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华夏真相集 > 第九集 汜水关前

华夏真相集 第九集 汜水关前

作者:背砍刀诗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8 15:48:26 来源:笔趣阁

白马长枪,军在征途。

公孙瓒引军正行之间,于马上见到平原县界碑,忽想起故友同窗刘备在此任县令,于是心中一动,遂修书遣使,命至平原县衙,令刘备及关羽、张飞整备本县军马,与己同行。

刘备早已收到袁绍讨董檄文,因有守土之责,未敢擅离。今见公孙瓒私书,焉能不从?于是尽起阖县一千人马,与关、张二弟收拾军械粮秣,来与公孙瓒相见,合兵西进洛阳。

公孙瓒汇合了玄德三兄弟,催动人马前行,不一日早到酸枣联军大营。因先寻找曹操旗号,止住兵马,与刘关张谐至营门求见。

曹操接着,与公孙瓒寒暄已毕,又问:此随行三位,却是何人?

公孙瓒:我与孟德引见。此位乃是涿州刘备,字玄德,汉景帝阁下玄孙,中山靖王之后,汉室宗亲。曾与某共事卢中郎门下,是为同窗好友。此二位关羽、张飞,乃是玄德结义兄弟,并曾平灭黄巾,多立战功,皆有万夫不当之勇。

曹操闻说是大破黄巾英雄,着意结纳,当日在帐中大设筵宴,与公孙瓒等接风。刘备三兄弟见曹操礼贤下士,不由暗自钦佩,视为知己。

宴罢回营歇息,当夜无话。次日曹操亲自去往袁绍大营,言说公孙瓒已至,诸侯聚齐,敦请大会诸侯,商议进兵之策。

袁绍欣然,传檄诸侯齐到酸枣会议,盟誓进兵。

诸侯齐到,共请袁本初升帐。袁绍客套数句,随即派发兵将:令长沙太守孙坚为前部,公孙瓒引刘、关、张兄弟三人为二路先锋,直杀奔汜水关前,务必要破关西进,直下洛阳;令各路诸侯依次而进,某自率中军,随后接应。

诸侯领命,联军大进。早有探马获知,报上汜水关来。

可巧此时吕布已回洛阳,关上并无大将。守关副将闻报大惊,即差流星报马,星夜前往渑池,向太师丞相董卓告急。

董卓得报,立即传令:命温侯吕布为平虏将军,带同李肃、胡轸、赵岑三将,整顿兵马出离洛阳,星夜前赴汜水关迎敌。

吕布接令,急令聚将。却发现除却赵岑奉召而至,李肃与胡轸皆不到帐。吕布稍一寻思,便明其意,于是便令赵岑赍持太师檄命往请胡轸,自己则亲往李府,搬请李肃。

那李肃因恨董卓有功不赏,本来闲居在府,称病不出。禁不住吕布亲诣府门相请,只得随征。那胡轸却因有前日之败,故被董卓降职使用,因心中不快,故也称病在家。

赵岑至府,出示董卓檄令,虚心劝道:将军不看吕布之面,也须顾念太师重托。

胡轸:某自参军入伍,便即追随太师帐下,东征西战,马踏凉州,天下尽知。此次反在吕布之下听命,着实闷煞人也。

赵岑:董太师向来视将军以为心腹旧将,我等谁人不知?似吕布这种见利忘义之人,非但你我,太师亦早知其为人,此番是欲借诸侯之刀杀之,亦观其忠心也。将军何必执着于此?

胡轸:某上次兵败,分明是吕布从中捣鬼,以至于平白损失大将华雄,公可知否?

赵岑:无有不知。此番我等既与吕布同行,自当寻机,必报上次暗算之仇可也。

胡轸闻言大喜,于是霍然而起,与赵岑前往大营听点。自此胡轸、赵岑、李肃各怀心腹鬼胎,吕布却是丝毫不知。因见三将齐至,于是祭旗出师,来至汜水关上。

镜头转换,复说关东联军。

孙坚乘前番大胜余勇,欲在诸侯面前显示能为,既被拜为前锋,遂率部下程普、黄盖、韩当三员健将,风驰电掣赶到汜水关前下寨,便令关前讨敌骂阵。

只听城内一声炮响,吕布带铁骑三千,飞奔来迎。见那吕布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西川红棉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弓箭随身,手持画戟,坐下嘶风赤兔马。果然是声势赫赫,八面威风。

孙坚列开阵势,对诸将说道:皆云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果然不虚。谁敢出战?

