,即送到曹操营中枭首示众。

吕布在城楼见到使节首级高悬,知道袁术救兵无望,只得凭固坚守,以酒浇愁。

曹操围城三月不能攻克,见兵士疲惫,无可奈何。又值蝗虫灾害,眼看粮草不继,前进不能,后退为难。

正当此时,门军入报:今有河北袁绍派来使者,营外求见。

曹操:即命请入,且看其有何说。

来使入拜,即下说辞:袁公今与公孙瓒相持,大占上风,胜利在望。因闻明公久攻吕布不下,故派末将前来相请明公,就此迁居邺城,与袁公联手对付公孙瓒。

曹操眼见下邳久攻不下,营中军粮又将吃尽,于是请问在座谋士:诸公以为如何?

谋士程昱进言:今兖州初定,徐州又久攻不下,实是我等存亡兴败之际。眼下军中乏粮,将军实欲迁于邺城,与袁绍连和,可是此意?

曹操:诚哉!正如先生是言。今我只有数县之地,虽挟天子于许都,不知其后而何。天下今有一十三州,袁本初独具其四,今来召我,焉能不从?

程昱:非也。将军一时临事而惧,否则怎会如此不深思熟虑?

曹操:仲德何出此言?

程昱:袁绍据有燕、赵之地,怀并吞天下之心,但其智不能以济其事,其后必亡。将军有龙虎之威,自以为能屈身其下乎?将军不似韩彭,岂能臣服于他人?如今兖州虽残,尚有三城可守。能战之士,不下万人。以将军神武,我与荀文若等人协助,并收城池士兵为用,则霸王之业可成。望将军慎虑!

曹操闻言大喜,遂放弃联和袁绍之念,礼送袁绍使者回去,绝意与吕布决战。

袁使见所说不成,不敢相强,只得告辞,悻悻离去。曹操归帐,于是下令:以程昱为尚书,领东中郎将,兼济阴太守,都督兖州事,以为许都东北屏障。

程昱:得令。绝不负将军之托!

曹操再三勉慰,眼望程昱离帐而去,复与众谋士商议灭吕之策。

谋士荀攸说道:吕布有勇无谋,连战连败,锐气已衰。主将锐气一衰,则三军斗志全消。陈宫虽有智谋,但机变不够,亦不能为吕布所用。若依愚见,明公应乘吕布锐气未复,陈宫智谋未定之机,发动猛攻,可以消灭吕布,永绝后患。

曹操未及回言,军师祭酒郭嘉说道:某有一计,下邳城可以立破,胜于二十万师。

荀彧问道:莫非决沂、泗之水乎?此计虽好,只是可惜了城中百姓。

郭嘉笑道:正是此意。所谓行大事者不拘小节,荀中书莫做妇人之忧。

荀氏叔侄见他如此说,只得不语。

曹操即纳郭嘉之计,下令曹兵全部移居高处,命决两河之水。瞬时之间,两河决堤,势若奔雷,水淹下邳,百姓皆泡于水中,辗转呼号,死尸枕籍。

荀彧见此惨状,对荀攸叹道:此计太狠绝了。郭奉孝若不折寿,无天道也。

许攸闻言,也是摇头叹息。如此又过一月,城尚未破,曹营粮绝。

吕布更加困窘,亲登城头叫道:尔等且休逼迫,吕布要向曹公自首。

城外曹操闻报,突出阵前,扬鞭叫道:曹孟德在此,奉先有何话说?

吕布刚要答话,身侧转过陈宫,急制止道:曹操不过逆贼而已,怎配称明公!我等守关已过百日,曹贼粮食将尽,是天灭之时也。现在投降,便如以卵击石,岂能保住性命!

站立城头,冲着城下奋力一箭,射中曹操头上麾盖。

曹操大怒,以手指城,誓杀陈宫。

吕布投降为陈宫所阻,不好埋怨,只得下城还家,闷坐府衙。忽见门将来报:河内太守张杨心念与将军往日在并州情份,已出兵东市,欲来下邳相救。

吕布闻报大喜:张太守今至何处?待我亲自出城去迎!

门将答道:张太守刚然发兵,宿营时却被部将杨丑杀之,欲将其首级献给曹操。

吕布由大喜又转为大怒:可恼!我必杀杨丑,与张太守报仇。

门将答道:也不需报了。那杨丑杀了张太守后因逃走不迭,却被张杨心腹大将眭固所杀,然后引其部众反投犬城去了。

吕布长叹一声,挥手令其退出。此时众将皆在,听了无不心惊。

当晚吕布军中上下离心,乱成一团。临近天明之时,侍卫将吕布自睡梦之中唤醒,报说:侯成、宋宪、魏续三将,忽然聚众反叛,绑了陈宫,出城投降曹操去了。

吕布大吃一惊,急忙顶盔贯甲,登上白门楼。手扶城楼往下看时,只见城外火光弥天,曹军攻打愈急;知道大势已去,便要挥剑自杀。

左右侍从不忍,纷纷跪地劝阻:战之不胜,降曹可也,将军何必轻生!

吕布自杀不成,又见大水不退,遂自缚下城,到曹操营中投降。

镜头转换,城外大营。曹操高坐帅帐,刘备陪坐,关、张按剑侍立身后。

曹操见吕布自缚来降,笑道:将军画戟赤兔,天下无敌,怎落得今日这般光景?

吕布自解道:我对部将足厚,是其临危背主,陷我于困境。被明公所执,命也。

曹操见其兀自怨天尤人,不由冷笑道:我闻将军背着自己娇妻美妾,却常与部下之妻私通,此可谓对其甚厚?

吕布:曹公心中大患,不过吕布而已,如今吕布已服。明公若得吕布归降,由我率领骑兵,曹公率领步兵,可以统一天下,成其霸业不难,请曹公三思。

曹操心动,转望刘备问道:吕布之议,使君以为如何?

刘备思索片刻,缓缓道:明公不见丁建阳和董太师下场么?

吕布闻言醒悟,不由破口大骂:大耳儿!你真乃世间最无信之人,犹不记当初辕门射戟,俺吕布救了你一城军民性命?

刘备只是低了头,故作不闻。

曹操本来犹疑,被刘备一言点醒,猛悟点头,遂令将吕布缢杀于白门楼,然后枭首。

陈宫早被侯成等擒送曹营,高顺力尽遭擒,皆都拒不投降,均被处死。但曹操念及当初陈宫奉己为兖州太守,恩义不浅,遂将其家族送至许都,终生由自己出资供养。

徐州即破,曹操下令:将吕布、陈宫、高顺首级送往许都彰功,然后依礼下葬。

张辽、臧霸当时各引兵在外,闻说吕布已死,遂领兵还至徐州,主动向曹操投降。曹操早闻二人勇猛无敌,遂拜张辽为中郎将,赐爵关内侯,封臧霸为琅琊相。

臧霸早就奉了掌门史道长密令,要趁机打入曹营内部,此时见计已售,不由暗喜。遂以进献之礼为名,请求招安孙观、吴敦、尹礼来降。

曹操大喜,对孙观等三人亦各加官,令其率领旧部镇守青、徐沿海地面。

诸事安排已毕,曹操令爱将车胄权领徐州刺史,将吕布妻女载回许都,大犒三军,拔寨班师。又请刘备携关张二弟同往许都,以便朝见献帝叙功。

徐州臣民拜请留下刘备治理本州,曹操不肯,众人不敢再提。刘备虽然心中不舍徐州,但此时怎敢违背曹操将令?只得随行入都,心中一边计较。

镜头转换,按下徐州,复说许都。

曹操率军返回许都,留刘备在相府左近宅院歇定,门外派禁卫把守,便如软禁。刘备及关羽此时也只得宁耐,听天由命。

张飞大怒,嚷着要把门外禁卫赶走。刘备急忙制止,关羽也劝。张飞也知人在矮檐下,混闹无用,只得寻来一坛酒,弟兄三个喝酒解闷,醉倒睡下,听天由命罢了。

次日献帝设朝,封赏出征人员。曹操便引玄德拜见,表奏其讨伐袁术、吕布军功。

献帝闻说姓刘,遂问刘备:卿何处人氏,祖上何人?