言未落音,身侧一将纵马挺枪而出,正是韩当,突至阵前:吕布小儿,认识我否?

吕布见对面孙坚不出,当然自重身份,遂令李肃:将军迎敌此将,务必小心在意。

李肃领命,催马上前,与韩当对阵,交手三十个回合,不分胜败。

程普、黄盖在阵前观战,眼见李肃勇不可当,怕韩当有失,遂于孙坚马前请令,二马齐出,一条浑铁枪并一杆砍山刀,挥舞向前。

吕布在对面阵中看得清楚,便令胡轸、赵岑出阵接战。

双方战鼓如雷,六匹马绞在一起,三对将杀成一团。

孙坚眼见已成混战之势,不由手痒,亲纵战马挥刀而出,直奔李肃。对阵吕布大喝一声,赤兔马弹射而出,早到孙坚眼前,挺戟直冲过来。

二人一刀一戟,捉对儿厮杀,三十个回合不分胜败。双方呐喊,三军震骇。好一场恶战!自从辰时直杀到正当午时,双方各折了些人马,各退三十里下寨。

孙坚下寨已定,中军官进帐来报:北平太守公孙瓒,率领刘关张三将杀到。

正说话间,公孙瓒已率刘关张三人入帐,来见孙坚,询问战况。

孙坚令设宴款待公孙瓒及刘玄德,席间言及吕布英雄,确实难敌。公孙瓒详细打听吕布武艺戟法,孙坚连连称赞,刘备与关羽听得出神。

张飞忽然想起赵云曾说,吕布背叛师尊左慈道长之事,不由怒从心头起,将酒杯往案上一推道:孙将军少歇,休夸他武艺。待那三姓家奴来时,由俺老张对付便了!

孙坚闻言壮之,问明是破黄巾好汉,遂唤军士换来大杯,起身敬赐,温言加以慰劳。正吃酒议论之间,亲兵入报:吕布引兵在营前搦战。

孙坚遂命止酒,领兵列阵。未待发令,张飞圆睁环眼,倒竖虎须,挺丈八蛇矛,飞马出阵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张飞在此!

吕布本不欲亲自出战,但闻对方骂到自己痛处,怒发冲冠,出马挺戟,便战张飞。

张飞抖擞精神酣战吕布,连斗五十余合,不分胜负。

关云长立马掠阵,因见吕布武艺高强,一招一式均是本门身法,怕兄弟有失,便把马头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上来夹攻。又战到三十余合,兄弟二人双战吕布不倒。

吕布虽然尽能支持,但见到二人武功招数,不由大惊,心神已自乱了,一边叫道:二位将军且住!你们这刀法枪招,却从何处习学而来?莫要伤了自家人和气。

云长听了,便要罢战叙话。怎奈张飞不屑吕布为人,岂肯罢兵与其论亲?只作不闻,加紧招数,紧催战马。

刘玄德见二弟双战吕布不下,掣出双股精钢宝剑,骤马破阵而出,刺斜里也来助战。

兄弟三个围住吕布,转灯儿般厮杀。好一场恶战!双方人马都忘了击鼓,看得呆了。

李肃看了一歇,毕竟同乡情厚,怕吕布有失,招呼一声,与胡轸、赵岑引兵齐上。对面孙坚大喝一声,与公孙瓒两路齐出。

吕布心慌,渐渐架隔遮拦不定,遂撇开玄德三人,荡开阵角,倒拖画戟,飞马便回。弟兄三个随后拍马赶来,却没有赤兔马快,追之不及。

陡听弓弦响处,孙坚于乱军中突发一箭,正中吕布背心。幸有重铠阻挡,只伤着皮肉。

公孙瓒眼见吕布中箭,便引本部军大进,跟在刘、关、张身后掩杀,直到关下。吕布仗着马快,大败回到关上,急令关门,却有千余西凉未及入关,尽被孙坚等围歼于城外。

吕布解衣检视伤口,见受创不重,虽然尚能鼓勇再战,却对关、张二人的功夫套路即惊且疑,又恐师父左慈便在公孙瓒营中,已无战心。

次日升帐议事,吕布即借口中箭带伤,要与李肃还镇洛阳,以便养伤。

胡轸听了,只是冷笑,一语不发。李肃看了吕布一眼,吕布明白其意,即请胡轸与李肃同回共守洛阳,却令赵岑守关。

赵岑身为副将,哪里敢与吕布争竞争?只得咬牙喏喏而应,一边恭送三位主将出关去了。胡轸见吕布将自己带离险地,也就不再多言。

吕布与胡轸退回洛阳,急派信使连夜报到渑池,向丞相告急。

董卓听闻吕布大败,心中着慌,问计于李儒。

李儒说道:温侯新败,兵无战心。汜水关若失,洛阳即无险可守。丞相家业根基尽在西凉,不若趁此引兵回京,迁皇帝于旧都长安。长安既是汉家故都,且靠近雍凉,进可攻退可守,是万世不摇之基也。

董卓闻言大喜,遂引兵星夜赶回洛阳,与吕布、胡轸汇合,大聚文武于朝堂,商议迁都。满朝文武听说迁都,无不惊骇慌悚,但惧董卓威势,均不敢谏阻。

杨彪此时已恢复司徒官职,遂与太尉黄琬、司徒荀爽出班苦谏:太师不可。洛阳二百年汉家基业,岂可一旦而废?且一旦退归关中,中原再不复归汉室所有也,太师慎之。

董卓不听,即命罢其三人为庶民,下令迁都,限来日便行。

临行之前又听李儒之言,差铁骑五千,遍行捉拿洛阳富户共数千家,加以反臣逆党罪名,令尽斩于城外,尽取其家中金赀财富,据为己有。

镜头转换,甘洛道上。

董卓在洛阳大肆杀掠已毕,遂令李傕、郭汜,尽驱洛阳之民数百万口前赴长安。出京后又教诸门放火,焚烧居民房屋,并烧宗庙宫府。

李肃谏道:迁都可也,焚烧旧都,却是何意?