刘备奏道:蒙万岁垂问,臣不敢不据实而奏。臣乃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阁下玄孙。祖父刘雄,曾举孝廉,官至东郡范县令;生父刘弘早亡,与寡母相依为命。

献帝大喜,教取宗族世谱检看。一五一十,按图索骥,方知刘备竟是自己宗亲叔父。因有理有据,遂当众认了皇叔,并拜玄德为左将军、宜城亭侯。

曹操听罢大惊,至此后悔不迭。

献帝散朝,又请刘备入偏殿,重叙叔侄之礼,并设宴款待。

刘备向皇帝回奏自桃园结义,起兵讨灭黄巾以来,直至丢失徐州之事。

献帝闻说皇叔敢与吕布相抗,不由为之喟叹,心有所感。酒过三巡,遂命罢宴,引刘备至于偏殿,复令侍从太监守于二门,不令入内。

刘备见献帝如此,不由心下慌悚。

献帝见左右无人,从玉带上解下一物,放入刘备掌中:皇叔休慌。贤卿既是皇室至亲,可知此物渊源,做何使用?

刘备细看一番,谨慎答道:臣虽未见过实物,但曾于家谱祖训中得见图样。因知此物唤作卧龙令,乃自高祖以来,我刘家世传之宝。若天子失位,或传国玉玺落于权臣之手,则以其号令宗室勋戚,无有不从。臣见识浅陋,未知所奏可是?

献帝:皇叔既知来历,则不必朕再繁述。卿若有朝一日出京,可持此令到洛阳玄都观,往见观主史子眇,并依道长之命行事。则我汉室可续,刘氏或兴。慎之慎之,至瞩至瞩。

刘备尝闻母亲说起卧龙令之事,知道兹事体大,不敢多问,遂将令牌藏起,诺诺而应。二人回席把盏,尽完赐宴礼数,刘备谢恩出朝。

满朝文武为之皆感荣宠,自此许都之人,皆称刘备为刘皇叔。

曹操当日散朝回府,荀彧便率一班谋士入见进言:当今天子继位以来,一直受董卓及李傕、郭汜欺凌,不得自专。明公迎之于危难颠倒之际,移都于许,这才稍得安顿,坐稳龙位。今日当众认下刘备为皇叔,并封重爵,恐其由此坐大,无益于明公,应早为之备。

曹操答道:我只欲将刘备置于掌握之中,使供职在朝,却不意天子竟有此举。想来他自幼孤苦,今日忽遇宗亲,也难怪惊喜稍过,封赏失宜。但彼既认刘备为皇叔,我今后以天子诏令驱使,刘备便不敢不服。我将其带回许都,不使在外带兵,也正有深意在此。刘备乃世之枭雄,不可令其得志,得志则不可制。如今其在我掌握之内,有何惧哉?诸君勿忧。