董卓:你等不知,某欲彻底断绝皇帝及诸大臣念想,且不留寸草粒米,给关东联军也。

李肃闻此,一语也无。这一道令下不要紧,可怜只见南北两宫火焰相接,连日不熄,长乐宫庭,尽为焦土。

董卓既命人烧了洛阳旧都,又差吕布率兵到北邙山上,大肆发掘先皇及后妃陵寝,取其金宝,军士乘势掘官民坟冢殆尽。

吕布岂不趁机大发其财?将挖掘到的金宝倒有一小半归为己有,因无处屯放,即令心腹另寻他处埋了,其后再将埋金之人全部击杀。

画外音:吕布杀人灭口,其藏金之事再无人知。后来吕布袭取兖州,又夺占徐州,能屡与曹操为敌,激战数年之久,全仗此笔重金以招募勇士兵马。

吕布埋金完毕,于是装载金珠缎匹好物,足有数千余车,回报太师。董卓大喜,劫了天子献帝、文武百官,并后妃人等,竟望长安去了。

镜头转换,汜水关上。

字幕:汜水关又称虎牢关,或成皋关。洛阳东边门户,因周穆王在此牢虎得名。

赵岑见吕布三人竟自舍了自己逃走,又闻董卓弃了洛阳而去,知道单凭自己绝非关东联军敌手,于是干脆献关投降,亲持印符到孙坚大营。

孙坚驱兵入关,换了联军旗号。袁绍随即引大军进入关隘,令孙坚去取洛阳。

因为并无人马阻拦,孙坚一路势如破竹,引军直入洛阳城内。

放眼四望,只见洛阳故都已被大火烧成废墟,数百里内没有人烟。二百年帝都,至此竟成一把焦土,更无鸡犬之声相闻。

孙坚驻军洛阳城南,见此惨状,回思四百年汉家社稷一旦倾颓如此,不由生出无限惆怅,潸然泪下。即令军士清扫汉室宗庙,亲用太牢之礼祭祀。

祭祀完毕,孙坚回入大帐,摒散众将,各令回去稍息。诸将告退未久,从人进帐来报:甄官井上有五彩云气浮动,众军惊怪。因此禀报将军,请令定夺。

孙坚感到奇怪,于是便服出营,来到皇宫废墟,命人下到井内,一探究竟。

半晌之后,井底发出声唤,壮甚惶急。孙坚急命军士垂下缆绳,将下井者吊出,竟连带打捞出一具宫女尸首,颈中挂着一个玉匣。

军士摘下玉匣,呈给孙坚。打开看时,匣内却是一方玉印,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缺一角以金镶饰。

孙坚知道事非寻常,乃禁令众军缄口,不可对外宣讲,然后怀匣归帐,命人叫来程普。

程普入帐:主公何事召唤?

孙坚:你可识得此物?

程普大惊:主公何处得来?

孙坚:皇宫之内,甄官井中。原是系在宫女颈中,无故放出五色毫光,故而打捞出来。

程普:主公秘之!此是传国玉玺,乃战国之时荆人卞和发现,献于楚王,终被秦始皇得之,作为皇帝印信者。当年张让之乱时失落,不料竟被此宫女抱之投井。

孙坚闻听大喜,命亲随秘密藏之,严禁宣示与人。

三日之后,公孙瓒率领刘、关、张三将赶到,与孙坚相见。孙坚下令整饬部队,与公孙瓒商议分兵而进,兵出新安、渑池之间,以进击董卓,寻机夺回天子及文武百官。

镜头转换,甘凉道上。

董卓西出洛阳之际,传檄诸将:为防孙坚进击,留董越屯兵渑池,段煨驻守华阴,牛辅屯兵安邑。驰命其他将领留守各县,制衡山东群雄。

传令已毕,自己则挟天子后妃及文武百官,退往长安。

孙坚与公孙瓒分道而进,因见董卓布防严密,自己兵少难以攻击,又久候诸侯兵马不至,深惧孤军深入被围;又兼粮草已尽,只得恨恨退兵。

还至洛阳,公孙瓒见诸侯并无一个前来救援,只得别了孙坚,引玄德兄弟暂回河北。刘备三兄弟依旧还归平原县,公孙瓒则带旧部还归辽东。

孙坚下令修复被吕布所掘汉室陵墓,自引兵回到鲁阳,来见袁术,问其按兵不进之故。

袁术见问,长吁短叹,说出一番话来。

镜头闪回,复说关东诸侯。

孙坚、公孙瓒与吕布大战之时,关东群雄却早将讨董之事置之脑后,趁机在幽冀兖青一带扩大地盘,甚至各自互相兼并。

袁绍、袁术虽为兄弟,也相互虞诈,勾心斗角。

正当孙坚激战虎牢关之时,袁绍却派心腹周昂为豫州刺史,率兵袭取阳城,夺了孙坚地盘。诸侯见此,皆都心寒,故此关东联盟就此分崩离析,再也无心西征。

闪回结束。袁术见到孙坚,也不隐瞒,即将兄长所为说了。

孙坚早被袁术拜为豫州刺史,如今失了治所阳城,怎肯干休?当下怒气冲冲,辞了袁术回营,挥师前往阳城,攻打周昂。

周昂哪里是江东猛虎孙坚敌手?一战即便溃败遁逃,单骑投奔袁绍去了。

孙坚进驻阳城,自领豫州刺史,并由此得罪袁绍,按下不提。

回头却说曹操驻军酸枣,由于兵微将寡,不敢冒然西进。遂以何太后及少帝刘辩之名发布矫诏,竖起招兵白旗一面,上书“忠义”二字,言明为国除贼,以抒君王之困。

此时天下汹汹正恨董卓,见到曹操矫诏即纷纷而至,不数日间,应募之士如雨骈集。

先有两员壮士来投,曹操试其武艺精熟,皆留为帐前吏。

字幕:乐进,字文谦,阳平卫国人;李典,字曼成,山阳巨鹿人。

其后未久,又有夏侯惇、夏侯渊堂兄弟两个,各引壮士千人来会。

字幕:夏侯惇,字元让;夏侯渊,字妙才。沛国谯郡人,西汉开国元勋夏侯婴之后。

曹操之父曹嵩原是夏侯氏之子,因此曹操与夏侯兄弟原是同族,自是亲近异常。

不数日,又有同族兄弟曹仁、曹洪各引兵千余来助。二人弓马熟娴,武艺精通。

字幕:曹仁,字子孝;曹洪,字子廉。

又有陈留郡巨富卫弘,与曹嵩为莫逆之交,尽出家财置办衣甲旗幡,送到曹操军中。

待得装备齐整,兵精粮足,曹操即命三军起行,离了酸枣,挥师西进。

不则一日来到延津,却见联军兵马扎营北岸,并无进军之意,均都坐观孙坚胜败。

曹操暗自叹息,但因自己来迟,也不好埋怨诸侯,且认为时机尚未为晚,遂直奔主帅大营,来见盟主袁绍。

袁绍问道:孟德是我故交,今何来迟?

曹操:只因招兵买马,故此来迟,本初休怪。今董贼焚烧宫室,劫迁天子西去,海内震动,不知所归:此天亡之时,一战而天下可定。正可乘势追袭,而按兵不动,何也?

袁绍环顾帐中诸侯,不好回答,只好以言语支吾道:诸兵疲困,进恐无益。

众诸侯也纷纷附和,皆言不可轻动。

曹操见众人推诿,不由大怒,愤而出帐道:竖子不足与谋!

遂领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李典、乐进诸将,引兵马万余,星夜来赶董卓。

追至荥阳,一声炮响,只见关门大开,一支人马冲出城来。却是董卓手下大将、荥阳太守徐荣,引军截住去路:来者可是曹操?太师相待甚厚,因何反叛!

曹操立马阵前,还要以言语打动徐荣,休得为国贼董卓卖命。未待开言,身侧早已闪出族弟夏侯惇,大吼一声,挺枪跃马,直取徐荣。

徐荣冷笑不惧,当即抵住,二马盘旋,互不相让。

战不数合,却听一阵鼓响,李傕引领一军从左边杀来,曹操急令夏侯渊迎敌。右边喊声又起,郭汜引军杀到,曹操急令曹仁迎敌。

数十回合之后,夏侯惇抵敌徐荣不住,只得飞马回阵。曹操军中因大都是新招之兵,不及训练便即上阵,哪里是西凉精兵敌手?当即一触而败,回望荥阳便走,止喝不住。

徐荣从斜刺里飞马而至,在马上搭箭,弓弦响处,一箭正射中曹操肩膊。

曹操带箭逃命,却听咯喇一声,坐下战马忽然摔倒,将曹操掀下马背,落在地上。

两名西凉军士埋伏草丛之中,用长枪搠折马足,复上前将曹操按住,便要举刀杀之。

却听阵中一声巨喝:小辈,休伤我主!

一将飞马而来,挥刀砍死两个步军,下马救起曹操。睁眼看时,却是族弟曹洪。

曹洪急忙下马扶起曹操,将自己战马让给曹操乘坐,自己脱去衣甲,**上身,拖刀跟马而走。比及天光大亮,才发觉只走出战场三十余里,杀声就在身后不远。

二人疲累已极,曹操只得在土冈下找一株大树下马,靠在树下少歇。

曹洪扶着曹操,依靠松树坐下身来,见其肩头流血不止,于是说道:兄长,这支箭非拔掉不可,你只可强忍着些痛楚,不要喊叫,以免招来敌将。

曹操有气无力,点了点头。

曹洪拔出尖刀,轻轻剔除箭簇旁烂肉,然后伸手捉住箭杆,猛一使力,连矢带肉拔出。

当剔除烂肉之时,曹操还可咬牙强忍。最后被曹洪猛力拔箭,带肉而出,还如何忍得?便不自禁长呼,其声犹如狼嚎。

曹洪惊叫一声:我的爷!这是甚么所在,如此大呼?此处不可久留,赶紧跑路为上。

于是扯下一段战袍,替曹操将箭伤胡乱扎裹了,又将其抱到马背上,提刀跟随便行。尚未走出十步之遥,忽然背后喊声大起,回头看时,正是徐荣带兵追至。

徐荣叫道:拿你不到,寻你不着,不料是在这里!