众人听了此番言语,齐称高明,不复他议。

郭嘉遂转话题,说道:而今灭了吕布,东方之虑已除。徐州危难之际,淮南袁术不发兵来救,说明已是元气大伤,不堪再战。明公不若乘其凋蔽,鼓而攻之,则淮南一举而下。

曹操:不是奉孝提起,我倒差些儿忘却!而今遍观朝内,吾所深虑者,只有太尉杨彪。他是袁术亲戚,门生故吏遍于天下,倘与二袁为内应反我,则为害不浅,应当即除之。

于是使人诬告杨彪交通袁术,收其下狱,又命满宠罗织罪名,要趁此机斩草除根。

当时幸有北海太守孔融在许都,一力对曹操进行讽谏,不可无故屈杀老臣。

曹操鉴于孔融名声太大,只得罢免了杨彪官职,将其放归田里。拜请天子用玺,献帝不敢不从,只得准奏。

议郎赵彦恼愤曹操专横,上疏弹劾其擅收大臣之罪,惹得曹操大怒,即收赵彦杀之。于是百官无不悚惧,满朝再无异辞。

程昱见满朝文武惧怕,遂独自到府求见曹操,劝道:明公为救汉室,散尽家财招募义兵讨伐董卓,奉天子安坐许都,使刘氏江山危而复安。今天下未靖,众臣已嫌明公权大,各怀异心,且欲外联二袁,要与明公作对。何不趁今威名日盛,即行王霸之事?

曹操微笑道:我仅有兖、徐二州,又处四战之地,无险可守。今北有袁绍,南有袁术,江东孙策风头正盛,刘表虎踞荆襄,刘焉与张鲁占有两川。若闻我有异动,定会四面而起攻之,我则陷于重围之中矣。休说天下诸侯,便是朝廷内部,故汉股肱大臣尚多,也未可轻动。先生虽是一番好意,但若大事不成,我便为董卓第二,将死无葬身之地也。

程昱道:明公若觉时机尚早,不如先靖其内,后攘于外,再行非常霸业。

曹操喜道:愿闻其详。

程昱答道:何不趁此秋高草盛之机,请天子至许田围猎,以观君臣动静?

曹操闻言大喜,于是命令夏侯惇等拣选良马、名鹰、俊犬、弓矢俱备,先聚兵城外,自己再入宫苑,奏请天子田猎。

献帝也正欲借此机会观武于天下,顺便观察曹操在朝中实力究竟,即便应允,令朝中文武大臣均随驾出猎。

当日午朝门外三声炮响,天子献帝跨逍遥马,带宝雕弓、金鈚箭,排摆銮驾出城。两班文武都卸下朝服,换上戎装,随驾扈从,驰出许都。

曹操骑爪黄飞电马,与天子并马而行,周围及背后都是曹操心腹将校,当时令军士排开围场。刘备因贵为皇叔,也率关张随侍献帝左右。

镜头转换,许田围场。天子下令,围猎观武开始。

三通鼓罢,众军校齐声呐喊,从四面向围场趟马,惊起林中狐兔麋鹿,争相乱奔。

献帝兴起,回首对曹操道:朕闻贤卿在西园校尉时即勇力过人,后讨董卓、败袁术、灭吕布,天下无人不知。今日可试射一回,令寡人拭目而观。

曹操应诺,抬手一箭,正中十余丈外一头野猪。身后曹家将校看得清楚,一齐欢呼。

献帝微笑颔首,又转向刘备说道:朕曾闻皇叔曾于万马军中斩黄巾贼首,又于汜水关大败吕布,真英雄也。今欲看皇叔射猎,尚请勿辞。

刘玄德领命上前,忽见草丛中赶起一兔,随即觑个清楚,捻弓搭箭射之。弦声响处,那兔子正然向前狂奔,扑地中箭倒了。

群臣众将见是刘皇叔射中,直待天子喝采,这才轰然叫好。

曹操转过脸来,冲刘备道贺:久闻刘皇叔与关、张二弟,当初在虎牢关下,三英战败吕布,天下闻名。曹某只是未得亲见,今日观之,真名不虚传也。

刘备听他如此说,不由吃了一吓,忙将铁弓收起,在马上拱手道:不过是那畜牲被陛下和明公威势吓得呆了,不知颠倒,碰巧凑到某的马前来。明公谬赞,何可敢当?

曹操见他如此谦让,只道他骑射虽佳,胆魄却小,不由哈哈一笑,催马上前。刘备转向二弟,以目示意,二人领悟,当即放缓马步,落后不语。(本集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