曹操亡魂皆冒,手中失措,只恨走投无路。

兄弟二人正慌急间,却听远处一声喝喊:兄长休慌,我来救你!

只见夏侯惇、夏侯渊引数十骑飞至,随后曹仁、李典、乐进亦各引兵寻到。

徐荣见对方人多,不敢追赶,只得引军回城,防备其他诸侯复来。

镜头转换,诸侯延津大营。

曹操聚集残兵五百余人,回至延津大营,面见袁绍。

袁绍眼见曹操狼狈模样,知道必是战败而归,也不多问,遂命摆酒压惊。

酒席宴间,曹操再次建议诸军起营,分兵西入武关,以擒董卓。袁绍及诸侯见曹操败得狼狈,忍住哂笑已是不易,哪里肯听他的言语?闻言尽皆摇头。

曹操大为失望,自思新败之余,在山东无法立足,只得引领部下军马,投奔扬州而去。

由此十八路诸侯联军,走了孙坚、公孙瓒、曹操三路。关东诸军谁还记得讨董之事?于是互相观望,皆无西进之心。

有道是时长生事,由于诸侯各谋私利,免不得互相猜忌,渐生内讧。

诸侯之间矛盾,先从刘岱与乔瑁之间爆发。兖州太守刘岱问东郡太守乔瑁借粮,乔瑁推辞不与,刘岱遂引军突入其营,杀死乔瑁,尽降其众。

诸侯大惊,便有与乔瑁交厚者来见盟主,求其主持公道,讨伐刘岱。

袁绍见众人相互残杀,想此皆因无朝廷统一号令之故,于是发下檄文,布告诸侯:董卓妄行废立,陈留王刘协又非嫡出,天下不从。今当另立汉室宗亲为帝,以符天下之望!

言外之意,是欲抛弃献帝,另立新君,以与董卓分庭抗礼。

此檄一出,诸侯大哗,各怀不平,众心不服。袁绍不顾众议,直接问计于谋士逄纪:公谓宗室之中,应立何人为君?

逄纪答道:以某观之,汉室宗亲之中,只有幽州牧刘虞可以拥立为君。

袁绍:却是为何?

逄纪:此人素无大志,生性懦弱,且无帝王之才,若是明公立其为天子,其则必然惟明公之言是听。后待灭除董卓,大事底定,将军再取而代之,自立为帝,岂不是好?

袁绍闻言大喜:诚然如是,先生高论。但若诸侯不服,那便如何是好?

逄纪:明公向为汉臣,四世三公,登高而呼,哪个不从?唯应先使令弟袁公路率先响应,则众人自然皆无异议。

袁绍深以为是,遂写信给堂弟袁术,命人送往南阳。其书略云:

先前我与韩馥首倡讨伐董卓,是为共谋天下之计,以图中兴汉室。献帝刘协不是汉室嫡系血脉,公卿皆媚事董卓,何令天下信服?今董卓虽然势穷西奔,但兵马未损,急难相图。你我兄弟当戮力同心,东立圣君,则天下太平指日可待,又何疑焉!况我袁氏家族皆遭刘协屠戮,决不能再北面事之。汉室宗亲刘虞,乃光武帝阁下东海恭王刘强之后,政绩卓著,颇有名望。兄当首倡拥立,弟若率众附和,大事定矣,此后天下大权,当为我袁氏共掌之。

袁术得书,反复看了,冷笑不止。因自己早有自立之心,遂回书其兄,借维护忠义,不事二主之名,极力反对另立刘虞为帝。

袁绍览书大怒,不顾袁术反对,私下派遣乐浪太守张岐前往拜见刘虞,呈上众议。

刘虞虽然生性懦弱,但却聪明得很,一下子便看破袁绍用意,是欲将自己作为傀儡,于是毫不犹豫,断然拒绝。

袁绍仍不死心,又请刘虞领尚书事,承制封拜诸侯,也同样被刘虞拒绝。

张岐两次办事不力,为袁绍斥辱而退。张岐不悦,偷偷去见韩馥,以袁绍欲立刘虞之事诉之。韩馥大惊,唯恐袁绍坐大,便故意减少军需供应,以使袁绍因缺粮而走,离开冀州。

不过十数日,袁绍营中缺粮,军士陷入大饥。

画外音:袁绍自被诸侯推举为盟主,早已不满足于渤海小郡,并对冀州暗自垂涎。当时天下各州凋敝,唯有冀州被称为天下重资,堪称国之重镇。

袁绍见韩馥断己之粮,心下深恨,即与谋士逄纪密谋:今董卓挟献帝西据长安,诸侯不欲西向,我等联盟已破。先生先前便曾教我取冀州以谋大业,今日韩馥断我粮草,是天假其便,取之正当其时也。怎奈冀州兵强马壮,我军又饥乏缺粮,如果一战攻而不下,则我欲还渤海不能,连立足之地皆失,走投无路矣。到底如何行止,愿先生教我一个万全之计。

字幕:逄纪,字元图,南阳人。袁绍逃离洛阳前至渤海之时,便与许攸投靠跟从。

逄纪见袁绍有取冀州之意,于是说道:韩馥本是庸才,并无守土之能。明公可暗中与辽东公孙瓒相约,让其南袭冀州,许以事成之后与他平分冀州。公孙瓒现为刘虞属下,早有自立之志,对冀州垂涎已久,必应明公之约。公孙瓒大兵若来,韩馥必惊慌失措,明公再遣能辩之人去说明利害,不怕他不让冀州给明公。

袁绍即依逄纪之计,于是写书发使,送往公孙瓒;同时又唆使韩馥部将麴义反叛。

麴义乃是河北名将,早对韩馥不服,受了袁绍挑唆,果然发动兵变,声言欲夺冀州。

韩馥闻说袁绍派使者与麴义结交,不由大慌。

正在焦头烂额之际,忽听人报:白马将军公孙瓒自辽东发兵,来袭冀州。

韩馥愈惊,亲率大军出迎,却不是公孙瓒对手,一战败绩,退回城中。公孙瓒趁势兵围冀州,日夜攻打;韩馥困守城中,慌了手脚,不知如何是好。

袁绍见时机已到,即派外甥高干、谋士荀谌,以调解纷争为名,到邺城来见韩馥。

高干威胁韩馥道:今公孙瓒乘胜南下,北部诸郡望风而降;麴义又自内部背反,可谓内忧外患,无过于此。那公孙瓒号称白马将军,世之勇将,除袁本初部下颜良、文丑之外,天下无人能敌。而将军曾断袁将军粮草,使其怀忿,不仅袖手旁观,且已领兵到了延津,意图难以预料。我等窃为将军担忧,不知将军有何良计应之?

韩馥倒抽一口冷气,急问道:依你之计若何?

荀谌不答反问:将军自忖对人宽厚仁爱,令天下服从者,自比袁绍如何?

韩馥:我不如他。

荀谌:至于临危决策,智勇过人者,公又比袁氏怎样?

韩馥:我亦不如。

荀谌:如此,累世广施恩德,使天下人受其益者,公比袁氏又当如何?

韩馥:还是不如。

荀谌:以此论之,公孙瓒率燕、代精锐之众,兵锋非将军可以抵挡,此其一也;袁氏一时英杰,不能久居将军之下,冀州是国家赖以生存重地,非其主不以守之——如果袁氏、公孙瓒合力,与将军交兵城下,将军危亡即在旋踵之间,此其二也。袁氏既是将军旧交,现又结为同盟,何不将冀州让给袁氏?公孙瓒虽勇,尚不能和袁氏抗争。则将军不但获让贤美名,且使己身稳如泰山。生死存亡之际,望将军不必疑惑,早做决断!

韩馥生性怯懦,缺少主见,听荀谌如此说,忧心忡忡,举棋不定。

韩馥帐下诸将听了荀谌之言,皆都不忿。早有长史耿武、别驾闵纯出班,上前叫道:请韩将军斩此二人,臣等有策退敌,并灭袁绍!

高干和荀谌只是冷笑,丝毫不惧。

治中李历上前说道:冀州甲士将近百万,粮食足支十年,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如同婴儿在我手掌,一旦断奶即便饿死,何必竟把冀州让之?

高干和荀谌仍是冷笑,一言不发。

韩馥思忖半晌,忽然放声大哭,流涕说道:我是袁氏故吏,才能不如本初,量德让贤,古人所崇,你等休要再谏!

帐下诸将听了,无语可答,只好摇头。

正在讲说不休,忽有门官奏报,说都督从事赵浮、程涣求见。

韩馥宣见,二将上堂施礼。赵浮奏道:臣等驻屯河阳,闻听公孙瓒来攻,此皆是袁绍图谋冀州奸计。今我水军有战船数百艘,部众万余人,若自孟津驰兵东下,则灭袁本初如反掌之易。袁绍灭除之后,公孙瓒无有内应,且又粮草不继,不战即可自败,望明公度之。

韩馥听罢,再三摇头,愁容可掬,终不同意。又犹豫半晌,心意已决,即命家人即日搬出官署,派世子赍持冀州牧印绶,随荀谌、高干出城,送交袁绍。

冀州文武见状,哄然作鸟兽散,便有眼光灵活者,打点迎接袁绍进城。

袁绍在城外营中,见到印授大喜,遂引大军开进冀州,自称承制,代领冀州牧。赐封韩馥一个奋威将军空衔,即不给军伍,也不令其建府开衙,只让其闲居在家。

镜头转换,朱汉登场。

字幕:朱汉,兖州渤海郡人,袁绍帐下都官从事。

朱汉此前曾遭韩馥冷遇,一直耿耿于怀。如今既跟着主公进驻冀州,仗着袁绍宠爱,借故派兵包围韩馥居所,自持利刃破门而入。

韩馥逃到楼上,朱汉当堂抓住韩馥长子,一阵乱棍拷打,断其两足,号叫如猪。

朱汉闹了半晌,出了胸中恶气,带领部众离府而去。

韩馥半日不敢下楼,想起当日未听帐下一班文武谏劝,至此悔之莫及。懊恼一夜,次日便率妻子轻车简从,悄悄离了冀州,前去投奔张邈。

张邈怜其遭遇,见韩馥有家难回,有国难奔,于是留在府中,待为上宾。

一日,韩馥正在张邈府中闲坐,忽见门军引领一人到来,认出乃是袁绍帐下幕僚。那使者入厅,因见韩馥在座,也不理会,径直上前,对张邈附耳低语。

张邈闻其言语,连连点头答应。

韩馥以为是袁绍派人前来追杀自己,感到大难临头,遂借口更衣,回房挥剑自杀。

冀州使者闻说韩馥自杀,不知其意,即回冀州,将其情状回报袁绍。

袁绍大惊,当众流泣道:韩文节举州相让,有大功于我袁氏。朱汉私闯韩府拷打世子,我已命人杀之矣。岂料文节疑心颇重,以为是我唆使,连夜投奔张邈。我又命使者前去相请文节复归冀州,欲裂土封之,奈何竟至自戗?世人闻此,定谓袁绍乃背信弃义之人!

众臣明知其中玄机,免不得一齐离座,纷以善言相劝。袁绍这才止哭,下令厚葬韩馥,赠其家人重金,勿使衣食有缺。韩馥下场如此,接下不提。

袁绍平空得了冀州,踌躇满志,便问别驾从事沮授:如今贼臣作乱,朝廷西迁。我袁家世代汉室皇恩,理应竭尽全力兴复汉室。孤欲安保社稷,贤卿有何妙策教我?

字幕:沮授,表字不传于世。广平人,少有大志,擅于谋略。

沮授曾举茂才,后为韩馥别驾,屡次对韩馥提出良策,不被采纳。袁绍深知其能,于是亲自到府请来,颇为倚重,故此虚心请教。

沮授见问,不答反问:未知将军愿为周公,还是欲效齐桓、晋文?(本集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